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入关后,祭祀用了太庙,那原来太庙里明朝的老祖宗们去哪里了?

走街串巷儿


中国上下五千年,王朝更迭,每当一个新王朝建立的时候新的统治者就会将老皇宫烧毁,随后建立新的宫殿。在古代,皇宫不仅是皇权的象征,皇宫内的太庙更是最神圣的地方,里面供奉的皇帝的列祖列宗,就算你贵为皇帝到了太庙里面也要毕恭毕敬的三叩九拜。

所以在大明朝最后的日子里,紫禁城也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机。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皇帝在景山自缢。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历史证明李自成只是一个流寇做不得皇帝。崇祯十七年(1644年)五月初二,多尔衮率八旗军从朝阳门进入北京,随后顺治帝继位,统一的大清朝正式建立。

而清朝是历史上少有的保留前朝的宫殿的朝代,而且随后紫禁城甚至成为了清朝皇帝的皇宫。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一来清朝统治者是游牧民族出身,他们的想法与中原人不尽相同,更加的豁达。其次,当时的清朝刚刚建立,但是南明政府还一直与其对抗,实在没有闲钱修建宫殿。最后,紫禁城经历了明朝长时间的修缮,其内部设施已经十分完善,如果将其摧毁实在可惜。

而明朝太庙不仅没有被破坏,里面的牌位还被移至历代帝王庙供奉。这个帝王庙就是将中国历史上所以的皇帝都放在一期供奉,位置在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其实这个庙在明朝嘉靖时期就已经有了,只是当时供奉的都是明朝之前的皇帝,嘉靖万万没想到自己给前人修的庙最后自己也搬进去了。

清朝的这一做法实际上是非常聪明的,清朝建国之初满人与汉人之间的矛盾相当激烈,因为剃发而爆发的流血事件数不胜数,而供奉明朝皇帝的牌位一方面是与汉人示好,另一方面也极大地巩固了统治,让清朝前期的统治站稳了脚跟。

所以任何一个朝代的兴盛于衰败都是有原因的。


七七谈历史


关于这件事儿清朝做得挺地道,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阴历五月初二多尔衮从朝阳门进入北京,接管了这座都城,同年阴历九月十九皇帝顺治也来到北京,开始了清朝对中原的统治。

顺治的太庙大搬家

受到经济和时间的限制,再加上宣扬为明帝复仇而继承明朝的说法,这帮哥们没有破坏明朝的皇宫、皇陵和太庙等设施,直接拿来继续用下去了。连皇陵都派兵加以保护,没出现改朝换代等于挖坟掘墓的事儿。

当时清朝自己也是有太庙的,就在沈阳抚近门(现在叫大东门)外,是皇太极祭祀祖先的家庙。不过既然有更好的,顺治也不介意给祖宗的神牌搬搬家,毕竟每次祭祀都跑沈阳还是满累的。

说实话,这事儿顺治办得略显草率,他不是九月十九进的北京嘛,九月二十七就举行了努尔哈赤夫妇和皇太极夫妇的升祔大典,都没足月就把祖宗们请到了北京。与两位先帝共同享福的还有费英东和额亦都,他俩算清朝最早配享太庙的大臣。

历代帝王庙的前世今生

对顺治来说自己家祖宗搬进来这活儿还不算干完,重点在于老朱家祖宗该往哪去,直接扔出去显然不妥,得考虑政治影响和民心问题。还好嘉靖皇帝帮他解决了这个难题,阜成门内大街的历代帝王庙就是现成的,直接拿来用就好。

根据网上的定律,说来说去这事儿其实还是得怪朱元璋,这家伙拿下江山后为了体现自己的正统性,别出心裁的在南京钦天山弄了个庙。除了惯常的供奉三皇五帝,他还把夏禹、商汤、周武王、汉高祖、汉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等16个开国帝王一起供奉了。

本来这玩意就是立国初期标榜华夏一脉流传的历史,国家稳定以后作用就没那么大了,故此朱棣迁都北京后就没想起来另建。然而传到嘉靖这代不是有个大议礼事件嘛,这位仁兄挖空心思挺亲爹,朱棣同志都差点被扔出去太庙。

