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談—御批那些事

閒談——御批

御批其實就是指皇帝的批示。

清朝初期皇帝的批示沒有固定格式,皇帝想怎麼寫就怎麼寫,因此不同皇帝的御批也有不同的風格。

閒談—御批那些事


清朝初年,為了不洩露機密,皇帝會親自審閱批示每一份奏摺。康熙皇帝在右手受傷的情況之下,忍痛用左手執筆批示,不肯假手他人。

至雍正朝,設軍機處以協助皇帝料理軍國大事,其中就包括幫皇帝處理奏摺事務。講述清代軍機處事務的《南屋述聞》中說:

“其奏摺未經御批而由樞臣酌擬者,既擬定則裁白摺紙為籤條,錄所擬批於上,盛以折匣,送交太監呈上照批。”

這樣的“照批”,皇帝省心多了,按照能幹的心腹大臣的建議,照葫蘆畫瓢,軍國大事就這麼搞定了。

閒談—御批那些事


清代中後期,批奏摺又有了些改變,《南屋述聞》記載:“若尋常安折之批‘朕安’等字者,由章京蘸硃敬書,以代御筆。”

皇帝在某些非重要文件中用上了“代筆”,簡單的“朕安”二字直接就由章京代勞,而不勞煩聖躬了。

比如秦始皇,他為了充分行施自己的最高權力,每天都在夜以繼日地拼命操勞,白天斷獄,夜批公文,並給自己規定,不批完一石公文(秦代公文使用竹簡木牘,一石為120斤,約合今60市斤),決不休息。

閒談—御批那些事


據《明實錄》記載,朱元璋每天天不亮就要起來幹活,晚上睡眠質量還不好,經常夢見國家大事,所以朱元璋這個皇帝當的實在是不容易,在吃飯的時候,為了避免忘記事情,朱元璋甚至發明了一個辦法,將隨時想起來的事情記在紙條上,如此勤奮,實屬少見,朱元璋最忙的時候一天批了一千六百多件奏摺,工作量之大,讓人咂舌!

嘉靖皇帝的確十分聰明,甚至比想象中的還要聰明。嘉靖皇帝不上朝,但是不代表不理朝政。他白天是在潛心修道,晚上改奏章一直到凌晨五點,把大臣玩弄於鼓掌之間。

閒談—御批那些事


康熙皇帝登基的時候僅僅八歲,康熙皇帝登基時國家的狀況註定康熙皇帝這一輩子是閒不下來的,內有鰲拜等權臣把持朝政,外有三藩勢力囂張跋扈,臺灣孤懸海外,蒙古各部落還打著自己的小算盤,在這種情況下,康熙皇帝還抽出時間鑽研書籍,他一生勤奮好學,博覽群書,在自然、天文、地理、農學、醫學、工程技術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可以說是一個全能型的皇帝,此外更為難得的是他還精通多種民族的語言,很難想象,一個人的精力為什麼會如此充沛。

閒談—御批那些事


雍正皇帝是後世公認的勤奮皇帝,天天忙著批閱奏摺,有時候連大臣在奏摺中寫了錯別字,雍正皇帝都要細心的圈出來,當然加班加點更是家常便飯,不僅為大臣修改病句,而且批覆字數往往比大臣的彙報字數還要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