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李嘉诚那么有钱,还要把国内好多资产卖掉?

小明寿司


关注路人蚁的世界,财下心头,却上眉头,与你一起侃财经

1首先地产经历了十年上涨周期,已经从粗放发展进入服务商角色的转换,城市化也进入了下半场,李超人早起投资的地产,都是低价买入,现在高价卖出,没毛病啊,为什么总是有人把自己当成神,要把最后一个硬币都赚到手,觉得一直涨到顶峰再卖?这种不懂见好就收的都是投机者,而不是一个务实的企业家,生意人。

2李超人已经90多岁,在退休前,盘活资产,同时做新的业务布局,抄底国外市场优质公司,一方面是整合资产,一方面是为了方便长子接棒。也没啥问题啊,而且李嘉诚卖的资产都是固定资产,就是已经赚翻了的地产项目,房子是热钱的蓄水池,也是限制流动性,赚钱了卖掉,盘活现金流,然后寻找其他价值洼地投资,这也是正常的生意人操作啊

你怎么看李嘉诚卖掉国内地产项目,评论区交流


路人蚁


您首先要看,李嘉诚卖掉的是什么资产,他在国内主要买掉的是商业地产,以及前些年囤积的土地,因为商业地产上李嘉诚早有布局,也赚了不少钱,于是李嘉诚就从2013年开始,把自己在国内的一些商业地产给卖掉。同样,我们也看到,李嘉诚电信、百货、酒店等领域方面的投资没有退出的迹像。

李嘉诚早就说过,他不太看好国内的房地产,并不是不看好中国的经济。李嘉诚有句名言,不赚最后一分钱,就是他不看好房地产,但不会想把房地产的最后一分钱都要赚,因为弄不好就跑不掉了。

李嘉诚除了不看好国内的房地产外,还有收笼资金的意图:一方面,他买掉内地资产,主要是让小儿子李泽楷能够到海外布局,也就是“脱亚入欧”,现在李泽楷专门负责家族的海外投资这块,李泽楷现在的投资主要在购买西方的基础设施,比如投资英国的码头、地铁、电信等行业,因为基础设施投资虽然不可能产生暴利,但收入稳定,投资风险也不大,适合李泽楷拓展海外投资业务。

另一方面,李嘉诚今年已经90岁了,要考虑退休了,但总该把自己一生的资产整理一下,把不好的资产卖掉,把较优良的资产留给长子李泽矩吧。于是他从2013年开始就把内地房地产给变卖了,也有整合自己资产的意思。当长子李泽矩接手新的事业后,一方面可以操作起来更加从容不迫,另一方面,变卖国内资产的不良名声,却由李嘉诚来承担,李泽矩可以轻装继承李嘉诚的产业了。


不执著财经


李嘉诚虽然很有钱,但他从来不会嫌弃钱更多,最近几年李嘉诚把国内的很多资产卖掉,然后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到欧洲当中,其目的就是为了赚更多的钱。

从2013年到2018年,李嘉诚已经累计卖出大陆和香港20处资产,变现接近1700亿人民币, 最近又有消息称,长实集团计划upper west Shanghai(高尚领域)项目,这个项目的估值大概是200亿人民币左右。



至于李嘉诚那么有钱,为什么还要把大陆的一些资产卖掉,这里面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李嘉诚投资内地的资产本身就是为了赚钱,看好时机出手是正常的商业行为。

李嘉诚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大陆,前后开发了很多项目,而最近十几年,我国房价已经有了很大的涨幅,不论是商品房价格还是土地价格都有了很大的。李嘉诚之前所投资的很多项目都出现了很大的涨幅,有的项目回报率甚至达到10倍以上。

而目前我国房价已经来到一个拐点,房价不可能像过去那样高速增长,有部分城市房价会出现停止上涨甚至下跌的可能,这时候很多聪明的商人都会选择在房价高点的时候出手,这样可以避免未来一些潜在的不确定风险,见好就收一向是李嘉诚比较稳的投资方式。

李嘉诚最近几年之所以大量抛售内地的资产,说明他对未来内地房地产市场并不太乐观。在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基本基调之下,目前很多开发商都对未来房地产发展表示出悲观,比如之前万科所喊的活下去,以及恒大、碧桂园、保利等房企纷纷寻求多元化发展,力求去地产化,从中都可以看出未来房价不可能出现像过去那样猛涨的情况,所以当房价达到一个顶峰的时候,选择在这个时候卖掉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

第二、目前李嘉诚的重点业务在欧洲,所以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到欧洲当中去。

最近几年,李嘉诚把重点业务转移到了欧洲,李嘉诚把内陆的资产卖掉,其实也是为了筹集资金收购欧洲的其他资产。根据2018年长实集团的财报的数据显示,2018年长实总资产同比增长12%,而其中欧洲总资产同比长三成,截至2018年底欧洲资产占比已超过五成。

2018年,长实的欧洲资产总额由2017年的5103.36亿港元增至6736.90亿港元,同比增长三成。欧洲的总产总额比重相应地从46%上升至近55%。

而李嘉诚缩小内地和香港业务,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欧洲当中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从长远来看,欧洲业务布局更有利于长实集团的发展。