于是嘉靖也面临一个问题,出了太庙的朱棣该去哪?擅长权谋的嘉靖在登基第九年另建了历代帝王庙。只是这个暗手最后没用上,还坑得他自己偶尔得去祭祀一番,好歹做做样子。

更坑爹的是明朝那帮闲着蛋疼的大臣,从历代帝王庙北迁之后一直就有人对元世祖忽必烈不爽,连带对陪祭的木华黎、赤老温等元朝名将不爽。三天两头的上书要求把他们扔出去,开始嘉靖还耐心解释,那帮哥们虽然是异族,但所用中华之法既为中国,太祖都没废话,你们扯淡有用?到了后来皇帝也架不住折腾,在十五年后同意了。

清朝的变革

那么清朝接手后顺治是把明朝所有皇帝都搬到历代帝王庙了吗?其实也没有,顺治把元、辽、金三朝的皇帝也搬了进去。最终确定祭奠帝王的总数共25人,贤臣39人,所以明太祖、明成祖这类有位之君进得,估计万历、天启应该就进不去了。

到了康熙年间情况又发生了变化,玄烨是个场面人,他在晚年表示咱们也不差钱了,就别在小气巴拉的,古来帝王只要不是昏君、暴君、亡国之君就都一起祭祀吧!于是在康熙六十一年享祀帝王暴涨到143人。

康熙之后的雍正更不用说,我又摊丁入亩又火耗归公为的是什么?不就一个钱字儿嘛?我是差钱的人吗?我是差事儿的人吗?给我继续扩编!于是享祀的帝王扩编到164人,陪臣79人。更狠的是雍正还把历代帝王庙给重新翻修了一边,以显示自己的豪横风格。


总结起来吧,清朝入关后明代帝王的神牌没被乱扔,确实被妥善的保管着,最终除了天启、崇祯两个皇帝都安然待在历代帝王庙里享受供奉,连建文和景泰都有一席之地。起码在这件事儿上清朝统治者办得大气,扯淡完毕。


历史吐槽机


我是水煮汗青,我来回答。

清军入关后,他们没有重新建造宫殿和太庙,而是继续使用明朝留下的紫禁城和太庙。原来供奉在太庙的明朝皇帝牌位,被多尔衮移到了西城阜成门外的历代帝王庙。

清朝在中原建立政权后,不仅保留了明朝原太庙皇帝的牌位,还对明十三陵加以保护,这样的举动在历史上看来都是非常罕见的,其原因也比较复杂。

清明两个朝代的更迭,是“清承明”,不是“清推翻明”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听一些评书作品也经常可以听到。比如《君臣斗》里有一个章节,说到刘庸使坏要参乾隆,要列举乾隆罪证的时候,就是因为他动了明陵里面的木头,所以有了“偷坟掘墓”的罪名。

当时刘庸是这样解释的:“明朝末帝崇祯有道无福,老祖宗进关后建立大清,封朱明后代为公爵并负责看守明十三陵,他们是看明朝朱家的坟,吃清朝的俸禄。”因此,乾隆动了明陵的木头也是有罪。

评书作品的内容不一定都是真实,但历史上清朝对待明陵的态度确实如此。因为清军入关的时候,崇祯已经在煤山上吊,李自成建立了大顺王朝,而清军入关的口号也是“清除闯贼,替明报仇”,这就等于清朝是从李自成手里夺过来的江山。

清朝政权建立以后,虽然清政府一直强调自己是“承明”,也对太庙、明陵进行了保护,但民间反清的气氛还是很浓。所以一直到康熙时期,清政府对明朝的态度依然是很和善的,康熙六次南巡都要到南京祭拜明孝陵,表示对朱元璋的尊重,还留下了“治隆唐宋”的墨宝,称赞朱元璋治理国家的功绩超过唐宋!

