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和刘邦争夺天下的不是项羽而是曹操,谁会取胜?

彩云东升戴宝山


这是关公战秦琼的升级版刘邦战曹操啊?!

历史没有如果,刘邦和曹操作为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是没法在现实里碰头的,所以也很难回答结果如何。但是作为一名受过袁隆平老爷子恩惠的人,我决定说说我的看法。

刘邦、曹操都是极为出色的统帅,只是在能力上有所区别。刘邦的强项在于御人,战争谋划和指挥能力只怕逊于曹操。而曹操既能御人,也有极强的大局观察和把握能力,更有出色的战略战术指挥能力。但战争从来就不是单纯的双方统帅能力比拼,还要考虑双方阵营的其他武将谋士能力,刘邦一方有韩信、张良、萧何等及其优秀的军事、战略、后勤专家,曹操也有荀彧、郭嘉、五子良将等一时猛人,阵营实力上双方其实不分上下。

刘邦能屈能伸,可以在项羽面前装孙子,可以在两军阵前让威胁杀他老爹的项羽分一碗老爹肉汤喝,够不要脸,最终就把项羽灭了。曹操误杀恩人吕伯奢而毫无愧意,脸皮够厚心够狠。说明两人都是现实主义者,精于计算利益,不会轻易被情绪左右,对对手绝对赶尽杀绝。这个前提下,就保证了两人即便是偶有失利,甚至被逼绝境,也不会羞愤自杀,而是会采取各种手段生存下去接着干,大家没完没了至死方休。

鸿门宴也多半不会发生,因为双方都差不多,都是够黑够狠的主,真要办鸿门宴还不知道是谁要杀谁。但不管谁来办鸿门宴,另一方一定不会来,大家都是老江湖,谁不知道谁啊,谁会傻乎乎地把脖子送到一个心狠手黑的主手上?

所以,当刘邦对上曹操,如果是刘强曹弱,曹操完蛋。如果刘弱曹强,刘邦over。如果双方相当,胜负就随缘了。





长史如歌


先说结论:我觉得即便把项羽换成曹操,胜利的仍然会是刘邦。

当然 ,曹操的综合实力肯定比项羽强太多太多。项羽这种人,如果放到三国,也就是另一个加强版的吕布,完全不具备做主公的能力。

那么,曹操和刘邦相比呢?

从雄才大略的角度来看,曹操完胜刘邦。但是抢夺江山,其实不需要主公拥有雄才大略,他只需要把拥有雄才和拥有大略的人才聚集到自己身边就行,只要能够让他们替自己效力就行。

这方面,刘邦强于曹操。

曹操也擅长用人。但是仔细看一下历史,就会发现:曹操用的人,不管是谋士还是武将,都是不如他的;而刘邦呢,他使用的文臣武将,都是远远强于他的。

论文,刘邦在张良和陈平面前就是个傻子,很多事情,都是张良和陈平替他谋划的,他只有听从的份儿;论武,韩信笑话他只能带兵10万——也就是兵团司令的级别,再多了就超过其能力了。

可是很奇怪,张良、韩信这些牛人就是喜欢围绕在刘邦身边,替他卖命。

这没什么道理可讲。

在这个方面,三国时的刘备更像刘邦。刘备用人,也是使用比他强很多的牛人,不管诸葛亮还是关羽、赵云、魏延,都对他服服帖帖,死心效力。

为什么?

大概这就是天赋。

连曹操都对刘备的这种天赋羡慕不已。在刘备还什么都不是的时候,曹操就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如果曹操把自己和刘备等同,那么他必然愿意居于刘邦之下。因为刘备像刘邦,但只是低配版的刘邦。

最后,要说到重点了:刘邦夺得天下的根本原因,是韩信选择站在了他这边。如果韩信选择站在项羽那边,或者韩信自立,刘邦都不可能完整地夺取天下。

那么,如果刘邦和曹操对立,韩信会选择站在谁那边呢?

我觉得仍然是刘邦。

为什么?

因为刘邦是学渣,而曹操是学霸。就像一个技术牛人,喜欢跟从一个重用他但不懂其技术的老板,而不喜欢跟从比他还懂技术的老板。

这种心理是很微妙的。也许是跟着前者,心理更轻松吧。

对于主公和老板来说,有时候,什么不懂也是一种优势。


趣谈国史


秦朝末年的楚汉争霸和东汉末年的三国鼎立,都是中国历史上具有传奇色彩的两个时期。如果将历史看做舞台,把与刘邦争天下的项羽换成曹操,手下班底不变,那么刘邦还会统一中原,建立霸业吗?