目前李嘉诚旗下的长实集团在欧洲的业务布局主要涉及电讯、能源、电力、水务、港口等等,这些都是跟民生息息相关的产业。这些行业跟房地产的利润可能没法相比,但这些行业的收入却非常稳定,周期性波动影响比较小,这都是李嘉诚最喜欢的生意模式。

而且从目前实际表现来看,欧洲的盈利能力明显要比大陆的业务盈利能力更持续,其利润空间也不小。所以不论是从短期的盈利能力,是从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来看李嘉诚出售内地资产,然后投资欧洲的基础产业,都是一个比较明智的选择。



正因为如此,所以即便李嘉诚很有钱了,但是他仍然会把内地的资产卖掉,这样不仅可以在高位出手赚取高额利润,关键是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欧洲等其他国家业务当中,这样对于长实的长远发展是利大于弊的。

不过相比李嘉诚所售卖的资产,目前李嘉诚在大陆仍然有很多资产。

李嘉诚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布局大陆,在大陆的业务不仅涉及地产,还有其他领域,但具体李嘉诚在大陆到底有多少资产没有一个官方的统计数据,不过最近一段时间长实对于大家的质疑做出了一个回应。

李嘉诚旗下长和实业在2019年5月28日发文回应称:目前李嘉诚旗下的长江集团,在中国大陆依然拥有庞大的投资规模,涉及地产、能源、电力、港口、零售等等众多业务领域。

同时,该声明还详细列举了长江集团在大陆的投资业务,其中包括3700家屈臣氏门店、56个地产项目以及投资400亿元的荔湾天然气田项目等等,以此来证明李嘉诚在国内依然拥有众多的产业。

从长实集团这个声明当中可以看出,目前李嘉诚在大陆仍然有庞大的产业,从中也可以看出李嘉诚的产业到底有多雄厚。


贷款教授


有钱为什么还要卖房子?

这是普通老百姓的想法。只有到逼不得已的时候才会考虑卖房子,因为房子对大多数人而言直接等于“家”。但李嘉诚不同,房产对他来说只是一种投资工具,就像我们炒股、买理财产品一样。当我们认为股市已经涨到一定高度,未来上升空间有限时该怎么办?肯定是果断卖掉。


李嘉诚大笔出售房地产和土地同样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有人会说了,不对呀,李嘉诚在2013年时就开始大笔出售了,那时候中国房地产还没到顶呢呀,卖早了。

他那么多地产,真到老百姓都认为到顶的时候还卖得出去么?

但凡牛X的人,都不会等到所有人都反应过来以后才开始行动,大家都明白过味儿的时候就已经不是机会了。李嘉诚很知名的一个投资理论是“不赚最后一个铜板”。我们不得不佩服李嘉诚的商业敏感性,现在回过头来再想想,人家2013年抛售房地产项目是无比正确的。后来跑到英国投资基础设施同样无比正确。


虽然这些基础设施投资不会给企业马上带来巨额回报,但基础设施谁都离不开,业务安全、稳定。就像自古中国就把盐定为只能官办一样,这东西不值钱,但所有人都离不开,那价值就大了。

看看李嘉诚在英国投资了什么,码头、地铁、电信等等,这些谁能离得开?既然大家都离不开,持续稳定的收入还需要担心么?英国脱欧带来的英镑暴跌还值得担心么?


坤鹏论


我也来问个问题!为什么马云这么年轻就退休?马云可以说很年轻,现在才是真正大干一番的时候却选择退休,以前有能力可是没钱,现在有能力有钱却退休了。你能回答我的问题吗?如果能就知道为什么李嘉诚会离开内地了


看有看无


商人就象游击队,哪里有空子钻哪里,管它卖衣卖鞋,个人目的达到随时可变换战场。企业家更加注重创造力,团队意识强,扎根精神更坚定,社会责任感强。



梧桐树yougou1975


不管是资本市场还是生意场都是新老交替,中国在目前发展是十分迅速,这个机遇也是千载难逢,正所谓这样的机遇正是各路英豪决战的场所。

往往在这个时候李嘉诚提出抛售中国资产,到英国发展公益事业,可偏偏又有各路英豪在中国市场各种绝杀和布局。

有些时候资本市场就是这样,你偏偏想要大赚一笔的时候,就会给你当头一棒,让你喘不过气来撤资到,本不应该出现的国家。

我想是李嘉诚撤资还是不愿意离开只有他知道。。。


资本寻宝


李嘉诚的处于产业链低端,已经过了发展高速期。第二有人对他不满,发现了它投资套路,对他不满。中国目前也不需要它,内地很多人可以替代他,几种因素下来,它必须走。他给香港留下来很大的问题,政府要出手解决这个问题。还有就是他自己问题。他投资的国家是英国,这个可以发挥想象。


dfgu1986


哈哈 他的目光太短浅了 他只是为了钱而钱 他在国外 永远是边缘人 我看不起他🙈🙈……


天道136872559


当你的固定资产成了别人眼的之钉,成了别人垂涎的肉。丢了对不起责任,摊又搬不走。

你会怎么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