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朝鲜族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V5王子


我去过延边朝鲜族自治区,我认真来回答一下,我去的是延吉市,本来手机里存了很多照片的,因为刷机,在延吉的照片都没有了。


我是从哈尔滨搭动车去的延吉,一下延吉动车站的时候,非常累,也就是18年7月份左右,大夏天的刮起一股冷风,衣服在行李箱里,就懒得翻箱子了。如果去的话,一定要带保暖的衣服呀。

出动车站的时候呢,就有一排红色大字写上,延边朝鲜族自治区欢饮您,下面有一排小字是用朝鲜语写着。

我搭的士近市区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店面反正是有字的地方,都是上面写汉字,下面写朝鲜字,搭公交都是先用汉语播完,再用朝鲜语播,说话语气可以想象一下朝鲜国,不是韩国哦;听着很搞笑的;走在路上听大家讲话也是一口东北话,真正能遇到几个讲朝鲜话的比较少,

那一趟下来其实我还是比较失望的,我感觉和在哈尔滨没什么区别,只是延吉市是一个4、5 线城市,而哈尔滨是2线城市的感觉。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在延吉吃的美食,如果喜欢韩式料理比如烤肉还有泡菜的话,真的可以来吃一下,味道好,很便宜,而且不用出国。当然还有他们的梅花狗肉汤,能接受吃狗肉的话,可以去尝一尝,我也是在延吉市区吃到的。

还有我去了一趟延吉大学,进入校门口,上坡好陡呀,我还遇见了一家三口问我教育学院怎么走,我估计是他们家小孩,刚刚参加完高考,然后填了志愿,来踩点来得,我也是一脸懵逼的说不知道,窃喜,还把我当学生了,哈哈哈。

听说延吉大学的朝鲜语是他们的王牌专业,如果想要学习朝鲜语的话,可以报考他们的学校,我感觉实在打广告了,哈哈哈。

总的来得,中国的朝鲜族大部分被通话了,但是还是可以看出哪些是朝鲜族,哪些事汉人的,挺本地人说:朝鲜族喜欢打扮啊,化妆呀,然后喜欢玩。老太太一定是化妆的。

暂时想到这么多了,你知道是怎样的存在了吧


老舅爷说


我是朝鲜族,我母亲5岁时从韩国、我父亲8岁时从朝鲜来到了延边,多年后就有了我!我从小念的汉语学校,朝语只能简单的日常对话,几乎不懂文字,所以一直没觉得自己有啥不同,直到上大学后!

我们班只有我一个朝鲜族男生,有两件事印象深刻:一个同学得知我是朝鲜族,非常兴奋,与我合影,说回去后一定告诉家人,他有朝鲜族朋友了!还有一个山东同学与我要好,我俩经常一起出去吃饭,每次他都抢着点朝鲜族口味菜,但他并不喜欢吃,所以我就抢着点他喜欢吃的菜,但我一次也没抢过他。他每次都笑着说:我就是想尝试你们的口味啊!

在8人寝室及全班中,我和几乎所有同学友好、和睦,直至今天!

国家对少数民族一直有好多优惠政策,比如高考加分:我儿子高考时也是这样。

在我看来,朝鲜族与汉族比较,最显著特点是:朝鲜族更喜欢享受,不爱吃苦、不攒钱!很多老人(老头、老太太)会动辄对子女说,咱们下馆子去吧!很多朝鲜族穿着亮丽,生活过得像有钱人,实际上是“穷人”!

举例说明:我们几家亲戚去我大姨姐家做客,大姨姐家会叫几辆出租车拉着我们去离住处很远的一家饭店吃饭,尽管住处附近就有好多饭店!吃完饭,再叫几辆出租车去很远的一家歌厅唱歌,尽管饭店附近就有好多家歌厅!唱完歌,再叫几辆出租车去很远的冷面店吃冷面,尽管歌厅附近就有多家冷面店!我每次换地方时都提出异议,他们的解释只有一句:那家(饭店、歌厅、冷面店)好!