第一种可能

如果是曹操掌军,在破咸阳的时候能够听取他人建言,招揽人心,整合部队,据天下之财富所在,图天下霸业,将楚怀王像汉献帝一样加以利用,在刘邦羽翼尚未丰满就将其扼杀,那就绝不会有后面大汉帝国。而不会像项羽过分高估自己,以为自己是天下霸主,将自己部下功臣分封诸侯,消减部队实力。杀楚怀王,让天下人不齿,也为刘邦起兵提供借口。而自己只想回江东做土皇帝。

第二种可能

在楚汉争霸战争中,韩信是至关重要的人物,刘邦在得到韩信的帮助前,经常败在项羽手里,在彭城之战中,项羽仅用3万人马就打败了刘邦的65万人马,此时的刘邦可以说不堪一击,直到韩信来到刘邦的帐下,汉军的战斗力才大大提升,乃至后来在韩信的帮助下,刘邦打败了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项羽,成为楚汉争霸战争中最后的赢家。而曹操知人善用,能听多方意见。正好和项羽的刚愎自用相反。尤其像韩信这样的人才,以曹操的性格绝对会予以重用,再加上曹操的性格注定不会出现陈平叛变,而使离间计冷落范增。这样刘邦几乎没有什么机会。就算有足智多谋的张良,有安邦定国的萧何,樊哙,周勃,夏侯婴,灌婴,也不能与曹操抗衡。假设鸿门宴上能侥幸逃脱,没有韩信的刘邦如同拔了牙的老虎,别说暗度陈仓,敢不敢再与之对抗都另说。曹操借助韩信神勇无往不利,战无不胜,很快便横扫中原,终得大统。而刘邦却终日郁郁寡欢,不久便病死。


此文只是个人见解,不喜勿喷喜欢的点个赞,谢谢!


勤劳的阿开


我是抽烟侃历史,我来回答一个。

客观的来将,刘邦虽然脸皮很厚也很流氓,但在憨厚外表下的政治才能和军事谋略也不是曹操所能比拟的,人生境界就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曹操常常拿自己来对比刘邦,而在刘邦的眼中,自己永远是自己。刘邦的这种境界是王者气派,并非刘秀、刘备、曹操所能比拟的。曹操虽然奸诈,挟天子以令诸侯,自己宁愿效仿周文王也不做众矢之的。但这与刘邦整日一副长者装扮下掩盖的雄心壮志还是有一定差距,楚怀王芈心都觉得刘邦就是一宽厚长者,项羽鸿门宴都觉得这个年长的汉中王实力一般,远不能成为自己的敌手。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在兵仙韩信被贬与张良一起整理兵书的时候,刘邦曾与其对话,韩信说刘邦可带十万兵马。在韩信被杀,彭越被剁成肉泥之后,同为汉初三大名将的英布起兵反汉。英布曾说,汉军中以韩信、彭越用兵最强,之后是皇帝刘邦,此时韩、彭已死,刘邦已老不可能亲征,所以汉军之中没有人是他的对手。然而,世事难料,年迈的刘邦竟然御驾亲征了,把英布打的落荒而逃,最后逃至南越,被农户杀害。

反观曹操,曹操南侵,也就是赤壁之战前夕是曹魏军事力量最强大的时候,此时曹操拥军16万,赤壁之战是曹操生平统兵最多的一次,当时荆州军队大概也是在8-9万,最终赤壁之战还败给了周瑜。所以,军事指挥能力,刘邦是完胜曹操的。此处军事能力对比不能只看刘邦的彭城之战,或是曹操的攻打徐州,吕布有勇无谋,而项羽却是精于兵法,兵家四势中兵形势的代表人物,善于轻骑攻敌、以少胜多,吕布对项羽没有可比性的。

曹操终其一生都不能实现统一天下,虽然占据地大物博的中原地区,也只能与蜀汉、东吴两个割据势力并称为三国。而刘邦只用了四年时间,便实现了统一,做了皇帝。东汉光武也是轻松占领关中,夺取汉中、益州,实现统一。伏波将军马援曾说,光武帝勤政爱民,常与百姓一起下田,然其他方面皆不如汉高祖刘邦。曹操尚不及光武帝刘秀,又岂能对比汉高祖刘邦?

