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曾是一名铁道兵


虽然 “铁道兵”这个兵种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我的父亲却把那段当兵的历史深深地刻在他的心里,他多么希望能在网上找到曾经的战友,可每次网上发帖都如石沉大海。

我的父亲1964年入伍,由“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第五师第十四团”改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五师第二十三团”。

我的父亲当年只有20岁,父亲所在的部队在贵州乌蒙山。乌蒙山海拔较高、纬度较底、典型的山区喀斯特地貌。

贵昆铁路自贵州省贵阳至云南省昆明市,是三线建设的重点项目。三线建设就是将工业设备搬进内陆的大山深处,以保存自己的力量。 一部气势恢宏的中国三大线史诗,一首气壮山河的钢铁交响曲,始于毛泽东"备战、备荒、为人民"的缜密思维。毛泽东对前去赴任西南三线建设副总指挥的彭德怀说:"铁路修不好,我睡不好觉,没有钱,把我的工资拿出来,没有路,骑毛驴去,没有铁轨,把沿海铁路拆下来,一定要把成昆铁路打通。"

贵昆铁路1958年8月开工,于1966年3月建成。全长639千米。 该线蜿蜒于云贵高原乌蒙山区,铁五师担负修建的宣威至威宁段137.4公里,1964年8月,为了加快西南地区战略后方的建设,中央决定成立西南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并建立工地指挥部对成昆、贵昆、川黔3条铁路干线建设实施统一领导。

我的父亲参加了贵昆铁路的“梅花山隧道”和“蜈蚣岭隧道”的修建。当时的环境恶劣、条件简陋地势复杂,最忙的时候12小时倒班,午饭送上工地吃。他们住的是干打垒墙壁、油毡子和茅草房盖子的屋子,睡的是通铺、硬板床。用来打洞的工具只有钢钎、铁锤,后来才有了风钻。隧道里面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排烟和散热,从洞口就要一直安放排风机,洞打到那里就安到那里,隧洞里长年在40℃左右,很多人只穿裤衩干活。

修建梅花山隧道的时候把阴河炸开了,几十名战士被河水冲跑了好几十米,情况非常危急,大家争分夺秒救人,总算是有惊无险。有的地方要先打竖井然后在往两边凿洞,打眼放炮,困难重重......

尽管环境艰苦,战士们却士气高昂,他们心里没有“报酬”这两个字,他们的伙食标准每人每天6角钱,每个月6块钱的津贴买牙膏牙刷。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早一天抢通铁路,支援越南打退美国,多为国家做贡献,保卫我们的祖国,让我们的毛主席也能睡个安稳觉。

1966年3月贵昆铁路修通了。父亲他们师又调到了“渡口”(现“攀枝花”市)修成昆铁路。成昆铁路沿线地下水发达,有的断层隙水的涌水量每昼夜达2万吨。还有膨胀性的含盐、含石膏地层中的地下水,并具有高浓度的硫酸盐侵蚀性。沿线气候差异显著,变化多端。不同区段和同一段的不同高度;常常呈现令人惊异的各种气候。当地民谣中有"金沙江的太阳,泸沽湖的风,普雄下雨就过冬"和"山高一丈,大不一样"的说法。多变的气候和明显的日温差,使岩石剧烈风化,即使是坚硬的花岗岩,风化厚度也达10-30米。在此气候条件下,岩石在开挖暴露过程中就将迅速风化剥落,给工程的稳固造成巨大的隐患。险峻复杂的地形、地貌、水文气候状况,产生了各种严重不良的地质现象。也许大自然仍嫌不够热闹,还把河岸冲刷、山体错落、岩溶、岩爆、有害气体等罗织在此,给设计和施工摆下了一个难以突破的"八卦阵"。 为了保证物资运输畅通,父亲他们的首要任务是打通米易到渡口的公路。有的悬崖峭壁成九十度,山脚是奔腾的金沙江和雅砻江,要在半山腰站住脚,只有在山头打好钢钎桩,战士们在腰上牢牢的系根大麻绳,系好安全带,慢慢降到指定悬崖上,打眼、放炮。先在坚硬的半山腰炸出一块凹面,再慢慢打出一块平地,每个战士手上磨出血泡,死茧,英勇的铁道兵没有一个叫苦的。修成昆铁路我父亲参加了“手攀岩隧道、青龙山隧道、倮果隧道、湾滩隧道、朱家包包隧道”......的修建。父亲说打隧道危机四伏,修湾滩隧道的时候,打好了“巩固”应该很安全,几十号人在洞里干得热火朝天,还是他们细心的排长发现山上有泥土和细石往下滚,他感觉要塌方,于是口哨声四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指挥大家撤出了隧洞,人员刚撤出,山上的石头和泥土以排山倒海之势滚下来,顷刻之间淹没了隧洞,大家后背直冒凉气,后来这个排长立了二等功。 成昆铁路是壮烈的。每天都有险情发生,许多铁道兵指战员和战士们冒着危险,排除险情,不少人光荣负伤,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的父亲说,修成昆铁路,平均每一公里就有一名战士牺牲。沿路每个团都为牺牲的烈士修建了陵园,父亲说他们修铁路看不到通火车的那一天就又要搬新的地方。我说爸爸你后悔当铁道兵吗?父亲说比起牺牲的战友们我做的这些事不算什么,不足挂齿,你们年轻人也不要总想到“闹待遇”,当年毛主席还把工资拿出来呢......

后来父亲当上了文书,每天教战士们唱歌、写标语、办版报,宣传战士们的英勇事迹,激励战士们的斗志,隧洞修到哪里标语就写到哪里。

由于我的父亲表现突出,被任命当上了排长,我父亲是一个闲不住的兵,干好份内的工作,就会立刻参加到打隧道的工作中去,仿佛有使不完的劲。

他们风餐露宿,摸爬滚打,逢山打洞,遇水架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把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祖国。美国人甚至说“中国人疯了”。但英勇的铁道兵硬是用血肉之躯在这里创造了一个世界奇迹。1970年7月1日,令世人震惊的成昆铁路全线通车,铁路全长1134公里,共开凿隧道洞、明洞427个,架桥991座,平均每2.5公里有一个隧道,1.7公里有一座大中型桥梁。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而铁道兵这支特殊的队伍却是“流水的营盘铁打的兵”。铁路修到哪里,他们就奋战到哪里。但无论战斗在哪里,“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铁道兵精神一直影响着“老铁”们的思想和行为。

铁道兵的故事说也说不完,每一个都是感人的故事,我骄傲我有个当铁道兵的父亲。我会继续发扬“老铁”精神。


我的父亲曾是一名铁道兵


我的父亲曾是一名铁道兵


我的父亲曾是一名铁道兵


我的父亲曾是一名铁道兵


我的父亲曾是一名铁道兵


我的父亲曾是一名铁道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