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村里老大娘聊2小时,我发现了赚钱的秘密

网购对于我们来说,非常平常,可是对于妈妈辈来说,不算常见。 我妈就是一个很少网购的人。 可是某天,居然起变化了。 原来她往家族群分享了一个买东西的小程序,还@了全家人,说大家都可以买。 机智的我顿时就警觉了起来,某个砍价app终于要轰炸家庭群了吗? 正准备教育我妈一番,不小心点开了小程序,

发现居然是老家村子里小卖部的小程序。 作为我们乡下唯一的一家小卖部,从我记事起它就一直在,没想到十八线小乡村的小店,也搞起线上购物了。 原来,小卖部的老大娘找到了我妈,告诉她可以用这个小程序买东西给留在家里的老人家。 二话不说,我妈就下单了一堆肉、牛奶、水果之类的,之后更是把这个小程序分享给了家里其他的人。

跟村里老大娘聊2小时,我发现了赚钱的秘密

我感觉到这个小卖部的老大娘绝对是有料之人。

于是乘着今年过年回家,我特意与老大娘聊了2小时他的生意经。 (先要声明,春节回家的时候疫情还没有那么严重,村子里面还是很祥和的。)

生意的本质就是发现需求、满足需求

经过一番寒暄,我直入主题,询问起了老大娘是怎么做起这个小程序的? 老大娘说:“之前村子里建微信群的时候,很多人直接加了他的微信,三不五时在他店里买点肉,然后托他帮忙送到老人家里去。” 老大娘发现了大家有这个需求,盘算着是不是自己也该进些货。 但是他小店卖的都是一些成本不高的小东西,种类也比较单调。

而且在乡下,平时没多少人回来,如果进一些高价的商品,总会担心不能卖出去,最后干脆放弃了。


跟村里老大娘聊2小时,我发现了赚钱的秘密

直到有一次老大娘去镇上批发部进货,批发部的人告诉老大娘以后可以用小程序下单,还可以用老大娘小卖部的名义转发给其他人,别人只要下了单,老大娘就可以赚到一笔佣金。 当天晚上,老大娘将这个小程序翻来覆去研究了很久,第二天立马行动,用自己小卖部的名义把小程序转发了出去。 一开始的时候,这种新鲜玩法吸引了不少人下单。 老大娘说:“那个时候一天在小程序上赚的钱,比守着小店卖一个星期赚得还要多。 现在几个月过去了,虽然不像之前那么红火了,但是大家已经养成了使用它的习惯。” 毕竟日常用品都是高频次消费,一个月里总会需要买几次东西给家里的老人和小孩。 老大娘说:

做生意嘛,本来就是你们有要求,然后我去满足你们的要求。

就像过年,我知道你们在外工作的人肯定想给家里人买点什么,我就提前进了很多年货之类的东西,就是帮你们实现了想做的事情而已。
虽然老大娘说的话没啥大道理,但却是最朴实的事实:商机总会隐藏在不起眼的地方,就看你能不能找到,并利用起来。

解决一个痛点不算牛,持续解决才是真厉害

如果说上面这件事只是老大娘机缘巧合之下发现了需求,那这些年他一直坚持做的另外一件事,才让我更加对老大娘的生意头脑刮目相看。 虽然通过小程序下单增加了收入,但是,老大娘最主要的客户人群依然是村民。 有了解过农村的朋友应该很清楚,在农村里,除了外貌之外,几乎人人都可以是半个李子柒。

不仅各种物资自给自足,还人人都心灵手巧,啥都可以在自家里做出来。 所以,村民们买东西的频率一直不高。 那么,解决入店率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了。 在我小时候,我们那里的学校还没有校车,虽然学生们都住宿,但周末回家也不方便,老大娘就主动包下了村子里所有学生的接送事宜。 每个星期跑两趟,一个学期下来,每人车费200块左右,不算贵,而且还安全又方便。