结束语

清朝入关后的很多举动在封建时代都是比较罕见的,主要是中间多了一个李自成的起义,让清军捡了个大便宜。清朝统治者对明朝太庙和皇陵的保护,既体现了他们人性化的一面,又达到了安抚民心的效果,也是一举多得的好办法。


水煮汗青


中华文明号称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漫长的岁月里出现了无数王朝的更迭,每当王朝出现腐朽的趋势,新的王朝总会窜起来取而代之,那么新的统治者就会将老王朝彻底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自己也会建立全新的制度和宫殿居所。但是在封建王朝里,皇宫并不是最神圣的地方,皇宫里面的太庙才是最神秘的场所,在这里面供奉的皇帝的很多祖先,甚至有些太庙还供奉着历朝历代的皇帝。所以即便身为九五之尊的皇帝,到了太庙这里也都必须行三跪九拜的大礼。

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领着起义军攻入北京城,崇祯皇帝眼见守城无望,最终选择在煤山自溢,吊死在歪脖树上。原本还以为李自成是个王者,没想到进了北京城之后就变成青铜了,段位下降的太快,一眨眼间就被多尔衮带领着满清八旗,直接给从北京城赶出去了。没过多久,顺治皇帝来到北京城,正式宣布大清王朝要开局了。

按理说新王朝的建立,那么就不会再使用前朝的宫殿,没想到清朝反而直接选择了紫禁城作为,皇帝的起居场所。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来,清朝出身北方游牧民族,他们的想法倒没有那么多的忌讳,反正能用就用吧。二来,当时明朝的残余并没有完全消灭干净南方的南明政权始终还在,仗还没有彻底打完,清朝也确实没有其他闲钱去修宫殿。既然李自成打进北京的时候,紫禁城没有被毁,里面的很多设施都非常完善。那就将就住着呗。

这样一来明朝的太庙反而被保护的很好,甚至于说里面的牌位,重新迁移到以前的帝王庙进行供奉。说来也奇怪,明朝人口中的鞑子,竟然没有破坏明朝皇室的祖宗牌位,还算是讲究人。只不过估计地底下的嘉靖皇帝会哭,这个原本是他给以前皇帝修建的庙,竟然在最后成为了他牌位的容身之所。

清朝刚刚入关建国之初,满汉两个民族之间产生的对立情绪是非常严重和激烈的,再加上八旗军队在南方地区爆发了非常多的流血事件,甚至一度出现了屠城血案,让汉族人对于满人的不满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程度。而清朝这种对待明朝皇室牌位的做法,稍稍也算是缓和了与汉人之间的紧张关系,进一步也让部分汉人认可了清王朝的统治地位。


小芊芊爱历史


太庙里的明朝老祖宗被移到了历代帝王庙中。

太庙是古代皇帝祭祀祖先的地方。

清朝迁都北京后继续沿用明朝的宫殿,将清朝祖先牌位随同顺治帝一同到了北京入太庙进行祭祀。

而此时的明朝皇帝牌位放在里面已经不太合适了。

历代帝王庙是明朝的发明,用于祭祀中国历史的贤君明主。

在明朝时入选的标准极为苛刻,从上古三代开始到明朝之前总共只有十六位皇帝入选进历代皇帝庙。即使是千古一帝秦始皇也没能够入庙进行供奉。

清军入关以“吊民伐罪”、“为明朝复仇”为口号,将自己入关说成是“承明”而不是“灭明”,因此清朝对明朝皇帝多有尊奉,不仅派人明朝皇帝陵寝,也经常进行祭拜。以此来缓和清军入关后民众的抵触心理。

清朝皇帝在占用明朝太庙后,同样的清朝不可能将明朝皇帝的神主一丢了之。

而历代帝王是个不错的选择,其里面供奉的都是中国历史有贤名的君王,将明朝皇帝打包进去,即为自己的祖先腾了位置,也让别人挑不出什么错。

因此清朝迁都北京后就分两次将明朝皇帝的神位迁到历代皇帝庙中进行供奉。

需要说明的是

清朝入关之后,为表示其正统地位。按照乾隆的话说是“中华统绪,绝不断线”。能够入祀历代帝王庙的皇帝越来越多,最后在乾隆时期达到顶峰共有188位皇帝进入庙中供奉。


历史小知


清朝与明朝的关系,不是纯粹的前朝后朝的关系,按照清朝统治者所说的,是李闯李自成率军进京逼死了大明的崇祯皇帝,应吴三桂的请求,摄政王多尔衮这才率军入关,而且当时南明小朝廷对此事的反应竟然是一片欢欣鼓舞,竟然还觉得吴三桂的驱虎吞狼之计非常之好,连史可法当时都是这么认为的,可见那时候文人的脑洞多么奇葩。

