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學校長期依賴行政化體制運行,強化年級管理,教研組日益沒落,這對學樣發展有利嗎?

羅代國國國


這樣肯定不利!行政管理只是為了更好的從宏觀上推動學校的發展,但不能有太多的干預。

學校首先是一個教學科研單位,必須以學科科研為核心,重視學校的學術氛圍,只有學術才是學校立校之根本。學校必須倡導學術興校,專家立校的辦學理念,加大教科研獎勵力度。重視對基層教研組的建設。

具體可通過學校名師工作室帶領學校教學工作的發展,通過名師的引領作用,以名師帶動青年教師的發展,帶動學校整體學術氛圍的推進。加大教科研獎勵,鼓勵教師參加各級各類教科研競賽活動。

其次,要重視對備課組的建設,加強學校對備課組的管理,嚴格落實學校集體備課制度,落實一課一備, 嚴格落實備課組長的領導責任。

再次,可通過師徒結對,青年教師入職培訓等,使新入職教師迅速成長為學校骨幹教師。不斷的為學校長足發展注入新鮮血液。

總之,學校作為基層的科研教學單位,必須要重視學術對學校的貢獻,學校畢竟不是行政機構,各級政府要儘可能的減少對學校的行政干預,讓學校有更多的自主辦學全力,儘可能地去行政化。





捌零物語


鍾洪堯說,以職稱評審來說,自實行“評聘合一”的政策後,每個學校的各級崗位名額極其有限。事實上,能參加職稱評聘的教師早已在校內進行過一輪殘酷的篩選。為了在職稱評聘時有分量更重、藝壓群雄的“籌碼”,許多教師對各種評比、競賽趨之若鶩,對每一份榮譽、每一張證書都據理力爭,出來了買賣證書職稱的腐敗行為,這在無形之中也增加了教師的負擔。

“當前一些地方在教師晉升晉職過程中,走向‘務虛’式比拼、‘衙門’式配置、‘非實踐’式評價。職稱評定採用的信息,並非來自教育教學的實踐與成效,如此一來,可能引導教師偏離主業,引導教師脫離教學實踐和教學一線,去做一些連自己都不相信的‘成果’。這也是教師負擔過重的來源之一。”方華說。


今天空氣流通暢


弱化教研,只重管理的學校是沒前途的;更可怕的是溜鬚拍馬、搞形式,教學成績落後的人做了管理層,更會破壞一個學校的教學風氣。


棹歌中流


是誰把學校搞成行政化管理的?中國的傳統學校教學管理不採用行政管理方式,行政機關辦公實行坐班制,學校是不實行坐班制的,因為這兩種工作性質不同。也許學校的校長是行政單位來的,他不懂行,用行政管理方式。


馮大爺35


有些東西發展到一定階段就會滅亡,這是歷史規律,在未亡之前,一切都只能照舊。


andytaoyongl


因為年級管理對領導來說,他們容易,他們是行政思維,目前情況下,他們才不願意擔那麼多責任


luctory


全國上下現在很容易一盤棋,連學校教學管理各方面幾乎每個學校都一樣


最基本的生命系統


學校應該重視德育教育工作了


園丁的心


校將不校,德將不德,人將非人。


心往何處安放


有利有利有利,要不都是這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