现在,在我们这儿(朝鲜族自治州),朝鲜族与汉族越来越不好分辨了,包括生活习惯及一些习俗等都不断趋同了。

顺便说一句:我儿子的女朋友就是汉族姑娘(她的大学毕业论文就是关于朝鲜族历史沿革的),从高中开始,他们已经谈了8年多恋爱,婚期定于今年十月!我们两家隔三差五就会聚餐,每次我和亲家都是喝至尽兴方归!


郑光赫


做为朝鲜族儿媳妇儿和二个朝鲜族儿子的妈妈说几句吧:坐标吉林延边珲春市。跟朝鲜族老公处对象的时候,第一次来我家串门,饭后刷碗,嘱咐我把厨房门关上,怕人看着丢人,因为在自己家从没做过这类的家务。结婚后去婆家吃饭,基本女人在厨房忙碌,男人在桌上嗨,吃饭中间女人一遍遍伺候老公和儿子的各种要求,完全不能好好吃饭且毫无怨言。最后上桌最早下桌。但是凡是遇到外面的活或者力气活,男人们都是不怕吃苦不怕累,完全不让女人插手。朝鲜族妇女能歌善舞,妩媚动人,朝鲜族男人义气可爱,聪明帅气。朝鲜族女人最大的特点是干净喝会做各种小咸菜和美食,不会做咸菜和酱汤牛肉汤的阿玛尼几乎没有。朝鲜族男人最大的特点是大男子主义要面子。我们这里市长必须是朝鲜族,书记是汉族,多民族和睦相处,亲如一家。通婚的较多,一般娶朝鲜族媳妇的都过得很幸福,朝鲜族娶汉族媳妇的离婚居多。


岁月如歌155533077


谢谢头条,给于了我这样的答问。

首先,表明我的身份 : 我是朝鲜族,

是政府退休干部。

老家住在黑龙江省五常,改革开放后

停薪留职(后来办了退休),来到青岛

在韩企谋职就业。

在青岛买了房,一直干到二零一一年。

现在随孩子们,旅居在韩国。

虽然,身在韩国,但是心一刻也没有

离开中国。

电视,看中央一频道和十三频道。

这说明,我们朝鲜族虽然身居海外,

心时时刻刻和祖国连在一起。

为什么 ,有这样的深厚感情呢?

一,我中国生,和新中国是同代人。

我亲眼目睹了,祖国的建设和发展。

亲身经历过,祖国发生的每一事件。

(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反右运动)

听说,没经历过。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六零年挨饿,

农村四清运动,文化大革命,打倒

四人帮,改革开放等等历历在目。

二,我所接受的中华民族的教育。

我八岁上学,后来搬家五八年开始,

插班上的是汉族小学。我记得刚插班

汉族小学,学拼音开始学汉字韩语。

小学毕业,被保送到中学。中学毕业

参军,在部队入党接受的教育和中华

民族文化息息相关。

三,我的生活习俗和汉族密切相关。

回顾我成长的大环境,与汉族大社会,

大圈子,尤其是东北地域是分不开的。

东北人的饮食,喜好风俗与我很相似。

东北黑龙江人爱吃的 " 粘豆包 " ,小葱

蘸大酱,鲶鱼炖茄子我都非常喜欢吃。

四,入乡随俗我这里行不通。

我来韩国多年,每天与韩国人抬头

不见低头见。

韩国人,有他们的历史文化。

历史造就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

成长和伟大。

话是可以这么讲,但是我看不惯他们

藐视中国人的态度。

我惹不起人,可以躲的起人。

我------敬而远之你。

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和平相处。

尽管我的祖国,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

但我不愿听,他们说中国,这个也不好

那个也不好。

以上,我谈了我的很多感受,尤其是

有了这个平台,和祖国的亲人们说说

心里话,心情格外舒畅。

你们说怪不?

追究历史,韩国是,我的父辈们故乡。

可是,总觉韩国毕竟不是我长久之地。

好了,我的感言是我们这一代的少数

民族,尤其是祖国同一代人的朝鲜族

真实的感受吧!