爱抽烟、好读史,我是抽烟侃历史。点击关注,与您一起分享不同视角的五千年文明史。谢谢点赞。


历史话光年


刘备都有机会打垮曹操,何况实力更强的刘邦,汉中大战刘备与曹操正面交锋,刘备以少胜多击败曹操的二十多万大军,斩杀夏侯渊,攻占汉中。

刘备手下没有韩信这样智勇双全独当一面平定天下的大元帅,如果把刘备集团换成刘邦集团,让韩信取代关羽坐镇荆州北伐中原,足智多谋的韩信绝对不会像关羽那样大意失荆州,韩信可以秒杀曹仁徐晃张辽等曹操集团大将攻占中原,曹操集团会更加狼狈,很可能被迫退守黄河以北与刘邦集团分庭抗礼。

因此,如果把刘备集团换成刘邦集团,刘邦集团压倒曹操集团占据全国大部分地区是非常有可能的,但刘邦集团想彻底消灭曹操集团及孙权集团一统天下是非常困难的,毕竟曹操集团孙权集团也是人才济济,实力远远强于项羽集团,结果很可能仍然是三足鼎立的局面,但刘邦集团很可能变成三国中最强大的一国。

同样,如果把项羽集团换成曹操集团放在秦朝末年,刘邦集团也无法彻底消灭曹操集团一统天下,因为老奸巨猾心狠手辣的曹操不可能像有勇无谋刚愎自用的项羽那样心慈手软,把刘邦的父亲妻子儿子等放回去让刘邦无所顾忌,刘邦面对与自己一样狡猾奸诈而且手下同样人才济济的曹操毫无办法,只能与曹操魏河汉界平分天下。


厚德载物49847


刘邦稳赢①论用人,刘邦比曹操高一个段位,至少曹操不敢用韩信一步到位;②论心机,刘邦胜半筹,因为刘邦可伸可缩恰到好处,这点曹操做不到;③论眼光,看看刘邦安排的后事(最要命的是不可有异姓王),如此种种,不单甩曹操十八条街,至少甩了历史上所有开国君王几条街;④论决断,历史上刘邦说第二无人敢说第一,因为抛妻弃子(包括弃父)这种非常反人类的决定,刘邦居然可以做到秒断,曹操更不可能做到;⑤论个人军事能力,曹操的确比刘邦高一个段位;⑥论政治手段,看刘邦左右逢源伸缩自如,在弱势下像个打不死的小强,这一点刘邦可以排在历史第一了,甩曹操十八条街。综合以上,曹操毫无赢的机会。不服来辩!


飞上日月星辰


难说,项羽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是贵族,他的思维方式和刘邦这种流氓,不一样,项羽最大限度只能做到威胁刘邦把他爹煮了吃肉(当然不会真煮),而得到的回答估计能让他闭过气去“我们是拜把子兄弟,我爹就是你爹,煮好了记得给我也来一碗”。。。

曹操虽然也号称是贵族,但他是阉党后代,年轻时也当过顽主,曹操的一生未能统一天下,原因很多,主要也是因为对手强大,但是作为刘邦的对手,肯定比项羽难缠的多,项羽的武力值和智商都不会超过吕布(两人半斤八两,估计吕布略强),范增的水平应该略高于陈宫不过没啥用,谋士对项羽吕布都只是摆设,吕布手下的张辽高顺等八健将肯定略优于项羽的配置,貂蝉的颜值也应该是高于虞姬的。。。吕布出身寒微尚能在乱世中割据州府,足见其能力是有的,但曹操收拾他如拨弄小儿。。。

刘邦是刘备的祖宗,刘备那些都是刘邦玩剩下的,可以说,刘邦的能力肯定高于刘备,他手下的张良萧何,应该比得上卧龙凤雏,韩信灌婴樊哙彭越英布应该是总体配置高于五虎将的,毕竟一个韩信,是帅才!

刘备的团队勉强可以抗衡曹操,刘邦的团队优于刘备,应该可以和曹操相抗!

总得来说,如果是曹操和刘邦争夺天下,肯定比项羽的剧情好看的多!