最关键的是,老大娘的小店成了学生们集中上下车的固定地点。 老大娘发现,每到学生上下车的时候,店内的消费频次就会比往常高。

有的是爷爷奶奶过来送孩子时买点吃的,有的是这些孩子们自己买点小零食和小玩意。 发现了这个规律后,老大娘便会在接送学生之前,入多一些最新的零食和文具,并摆放在最显眼的位置,每次都能很快卖完。 你看,老大娘不仅行动力强,观察力也是杠杠的。 充分调动起自己身上的资源,既帮助了村民解决接送孩子上学的痛点,还为自己带来了固定的客流,再根据消费群体来调整自己的商品种类和数量。 啧啧啧,妥妥的营销经典案例呀! 所以,不要总是说找不到赚钱的机会,连村里的老大娘,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小卖部的经营方式。 我们现在通过手机,足不出户就可以连接全世界,只要多开动脑筋,多观察身边,相信总能找到一个最适合自己的机会。

光解决痛点还不够,升级迭代才能追上变化的脚步

跟村里老大娘聊2小时,我发现了赚钱的秘密

其实,不光是接送学生,即使是普通村民,出行难也是一个长久无法解决的问题。 就像我们那里,村里大部分是年迈的老人,行动本来就不方便,而从我们村子里面走到最近的公交站,至少也要20分钟;而且班车没有固定的时间,如果去的时候不凑巧,有可能要在车站等上一个小时。 于是,老大娘又一次出手了,主动负责起了村民出行这一任务。 他说:“自己反正也经常要进货,每次带几个人过去也不是难事。” 虽然老大娘的车“运营“频次不高,但也成功让小店成为了村子中的交通枢纽。 除了接送学生的时候,平日里进出小店的人也越来越多,至于生意嘛,自然也就越来越好了。 到今年回去过年时,我发现老大娘还新建了一个小仓库。 原来有校车之后,老大娘不再负责学生的接送了。不过,小店却成为了村子中的“快递驿站”。 老大娘会将村民的包裹从镇上统一拿到店里来,这样,村民们需要拿快递,再也不用千里迢迢跑来跑去了,省时又省力。 而且拿快递的时候,不少村民还会顺便在老大娘的店里买些日用品。 虽然网购越来越方便,但老大娘通过代收快递的方式,让店里的客流量不减反增,生意没有受影响,收入也越来越多样化。

无论是“交通中转站”还是“快递驿站”,老大娘在解决村民的痛点方面,一直都在随着时代变化而更新,才能不被变化所抛弃,而是随着每一次的改变,完成一次自身的升级迭代。 因为,难题永远都会有,变化永远都在,关键是保持动态的发展,随着变化一起奔跑。 就像当年人们需要跑得更快的马,于是发明了汽车;为了能计算更多的数据资料,发明了电脑。 自我迭代,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善于自我迭代的人,才能永立潮头。

写在最后

老大娘的小卖部虽然小,但已经是村子里二三十年的老字号了,曾经也有过竞争对手,但笑到最后的,依然还是他。 最近,老大娘还代理了话费充值,一年下来的收入也不少。 我曾经好奇问过老大娘,您打算什么时候退休呢? 老大娘却笑着说:“在农村里做生意基本上就是一辈子的事,而且现在想退休也不行了,大家都习惯了来我这里买东西呢。” 想起这些年,许多经营不善而倒掉的餐饮店铺,他们的利润比起老大娘要高出许多,可生意却无法做得长久。

究其根本,就是在于没有换位思考,站在客户的角度,最大限度并且持续地解决客户的需求。

《一代大商孟洛川》中有一句话:

于已有利,而于人无利者,小商也;

于已有利,而于人亦有利者,大商也;

于人有利,于已无利者,非商也;

损人之利,以利已之利者,奸商也。

我想这也是大伯的小卖部为什么能够在村子中屹立20、30年的原因。 先赚人心再赚钱。

只有让别人感受到了温暖,别人才会愿意使用你的产品、服务。 毕竟生意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人,是做人的生意。 希望这位村里老大娘的生意经,对于你以后的赚钱道路,能有一丢丢的启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