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神项羽三万兵力能打赢彭城之战,十万兵力为何打不赢垓下之战?

飞腾小子


首先,项羽以前的对手是刘邦、章邯、王离这样的名将,这一次的对手却是名将中的名将——兵仙韩信!!项羽和韩信都是顶尖的军事天才,如果双方兵力相同,鹿死谁手很难讲,但是韩信现在是以六敌一,项羽根本没有取胜的机会。

果然,楚汉一交锋,韩信便以压倒性的兵力取得了上风,汉军一层层的压上来,根本不给项羽喘息的机会。韩信明白,对付项羽这样的对手,最简单的方法最有效,那就是拿兵砸,反正我的兵比你多,看谁耗的过谁。

项羽最擅长的就是突击战术,那是依靠骑兵的速度优势,朝敌阵一个方向死冲,只要冲开一条血路,杀入敌人的指挥中心,破坏敌人的指挥体系,敌阵必瘫,敌军必溃。韩信正是摸准了这一点,将指挥体系放在远离战阵的地方,以连环阵重重防御,然后故意诱使楚军突入,接着左右大军合围,以优势兵力,将项羽活活挤死。

结果,项羽被层层叠叠的汉军挤了个晕头转向,汉兵杀了不少,却杀了又有,杀了又有,无穷无尽,没完没了,他左冲右突,却始终无法靠近那个以近似变态的阵法所防御的汉军指挥台。

图:清代民间年画,十面埋伏

韩信和刘邦躲在后军嘿嘿笑了起来,你想冲到我们面前打突击,没那么容易,弱智才会跟你一样身先士卒找死呢!你有超级骑兵,我有人海战术,两相消抵,你讨不了大便宜。怎么样,没招了吧,傻大个儿!

项羽的确没招了,无奈之下,项羽只好退回楚营固守。此一战,战况惨烈之极,楚军损兵八万,汉军损兵十多万。乍看起来,好像汉军吃亏了,其实不然,继续这么打下去,项羽总有把兵拼光的那一天,而汉军的兵源,却无穷无尽,要知道大半个天下都在刘邦手里呢,就算你项羽在江东的援兵来了,也根本不够你玩儿的。

图:垓下古战场项羽塑像

全天下的兵力,再加上刘邦、张良、陈平、韩信、彭越、英布、周勃、曹参、灌婴、樊哙全体楚汉群雄,对付一个项羽和仅剩的两万楚兵。就好像用整个中国篮球队去打一个乔丹,这球赛还用比吗?


千古名将英雄梦


项羽打赢了垓下之战!他突围了!只是心已死!放弃了!

垓下之战,项羽最后的结局,是在乌江自刎身死。其实,早在垓下,虞姬死的时候,项羽的心就死了一次。那时,项羽活着从垓下突围,只是为了给死去的兄弟报仇。

项羽一直没有放弃,一路逃,一路逃,直到见了乌江亭长。我不知道乌江亭长给项羽说了什么?可能说“江东已经十室九空”,可能说“江东已被刘邦掌握”,以至于最后项羽说出:“无颜再见江东父老”的话。

此时,项羽的心彻底死了!项羽彻底放弃了生的希望!这不是打不赢!在我心中,项羽是胜者!项羽做到了永远的英雄!

彭城之战,项羽能以三万打败刘邦的五十六万联军,靠的是就是“闪电战”!

公元前205年,刘邦联合殷王司马印、常山王张耳、河南王申阳、韩王信、魏王豹等诸侯组成联军攻打项羽。当时,项羽处于孤立无援的地步,除了联军的攻打,其他诸侯都作壁上观。

此时,齐国还没有平定,楚地已摇摇欲坠。在这种条件下,项羽采用了一个大胆的战术。他让麾下诸将继续攻打齐国,自己则率领三万精骑,南下彭城。在刘邦等联军没有反应过来的情况下,项羽连战连捷。

当时,项羽夜间抵达,拂晓时分,发动攻击。刘邦等人还在睡觉,在项羽的突然攻击下,根本不能有效的组织抵抗。于是,这群诸侯组成的乌合之众,只能乱做一团,被项羽逐个击破。

彭城之战是速战速决的典型之战,项羽半日之内以三万破五十六万,比德国14天打下了波兰更早更快!