是我的老家五常代言标识

这是我几年前,回故乡时拍的。


这是我青岛的家


世龙视角


不要说朝鲜人和韩国人。我只说我国的朝鲜族人,他们非常可爱。各方面积极追求上进,都努力学习。而且非常爱国。他们的文化水平非常高,这源于教育发展的好。对人热情,乐意帮助别人,没有“弯弯绕”。我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在延边延吉市生活了八年。由于老人身边无子女照顾,我回到长春。到现在那些朝鲜族同志的音容笑貌都非常清晰的印在我脑海里。


用户3753819179024


1.朝鲜族人重礼仪,重孝道。朋友是老师,她给我讲,班级里孩子的奶奶每次来学校临走都给她鞠躬行礼,她才20几岁,深觉受不起。她说朝鲜族人对老师像对自己家长辈一样尊重。晚辈跟长辈说话必须用敬语,有一次喊一个小朋友,他回答:奥在?被旁边小朋友批评了,说:你怎么能跟长辈说“奥在”。

2.能歌善舞。小时候特别喜欢看朝鲜族人家老人过生日,全家老少都会穿上民族服饰踏歌起舞。有幸参加过一位朝鲜族同事女儿的婚礼,婚礼上,男方女方四位家长一起载歌载舞绕场一周,那氛围真的太欢乐了😄。

3.干净整洁。传统的朝鲜族平房,门槛特别高,炕很矮。印象中都收拾得很利索。

4.高冷。感觉朝鲜族人不大喜欢和陌生人说话。老家那边人热情,进到什么店里,老板那种自然的亲切劲儿像自己家娘家大哥一样😂。来到延边,进到朝族人店里,他们很少主动招呼,高冷🕶️。


为甜甜心动IBo


对于中国的朝鲜族是怎样的一种存在这个问题,首先十分确定的就是朝鲜族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里面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大学的时候在长春上的,身边有很多朝鲜族的同学,也和他们一起去到延吉游玩过,下面说一下我印象中的朝鲜族是怎么样的。

一、朝鲜族给我的印象首先就是人们都十分的注重长幼的区别,在学校里面也是如此,低年级的学弟学妹会很尊重高年级的学长学姐,甚至很多时候在我们看来是有点不可理解的。我所亲眼见到的一次就是高年级的学生在类似教育的打低年级的学生,虽然高年级的朝鲜族学生身材上并没有任何的优势,但是身材高大的低年级学生还是不敢顶撞或者还手的。这是我见到的一次情况,不知道是否都是如此的。



二、还有一个情况就是朝鲜族的人都十分的团结,在学校里面他们大部分的时间也都是和朝鲜族的人在一起玩,每次在学校里面遇到都是成群的。


三、再有就是朝鲜族的人都十分的注重体育和文艺,在这些方面也比大部分地方的人要做得好。其中比较明显的就是体育里面的,男子足球和女子排球这两个,朝鲜族的人都很注重体育,男孩子一般都比较喜欢踢足球,家长也很舍得花费在孩子的踢球这件事上面,而女孩子运动的话,很明显的就是排球,她们打得比很多地方的男孩子都强。文艺方面也是如此,朝鲜族的男女在文艺方面普遍会比其他地方的人好一些。

四、再来就是朝鲜族的女孩子普遍都比较漂亮,也比较会打扮。朝鲜族人们的打扮风格会更偏向于韩国风格,但是比较遗憾的是,几乎很少见到有朝鲜族的女孩子与其他的民族男孩子谈恋爱的情况。

以上就是我对于这个问题的几点看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我是海南黑凤梨,您的关注、点赞与评论是我最大的动力!关注后可以给你分享更多有趣的内容!





海南黑凤梨


我05年上高中的时候,我们那个县城叫桓仁县,全名叫桓仁满族自治县,但其实在满族自治县居住的鲜族人不在少数,有一个小区,基本住的都是朝鲜族,当时我在那里面租房子,走在小区里面,能听到说话的人都是在用朝鲜语,那时候小,真感觉是一种奇特的存在,现在想想,这些鲜族人都是祖辈在抗美援朝或者更早的时候从朝鲜迁居到中国的,在中国东北这个地方繁衍生息,不仅把习俗保留了传承了下来,语言更是保留至今。


