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133名巡查干部下沉一线 卡点倒逼核酸检测“日清日结”

  “今天一上午都在市儿童医院,核查发热病人的入院情况。”3月10日下午2点半,60岁的市作风巡查第八组专员柳毅才歇下来吃午饭,即将退休的他还坚持站好作风巡查的最后一班岗。像他一样,全市133名作风巡查干部下沉一线,挺身靠前监督,以有力监督推动战“疫”措施有效落实。

  防控工作部署到哪里,监督工作就跟进到哪里。2月1日起,市作风巡查办统筹,成立工作专班、督查组,九个作风巡查组和综合协调组干部全员参与,下沉一线,开展了核酸检测、电话摸排、定点医院(方舱)、非新冠肺炎救治定点医院、集中隔离点、养老机构、发热门诊等7项专项督查,实地督查全市各区的千余家单位(机构)和场所,发现并解决问题800余个。

  物资短缺当天协调解决

  2月13日,柳毅接到定点医院、隔离点和养老院专项督察的紧急任务,此后的十余天里,他每天到黄陂深入14个隔离点和8家福利院现场展开督查。在巡查六指街福利院甘棠分院时,他发现该院口罩、酒精、纸尿裤等防护物资短缺,当天联系区民政局协调解决;巡查凤凰山新福利院时,他了解到护理人员配备不足的情况后,立即统筹调配,按照工作配置要求,将原配备2人增加到4人。

  为避免交叉感染,确保巡查安全,他每天尽量少喝水、不吃午饭,坚持完成任务后才回家吃“午饭”。“今年2月我就到退休年龄了,还没办手续。但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监督一线我不能掉线!”

  “拼命三娘”倒逼“日清日结”

  清晨6:30开始核对患者名单,8:00到隔离点采样,上午送样检测,6小时后出结果,晚上12点前必须上网录入……2月初至今,54岁的市作风巡查第二组副组长王鸿一直冲在一线,督促各个环节分秒必争,卡点“倒逼”核酸检测工作,确保“日清日结”。

  “盯紧目标、咬住任务、逼出实效,被我督查过的同志都笑称我是‘拼命三娘’。”王鸿主动申请冲在一线,开展新冠肺炎核酸检测专项督察。她深入洪山区、东湖高新区等五个区,与区指挥部人员一起,厘清调度指令、明晰工作流程,较真碰硬。防疫形势严峻时,每区每天两千多例的核酸检测任务。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她又当指导员又当协调员,坐镇指导统一调度,联系医院协调送检,常常忙到一天睡不到三四个小时。

  目前,各区的疫情防控工作效能得以提升,核酸检测量也大幅锐减。

  从湖南逆行回汉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43岁的市作风巡查第六组巡查专员、市总工会干部冯麒君心急如焚。2月11日,他主动请缨从湖南回汉参加一线抗疫工作。

  面对急难险重的督查任务,冯麒君仅用两天时间就跑完14个任务点位。在爱尔眼科医院巡查时,他发现医院未对就诊病人进行分流。接连三天,他实地督办,与医护人员、患者多方细致沟通,摸清了医院的真实现状、诊治流程和患者需求,然后耐心督导医院优化流程,实现发热病人与未发热病人的就诊分流。

  “现在防控形势向好,但更要督促大家克服麻痹思想、松劲心态。”如今他仍奔走在抗疫一线。(长江日报记者 汪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