垓下之战,韩信能以三十万打败项羽的十万,靠的是就是“心理战”!

公元前203年,刘邦单方面撕毁鸿沟和议,向正要回江东的楚军发起追击。同时为了让彭越和齐王韩信尽快出兵帮忙,封了大片领地给他们俩人。刘邦又命令刘贾率军联合英布北上集合,五路大军在核下包围了项羽。

此时,灌婴攻占了彭城,占领了大片的楚地。楚大司马周殷也已投降了英布,局势对项羽极其不利。

为了彻底杀了项羽,汉军以韩信率领的三十万大军为主力,层层包围了项羽大军。期间,汉军夜里高唱楚歌,引发了楚军的思乡情绪,无心征战。

于是,虞姬自刎,项羽突围。最后,项羽遇乌江亭长。乌江亭长,“汉军”最后杀招,彻底瓦解了项羽的斗志!

项羽是死了,可他活在很多人的心中,毕竟英雄永存!


说槽点


彭城之战是项羽主动进攻!早都谋划周全了!垓下之战,项羽变成了防守!而且之前已经遭到了毁约、偷袭、固陵鏖战一系列过程,缺衣少粮的,全靠楚霸王的这个精神支柱撑着全军的斗志!

彭城之战时,项羽虽然也是陷入孤立,腹背受敌!但是项羽却敢于主动进攻,三万奇兵,闪电般地直奔刘邦的指挥中枢!当时的时机选择在拂晓,诸侯联军都在睡大觉呢,联军陷入混乱,自相踩踏,根本组织不起来抵抗!一直逃到荥阳,才稳住阵脚!

垓下之战,是联军围着项羽打,虽然十万楚军作战勇猛,还是寡不敌众,战死8万!退守垓下之时,项羽还剩两万人!联军也一样损失惨重,面对两万楚军也只敢“围之数重”!楚军缺粮,只能突围!两万人分组突围,一夜血战,项羽自带800骑“溃围而出”,直到第二天天亮,昏头转向的汉军才获知项羽已经成功突围“南去”!....

垓下之战,说来应该还是说楚霸王打出了应有的水准,换谁放到他那个位置根本跑不出去!十万疲惫却粮楚军对阵60万联军(也有说70万),可以说是项羽一人单挑当世所有英雄豪杰!项羽若肯过江,意义不下于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绝对是一次伟大的“反围剿”大胜利!


用户54723033985


彭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这一场战役,之所以刘邦会吃败仗的主要原因,第一是因为这支军队有问题,第二是刘邦的大规模战役的驾驭能力还欠火候。

刘邦带领的这56万大军,都是联军,并不是属于刘邦自己的军队,属于刘邦真正的军队顶多也就是十万人。这支联军中有关中的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魏王魏豹也归顺了刘邦,还有赵王张耳,常山王陈馀,再加上韩王,山贼彭越的人,最终组成了这56万大军。刘邦此前绝对没有带过如此多的人马,这时候的刘邦,肯定是志得意满的,毕竟自己手里有了56万大军呀,实力雄厚,完全可以信息满满的,这56万大军,到了彭城之后,还不是分分钟,就把彭城给拿下来呀。他们到达彭城的时候,确实是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就占领了彭城,这就更加滋长了刘邦的骄傲情绪。这时候的项羽,正在齐地和田荣打,刘邦正是趁着项羽不在彭城,偷袭了项羽的老窝的。当项羽知道彭城被刘邦占领之后,然怒不可遏。毕竟楚军的家人,都是居住在彭城之中的,刘邦占领了这里

项羽知道了立马带着他的部下连夜杀了回来,项羽就挑选了三万个骁勇善战的骑兵,开始火速前往彭城干刘邦去了。此刻的刘邦,还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之中呢,他们通宵达旦的庆祝着这次胜利呢,所以,刘邦并不知道项羽悄悄的已经来到了彭城。而且项羽进军的时候,都是白天休息,晚上进军,这样就避过了刘邦的耳目。当项羽到达了彭城偷袭了刘邦的军营之后,刘邦这才知道项羽杀来了。这时候刘邦真的是毫无准备,而且他带领的军队,都是一群联军,这些军队只顾着逃命,根本就不听他的指挥,你说这个仗怎么打?五十多万人一起逃命,那项羽的骑兵打起他们来,还不是如同砍瓜切菜一般呀。再说了刘邦联军里的这些王,当时也并不是真心归顺刘邦。