中国MENG


原文:http://www.jianjiaobuluo.com/content/107030

本文图片来源:dribbble.com,插画师: muhammed sajid

金老师虽是朝鲜族人,却对汉语很精通,我们沟通完全没有问题。

当时,金老师夫妇孩子都在外地上学,家中只有他们夫妇俩人。不过父亲为了不让我上学孤单,后来又将弟弟送过来陪我上学。我和弟弟俩人小,给他们夫妇添了不少麻烦。

那时,我管金老师的夫人叫婶子。婶子是个脾气好、性格温和的女人。她心地善良,周围邻居也说她是个好心人。

不过,由于朝鲜族和汉族有不少不一样的习俗,所以我们生活中也有诸多不便。

第一天去金老师家中,婶子为我和弟弟做了一桌盛的午餐。看得出他们夫妇俩为了迎接我们的到来做了很多准备,每一道菜都非常精致。他们还十分热情地一直给我们夹菜,让我们尝尝味道。

然而,当时我和弟弟由于年龄小,也不懂什么礼仪,只觉得饭菜都很辣,所以吃了几口便放下筷子。婶子是个心细的人,一眼就看出我俩没有吃饱,便问我们俩爱吃啥,又立马重新做了几样菜,让我们赶快吃。

我们当时再怎么不懂事,也被他们朴实的热情所温暖到。直到多年后想起那天中午,婶子为我们做饭的情形,仍是记忆犹新。

朝鲜人习惯全家睡在一个大炕头,夫妻俩睡一个被窝,即使有了外人来,也照样睡在一个炕上。不过,这要是自己家人倒还好,可面对陌生人,我心里多少还是有点尴尬。

没等我提出来,婶子就像看出我的心思一般。她一边替我们铺床,一边边说:“明天我就叫人把炕拉个门,这样你们也不会不习惯,今晚你们就先将就一下。”

我本以为她只是随口说说,但没想到,第二天她就真的叫人来做好了拉帘,从炕中间隔开。这样一来,不仅我学习更方便了,睡觉也没那么不自在。

金老师夫妇都是再普通不过的人,金老师教朝鲜族的初中班,每天一大早就去上课,而婶子则会自己种些粮食,每天同样起早贪黑。

住在金老师家的日子,婶子就算再累,也会很早起来帮我们把早饭做好。晚上我睡觉乱踢被子,婶子还会起来帮我盖。

记忆中,她总是满脸笑容,甚至从来没有见到过她发脾气。她甚至照顾我们比照顾自己的子女还要细心,还要周到。

尽管她常说自己孩子不在身边,有我们的陪伴,她感到很快乐和幸福。可是,明明是她在照顾我们啊,明明是她给了我们母亲一般的爱,让我们在这里可以无忧无虑地上学,度过初中时期。

偶尔,老师家里也会来一两个客人。他们在一起时便会说朝鲜语,可我和弟弟都不会说,甚至听都听不懂。

每到这时,金老师都会跟朋友说:“小香、小山初来咋到不会朝语,我可以替他们翻译。”事后,他会对我们说,不要着急,慢慢学,时间长了,自然就学会了。

对于一个初中孩子来说,这几句话是莫大的鼓励。

在我心中,金老师是慈父,而婶子则是慈母。

尽管我和弟弟远离家,寄住在他们家里,可我们从来没有过寄人篱下的感觉,反而有家的温暖。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上,我和弟弟都得到无微不致的照料。

由于条件有限,我和弟弟只能四个星期会回家一次。每一次回家前,婶子都会给我们准备好吃的,叮嘱我们要吃饱,省得走太长的路没有力气。

我的亲生母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已经病故,所以从小到大,我几乎没有感受到过母爱的温暖。没有母亲的疼爱,活得就像个流浪的小孩。婶子知道我的身世,对我似乎就更多了一些关爱。

当看到我衣服破了,烂了,她都会红着眼圈对我说:“孩子,快把衣服脱下来,我给你们补补吧。”她得知我不会手工活,又很耐心地教我。教了许多遍,直到我学会为止。金老师和她都是特别善良的人,看到我和弟弟穿得衣服实在太破旧了,又怕买新的会伤我们自尊不肯要,于是他们会选择先买回来,然后告诉我们这个不能退,不管我们接不接收,反正就是要让我们收下。

这些点点滴滴的回忆,都在深深映刻在我的脑海里,永远被谨记。

为了回报金老师夫妇,年龄太小的我们只能抢着做一些活。放学后,我们会主动去地里帮忙,也会抢着烧火做饭。

婶子却总是拉着我俩满脸心疼地说:“你们真懂事,婶子心领了。但你们还是要以学习为主,这才是你们的正事。”