清军进驻北京之后,将明朝皇帝的神位请到了偏殿之中的历朝皇帝神位之中去了,而且顺治还跑到崇祯的陵前哭了几声“皇兄”,后来康熙下江南还去南京祭拜了明太祖的孝陵,并且留下了治隆唐宋的碑刻。

当然凡事必有其因,毕竟中原的汉人太多了,而满族想要统治广大的中原地区,不团结汉人地主官僚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们都尽量弱化满族是异族的概念,尽量让汉族的地主士大夫接受清代明只不过是正常的朝代更替而已。

所以清朝皇帝在对待明朝皇帝神位的做法犹如历朝更替时一样,古往今来,也只有元朝时期得到官方许可的杨琏真迦挖掘了南宋皇陵,并且将宋理宗的头颅做成了饮酒器嘎巴拉碗,也正是这种野兽行径激起了汉族人的反抗决心,最后朱元璋北伐成功建立明朝,所以清朝为了江山更稳固的统治,采取了比元朝更柔和的手段也是正常的。


飞凡看历史


“太庙”是古代皇帝祭祀先祖的地方,也可以说是皇帝的“家庙”,最初里面只供奉皇帝的先祖,后来皇后和功臣也获得了被供奉于太庙的荣誉,即“配享太庙”。

太庙制度早在夏朝时代就已经出现了,不过那时候祭祀先祖的地方还不叫“太庙”,太庙这个名称是西汉时期才正式确定下来的。

而从某种意义上讲,“太庙”更是一个王朝兴衰的见证,太庙在则江山在,太庙亡则江山失,所以基于此种祭祀观念,当新王朝取代旧王朝时,新王朝的统治者就往往面临一个非常尴尬棘手的问题,即“该如何处理前朝的太庙”。

可能有的朋友会说,既然是前朝太庙,那就直接毁掉好了,可是如果直接毁掉,那新朝统治者将会面临其他一系列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该如何收取天下人之心?要知道新朝初立,所面对的都是前朝遗民,只要前朝不是特别的残暴,总会有大批遗民对前朝念念不忘,所以,如果随意毁掉前朝太庙,则天下人心不服,新朝刚建立起来的统治威信也会荡然无存。

所以,前朝太庙不能毁,而纵观我国历代王朝,也会发现,如果和前朝没有血海深仇的,新朝大多没有损毁太庙,假如前朝太庙不幸在战火中损坏了,新朝还会对其进行修缮重建或选址令建,但是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新朝建立后,前朝的太庙规模一定会有所缩减,毕竟前朝已经覆灭,若再以皇帝之礼祭祀,也说不过去,而这个问题就要牵扯到古代礼法制度之“二王三恪”制了。

“二王三恪”制的大体意思就是,新朝取代前朝后,新朝君王为了彰显新朝之正统地位,会给予前朝皇族后裔一定的爵位,一般情况下都会是王爵或者公爵,对应不同的爵位还有相应的封邑。如果封前两代王朝的皇族后裔,则称之为“二王后”,若封前三代王朝的皇族后裔在,则称之为“三恪”。

例如,唐朝武德元年,封隋恭帝杨侑为酅国公,封北周后裔为介国公,此即为二王后。而后梁立国后,则封唐宗室李嵸为莱国公,与隋朝后裔酅国公杨仁矩为二王后,而加上后周宇文氏子孙介国公则为三恪。

那么在了解了“二王三恪”后,我们就要解决最主要的问题了,即新朝如何具体处理前朝太庙。

前面说过,新朝通常情况下是不会毁掉前朝太庙的,但是基于“二王三恪”之礼,前朝太庙的规模一定会缩减,《周礼》对宗庙有一个非常严格的限定,即天子立七庙,诸侯立五庙,大夫立三庙,士立一庙,庶人无庙,以此区分亲疏贵贱。

不过实际上各朝代对于太庙庙数也有不同的规定,因此,《周礼》的规定只是告诉大家一个事实,即古代上至皇族下至地方士族,祭祀先祖的庙数是有严格规定的,不可逾制,否则就是杀头,诛族的大罪。

因此,如果新朝按照“二王三恪”的礼法对前朝皇族后裔进行了重新册封给予不同爵位的话,那前朝的太庙也会根据相应的爵位进行缩减,通常情况下是保留三庙,由所册封的前朝皇族后裔进行祭拜,而这实际上也就是将前朝太庙正式变为所册封之前朝皇族后裔的“家庙”,如后梁册封李唐后裔的情况便是这样:

莱国公李嵸合留三庙,于西都选地位建立庙宇,以备四仲祀祭,命度支供给,以遵彝典

当然了如果遇到胸怀特别大度的新朝如宋朝,宋朝就规定了后周的太庙要按照原先的规模继续祭祀。

其周朝嵩、庆二陵及六庙,宜令有司以时差官朝拜祭飨,永为定式。仍命周宗正卿郭玘(王巳)行礼。

当然了,除了以上两种处理方式之外,还有一种方式,即兴建于明朝的“历代帝王庙”。

大概是经过了大礼议之争的洗礼,嘉靖皇帝突发奇想的修建了一座“历代帝王庙”,他将历代一些贤明君主全都供奉于此,而清承明制,到了清朝,这个“历代帝王庙”里供奉的君王越来越多,最终只要生前不是特别的暴虐荒淫,都能进去。

而目前北京的太庙,本是明朝的太庙,后来清朝入关,本着清承明制的原则,将原本老朱家的“家庙”给占去了,然后以明朝皇帝发明的方式,将明朝的皇帝们“请”进了“历代帝王庙”中进行供奉。

当然了,礼法不能乱,起先顺治,康熙因为刚入关不久,很多礼法不是很懂,所以对于前明皇族后裔一直没有进行册封,一直到了雍正在位期间,才封明皇室后裔朱之琏为延恩侯,不过这个人究竟是不是真的前明皇族后裔就很难说了。


咸鱼闲聊


清朝入关后,没有盖太庙,盖宫殿,而是继续使用明朝太庙及紫禁城,原来供奉在太庙的明代皇帝移至历代帝王庙。

清朝的这一做法,对明代皇帝能予以尊重并妥善处置,且竭力保护好明十三陵,是值得称道的。

后人的评价,是清朝为争取民心,巩固政权之举。这说得通,也符合当时的实际。

但其意义远不止于此,也许,顺治、康熙所考虑的还有它因。

一是勤俭建国。清朝入关,剿灭李自成,同样是在一片废墟的基础上建国。虽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面临百废待兴,化钱的地方不少,必须克勤克俭,把钱用在刀刃上,才能解决好民生,剿灭反清复明势力,收复台湾,统一祖国等大业。

二是知因识果。过去的人信因果报应,懂得应当如何安置先人。顺治皇帝佛缘深厚,是一个不恋皇权慕出家的帝王,康熙大帝更是少有的英明之主,他们断然不会不知道必须慎重、妥善安置好明代帝王的供奉问题。


慧光2787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直是一个传承有序的民族,我们能够延续至今,保持文化和文明的不断进步,在世界民族之林屹立不倒,最为重要的关键因素就是血脉认同和文化认同。

太庙源于祭祀,而祭祀从奴隶社会的夏朝就开始了。早期的祭祀源于对自然和鬼神的敬畏,后来逐渐形成了一种尊祖的习俗,到了国家形态后,统治阶级为了凝聚部落、族群的社会关系,慢慢把献祭先祖,尊崇祖先作为了一种宗教形态。

既然是祭祀祖先就一定要有场所,经过很多代人的传承,有了很多的祖先,不可能每次都去祖先的坟前逐个祭祀,这太麻烦,于是聪明的中国人就发明了“牌位”,把每个先人的牌位供奉就可以了,而牌位放置的地点,就是太庙。太庙这个专用的祭祀先祖的地方最先出现于西汉早期,刘邦死后才建立的太庙。

太庙是历朝历代最为重要的地方,甚至比金銮殿都要重要得多,皇帝的龙椅可以今天换人,明天易主,但是太庙如果被迁移或者毁掉,那就直接宣告这个王朝覆灭。太庙其实就是社稷的意思,皇帝轮流坐没关系,社稷崩,那就王朝灭了。

太庙的存在就是传统的正当性存在,也是文化存在的正当性,中华民族一直用血缘传承和文化传承来树立基本的正统统治根基的,所以太庙里面的牌位虽然是木头做的,但它们的意义太过重要了。

回到题目,满清入关后,定都北京,顺治皇帝又是如何处理原来明朝太庙祭祀的那些祖先牌位的呢,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看前朝怎么做就行了。