他们一看项羽来了,有的人就纷纷的放下了武器,投靠了项羽。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还有魏豹,张耳等人,看到项羽如此了得之后,又投靠了项羽。项羽对他们喊出的口号,就是投降过来的话,可以既往不咎,所以,这就是刘邦的联军,毫无抵抗力的根本原因。

最终在彭城之战,刘邦自己的十万人马,几乎都被项羽给杀了一个一干二净,所以,刘邦也只能狼狈的逃跑了。

垓下之战,是霸王项羽一生唯一没有取胜的战役。

  当时,项羽兵十万人,内无粮草,外无援兵,人困马疲。

  刘邦自带兵二十万以上,招集天下诸侯会而击项。齐王韩信三十万大军,彭越、英布,刘贾五路大军于垓下对项羽形成合唯。总共兵力在八十万到一百二十万之间。战争的全过程据高祖本纪:

  “ 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孔将军居左,费将军居右,皇帝在後,绛侯、柴将军在皇帝後。项羽之卒可十万。淮阴先合,不利,却。孔将军、费将军纵,楚兵不利,淮阴侯复乘之,大败垓下。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

    几路大军围困项羽。作为项羽一方,该如何出击才有胜利的希望?先看刘邦一边。韩信一部很显然是大军的骨干力量。如果能一举击溃韩信大军,其他的就可以一并给收拾了。而且只能对韩信一部发起攻击,如果攻击其他部人马,一但被韩信这股可怕的力量从后面发起攻击,局势将难以应付。

  而刘邦一方。韩信首先与项羽交战:

  一,如果韩信胜,项羽败退时四面出击,可一举击败项羽大军。

  二,如果韩项相持不下,左右两军齐上,也可败楚军。

  三,韩信战败,退却,左右军齐上,韩信军再回头,三路出击,可败项羽。

  四,韩信溃败,溃不成军,则项羽军可横扫刘邦各路大军,刘邦大败。

  所以,只要韩信能坚持不至被打得溃不成军,就一定可胜。反过来,项羽唯有将韩信军彻底击溃,才能取胜。也就是能不能击溃韩信大军,为此战的关键所在。

  至此我们可以讨论一下韩信败退是不是一种谋略?韩信军战败是能够预料的,但是有孔费的左右大军作后盾,不用害怕。如果韩信是诈败有没有可能?决无可能。首先,三十万大军要调头不是简单的事,何况有强敌在后。其次,项羽何等凶猛,拼尽全力也未必可以抵抗,哪还有诈败的余力。

  所以从战局上看,韩信不必诈败,从条件上,不允许他诈败。所以韩信是真败。

让我们再回过头来。“淮阴先合,不利,却。孔将军、费将军纵,楚兵不利,淮阴侯复乘之,大败垓下。”当时韩信军三十万,但是项羽军最多只是几万军攻及韩信。史书说十万军,没错。但是,当时项羽四面被围,难道不用留下固守之军吗?如全军出动,汉军轻易可占项羽阵地,那时战也不能,退也不是,大军将毁于顷刻之间。所以此时项羽发起攻击的人数不过几万而已。所以现在应该明白兵力的悬殊有多大了吧!