可是,在我心中早已把婶子当成了妈妈一般,帮她干点活,又有什么关系呢?婶子却并没有看出我的心思,我也偷偷地把这个念想放在心底,希望等长大了,有能力了,再来告诉她,孝顺她,回报她。

金老师是初中老师,他回到家后主要就是帮我和弟弟辅导作业。他是个很有耐心的人,哪怕有时候我们太粗心,没有认真听讲,但他仍然会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讲。有了他的辅导,我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还有一次,我半夜发起高烧。

我本想自己忍着不告诉他们,但身体实在太难受了,还说起了胡话。结果被金老师听到,大半夜就将我送到卫生所,直到我打完针,退了烧才又把我背回去。

心中的愧疚和不安,最终化成了暖暖的春风,吹进我的心间。

三年的时光,我与金老师夫妇朝夕相处。不仅体重增长了不少,学习成绩也得到很大改善,而且我的朝语也进步不少,甚至爱上了婶子做的饭菜。

我想,这就是亲情的力量。

是的,在我心里,他们就是我的亲人,是我一生都会牵挂的人。


尖椒部落


不请自来。

本人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生活了50多年,相信还有点发言权。对于朝鲜族的由来过去和历史,相信有很多大咖们已经讲得很清楚了。现在就讲讲我周围的朝鲜族朋友们是怎样的一种生活

在我们延边,无论是广播电台还是电视台,在播报新闻和电视剧以及综艺节目的时候。一般都是朝鲜族语和汉语轮番播放。甚至有朝鲜族语的电视剧或者是电影。朝鲜族歌曲,更是到处都能听见。有的是非常好听,汉族人也非常愿意听,甚至有很多人还会唱。如果出去游玩或开一个什么party晚会什么的。能有一半的朝鲜族人,那做的会非常成功,非常的热闹。尤其是朝鲜族舞蹈,大妈们大爷们跳的是非常好看,非常漂亮。

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任何一个商店门面的牌匾,政府机关的牌匾,都必须是朝鲜族语和汉语同时存在。这是地方性法规。

在延边的政府机关部门。一定有一个领导是朝鲜族人,这是政策。市委书记是汉族,那么市长一定是朝鲜族。局长是汉族. 局党委书记就是朝鲜族。

给朝鲜族的少数民族政策,我们汉族人看了都眼红。比如在计划生育最严格的那几年,朝鲜族可以生两胎。现在对他们好像没什么限制,而且,听说多生多育政府还给补贴,好像一个孩儿5万。每个县以上的城市,都有几个朝鲜族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和高中。朝鲜族孩子,考大学还有加分政策。据说是20多分。

在本地的朝鲜族姑娘,如果到哪个商店去打工,或汉族人会说朝鲜族语的。那是最受欢迎的,而且工资一定会比汉族员工要高很多,这个没有谁规定,应该这么做,但是,老板们就是喜欢朝鲜族人,我们这有个药店,老板的要求是,不管你是朝鲜族还是汉族一定要会朝鲜族语,不会不要。因为朝鲜族人是真敢花钱。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有一分钱,能花花两分钱。

在我们延边,有许多朝鲜特色的美食。最具有代表性的,大家都愿意吃的,是狗肉,冷面,臭酱汤。这三样美食,离开了延边本地之后,我们延边人是不会吃的,因为味道不正宗。特别是狗肉,除了狗毛和骨头不能吃之外,剩下全能吃,就连狗身上的油,都会做成风味独特的狗酱。

朝鲜族和汉族通婚非常普遍。朝鲜族姑娘特别受欢迎。因为这些朝鲜族姑娘特别爱干净,还听话。但朝鲜族男的都有些大男子主义,可是这些哥们特别会享受生活。去韩国干几年挣个几十万,回来没几年就花光了,然后再出去挣。所以我们本地有个说法,朝鲜族人上韩国打工挣钱,然后回来都花到韩主任身上。

很多时候,我们都忘了周围还有朝鲜族朋友,因为他们跟我们是一样的。 已经不分彼此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