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英雄》:从叙事结构角度解读电影《英雄》的独特叙事魅力

《英雄》是张艺谋执导的武侠电影,由李连杰、梁朝伟、张曼玉、陈道明、章子怡及甄子丹主演,于2002年12月14日上映。该片中国内地票房达2.5亿元人民币,是2002年华语电影票房冠军,全球票房共计1.77亿美元。影片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04年度全球十大佳片第一名,提名奥斯卡金像奖和美国电影金球奖最佳外语片。第8届多伦多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外语片,第26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

重温《英雄》:从叙事结构角度解读电影《英雄》的独特叙事魅力

电影主要讲述战国末期,七雄并起,惟秦国最为强大,急欲吞并六国,一统天下。为对抗秦国的吞并,赵国刺客长空、情侣刺客残剑、飞雪三人最为秦王忌惮。秦王下令:凡能缉拿刺客长空者,可近秦王20步;击杀残剑、飞雪者,可近秦王10步,封官加帛。

赵国剑客无名,为报家仇国恨,花了10年的功夫,练就了一身最为上乘的功夫“十步一杀”,即在10步之内,可击杀任何目标。无名与三名刺客商量刺杀秦王大计,先后击杀长空、残剑、飞雪,带着他们的信物来到秦王宫,距离秦王只有10步之遥。

秦王已经在他必杀的范围之内,就在他能击杀秦王之时,他却放弃了刺杀秦王的最佳时机,最终无名以社稷苍生为由,要求秦王一统中国,结束经年战争和历史恩怨。秦王惊魂未定,无名死于秦兵矢如飞蝗的箭雨之中。

重温《英雄》:从叙事结构角度解读电影《英雄》的独特叙事魅力

《英雄》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美轮美奂的镜头画面的颜色,展示了四名赵国刺客的独立个性,阐述了“天下”与“英雄”的真正内涵。影片将中国传统意境与动作片的暴力美学造型相结合,创造了中国大陆电影新一轮的票房神话和电影产业化模式。本文将从叙事结构深度解读《英雄》独特的叙事魅力。

影片采用用非典型的线性叙事引入故事,设以悬念迅速抓住观众的好奇心理,以插叙方式引入四个小故事,丰富剧情,通过插叙带插叙的手法,完善人物形象,趋向表达影片主题。

重温《英雄》:从叙事结构角度解读电影《英雄》的独特叙事魅力

无名与秦王的对话为叙事线索,展开剧情的铺设,形成环闭式非典型的线性叙事结构

无名以长空、残剑、飞雪的信物,进入秦王宫,与秦王展开对话,这是影片叙述的主线。全片的其他故事都是以他们之间的对话开启,也是以他们之间的对话结束。他们之间的对话就是影片的线性叙事,同时形成了环闭式的叙事,在环闭式叙事的空间里,插入了四个小故事,这种非典型的线性叙事,让影片在叙事结构上更显叙事水平的高超。

秦王预防刺客,任何人觐见他都只能是在百步之外,可又为了缉拿刺客,下令:凡能缉拿刺客长空者,可近秦王20步;击杀残剑、飞雪者,可近秦王10步。无名以长空的银枪信物,获得近秦王20步的机会;以残剑、飞雪的信物,获得近秦王10步是机会。这一起都是为了刺杀秦王做的准备。无名练就的“十步一杀”之绝招,10步之内必能击杀秦王。

就在我们以为无名会击杀秦王时,秦王与无名之间开启了一段启迪心灵的谈话,在谈话中无名动摇了自己刺秦的决心;在对话中秦王识破了无名的真正举动,可却被这几个刺客的牺牲精神而打动。曲终人散,故事讲完,无名飞身刺出那一原本必杀的一剑,他必须刺出那一剑,即使是用剑柄。因为他放弃了刺秦,不是刺杀不了秦王,而是领悟了“天下”的真正含义,同时也是让秦王明白,如果他做不到“天下”二字,那还会有像他一样的无名刺客来刺杀他。

最终,在无名与秦王对话结束后,无名弃剑走出秦王殿。秦王无奈之下,挥手示下,无名死于秦兵矢如飞蝗的箭雨之中,秦王以国葬待之。

故事到此结束,以谈话开始,以对话结束,人物不变,环境未改,首尾呼应,形成环闭式的叙事结构,让影片增色不少。

重温《英雄》:从叙事结构角度解读电影《英雄》的独特叙事魅力

插入“长空、残剑、飞雪”,避免线性叙事的单调,形成多重并列叙事结构,完善剧情,丰富人物形象

影片的主要人物就是无名、秦王再加上“长空、残剑、飞雪”,而后三者都是出现在无名与秦王的对话中,所以他们存在的故事真实性就值得推敲。

1.无名以秦国人身份对话秦王,讲述如何击败“长空、残剑、飞雪”。无名以取得三人信物得以接近秦王10步,在对话秦王时,他讲述了自己是如何击败三人的。以长空与飞雪有染为引子,引发残剑与飞雪之间的感情矛盾,以此击杀长空。飞雪为长空报仇,残剑与飞雪因爱生恨反目成仇,残剑死于飞雪剑下,飞雪在与无名的决战中败于无名。无名以这种合情合理的故事对话秦王,以为秦王会信以为真,结果却小看了秦王对“残剑、飞雪”二人的“神交”。因为在三年前飞雪、残剑在刺杀秦王的时候,秦王对二人有所了解,认为二人不是心胸狭窄之辈,断不会想无名所说的那样,所以秦王怀疑无名故事的真实性与身份的合理性。