综上所述:韩信是真败退,而霸王是真的力尽了。

    总结:霸王十万军,粮草尽,援兵无,兵马疲惫。面临百万汉军,有刘邦、韩信、彭越、英布、周殷,刘贾等善战之士;有张良,陈平等智慧谋臣,以汉击楚犹如以大象之势击幼鼠之能。楚兵之形势岂是人能够扭转的,岂能推责于霸王,而论之用兵有失。

 





忘川秋水981296133


战争是一个繁杂的系统操作。

往大的来说,天时,地利,人和。

往小的来说,粮草补给,马兵器械,战术战阵,士气,地型,气候。等诸多因素。

双方任何一种短板都可能成为对方利用的突破口,从而取胜。

彭城之战,项羽的战术发挥到了极致。

首先是突袭,突袭意味着自方有来,而且来的很快,刘邦不知项羽军来的这么快,从哪个方向来?来了多少人?信息完全不对称。

接下来时间和地点的选择,也很关健。刘邦联军

50万大部分主力在东面,因项羽军是齐国过来的。彭城的东面是齐国。而西边是薄弱环节,兵少,而且更加出乎意料。

进攻地点选好了,接下来是时间,毕竟项羽只带了三万人马,要稳操胜握,除了在对方最弱的地方,还必须在别人最弱的时候,人什么时候最弱?当然是睡觉的时候。

于是早上开始进攻,第一波,无悬念,

彭城西边的守军在睡梦中被马踏刀砍,很快解决,之后,又绕过彭城东面,从东面刘邦联军侧后发起攻击,骑兵侧后强大的冲击使得原本就是杂牌的联军乱成一片。联军无法组织形成有效抵抗,任由项羽的骑兵分隔追杀。

联军败局已定,从早上打到中午,联军在溃败中死伤二十几万,其余溃散。

整个彭城之战中,项羽唯一的弱势就是人马少,但战斗过程中,利用的骑兵加突袭的优势,战术的优势,逐个击破。

垓下之战:项羽十万pK刘邦韩信大约40万。

此时的项羽,已是全面弱势,楚国四面遭到围攻,粮草紧张,军心不稳,楚军征战多年,己成疲惫之师,军力大不如前,而要面对多出几倍兵力,而且是兵仙韩信指挥的军队。

可想而知,垓下之战是一场注定了胜败的战役。

尽管如此,项羽还是打了一场硬碰硬的战斗。

战斗开始,项羽率部直冲汉军中军。项羽明白,此战要赢,就只能用掏心战术,击穿汉军大阵,到后阵击杀刘邦。

韩信本阵布置30万军队,自领中军,后军才是刘邦,可以说阵形相当的厚重,

项羽勇力非凡,带领骑兵非常快速的击垮了韩信前军,正想要冲击韩信,韩信却不断的后撤,并指挥军队拦截。项羽越往里面冲,汉军围上来的越多,而由于项羽冲的太快,楚军跟上来的人越来越少,步兵被远远的甩在后面。

就在这个时候,刘贾军从楚军侧翼杀出,欲将楚军步骑分隔歼灭。

项羽不得不率骑兵回援步兵。最后无耐率部突围,退守垓下,楚军损失6万。刘邦韩信军伤亡十几万。

此役后,汉军团团包围楚军,楚军己成残军,无力再战,张良献计唱楚歌,瓦解军心。

项羽知回天无力,率众突围己无能,只能精选800精骑乘夜突围。后被汉军追至乌江。项羽自刎,终不过江东。







百里封圭


原因不外乎两点:1、自身;2、敌方。

我们一个一个分析

一、

楚军方面:

彭城之战,是楚、汉相争的第一次大战,汉军多到五十六万人,而楚军只有精兵三万人。项羽率3万楚军打赢彭城之战,此时的楚军尽是精锐,均是骑兵,机动性大,士气正旺。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封对敌突袭,顷刻间造成敌军的惊惶混乱,然后于乱中取胜。

而反观垓下之战,楚军是被联军打得找不着北,驱赶到垓下整顿。士气低落。汉军夜间高唱楚歌,楚军自项羽以下莫不以为汉已尽得楚地,乃士气崩溃。

二、

对敌方面:

彭城之战,项羽以三万对五十六万,悬殊很大,可是汉军主帅骄傲自纵,轻敌而不以为备;另汉军虽多,却是乌合之众,其中一大部分是收集诸侯之兵,兵虽多却没有什么战斗力,特别是自巨鹿之战以后,人人都有畏楚威势,致望风而丧胆,因此一见楚军来进攻时,便心存畏惧,不战而逃,自乱阵脚。

