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舱策:关掉疫情蔓延的“水龙头”

在防与治两个方面,

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也为今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对重大灾情疫情,

迅速组织扩充医疗资源

创造了一种新的模式。”

方舱策:关掉疫情蔓延的“水龙头”

也将写在武汉

写在湖北,

甚至写在中国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史册上。”


2月3日,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

在这天下午的会议上,面对武汉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家王辰建议征用大型场馆建设能够大量收治、隔离患者的方舱医院。

中央指导组当即拍板,武汉市当晚开建。

3月10日,方舱医院完成使命,全部“休舱”。此时,武汉每日新增确诊人数已从高峰期的四位数甚至五位数,下降到二位数。

一个月来,武汉的方舱医院实际开放床位13000多张,累计收治患者12000多人。“武汉的新冠肺炎患者每4人就有1人是在方舱医院治疗的,方舱医院做到了‘零感染、零死亡、零回头’。”国家卫健委主任马晓伟说。

王辰认为,“(方舱医院)用最快的速度,最小的社会成本,达到迅速大幅度扩大收治容量的目的,非至善之法,但确是解决收治主要矛盾的现实之策。”

方舱策:关掉疫情蔓延的“水龙头”

王辰院士称,方舱医院是关键时期的关键之举。 (新华社 图)

“多方求助,一床难求”

2020年一上来,就糟糕透顶。

在矗立于江河纵横之上、坐拥千万人口的超大城市武汉,情况不只是糟糕,间有恐慌和绝望。

“封城”次日,除夕之夜,一位发热超过4天的患者说,去过多家医院均未收治。因需隔离,无奈只能坐在街头。“把我关起来都可以,我不知道还能去哪里。”

同一晚,武汉市民何永祥在家里晕倒了。送到汉口医院,接诊医生指着过道里的病人摇了摇头,“实在不能收。”大年初一,他的体温蹿升至39度。武汉市第六医院将其列入高度疑似名单,但依旧没有床位。

5天后,家人多方求助,才给何永祥觅得协和医院的一张床位,次日他即确诊,医生同时嘱咐,“要做好心理准备。”2月2日,何永祥在被转院的路上过世。

此前,何永祥的妻子、儿子也出现了发热症状,不久被确诊。

甚至有感染者自觉救治无望,走上绝路。

一个个有恙的生命,坍缩成一个个没有温度的点,将统计数据的曲线日日抬高。

2月2日,武汉新增确诊病例首次破千,达到1033例。以后17天内,这一数据一直维持在四位数,临床诊断病例归入时一度破万。

方舱策:关掉疫情蔓延的“水龙头”

方舱策:关掉疫情蔓延的“水龙头”

同一天,武汉26家定点医院一共开放床位7259张,但已用床位7332张。

病人就医数量“井喷式”增长,远超医疗资源负荷极限。

大量确诊、疑似、密接人员居家隔离,既引发了一场求治难的生命危机,也成了疫情“内防扩散”的一大障碍。何永祥类的家庭聚集式感染悲剧,时有爆出。

彼时,武汉的疫情形势,被形容为“不是严峻,是非常严峻”,传播源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内防扩散”、“应收尽收”的目标看起来甚至渐行渐远。

院士献策,方舱落地

2月1日晚,王辰乘坐高铁抵达武汉。

“知道情况紧张,但不知道武汉已到这个程度了。”站在街上,很久看不到人,天气接连阴雨,接触的人普遍焦虑,不时有极端社会事件的消息传出,“感觉整个社会停滞了。”

在当地调研后,王辰向中央指导组提出方舱医院之策,当天即被采纳。

2月3日晚上,武汉市首批改造的三家方舱医院连夜动工,王辰也赶赴各个现场以专业建议指导改造工作。

次日上午,一直 “钉”在湖北的中央指导组组长、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赶到正在进行改造的方舱医院实地考察,要求抓紧做好救援队进驻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方舱策:关掉疫情蔓延的“水龙头”
方舱策:关掉疫情蔓延的“水龙头”

2月6日,武汉东西湖方舱医院改造完毕,准备投用。

方舱策:关掉疫情蔓延的“水龙头”

2月7日晚,武汉东西湖方舱医院投用,民警程佩准备进舱执勤。

方舱策:关掉疫情蔓延的“水龙头”

2月7日晚,武汉东西湖方舱医院迎来第一批入院轻症患者,东西湖公安分局交通大队民警在患者进出口维护秩序。

此时,中央指导组调动国家医疗救援队22支方舱支援队伍星夜赶往武汉。几天内,上万名医务人员便进入方舱医院,开展诊疗工作。方舱医院几乎是“边建设、边接收、边治疗”。

征用大型场馆改造为方舱医院,有三个优点:其一,大容量,可提供大量的床位;其二,高速度,短时间即可建成,可以“救急”;其三,低成本,放置床位、配备一些紧急的医疗设备即可投用,且开放病区里医护人员可以照看大批患者。

与此同时,武汉也开始实行新增定点医院,改造隔离治疗点和观察点等一揽子措施。

方舱医院的定位是收治有自主生活能力的轻症确诊患者,王辰将其作用比喻为“关掉溢水的龙头”。

彼时,大量轻症患者滞留于家庭、社区、社会,此类人群的活动性大,造成的传染也更广泛。因此,将轻症患者集中收治于方舱医院,可以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水龙头不关,再怎样拖地,水也拖不干净”。

