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他們都從這裡出發:十大元帥十大將軍的武漢往事

武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曾歷經武昌起義、陽夏之役、北伐戰爭、抗日戰爭的烽火。將星熠熠照耀江城,新中國開國十大元帥十大將軍也曾為歷史名城武漢抹上一筆重彩濃墨!


黨在武漢為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的國防做了軍事幹部的準備,因為細數起來,各個革命戰爭時期的領軍人物、中堅戰將,大多數都是當年從武漢出發走向革命戰爭的。新中國的開國十大元帥、十大將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十大元帥十大將出自建軍和土地革命戰爭的開創時期這不奇怪,巧合的是,20個人當年竟不約而同地齊聚到長江之濱的武漢,其中18位是從武漢出發走向黨領導的革命戰爭道路的。


1927,他們都從這裡出發:十大元帥十大將軍的武漢往事

朱德

朱德、彭德懷、劉伯承、賀龍、葉劍英、張雲逸是從舊軍隊營壘中分化出來的,大革命時期在武漢已是國民革命軍中的高級將領。他們身經百戰,懂軍事,所以當他們信仰馬克思主義之後,便成為中國共產黨創建人民軍隊和領導革命戰爭的領軍人物和中堅核心力量。

陳毅、聶榮臻、蕭勁光、陳賡是黨的早期黨員,留法、留俄學生,大革命時期在武漢被黨分配做軍事工作。陳毅、聶榮臻在為黨培育軍事人才方面作出特殊貢獻;蕭勁光在武漢時仍然在國民革命軍第2軍任師黨代表,從事軍隊政治工作;陳賡在武漢掌握一個營的兵力,保衛黨中央機關的安全。他們在後來的建軍和革命戰爭中同樣成為中堅核心力量。


1927,他們都從這裡出發:十大元帥十大將軍的武漢往事

1927年8月,陳毅離開武漢後,在江西撫州追上南昌起義部隊。圖為陳毅1929年照。


林彪、徐向前、黃克誠、許光達、徐海東在武漢時期擔任國民革命軍的下級軍官,曾在北伐戰爭中受到過戰爭的洗禮,在南昌起義、廣州起義、黃麻起義、湘南起義中起骨幹作用,後來在長期的革命戰爭中成長為黨的軍事中堅核心力量。


粟裕、譚政、羅瑞卿是在武漢穿上軍裝,他們的戎馬生涯自武漢開始,當年在武漢都是普通一兵,也是後來長期革命戰爭的錘鍊,粟裕成長為黨的卓越軍事戰略家,譚政成長為人民軍隊政治工作領導者的優秀代表,羅瑞卿成長為新中國武警部隊的領軍人物,而他們的起點都是在武漢。


1927,他們都從這裡出發:十大元帥十大將軍的武漢往事

武昌賓陽門,正是在這裡粟裕完成從學生到革命戰士的轉變

在大革命的偉大歷史潮流中,不僅曾發生開國十大元帥十大將風雲際會於武漢的佳話,還發生過六大元帥兩大將在武漢走上信仰馬克思主義的動人故事。


最早在武漢加入中共黨、團的是林彪、徐海東。林彪於1923年在武昌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時是個中學生,他曾經是武昌共進中學活躍的團支部書記。徐海東1925年在武昌加入中國產黨時,是個正在武昌長街擔水叫賣的勞苦工人。

大革命的緊要關頭在武漢加入中國共產黨的有羅榮桓、徐向前、葉劍英、張雲逸。1926年9月北伐戰爭戰雲密佈的武昌城下,有一位年已34歲、在國民革命軍第4軍軍階頗高的將領申請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就是張雲逸。


1927,他們都從這裡出發:十大元帥十大將軍的武漢往事

1938年1月,張雲逸(左二)與葉挺(中)、項英(右二)、周子昆(左一)、曾山(右一)在武漢新四軍軍部。

1927年3月,在武昌兩湖書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政治大隊任一隊少校隊長的徐向前申請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後來寫回憶錄說:“武漢軍校時期,是我一生中的轉折點——從民主主義思想向共產主義思想轉變的關頭。”

十大元帥中武漢時期唯一不穿軍裝的是羅榮桓,他當時是武昌中山大學理學院的學生,1927年夏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不久轉入中國共產黨;大革命失敗後,他被黨派往通城準備發動農民武裝暴動,從此走上武裝鬥爭的道路。


1927,他們都從這裡出發:十大元帥十大將軍的武漢往事

羅榮桓1954年在武漢大學圖書館。


1927年,葉劍英在武漢任國民革命軍第4軍中將參謀長,他是在汪精衛叛變革命、中國共產黨處於萬分危難之際,於7月在武昌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

還有兩位開國元帥當年並未在武漢加入中國共產黨,但是他們在武漢已提出入黨申請,堅定地信仰了馬克思主義。


1927,他們都從這裡出發:十大元帥十大將軍的武漢往事

1958年賀龍在從廣州到武漢的飛機上閱讀報紙。


賀龍是1926年在湖南因結識共產黨人周逸群而接觸馬克思主義,那時便提出入黨申請,1927年駐防武漢期間仍始終不渝地多次申請入黨,在政治上完全聽從黨的指揮,這年8月南昌起義部隊到達江西瑞金後,他終於實現了入黨的願望。賀龍曾笑著回憶說:“有的材料寫著我70次找黨,算上歷次的要求,我也記不清了。沒有70次,恐怕也有幾十次吧。”


彭德懷的回憶錄中說:1926年9月他任國民革命軍第8軍營長時,擔任圍攻武昌南門的任務,就在武昌城下“找到了中國共產黨”,因為在武呂城下他結識了共產黨人段德昌,從此走上探索馬克思主義真理的道路,於1928年初在湖南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7,他們都從這裡出發:十大元帥十大將軍的武漢往事

彭德懷


大革命失敗的慘痛教訓,使中國共產黨懂得了直接領導武裝鬥爭的極端重要性,於是發動了各地的武裝起義,進入創建紅軍的新時期。新中國開國的十大元帥十大將有18位當年從武漢出發,成為各地武裝暴動的中堅核心力量或骨幹。


朱德、劉伯承、賀龍領導了南昌起義。聶榮臻是南昌起義的中堅力量,後來他又參加領導了廣州起義。葉劍英為南昌起義作出特殊貢獻,後來參加領導了廣州起義。林彪、陳毅、粟裕、陳賡、許光達參加了南昌起義。宋德、陳毅領導了湘南起義,林彪、粟裕、黃克誠參加了這次起義。羅榮桓、譚政參加了毛澤東領導的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徐向前、張雲逸參加了廣州起義。王樹聲、徐海東參加了黃麻起義。彭德懷參加領導了平江起義。張雲逸參加領導了百色起義。

他們以參加武裝起義為起點,從此走上了黨領導的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蕭勁光於1927年秋從武漢出發被派赴蘇聯學習,1930年回國後,同樣是黨領導的革命戰爭中的中堅戰將。

將星熠熠照耀江城,新中國開國十大元帥十大將曾為歷史名城武漢抹上一筆重彩濃墨!


1927,他們都從這裡出發:十大元帥十大將軍的武漢往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