小山村的狼哥


刘邦会胜无疑。

很多人对刘邦有不少误解,这是有根源和根据的,先秦时期,华夏大地上的一众统治阶层,全都是分封贵族,像诗经所描述的底层生活状态实在太少了,大部分都是士大夫阶层。

自秦末陈胜吴广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才诞生一大批底层百姓申述通往上层阶级的诉求,刘邦就是其中之一。

尽管后来刘邦贵为天子,但你就真的以为原六国裔贵是真心情愿?从司马迁的史记中,就充满了对刘邦底层身份的鄙夷。

还有一个,刘曹相争,因处于不同时间纬度的关系,到了曹操那一代,很多新的学术、技术问题,以及新的思维方式和模式的诞生,刘邦相比较就吃了很大亏,因此。这种对比是不公平的。

刘邦他拿了多少个中国史的第一?反观曹操又有多少个呢?

作为一个开创性的人物,他绝不是普通人所看到的表面现象,因为历史的选择从来不会是无矢之的。

看待问题透彻的根源,这就是普通人与精英的区别。



时光观国际


小小小百科全书观点

刘邦和项羽的楚汉之争,之所以刘邦能战胜对手项羽。一方面靠的是其自身出色的个人能力。另一方面就是刘邦足够无底线。足够的不要脸。而项羽之所以输给了刘邦,一方面因为项羽太过于自大,另一方面就是因为项羽是个英雄。他不喜欢或者说不擅长阴谋。他是一个堂堂正正的英雄。但他的对手刘邦却是一个无所不用其极的小人。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英雄怎么能斗得过小人呢?

如果把刘邦的对手换成枭雄曹操的话。刘邦能胜利的几率就非常之小了。远的不说,就拿鸿门宴来说。鸿门宴之前项羽是铁了心的要杀掉刘邦了。但刘邦见了项羽之后一边恭维项羽,说项羽实力强大又是诸侯的首领。他怎么敢和项羽争夺关中呢。并且表示自己只是先去帮项羽占着关中。省的被别人抢先一步。另一方面刘邦又和项羽装怂。刘邦表现的越懦弱越不堪,项羽就越不想杀刘邦。项羽虽然是一个莽夫,但他也是一个英雄。如果刘邦死扛着不承认或许项羽会高看刘邦一眼。并且弄死刘邦。但刘邦装怂之后。项羽顿时感觉刘邦太过于软弱了。项羽感觉这样的刘邦不配他出手杀掉他。也不认为刘邦敢和他为敌。所以项羽就熄了杀刘邦之心。


但如果把项羽换成曹操的话。那么刘邦的花言巧语显然对于曹操是不起什么作用的。曹操为人性格多疑。只要曹操认为刘邦具有威胁了。那么不管刘邦有什么理由都难逃一死。而且刘邦的巧言令色也就骗骗项羽这种粗枝大叶的莽夫。玩心眼方面我并不看好刘邦能玩的过曹操。坦率的讲,刘邦毕竟是一个草根出身。他耍的一些小手段项羽看不出来。但并不代表其他人看不出来。比如范增。而曹操又是一个虚心纳谏之人。即使曹操一时不察,那么经过范增的提醒草丛也一定会醒悟过来干掉刘邦的。



而且刘邦之所以能战胜项羽,其中起到关键决定性作用的就是韩信。要知道韩信最早可是效力于项羽的。项羽看不起韩信是因为他自命清高。而曹操这个人可是出了名的爱才,也是出了名的眼睛毒。如果把项羽替换成曹操。那么韩信可能难逃曹操之手。没了韩信辅助的刘邦想要成事千难万难。甚至于刘邦能不能出川都是一个未知数。而有了韩信的曹操想要灭掉刘邦那可真就是轻而易举了。所以说如果把项羽换成曹操。那么刘邦想赢的几率就会低到忽略不计了。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评论支持一下。


小小小百科全书


曹操必胜

这是问题太有趣了,我曾经还真的思考过,为什么我认为曹操必胜呢,下面我来分析一下。

首先,我先简单的介绍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

秦始皇死后,胡亥登基,称秦二世(人如其名,是真二),唯一爱好就是杀人放火,秉着男女平等的原则不仅斩尽了自己的兄弟,把姐妹也杀绝了。他还有个“好搭档”赵高,对,就是指鹿为马那位。


大秦帝国就这样在这对“昏君+奸臣”的组合治理下,摇摇欲坠,此时民间出现了两个人,陈胜和吴广,他们大旗一挥,揭竿而起,顷刻间举国上下炸开了锅,不管有没有造反业从业资格的都拉起队伍要造反。