垓下之战,汉军对战主力是韩信亲率的三十万精锐。韩信是战争天才,不会犯骄傲轻敌的低级错误,刘邦坐镇后方,周勃、柴武等预备军在刘邦军后待命。韩信率汉军向前推进,在不利的情况下开始向后后撤,而由两翼向前推进,楚军受挫,韩信率军向前推进大败楚军于垓下。

彭城之战,楚强汉弱,那么胜者肯定为楚军。

垓下之战,楚弱汉强,胜者自然就是汉军,楚霸王也无力回天






旧舍论事


之前回答过一个类似的问题,现在我用最简介的语言,最全面的角度解答一遍这个问题。
巨鹿之战项羽率领5万楚军,破釜沉舟大破秦军40万。彭城之战,项羽率领3万楚军大破刘邦56万联军。这两次战役放整个中国战争史上都是辉煌的存在。羽之神勇,千古无二,霸王一名可谓实至名归!


但为何垓下之围时项羽还有十万大军却破不了以韩信为主的30余万大军呢?其实还忽略了很多重要的问题,这一点我们要从巨鹿之战说起。当年项羽率领5万楚军大破40万秦军时其实还有10万诸侯的联军做壁观上,而秦军虽然人势浩大,但多为秦军强征的民夫,朝堂上又有赵高挑拨离间一度的陷害王离,况且楚军多为征战精锐,又破釜沉舟,背水而战(背水之战为指韩信灭赵),楚军没有任何退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退回就是死,前进尚有一线生机,当然拼命的往前冲,项羽亲自上阵杀敌,秦军为此折服,楚军无不仰望项王天威,生擒王离,诛杀苏角,逼项章邯,一战成名名扬四海,士兵唯不仰望霸王威名,士气大涨!
彭城之战时,刘邦多为诸侯联军,本来就是上下不一,各有矛盾,毫无战斗力可言,随时有散伙的可能,而项羽3万精兵,全是血海里杀出来的强兵悍将,两军一开战即知强弱,诸侯纷纷倒戈,打的刘邦弃子而逃!再说垓下之围,以韩信为首的联军把项王围困在垓下,十万大军如困兽之斗,韩信设下十面埋伏如天罗地网,楚军无路可逃,夜里韩信让士兵纷纷唱起楚地歌曲,楚军听到后无不衍生起了思想之情,认为楚地也被刘邦军队攻陷,军心极度不稳,士气迅速下滑,项羽听后也是这么想的,汉军军营里那么多士兵会唱楚歌,认为楚地已经被刘邦夺取,项羽见大势已去连夜带领八百骑兵精锐突围。


韩信急忙派遣五千士兵追击,项羽因迷路(史记记载为田父所骗),最后被汉军追上,数战后仅剩28人,项羽自己一人奋勇杀敌百人,奈何已大势已去,无力回天。项羽自刎于乌江,汉军一拥而上抢夺项羽尸体邀功!除了军心不稳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民心所向,刘邦在夺取关中时就和百姓约法三章,百姓纷纷心向汉王,而项羽屡次屠城坑士导致天下人都知道项王残暴。项羽自命不凡虽然有勇有谋,但又有妇人之见且优柔寡断,大开历史倒车恢复分封制,最后被刘邦一统江山也是必然,如果历史重来一次败的还是项羽!

(项羽头颅安葬之地)(汉长陵刘邦安葬之地)

何等讽刺,终究离不开“胜者为王,败者寇”这一千古定律!

如有误笔,烦请斧正!


明月清风阁


悟空问答,寅哥解惑。项羽是一个悲情英雄!彭城之战是项羽的代表之作,垓下之战也是英雄走下神台之役。下面我就谈谈为什么项羽在两次战争中截然不同的表现……

1对手不同!彭城之战项羽的对手是刘邦,刘邦说实在话领兵能力实在不敢让人恭维!趁项羽远征齐国之机偷袭彭城,彻底激怒了项羽!刘邦手握60万联军,心态飘飘然,不把项羽放在眼里,项羽则是一心对敌。两者相较之下,高下立判!垓下之战的对手换成了韩信!韩信是汉初名将,垓下之战又是包围战,项羽的机动性得不到发挥,所以失败。

2士气不同!彭城之战时,从项羽到小兵,听闻家乡被占领,心中的怒火化成了昂扬的斗志!才有了彭城之战的胜利。垓下之战则是项羽的军队处于十面埋伏的危局!失败的阴影笼罩在项羽的军中,四面楚歌更使得人心溃散!这样还不败那真没天理了!

