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9成校培机构面临经营困难,能支持6个月以上仅占7%

近日,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培训教育专业委员会公布《疫情期间培训教育行业状况调研报告》,1459份来自全国31个省市校外培训机构的有效问卷显示,受疫情影响,超过90%的机构经营存在部分困难或严重困难,其中被调研的线上机构中有83%预测上半年营收将减少。


划重点

01

9成培训机构经营困难

普遍面临账上资金不足问题


自从疫情爆发以来,IT兄弟连倒闭,明兮大语文停止运营,还有松鼠AI的5月3.5折工资等等,培训机构的的生存状况似乎不容乐观。《报告》指出,针对此次疫情所产生的影响,超过90%的机构表示存在大的影响,目前机构经营存在部分困难或严重困难。


其中,29%的机构表示“影响严重”,导致机构经营面临严重困难,可能倒闭;36.6%的机构表示“影响很大”,导致经营暂时停顿;25.4%的机构表示“影响较大”,导致经营出现部分困难,处于勉强维持状况;只有1.1%的机构表示疫情对经营活动没有明显影响,7.9%的机构表示“影响较小”,经营虽出现困难但总体保持稳定。


一方面营收下降,另一方面各种运营成本并未相应降低,许多机构都普遍面临账上资金不足问题。79%的受访机构表示账上资金仅能维持3个月以内,8%的机构甚至只能支持半个月以内。有13%的机构能够支持3-6个月,只有7%的机构能够支持6个月以上。


疫情下9成校培机构面临经营困难,能支持6个月以上仅占7%


因此为了应对资金短缺问题,不同类型的机构首选策略为贷款,有的甚至减员降薪或者停产歇业;也有不少机构选择“撤点”“转让”或“涨学费”。不过总体来看,选择“涨学费”的机构比例不多,均为10%左右。


划重点

02

校外培训机构受疫情影响

所带来的主要问题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培训教育专业委员会在报告中预计,疫情影响下,校外培训行业需要面对就业问题、经济问题、纠纷问题、发展问题。大部分培训机构规模缩减,计划裁员,不少机构关闭教学点,中小机构彻底关闭,资金短缺的培训机构容易与家长发生退费纠纷


就业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培训机构一直以来都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领域。但受疫情影响,大部分机构的培训规模大大缩减,机构用工相应大幅度减少,为应对各种压力,许多机构不仅不会招聘新成员,还将大幅裁员,这必将影响到我国的就业状况,带来许多就业问题。


另外,机构倒闭会带来各种经济问题,包括场地租金的减少,税收的下降等,都不同程度会影响我国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疫情导致的运营成本增加收益减少也给机构发展带来困难,也给行业发展带来压力,从而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划重点

03

对线下中小教培企业的应对建议:


《报告》指出,当下最关键的就是务必保证现金流健康,能够支持未来3-6月的开支。把控好用经营活动现金流扩张的节奏,储备退费资金,积极寻求金融机构支持。如有需要企业可尽早做好2020年融资计划或借贷安排。


第二点是有实力的中小机构可积极尝试在线教育模式,短期可借助成熟的第三方直播/录播工具。但需要注意的是,工具只是一方面而非全部,在线教学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企业务必结合自身的优劣势,不要贸然地全面转型线上。尤其是部分特殊的素质教育品类,需尤其重视在线模式与教学课程、师资的适配性。


最后,延迟开课对于部分中小微机构也不失一种次优选择,但其间积极保持家长学生沟通交流,比如可以通过线上做一些班级群内打卡互动,复习,公开课等有效服务来保持客户的黏性。同时争取灵活薪酬制等机制促发成员与企业共度难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