重温《英雄》:从叙事结构角度解读电影《英雄》的独特叙事魅力

2.秦王以王者身份对话无名,讲述自己的“事情真相”。秦王听完无名的故事,一一推翻了无名所讲故事的真实性。他以自己对“残剑、飞雪”的了解,认为长空与无名早就相识,以此重新建构了一个新的“事情真相”。长空是当世大侠,故意败给无名,做无名的第一个刺秦的捐助者。他的牺牲是为了向残剑、飞雪证明无名比他们更能刺秦。残剑、飞雪二人是情深情侣,都为对方考虑,争着去做捐助者。最终飞雪刺伤残剑,自己前去与无名比剑,最终败于无名快剑之下。无名顺利获取飞雪的信物,残剑以“人不离人,剑不离剑”为由,将自己的剑交于无名,助无名刺秦。秦王在自己的“事情真相”中识破了无名才是真正的危险的刺客,也得知无名是生在秦国的赵国人。无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接近秦王10步,以便他“十步一杀”。

3.无名以真实赵人刺客身份对话秦王,还原事情真情。无名与长空的确早就相识,愿意舍身助无名以“十步一杀”刺秦。但是需要第二个捐助者才能近秦王10步,所以无名找到了残剑、飞雪。飞雪立志刺秦,残剑相助于她,在三年前的刺秦失败后,两人关系陷入僵局。因为残剑在有机会刺秦的情况下,放弃了刺秦。所以,无名此次来求助刺秦,飞雪愿意做第二个捐助者,而残剑则说“有我在便会阻止你刺秦”。飞雪、残剑互相比拼,无名相助飞雪,残剑被刺,飞雪成为无名刺秦的第二个捐助者。残剑遵守对飞雪的“人不离人,剑不离剑”的诺言把自己的剑交于无名,“帮助”无名刺秦。在真实的故事里,是无名、长空、飞雪都有意刺秦,以无名绝妙的剑招当众“击杀”长空与飞雪,取信于秦王。而残剑在一次刺秦中,另有所悟,放弃刺秦的愿望,并阻止无名他们刺秦,最终在思想上成功阻止无名刺秦。

影片通过三个“刺秦”小剧情展开人物故事的猜想,不仅在扩展了剧情的空间想象,还能引发观众对故事的真实性与客观现实世界的思考。

重温《英雄》:从叙事结构角度解读电影《英雄》的独特叙事魅力

以插叙带插叙的形式,无名带出残剑的插叙,进一步串联剧情,残剑以对阵秦王所领悟的“天下”二字阻止无名刺秦

如果以无名还原的事实真相作为结束,那影片就失去了情感爆点和内涵高度。所以在无名还原事实真相的同时又插叙了一个关于残剑与飞雪的故事。

飞雪是赵国名将赵震之女,在秦赵之战中战死,所以飞雪立志刺秦。残剑是一名浪迹天涯的剑客,他爱上飞雪,所以帮助飞雪刺秦。他由书法中悟出的道理:返璞归真,在刺秦中他却在最后一击中放弃了刺秦。他将自己悟出的道理告诉无名,希望无名放弃刺秦,并以“天下”二字送予无名。在残剑心中,“天下”二字返璞归真就是天下百姓劳有所得、住有所居、老有所养、弱有所扶的和平场景,而不是常年征战、百姓受苦受难。而普今天下只有秦王能做到,刺秦成功了,那天下还是分崩离析,百姓流离失所。与其如此,还不如放弃刺秦,让秦王一统天下,结束战乱局面,还天下一个太平。相比较一个人的国恨家仇和天下百姓相比,那就不是仇恨了。

最终无名在与秦王的这段对话中,一方面感受到了秦王的确是一个有能力一统天下的君王,另一方面也领会到了残剑赠与“天下”二字的真正含义。所以无名也舍弃个人狭隘的仇恨,为天下百姓放弃了刺秦。

《英雄》如果说它是一个简单的故事,那不为过,因为所有的故事都是围绕“刺秦”而展开的。如果说它是一个不简单的故事,也不为过,因为它以“刺秦”引发了四个不一样的“刺秦”故事,颇有“罗生门”的意味。导演用这种首尾呼应式的非典型叙事结构建构叙事线索,通过插叙与插叙带插叙的方式完善剧情,展示人物形象,凸显了故事主题内核。

重温《英雄》:从叙事结构角度解读电影《英雄》的独特叙事魅力

结语:

《英雄》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无名与秦王的对话,插入四个剧情不一的故事,这不仅丰富剧情支撑起了影片的叙事结构,还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人物形象的立体性,更进一步趋向表达影片的主题内涵。

《英雄》是一部划时代的影片,它可以从很多角度去解读,比如从色彩与暴力美学相结合的角度,还还可以从人物塑造的角度分析人物形象,还可以从人物名字的隐含意义去解读影片……本文抓住影片在叙事结构上的特点,展开深度分析,以其独特的叙事结构来解构剧情与主题,得出影片叙事上的艺术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