王辰说,轻症患者只要能够获得一定的规范治疗,就可治愈出院。在方舱医院中,患者的病情得到监测,如转为重症,会被及时发现,快速转入条件更加完备的定点医院治疗。

三大担忧,迭次破解

影响成败的,有时就在细节。

2月6日凌晨冒雨从医院转入武昌方舱医院的一位患者回忆,起初病床没有通电,只能提供照明;晚上睡觉冷,白天饭和药没有按时提供;厕所在室外,需要走两三百米;也没有给病人洗澡的地方。

方舱策:关掉疫情蔓延的“水龙头”

2月10日零点,两位工作人员在首批启用的武汉江汉方舱医院门口值勤。

当天,就有方舱内患者情绪焦虑,在里面踢、摔东西的视频在网络上流传。

王辰也颇为焦急, “把住在医院的病人转到方舱,由奢入简难,病人当然不高兴。”

对于方舱医院,一度有三大问题萦绕在人们脑海:一是患者是否愿意入住方舱医院;二是患者是否会交叉感染;三是是否会形成群体性事件。

对于前两个问题,王辰比较笃定。

他更希望把方舱医院定位为方舱庇护医院,庇护和收治那些未能入院的患者。“只要能避免对家人传染,能够得到及时的医疗救治,只要能够在病情加重时及时转至条件更好的定点医院,大家都会愿意来的。”

至于交叉感染的问题,方舱收治的患者必须核酸检测为阳性,所有收到方舱的病人都感染的是同一病原,所以就新冠肺炎来说不存在交叉传染的问题。

防交叉感染主要是要避免流感等其他类传染病的传播,对策是对所有进舱患者都会提前进行流感抗原筛查,结果为阴性才可以收入方舱。此外,“方舱里面的人都要求戴口罩,对防止其他呼吸道传染病,也能起到一定的隔绝作用。”

第三个问题是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从社会学角度,方舱医院实际上是轻症患者社区,社区包括生活、医疗等部分。如果医护人员与患者,患者之间相互协同互助,便不会形成群体性事件,反而能形成一种和谐的社区生活。”

因此,王辰向武汉市委、市政府建议,在方舱医院内建立临时党委、患者中建立党支部,做好患者思想工作,组织患者在方舱住院期间关怀互助,配合医务人员做好治疗和病情监测。可在方舱医院内悬挂起国旗、党旗,激发全体患者的公民意识,党员的先进觉悟,与国家共克时艰。

这一建议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位方舱内的患者表示,临时党支部成立后,会收集病人的需求,向有关方面反馈。比如病人普遍反映的不能洗澡问题,院方连夜施工,安装了两个集装箱供给病人洗澡。此外,临时党支部还会组织一些病友帮助医护、保洁员搬东西、拖地。

王辰设想的“社区生活”确实达成。网络上、报道中,出现了方舱内大量患者与医护人员跳广场舞、演小品的视频,甚至还有了“读书哥”、“魔方姐”、“复习妹”等各种“网红”。

化危为机,启鉴未来

方舱医院的数量一直在与疫情的蔓延比拼速度。

自2月13日起,武汉新增确诊病例一直高企在四位数甚至不时跃升破万,方舱医院也按着一天半一所的节奏不停新建。

方舱策:关掉疫情蔓延的“水龙头”

率先建成的三家方舱作为样板,成为国家卫健委制定《方舱医院工作手册》的蓝本。曾参与支援这三家方舱的一些医疗队也被整建制抽调到其他方舱,将成熟经验运用到新的战场。

随着方舱医院大量地收治隔离患者等措施的推行,疫情逐步被制,新增确诊患者大幅下降,曾经的“人求床”已转变为“床等人”。

3月1日,武汉市首家方舱医院“休舱”。至10日,随着患者的陆续出院,不多的存量患者分流至定点医院后,武汉的方舱医院全部“休舱”。

方舱策:关掉疫情蔓延的“水龙头”

3月9日下午,江汉方舱医院西厅卷闸门缓缓落下,工作人员送走最后一批出舱患者后,鞠躬“谢幕”。

方舱策:关掉疫情蔓延的“水龙头”

3月7日下午,东西湖方舱医院最后一批患者出舱,该处方舱患者“清零”。

方舱策:关掉疫情蔓延的“水龙头”

3月10日下午,武昌方舱医院最后一批患者出舱,一位男患者隔窗望向待过的方舱医院。

方舱策:关掉疫情蔓延的“水龙头”

3月10日下午,武昌方舱医院最后一批患者出舱,现场举行休舱仪式。

国家卫健委医管中心副主任翟晓辉解释了为何是“休舱”, “下一步随着疫情变化,还是先收治到定点医院去;定点医院如果解决不了,我们再启动方舱。”

作为深度参与SARS防治以及武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专家,王辰已在思考长远。“这次方舱医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经验,能够把中国巨大的公共卫生和医疗问题,在很短的时间内、以很小的成本解决。方舱医院显然是一种应对大规模疫情的有效社会措施。”

他考虑,中国工程院可组织一个多学科的课题,研究把方舱医院变成一种国家标准,形成一整套的城市建设方面的管理规范。未来再建设大型场馆时就应提前考虑,一旦有应急需要,如何能够迅速改造为方舱医院。

比如,大型公共场所规划建设时,预先就设计医疗应急功能,在空间安排、场地设置、通风系统、传染病分区划分等方面预留改造的接口、空间和设施等。这个经验也可以向世界推广,成为国际上通行的城市设计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