異國情人為他苦等一世,包辦妻子對他不離不棄,最終守髮妻到白頭

異國情人為他苦等一世,包辦妻子對他不離不棄,最終守髮妻到白頭

古語有云:“成大事者,不拘小節。”這句話在很多時候都顯得特別有道理,尤其在民國時期,我們都知道民國可以稱為亂世,而亂世是最出才子的,才子又往往是多情的,像我們熟悉的文學家魯迅、胡適都是這樣的風流才子,今天我們介紹的這位文學成就也是極高的,花心程度也是不低,他就是季羨林。

一代文學泰斗,成就突出

說起季羨林先生大家一定不陌生,是我國文學論壇上地位極高的大師,其實他不單單是文學家,他還是國學家、史學家、佛學家、教育學家等很多身份的擁有者,他擔任過北京大學的副校長,也是北京大學的終身教授。就算在世界上文壇上的地位也是極高的,季羨林留過學,精通多國語言,就連世界上少有人精通的吐火羅文他也可以熟練運用。

這樣一位成就非凡的學者,真的是歷史上少有的,可是就是這樣一位文學泰斗,他的身世經歷卻是十分坎坷的,季羨林先生不是出生在衣食無憂的富貴家庭,六歲時為了生計就離家投奔叔父進行學習,就是這一段生活,讓他遇到了他未來的妻子—彭德華,可是在少年時期這個女人根本就沒有讓季羨林心動,後來的一系列事情,也只能說是上天的安排了。

異國情人為他苦等一世,包辦妻子對他不離不棄,最終守髮妻到白頭

包辦婚姻,髮妻非他初心

季羨林在到了叔父的家裡後,生活的也算不錯,可終究不是自己的原生家庭,難免有些寄人籬下的感覺,加上季羨林是從小地方來的,難免被一些人嫌棄。但是對於小孩來說,不懂那麼多,只是對這個新來的孩子很好奇,其中就有與季家相鄰的彭家。

一來二往幾個小孩也就熟悉了起來,彭家有五個兒子,四個女兒,一起玩倒也是熱鬧。彭德華是彭家的第三個女兒,長相平平,不喜歡鬧騰,和幾個姐妹一比不能說黯然失色,也是不甚顯眼的那一個,也許是這些原因季羨林兒時的心思便不在彭德華身上。

異國情人為他苦等一世,包辦妻子對他不離不棄,最終守髮妻到白頭

那季羨林的心思在哪裡呢?季羨林常說二姐長的好看,惹人憐惜,但是這些也都被他埋藏在了自己的內心,沒有進一步的表達出來。原因是二姐只是長的好看,可不是令他心動的那一個,他喜歡的是彭家的四女兒。

說起來彭德華也是很慘的,自己的丈夫兒時誇二姐好看,喜歡四妹,把夾在中間的自己完全忽視了,那後來為什麼會是彭德華與季羨林結成姻緣了呢?四個字回答,父母之命。那個時期的思想其實還是比較落後的,婚姻這種大事還是有父母做主。以季羨林當時的身份,他也沒有拒絕的權力,如此一來,兩人便結為夫妻。

異國情人為他苦等一世,包辦妻子對他不離不棄,最終守髮妻到白頭

跨國之戀也無結果,情人苦等一世

原本以為兩人婚後的感情會得到改變,可事實證明成果甚微,季羨林是一個讀書人,彭德華是一個完全舊社會的女人,加上她安靜的性格,二人的共同話題很少,感情也就一直沒有起色。許是女人的細緻,在日常生活中彭德華也感受到了季羨林對她的冷淡,她也不強求什麼,繼續做好本職,直到季羨林要出國。出國前季羨林的叔父對季羨林提了要求,必須要留下香火才能走,對於養育自己的叔父季羨林也無法拒絕,就這樣又延遲了一年,和彭德華生育了一子才離開。

季羨林這一走就是十一年,去德國的費用也不算少,有一部分還是彭德華變賣首飾得來的,可見這個女人對季羨林也真的很用心。在德國的季羨林除了認真學習知識,就是認識結交朋友。那裡的女生思想先進開放,和彭德華不同。

在季羨林的論文需要打印成冊時他遇到了那個和他心意相通的女孩,伊姆加德。

異國情人為他苦等一世,包辦妻子對他不離不棄,最終守髮妻到白頭

伊姆加德是一名打字員,在幫季羨林打印論文時兩人相識。伊姆加德為人熱情,性格開放外向,長相也是十分貌美,加上她本人也是十分欣賞季羨林的才氣,就這樣兩人你有情我有意很快就成為情侶。

可是季羨林畢竟是有婦之夫,而且歸國的時間也日益接近,終於那一天到了,季羨林別無選擇只能回國。伊姆加德挽留無果,但是這個女人沒有放棄這段感情她選擇了等待,這一等就是一輩子,在2000年她受邀參加節目時,她說:“一切都沒有改變,我一直在等他回來。”不得不說這也是真心的喜歡。

異國情人為他苦等一世,包辦妻子對他不離不棄,最終守髮妻到白頭

髮妻守得雲開見月明

回到了國內,後季羨林發現沒有自己的這些年家裡也是不好過,叔父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所有家裡的事都交由嬸嬸和妻子打理,兩個女人就這樣挺了過來。關於季羨林在外另有情人的傳言也有不少,可是彭德華依舊對季家不離不棄,全心照顧孩子。知道了這些,他也許是在內心感覺對妻子有不少虧欠,回國後的季羨林對待妻子還是很好的。

可是好景不長,在生活的壓力下,彭德華得了子宮癌,身體越發的弱。原本以為季羨林回國後會留在家裡分擔一下壓力,可是季羨林卻再次離開了,他要前往北京教學,不知什麼原因沒有帶上他的妻子和孩子,就這樣兩個人再次分居兩地。又這樣過了幾年,彭德華和嬸嬸一起搬到了北京。剛開始季羨林不是很滿意這種狀態,因為他習慣了一個人住。日子一天天過去,季羨林漸漸很享受彭德華帶給他的家的溫暖。

異國情人為他苦等一世,包辦妻子對他不離不棄,最終守髮妻到白頭

在那個特殊時期,他們一起經歷了黑暗的十年。人在逆境裡才能發現身邊哪些人是真心對你好。那段日子,彭德華就是季羨林黑暗人生裡的一束光。長期的陪伴終於溫暖了季羨林,晚年兩人的生活就十分的融洽。季羨林先生會牽著妻子的手散步,會在她生病時無微不至的照顧,後來彭德華離開了人世間,季羨林也常常想起她,回憶與她一同經歷的點點滴滴。

我們都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事實上也是那樣,一個無論何時何地都死心塌地的對你的人,真的讓人不忍心辜負。那個陪你到白頭的人,也一定和你經歷了很多別人不知道的事情,也一定會是你內心最深處的人。所以,珍惜身邊對你好的人吧,將心比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