3双方实力对比的变化,彭城之战的刘邦只是个联盟首领,没有多少直属部队,项羽的三万骑兵都是江东子弟兵,都是铁杆。到了垓下之战时,项羽只剩下了十万残兵,韩信则统领四十万大军,地势也处于优势。

半小时耕耘换您三分钟品读!我是寅哥解惑,感谢您的阅读,欢迎大家的关注!




寅哥解惑


前202年,垓下。

项羽这几天总是回想起几年前的巨鹿大战和彭城大战。

是呀,他有资格这么回想。一个人,一辈子能打一次这样的仗,就足以名扬千古了。

古往今来,有几人能如我项羽一般,打赢两次这样的战役?

而老子项羽,完成这两次神作时,才20几岁!

汉军军事素质提高,严阵以待。项羽即使取胜,也无法扩大战果,扭转战局

对于以少胜多,上演大翻盘,项羽实在再熟悉不过了。

比起连番苦斗的巨鹿大战,彭城大战,项羽胜得似乎顺利得多。

彭城之战时的刘邦联军多是义军出身,军事素质普遍不高。且对巨鹿之战中楚军表现印象深刻,有恐惧心理。因此,在面对挫折时,极易出现军事灾难。

当时,项羽一眼看出了汉军的命门:汉军皆是诸侯之军。这些军队,当年我在巨鹿之战时见识过。他们当时看到楚军的表演后,“膝行而前,不敢仰视”。我们只要在出其不意的方向出现,初战胜利,就能扩大这种恐惧心理。我就有机会送他们一场军事灾难!

随后,他又看出了汉军的第二个弱点:汉军将主要防御放在北面。而在西面的防御则部署兵力薄弱,我军只要从西面出兵,就能迅速从背面攻击汉军,驱赶汉军!

为了不给汉军调整部署的时间,项羽只能选择闪击战,快速出击,快速追击!于是项羽留下众将带兵继续进攻齐地,只选择了三万精锐骑兵间道兼程。

楚军迅速出现在汉军西面的萧县。连续击败汉军,在汉军防线背后打开了一个巨大的口子。随后楚军开始侧击、背击汉军大军。汉军猝不及防,连续撤退。

撤退?于是,汉军的第三个弱点出现了!彭城以南不远,就是睢水的两条支流——谷水和泗水!汉军想撤退,用空间换取时间调整部署?哈哈,来吧!

楚军的追击到达河岸边时,联军将士根本没有时间和空间,别说调整部署,就是起码“结阵而战”都做不到。汉军如同被驱赶的牛羊,有的被项羽军屠杀,有的冒险涉水被淹死。一时间,“睢水为之不流”!

现在想起彭城之战来,项羽依然自豪不已!

楚汉战争末期的汉军,战斗力已经截然不同。且常年对楚军对峙,早已克服对楚军的恐惧心理。

可是,如今的汉军,早已经不是当年的模样了。

多年的交战,汉军已经在震天的喊杀声中成长起来。

前段时间,面对追击而来的汉军,项羽在固陵发起了反击。一度打败刘邦!可是,汉军却迅速地退入“深沟壁垒”,井然有序,项羽军虽然取胜,却完全无法扩大战果,扭转战局!

韩信组织有方,项羽难以再以少胜多

随后,刘邦分封土地给各王。韩信、彭越、英布,各路诸侯纷纷赶来。

敌众我寡,项羽深知:士气低迷时,只要取得一、两次鼓舞士气的胜利,军心、士气就能得到振作,就还有机会!

联军最强的,不正是韩信吗?我先打败韩信,我军士气必然大振,敌军士气必然大沮!