自此有了太庙这个最为神圣的祭祀宫殿起,各朝各代几乎没有过把前朝太庙里祭祀的牌位恶意、粗暴的处理掉,这不符合统治者的利益。前面说了,中国人最讲究的就是传承,无论是血缘的,还是文化的,既然新的统治者推翻了前朝,但是从传承上来讲,那是后来者接受了前朝者的衣钵,作为更替天子来统治天下的。

如果粗暴处理前朝太庙的牌位,那么就说明自己得位不正,没有顺应天意,这会失去天下民心。所以,后世统治者都会善意的处理前朝太庙的前朝皇帝牌位,甚至是元朝入主中原,蒙古人都非常虔诚的把宋朝太庙刻意保护和修缮。

既要保护原来太庙以及太庙里面的众多祖先(大多数是皇帝)的牌位,那么满清的皇帝牌位又放在哪里呢?顺治入京后,他爷爷努尔哈赤,老爹皇太极的牌位可是抱着入京的,把他们的放哪里呢?难道就直接把朱元璋、朱棣的牌位换出来?这不可能,也不现实,前朝皇帝的牌位动不得,这关乎天下民心。

这个问题在明朝已经被解决了,那就是朱元璋在太庙旁边建立一个历代帝王庙,把历代很多著名的帝王牌位放在里面进行祭祀,既然有了这么一个偏殿,但是名字很霸气——历代帝王庙,就放这里吧。

顺治就把原来太庙祭祀的明朝皇帝牌位全部移到了历代帝王庙里,不要以为历代帝王庙里就祭祀了中国自古以来所有的皇帝,没有那么多地方放牌位,不要以为这是普通的公墓,既然是帝王庙,多少还是要讲点气派,再说了,中国自古以来那么多皇帝,有名气大的,也有名气小的,不能都放在里面。

朱元璋就放了十多个皇帝,什么汉高祖、汉武帝、唐太宗、元世祖等,到了满清接手后,又增加了十多个,达到了三十多个,当然更多的是金国、辽国、元朝等国的皇帝,至于明朝的皇帝,实话告诉你,并没有把明朝皇帝全部放进去,比如天启、崇祯都没有牌位在历代帝王庙里。

到了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满清国力达到了鼎盛,为了彰显国家富强,民族团结,更多的是为了现实满清顺天意,得中华民族正宗传承,不断的扩充历代帝王庙,里面的皇帝牌位多达160多位。

所以,清朝对待明朝太庙还是非常温和的,这更多的是自古以来统治者的传统做法,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承认中华民族的传承正宗。


沉墨I方之城


导言

大明朝的太庙算是历史上最幸运的一座建筑。在经历了兵灾和焚烧等危害居然都能完整的保留下来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另外就是太庙中的这些老祖宗的排位,在大清朝时代还是被完好的保留下来,这一来是清朝的手段二来也是一种自信。


明朝的太庙建设始末

如今,航空航天大学的校园里的一处花园,你可曾想过这里曾经是大明朝的太庙所在地。只留下一块御园的石刻提醒着人们这里曾经的历史沧桑。

大明朝最早定都在南京城。所以为祈求列祖列宗和社稷神祗保佑大明江山风调雨顺、永世不变,也在修建明故宫的同时,按照周礼《考工记》“左祖右社”的历史定制,在明故宫宫城御道的东西两侧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太庙和社稷坛。太庙位于宫城东南,与宫城西南的社稷坛隔御道东西相向。洪武初年的太庙,按太祖亲旨修建四座庙堂、供奉四代祖先,四祖各为一庙这也是太庙的最高级的规格。

“皇高祖居中,皇曾祖东第一,皇祖西第一,皇考东第二,皆南向”,每座庙中供奉神主,东西两夹室,旁两庑,设三门。每门“皆设戟二十四,外为都宫,正门之南,别为斋次……”。

这座太庙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左右,南北长500米左右、东西宽250米左右,整个建筑群共有三重围墙,均为黄色琉璃瓦屋顶、红色墙身,其规模和规格比朱棣45年后迁都北京并按其蓝本修建的北京太庙还要宏大,其庄严雄伟程度从现时的北京太庙可见一斑。可惜的是,一场无情的大火把他给烧没了。那就是建文帝四年的靖难之役的最后一战。

