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後餘生,聚散隨意

1. 感覺無路可走時,要記得及時止損

林夕曾在書裡寫道:

“學會隨緣,才能幸福時幸福。不能挽回,就要止損。

活得開心,靠自己雙手之餘,也靠自己的心。”

往後餘生,聚散隨意


這世上沒有人能真的陪著任何一個人從生到死,誰都是孤獨一身來,孑然一身去。

曾在網上看到過一個視頻,一位中年女人哭著痛斥自己的丈夫。

她的丈夫,在她去給外甥女照顧月子時,把她辛苦存下的八萬塊全拿走了,而且全消費掉了。

任這位中年婦女百般詢問,她的丈夫就是不肯說出錢花在了何處。

在主持人和中年婦女連環轟炸下,這位丈夫才道出了實情。

原來,他趁妻子不在家時,拿著妻子辛苦半輩子的錢,請別的女人出去旅遊了,連吃帶住,外加買東西,八萬塊錢很快就沒有了。

他帶出去玩的女人,是他的舞伴。這個丈夫覺得自己答應過舞伴要帶她出去玩,說出去的話就得算數。

可對於自己的妻子,他從沒帶她出去過一次。從年輕時起他就只做家裡的甩手掌櫃,毫無責任感可言。

這樣的女人,讓人心生憐憫。

轉念一想,走到今天這一步,這個丈夫固然可恨,可這位妻子就真的沒一點責任可言嗎。

不懂得及時止損,一再退讓,讓自己的丈夫得寸進尺,就是她最大的問題。

人生啊,有些問題是不能讓步的,否則總有一天,你會發現自己早已無路可退。

沒有什麼永恆不變的,關係也好,事物也罷,不合適了,聊不來了,愛不下去了,那就及時止損吧。

2. 人最重要的,是該懂得適可而止

人的一生會遇到兩個人,一個驚豔了時光,一個溫柔了歲月。

往後餘生,聚散隨意


得不到回報的付出,要懂得適可而止,否則,打擾了別人,也傷害了自己。

有些關係,適可而止;有些話,點到為止;有些心事,只能止於唇齒。

可說可不說的話就不要說了,可做可不做的事,就別去做了。相處著不舒服的人,慢慢地就離開吧。

知乎上曾有一個這樣的問題:

你會等你的前任嗎?

評論區有很多回答,有說會的,也有說不會的。

說會的人一直在等前任回心轉意,因為自己還愛著。曾經一起走過的日子彷彿就發生在昨天,感覺兩個人好像並沒有分開。

說不會的那些人呢,卻好奇前任是否會等著自己,夜深人靜時是否還會想起自己。

何必呢!

這世上很多東西都是可遇不可求的,當這段感情不屬於你時,你又何必強求。

不虧待每一份熱情,但也不要討好任何的冷漠。與其痛苦執著,不如試著放下。

前不久,閨蜜在微信裡把和新男友的相片發給了我,照片中的她笑得那麼燦爛,讓人不禁感嘆,她總算走了出來。

曾經的她,而對前任,那個總是對她若即若離讓她尋死覓活的人,活得好辛苦。

那時候,她一門心思就想讓對方回心轉意,最後,對方扔下一句:“你死纏爛打的樣子,真的很醜。”

這一句話,讓閨蜜明白,她曾經所做的一切,在對方眼裡不過是跳樑小醜罷了。

她用了很長時間才從失戀中痛苦中走出來,現在,總算徹底與過去的自己告別了。

她終於悟出了一個道理,在感情裡,要懂得適可而止。

不要把熱情都消耗給別人,話說多了都容易傷神,要記得,無論什麼時候,一定要留點餘地給自己。

適可而止,慢慢走,路還很長。

3. 一切都會過去,一切隨心所欲

太宰治說,在人世間摸爬滾打多年,唯一願意視為真理的是一句簡單的話:一切都會過去。

深以為然。

好事壞事,都會成為往事,你身邊的一切,都在不斷成為過去式。

往後餘生,聚散隨意


李白有詩:“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隨心所欲,並不是真的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並不是打著追求人格獨立、精神自由的旗子,不遵守規則,不承擔責任,不考慮他人利益,只想追求個人私利。

《論語》中,孔子講“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傅首爾曾在微博上寫過這樣一段話:

“都會過去”是一句很好用的話。狂喜或沮喪,得意或失落,開心或難過,大笑或流淚時,都可以對自己這麼說。

因為真的都會過去。

人生,就是一趟駛向終點的列車,你能真正做到的,就是照顧好自己的心,照顧好自己的胃,照顧好自己的心情,尤其是那雙愛笑的眼睛。

月盈則虧,水滿則溢,不要高估你和任何人的關係。

合得來就處,合不來就散,輕鬆豁達,反而更能長久。

往後餘生,愛恨清零,聚散隨意。

��rD��\u000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