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能源汽车政策加码,国内供应商订单增加,龙头值得关注

欧洲汽车市场是全球三大市场之一,欧盟的碳排放标准和部分欧洲国家的支持政策正在不断强化,有望带动欧洲电动车销量持续攀升。欧洲新能源汽车政策持续加码,中国电动化供应链相关环节已具备全球竞争力,进入全球供应链的各环节头部企业有望直接受益,重点推荐比亚迪(A+H)、三花智控、璞泰来,银轮股份,建议关注恩捷股份等。

欧洲是除中国外第二大新能源汽车市场,在碳排放新规的推动下增长迅猛。2019年欧洲市场共销售56万辆电动乘用车,占全球的27%,远高于去年20%的市场份额。欧盟碳2015年的排放标准为130g/km,2021年标准为95g/km(2020年需95%汽车达到此标准),而2018年实际碳排放120g/km,与2020年目标尚存在很大差距。根据预测,中性预期下欧盟11家主要车企2021年售出插混汽车31.4万辆,纯电汽车71.4万辆,但对应罚金仍高达128亿欧元。

欧洲各国新能源汽车扶持力度和手段不尽相同,我们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挪威、德国和英国进行介绍:

挪威是全球新能源汽车推广最成功的国家,主要依靠高额的税费减免。与中国、德国、英国等主要依靠补贴不同,挪威主要依靠税费减免支持电动汽车,具体包括增值税、注册税和日常道路税。据计算,燃油车的税费可以高达裸车价的50%-100%,且越是大排量的豪华车型税费比例越高;而电动车基本无需缴纳这些税费。而且,挪威还对燃油征收高税率,更加凸显了电动车的成本优势。

德国大幅上调新能源汽车的补助标准,并明确表示补贴将持续到2025年底。德国计划到2020年时累计注册60万辆电动汽车,因为新能源推广进度不及预期,达到这一目标完成难度较大。不过德国2020年2月宣布,全面上调电动汽车补贴标准,幅度为25%-50%不等。根据新标准,4万欧元以下纯电动车型可获6,000欧元补贴,4-6.5万欧元纯电动车型可获5,000欧元补贴。而且德国政府承诺补贴将至少持续到2025年。

英国计划2035年禁售燃油车,但因为此前曾两次减弱对电动车的支持,若想完成这一目标或需延长补贴期限并提高标准。2020年2月英国政府宣布,计划到2035年完全禁售传统汽油和燃油车,比之前的目标提前了5年。不过英国政府近年两次减弱对电动车的支持:1)2018年11月将纯电动汽车的补贴上限从4,500英镑下调至3,500英镑,并取消了插混车型的补贴;2)2017年4月调整汽车消费税,降低了燃油车的税收,变相弱化了电动车的优势。英国目前的补贴额度已经低于德国和法国,且将于2020年底到期。我们认为英国若想完成2035年禁售燃油车的目标,需要延长补贴期限并适当提高补贴标准。

欧洲政策加码电动车,国内优质供应链有望受益。欧洲未来三年在碳排放新规要求下,欧洲电动车需求有望加速增长,预计2020-2021年分别实现销售75/110万辆,增速达+40%。经过近些年发展,中国已经具备全球最为先进和完善的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包括下游整车、充电桩,中游电池、电机和电控等“三电”领域,以及中游材料环节,上游设备、金属资源等,相关环节已经出现头部企业,并且具备全球竞争力,开始逐步走向全球化进程,例如,恩捷股份、璞泰来、三花智控等在相关领域已经是具备全球竞争力,正在加速向海外客户供应。

投资建议:欧洲新能源汽车政策持续加码,将直接有利于目前已进入全球供应链的各环节头部企业,重点推荐:1)锂电环节:比亚迪(A+H)、鹏辉能源(电池)、国轩高科(电池)、亿纬锂能(电池)、璞泰来(负极)、新宙邦(电解液)、天赐材料(电解液),建议关注德方纳米(LFP材料)、恩捷股份(隔膜)、欣旺达(电池)、科达利(壳体)等;2)热管理领域,推荐:三花智控(热管理)、银轮股份(热管理);4)零部件方面,精选推荐:拓普集团、宁波华翔、均胜电子、银轮股份、华域汽车、爱柯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