既然大家都造反,怎么少的了运动强省江苏,于是乎苏北有两个人也加入到这项运动中,一个叫做项羽,这叫刘邦。


项羽简直就是网红业的鼻祖,大力宣传自己是楚将的后裔,拉上楚君后代,喊出口号“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瞬间人气飙升,各路粉丝(人马)前来投奔,转瞬间就像模像样的拉起了一支抗秦的队伍。

前来投奔楚王的队伍里,就有这么一个非主流,有次他碰巧喝醉酒,碰巧遇到条蛇,碰巧这条蛇叫白帝子,碰巧他心情又不好,他碰巧把这条蛇杀了,碰巧大家又认为这条蛇是暴秦的象征(虽然我也不知道是什么逻辑),这就是斩白蛇起义,这个非主流就是刘邦。


就这样中原各路人马风风火火的干着造反的大业,这时候身处河北的赵王被秦朝胖揍了一顿,于是向其他反王求救,楚王本着敌人的敌人是朋友的原则,路见不平一声吼对着项羽说“come on,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你先去救赵王,然后去咸阳揍皇帝”转过头来,楚王又对着刘邦说“小刘,你带着你40米的大砍刀去咸阳削胡亥”


于是项羽去河北救赵王,也就打了一场关键性的战役“巨鹿之战”,项羽能打是遗传的,这一仗基本上摧毁了秦军的主力,扭转了整个战局,奠定了反秦斗争胜利的基础。而项羽以三万破三十万,也是一战封神。

这里(严肃点),我要阐述我的第一个观点,巨鹿之战如果把项羽换成曹操,曹操是肯定打不过的,这个时候项羽才24岁,曹操在这个年龄在参与诸侯讨伐董卓之战,还在被董卓打的怀疑人生的迷茫阶段。当然啦,如果项羽是曹操的话,楚王也不会这么头铁,让曹操去打巨鹿之战

我们都知道,两点间直线最近,刘邦当然也知道,项羽还在封神之战,刘邦已经攻入了咸阳,大秦朝过把千秋万世的瘾后就此灭亡,刘邦顺势称王。

项羽辛辛苦苦1V5,最后人头都被刘邦拿走了,项羽自然不同意,气势汹汹的就要找刘邦干架,刘邦何许人也,秒怂之后拿着好烟好酒就笑盈盈找项羽私了,项羽看见刘邦拿来的烟酒,气也消了一半,就让刘邦留下来吃顿饭再走,吃饭的地点就定在了鸿门大饭店。

这里(我又要严肃了),此时如果把曹操换成项羽,以曹操的多疑特点,刘邦必死,别说刘邦已经做过称王的举动,暴露过野心,即便是靠猜配合“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原则,刘邦也必死。

鸿门宴后,刘邦老老实实把咸阳交给了项羽,项羽开心的照单全收,顺带杀了新皇帝子婴,烧了阿房宫(这里替秦始皇平个反,秦始皇当时并没有焚烧全部经典典籍,而是收入阿房宫,所有的典籍是被项羽这把火烧掉的)。


这些愉快的事情做完了后,项羽这个问题少年开始展露出自己高分低能的一面了,彻底的秀了一把下限,也是因此奠定了他最终要失败的基础。

一、他放着首都咸阳不要,要把首都搬去徐州(感觉就像暴发户要回村里盖房子)。

二、不要咸阳就算了吧,还把刘邦放在附近的汉中。这不就是在韦小宝家门口开妓院吗?你怕他不来?

这里(肃静),如果把项羽换成曹操,曹操肯定是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的,当时曹操一心想的就是把持天子,搬进帝都。而且曹操也不会给刘邦那么大的发展空间,这时候按说故事就应该已经可以结束了。剩下的就只是分封属地,清除异己的内斗了

补充一点,如果真的把项羽换成曹操,韩信也不会去投靠刘邦的,以曹操的识人用人之能,怎么可能放走这样的人才

总结一下:

把项羽换成曹操,巨鹿之战打不赢,有可能曹操和刘邦都拿不到天下

如果从巨鹿之战以后算起,刘邦毫无胜算

鸿门宴:刘邦卒

分封属地:曹操会驻守咸阳,实则已经得了天下

战术战略:曹操会留住韩信,重用韩信,刘邦不存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翻盘机会,想出汉中都难。即便出了汉中,曹操就在咸阳,又能掀起什么波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