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部落:产品迭代有何逻辑?营地活动如何配置导师?

拓展市场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以产品占领市场。营地教育行业的产品是什么?是营地教育活动和课程。有人说过一个很贴切的比喻,营地教育行业就缺少像互联网行业一样的产品经理,站在用户角度想问题,并以产品为中心。


目前不少营地教育行业企业推广部门要比课程研发部门强大得多,甚至有年营收超千万的营地教育机构,都没有专门去做课程研发的部门,由此可见,课程研发被忽视的程度。其实,营地教育行业的产品经理同互联网行业一样,也需要非常专业的人才,针对受众人群的不同,也需要相应的知识储备。提高教学质量,重视课程研发,也是每个想要长期存活下去的营地教育机构应该在意的。


青青部落作为营地教育行业领军企业,深谙产品研发和产品营销之道。就此,营地导师采访了青青部落产品经理陈思静。


陈思静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从2011年在世纪明德担任兼职导师算起,陈思静已经在营地教育行业深耕了9年。2015年,陈思静开始在青青部落负责产品研发。

青青部落:产品迭代有何逻辑?营地活动如何配置导师?


课程研发:需要重视市场需求和用户需要


营地教育行业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尤其是几年前企业在研发产品时,相对来说“课程研发得有些草率”。以青青部落百变女孩营为例,最开始研发时,青青部落会从“产品经理的喜好和所拥有的资源”入手,而忽略掉真实市场需求以及客户需要,因此走了一些弯路。


而青青部落从2016年起,开始格外注重市场需求和用户需要,“青青部落百变女孩营主要面对客户人群北京和周边中产家庭群体,为了让产品更贴合用户需要,我们会分别调研其家长和孩子的需求,并在家长和孩子各自的需求中寻找一个平衡点。确认其核心需求后,再就这一需求寻找目标和方法,最后再解决执行层面的问题。


青青部落:产品迭代有何逻辑?营地活动如何配置导师?


营地教育行业产品更新迭代也非常重要,目前青青部落产品迭代周期为一年到一年半。青青部落创办初期,产品线非常多,这样很容易出现营会活动报名分散,落地执行较难的问题,因此后期青青部落调整了产品战略,专注推出精品活动。


随着不断探索,青青部落开始侧重针对一二三线城市用户推出军事类、艺术类、人文类活动。2016年起,青青部落又延展了户外类活动。2017年则强调与国际接轨,推出新加坡航海营等。2019年年初,强调营会活动与学科结合,与好未来魔法学校合作,推出未来学校,在营地场景实现学科教学;以及实现与BBC的深度合作,推出BBC地球学院-海洋探索课程等。


青青部落:产品迭代有何逻辑?营地活动如何配置导师?


打造爆款:确定企业的调性和重视峰终设计


青青部落认为,可以从两个维度衡量爆款产品,一是,面向营地教育行业而言,周期单品流水超过200万就有成为爆款潜质,而成为爆款产品则需要流水超过500万;二是,为了保障产品的长久生命力,客户满意度需要98%以上。

在其打造爆款产品时,青青部落进行了一系列产品设计模型的研究。营地项目产品的设计有三个阶段,前期从0-1的产生阶段,中期营员体验感的打造阶段,后期扩大影响力复制阶段。

0-1的产生阶段,在做产品之前需要对整个企业的调性进行确定,需要用到STP模型,S是segmentation市场细分,T是targeting选择目标市场,P是position产品定位,产品应该满足目标市场里的用户类似的需求。

STP确定后,我们要设计的是最小可行性产品MVP,把产品核心功能打造到极致,然后把MVP放到市场上进行适配,收到反馈后不断迭代和升级,这个过程就是PMF的过程。由于MVP+PMF模型不太具备可操作性,因此青青部落便研发了CEAP模型。

营员体验感的打造阶段,为了让营员拥有更好的体验,青青部落在营中也会刻意运用一些工具。如峰终设计,人们对一件事的评价,90%取决于这件事最高潮时给自己带来的巅峰情绪和最终结束时的感受,在这两点需要后期刻意的设计和具有仪式感的执行。


青青部落:产品迭代有何逻辑?营地活动如何配置导师?


导师团队:要不断成长,不能一年经验吃四年!


课程研发完成后,需要执行团队落实,而执行团队落地项目的水平直接影响到用户最终体验。青青部落在全国现有全职员工60余名,兼职导师300多位,其营地导师有着规范的培养体系和晋升体系。


针对兼职导师,青青部落会进行3到5次的公司培训和营内培训,培养其专业技能以及如何与孩子沟通、怎样保证孩子安全等。


而全职导师,则在其“三王”(清北创始团队王学辉、王欢、王凯昊)的带领下,形成了“要不断成长,不能一年经验吃四年!”的意识。青青部落经常邀请行业专家来青青部落为员工进行分享或付费帮助员工外出参与产品培训、销售培训等、急救培训等。


青青部落:产品迭代有何逻辑?营地活动如何配置导师?


在营会活动会中,青青部落包含生活导师—小班负责人—执行营长—全职营长。在青青部落,全职营长接近10人,每人专注负责所在领域的2、3条路线,执行营长由青青部落导师或经验丰富的兼职导师担任,辅助全职营长把控营地教育活动品质。其中全职产品团队占比一半,肩负研发产品经理和现场执行营长双重定位。而在活动中,每个小班负责人会管理20到30名营员,其生活导师按照1比6到1比8进行配置。


陈思静表示,暑期是所有营地教育机构的旺季,青青部落旺季从7月初到8月底,会比一般营地教育营期长2周左右。今年夏令营,青青部落和太舞自然营地合作非常不错,仅在太舞自然营地,青青部落就接待了将近2000名营员。


而在太舞,青青部落配置了2、3名全职营长,主要监管活动流程以及进行资源对接、调配、管理等,其余则主要依靠各个执行营长、小班负责人、生活导师等。


陈思静坦言,深耕营地教育行业很难、很苦,但是营地教育行业这项事业不仅可以让你服务用户的孩子,还能提升你自己家庭教育水平。尤其是成为妈妈后,不仅扭正了“家长在托孩子后腿”的认知,理解了家长在营地教育活动中究竟是如何考虑的,也深信深耕营地教育行业的家长,更容易以正确的教育观念教育自家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