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军围攻九江,拥兵数万的石达开坐镇安庆,近在咫尺为何见死不救?

靈翎轩_木杉


湘军围攻九江,坐镇安庆的石达开为什么没去营救他的老部下林启荣?笔者认为,其实主要原因就是石达开对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政权已经失望透顶了。此时石达开感到与其和太平天国一同覆灭,不如自己奋起一博。

太平天国政权内部权利斗争严重。洪秀全在感到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的时候,没有采取明智的做法,而是指示北王韦昌辉屠杀了东王杨秀清及其全家二万余口。

东王杨秀清死后,自恃有功的韦昌辉成了洪秀全新的威胁。洪秀全不得已杀掉了韦昌辉及两个帮凶秦日纲与陈承瑢。“天京”事变极大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实力。

自砍臂膀的洪秀全,此时感到孤立无援,不得已召回翼王石达开。然而洪秀全因为有前车之鉴,处处猜忌石达开,甚至还封了两个脓包哥哥洪仁发、洪仁达为王,以此来“制约”石达开。石达开一怒之下,于咸丰七年五月十一日,选择了离京出走,随后到达安庆。而此时的湘军得知太平天国内讧,趁势发动了对太平天国的反攻。咸丰六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湘军在李续宾的率领下攻陷了武昌和汉阳。7天后,杨载福的水师首先开到九江城外。十二月九日,李续宾部万人兵临九江,九江保卫战正式打响了。这时,悔悟过来的洪秀全几次向石达开求救,无奈已经出走的石达开对洪秀全失望透顶,没有理会洪秀全的请求。至此,太平天国彻底分裂了。此后的石达开孤军奋战强迫,直至最后全军覆没。


九江老板儿


咸丰八年,胡林翼和李续宾率湘军围攻太平天国镇守了四年之久的军事重镇九江。四月初七,湘军经过数月的努力,终于攻破九江城墙,随后蜂拥入城。太平天国九江守将林启荣临危不乱,率部与敌巷战,壮烈牺牲,九江陷落。

事后,咸丰皇帝嘉奖功臣。湘军大帅胡林翼本是署湖北巡抚,也就是代理,因为拿下九江,转为实授,并加衔太子少保。从此,胡林翼有了一个秀色可餐的尊称:胡宫保。主持围攻九江的湘军大将李续宾被赏巡抚衔、出境专折奏事权。

湘军一举扬眉吐气,胡林翼和李续宾飞黄腾达。然则太平军却一溃千里,特别是,后人评价太平天国失去九江,把九江失守的“罪魁祸首”扣在了石达开的头上。

原因很简:九江最危急的时候,石达开就在九江最近的地步安庆。

那么,为什么拥兵数万的石达开不救九江呢?

当然是有原因的。第一个原因就是石达开这时已是“自由身”——脱离了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天国。

原来,咸丰六年八月四日,天京之变爆发,北王韦昌辉奉天王洪秀全之密诏率3000精兵回京,随后联合秦日纲攻入东王府杀死了杨秀清,并屠杀了2万余人。随后翼王石达开回京“劝阻”韦昌辉不要乱杀无辜,结果火红了眼的韦昌辉连石达开也想杀,石达开不得已连夜潜城逃出天京。

后来率兵回京,洪秀全不得已杀掉了韦昌辉及两个帮凶秦日纲与陈承瑢。随后石达到回到天京,正在以通军主将的身份全面主持政务。

但洪秀全因为有前车之鉴,处处猜忌石达开,甚至还封了两个脓包哥哥洪仁发、洪仁达为王,以此来“制约”石达开。石达开一怒之下,于咸丰七年五月十一日,选择了离京出走,随后到达安庆。

当时湘军抓住太平天国内讧分离之良机,对太平天国进行了反攻。湘军在李续宾的率领下攻陷了武昌和汉阳。随后,李续宾率湘军兵临九江。太平天国的九江保卫战正式打响了。

众所周知,安庆和九江相邻,都是长江军事重镇。九江有难,石达开没有选择去救援,只因他出走在先,因此不愿去救九江。

第二个原因:石达开不救九江另有隐情。

石达开出走后,拥重兵在安庆,洪秀全多次求救,正在气头上的石达开均不理睬,他非但不救镇江、瓜州和九江,而且在这个危急关头,还率部离开安庆,沿九江相反的方向背道而驰,进军江西。

然而,石达开尽管在江西境内东奔西跑,转战了5个多月,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胜利,无奈之下,他转变战略,进军浙江,就在石达开攻打浙江衢州时,被围数月之久的九江被湘军攻破。

从此,石达开被盖棺定论,对林启荣见死不救,对九江见死不救。后人认为,石达开出走后,“悟悔”过来的洪秀全一边下“道歉金牌”极力劝石达开“回头是岸”,另一边当九江危急时,洪秀全不顾“龙颜”低三下四地求石达开派兵救援。结果铁石心肠的石达开并没有以大局为重,而是坚决拒绝了,如此见死不救自然也就失掉了人心。

《太平天国军事史概述》有这样的记载:石达开如于入皖之初,迅统大军进驻湖口,救援九江,其军人数远多于敌军,又可与城内夹击,极可能击溃李续宾军,则九江安而天京无受湘军围攻之患。即使一时不能击溃敌军,也必可与敌军作持久之战,而九江不至失守。……其误甚大。

石达开手里控制着数万大军,如果去救九江,那么湘军背腹受敌,很可能偷鸡不成反蚀米,会惨败而归。

翼王石达开的“不仁不义”“个人野心”主导了他的行动。从此,九江失陷这口黑锅,就由石达开背了。对此,石达开有两个不雅绰号: “翼黑”和“石黑”。

事实上,石达开没有增援九江,除了出走负气这个个人恩怨的原因外,还有一个最关键最重要的原因。

曾国藩曾经说过:“安庆为石逆旧踞之巢穴,江西为石逆新陷之土地。”天京——安庆——江西,正是石达开出走后行动的轨迹。据《吴煦档案》记载,天京之变后,石达开回京主政,身边的人马共计四万,他把两万分配在天京周边,防守京畿,另外两万派回了江西。不过,派往江西的两万人一路跑了不少。后来,清方还截获了石达开发往江西的公文,从而了解到身在天京的翼王很为江西的局势担忧,并为自己不能亲自入赣主持大局焦虑不已。

石达开出走之后,江西的局势更加危急。在江西,太平天国占据的,与九江同等地位的城市共有6个:瑞州、临江、袁州、吉安、抚州和建昌。如今,袁州已经陷落,吉安、临江、瑞州和九江一样,都在围城中苦熬。

因此,石达开离开天京出走的行军路线就很容易理解了。石达开首先抵达安庆后,驻军拉拢旧部,反攻清廷。再后来,江西的局势愈发危急,瑞州业已沦陷,其余的州府也是四面战火。石达开无奈之下,选择“漠视”九江,而挥师江西就很容易理解了,因为江西是他的老巢所在。他怎能放任自己的老部下不救,而去赴九江这趟浑水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