于是,项羽与韩信,进行了一次激烈的碰撞!汉军以韩信率三十万大军(对于史记中的兵力数字,笔者持谨慎采信态度)进攻,项羽军迎而上!一番激战,韩信军退却。项羽正要大举追击,韩信布置在侧面的孔将军、费将军(这两位将军承担如此重任,居然名字都没留下,背后有什么故事吗?)迅速侧击而来,两军短兵相接,天昏地暗,不分胜负;此时,韩信军调整后回身杀来,项羽不敌,退兵。

韩信,这位当年的执戟郎,堪称敌手!可惜今日楚军兵力不敌,不然,必有更精彩的龙争虎斗!

楚军少粮,士气低迷

从固陵到垓下,楚汉两军互有胜负。但楚军兵力不济,逐渐被包围。

项羽想起当年彭城奇迹时,一定会常常想起当年楚军战士们那一张张鲜活的面容,那一双双自信的眼神中,闪烁这项家精锐的豪气,那一个个眉宇之间,闪烁着项家有我无敌的英雄气概!

可是,现在,项羽走出大帐,他看到的,却是一张张疲惫不堪的面容。连年鏖战,却不想后方的彭城都丢了,寸功没有,挫败不已;好不容易楚汉和议,个个归心似箭,只想回家疗养战争的创伤。不想,又突遭遇敌军背信弃义,陷他们于险恶的围困,粮草不济!

恰此时,隐约听见远方传来楚人的歌声。那歌声,深沉、忧伤。不要说普通士兵了,就是项羽本人,也不免一丝忧愁:难道我们的家乡都已经沦陷了吗?

回到大账的项羽,发出了悲壮的声音:”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虞姬在一旁轻轻和之········

当年意气风发的项家军早已人心涣散,项羽,即将迎来自己悲壮的解决。

好吧!垓下终究不是彭城。可是,我项羽就算是死,也要死得千古绝伦!别了,虞姬,明日,我要为你,献上一场惊天动地的谢幕演出!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


在很多人看来,项羽能以三万兵力打赢彭城之战,却以十万兵力败于垓下,主要原因在于韩信用兵入神。换句话说,项羽能打赢彭城之战,那是因为刘邦当时没有用韩信,后来在垓下之战中全歼项羽,完全归功于韩信十面埋伏。但真实原因,显然没有这么简单。

首先,两场战争的战略目的不一样,刘邦当时进攻项羽的老巢彭城,并没有计划一举将项羽击溃,事实上也不可能,因为当时项羽的军事主力在齐国故地,而不歼灭项羽的军事主力,占领再多地盘也没用。事实上,当时刘邦大举东征的目的,更多的是打破项羽的战略计划。

项羽当时的战略计划,就是先把六国故地征服了,然后集中六国故地的力量,去攻打秦国故地的刘邦。在这种背景下,刘邦在没有彻底歼灭章邯之前,就果断大举东征。事实也证明,项羽虽然取得了彭城大捷,但他征服六国故地的计划完全被打乱,因为后面他的军事主力被牢牢牵制在荣阳一线,这才有韩信开辟第二战场的机会。

其次,两场战争的军队成分不一样。彭城之战,表面上看刘邦有五十多万大军,但问题是,这五十多万军队更多是一种联盟关系,换句话说,当时和刘邦一起来攻打项羽的大佬,并不是刘邦的小弟,他们只是觉得项羽势力太大,所以和刘邦联手对项羽进行一次打击。在这种背景下,他们的合作关系是很脆弱的,因为项羽实力强大时,他们自然会帮助刘邦打项羽,但刘邦实力强大时,他们则会帮助项羽打刘邦,如果两个人的实力差不多,他们则坐在旁边观战,总而言之,绝不让一家独大。

所以刘邦在攻下彭城之后,各路诸侯就开始反过来遏制刘邦的势力,或者开始磨洋工,所以当项羽回师救援彭城时,能够轻而易举击败刘邦。但等到垓下之战时,韩信已经把魏国、赵国、韩国、代国和齐国的军事大佬全部给消灭掉,剩下的英布、彭越也已经投靠刘邦,成为刘邦的小弟,在这种背景下,进攻项羽的军队已经不再是当初的诸侯联军,而是由刘邦直接或间接统率的汉军,并且是以六国之力量进攻项羽一国,项羽自然只能选择乌江之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