南京太庙毁了,但是朱棣成功做了皇帝。这个祭拜祖先的太庙自然是不能少的。于是呢在永乐十八年,在北京开始修建新的太庙,其蓝本正是这座南京太庙。

太庙的主体建筑为三大殿,大殿对面是大戟门。大戟门外是玉带河与金水桥,桥北面东、西各有一座六角井亭,桥南面为神厨与神库。前殿,嘉靖十五年因更改庙制而略作修改,嘉靖二十年遭雷击焚毁,嘉靖二十四年复建。作为皇家最重要的一座建筑,明朝历代对于太庙的修缮工作是不遗余力。

李自成火烧北京城,多尔衮保护明太庙

不管你怎么修缮,在遇到王朝末年的时候总是逃不过被毁掉的命运。崇祯十七年,皇帝自缢煤山,李自成进入北京城,大明朝灭亡。

可是李自成并没有在北京城呆太久,没有多少时间就又被大清军队和吴三桂的部队给赶出了北京城。在退出北京之前,李自成还是做了一件所有失败者都会干的事情,把宫殿给烧了。这只是为了泄愤,对于战局无关痛痒而已可怜的明代京师就这样被活生生的烧掉了。李自成的起义军逃走时焚烧了紫禁城的相关史料有着详细的记载,但是,和紫禁城紧邻的太庙是否也在这一天被烧毁,现有史料上并没有确切记载,只是后世有传闻太庙被焚毁。

事实上如果我们对照《清史稿》和《明季北略》的记载很明显可以看得出来,至少明太庙没有毁于战火。

于是传摄政王令,自初六癸巳,始为先帝设位帝王庙,哭临三日。随议谥号,议葬隧,俟事毕削发,礼部侍郎杨汝成,称典礼浩繁,不能独任。王曰:尔朝皇帝,尚未收殓,明日即欲令京城官民人等哭临,无神主何以哭临,无谥号何以题神主,明睿闻言大恸,王义之,即命议谥于朝房,谥先帝为怀宗端皇帝,周皇后为烈皇后,安奉神主于帝皇庙。《明季北略》六月甲申,迁故明太祖神主於历代帝王庙。秋七月丁亥,考定历法,为时宪历。戊子,巴哈纳、石廷柱会叶臣军定山西。壬辰,以吴孳昌为宣大山西总督,方大猷为山东巡抚。癸巳,以迁都祭告上帝、陵庙。 九月庚戌,初定郊庙乐章。睿亲王多尔衮率诸王及满、汉官上表劝进。故明福王遣其臣左懋第、马绍愉、陈洪范赍白金十馀万两、黄金千两、币万匹求成。壬子,奉安太祖武皇帝、孝慈武皇后、太宗文皇帝神主於太庙。十月冬十月乙卯朔,上亲诣南郊告祭天地,即皇帝位,遣官告祭太庙、社稷。初颁时宪历。《清史稿》

从上述的史料记载中我们看到了,李自成没有烧毁太庙,而大清多尔衮还主持了将大明朝的祖宗的牌位请出太庙,三个月之后把大清国的祖宗牌位再请入太庙,完成了明清两代的交集工作,代表着大清国的正统地位的开始。这些政治意义的动作都发生在太庙。如果当时太庙已经毁掉的话,如何在一堆废墟中办这么有重大意义的活动呢?所以呢太庙并没有毁掉。

明朝祖宗的牌位进入了历代帝王庙

进入地带帝王庙也标志着大明走入了历史,接下来是有清朝开始统治。这里可以看得出来多尔衮进入北京之后对于争取明朝遗老的支持还是做了不少的工作。安顿好明朝的历代皇帝也让大清朝顺利的接收了明朝众官员的拥护,这一点上来说,李自成并没有做到而多尔衮做到了。

大庙门前立了两通下马碑,碑座是长方形,没有龟趺,民间流传“有碑没有驮”指的就是

下马碑。下马碑上,均用满、汉、蒙、回、藏和托忒六种文字镌刻"官员人等至此下马",以警示所有官员,从庙前经过必须下马步行,以示对历代帝王庙的尊敬。碑的阳面刻三种文字,阴面再刻三种文字。且不同民族文字的位置在两块碑上互换,以示所有民族一律平等。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个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