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慢的人长寿吗?

A福寿堂_大夫预约专员_高月


你好,我是永远年轻1,我来回答你“心率慢的人长寿吗?”这个问题。


首先,为什么会出现心率慢?



心脏正常的跳动,必须依赖于一定的频率和一定的节律,一定的频率指每分钟的心跳次数。按照目前的定义,心脏每分钟的跳动次数,应当在60-100次/分之间,如果超过100次/分,被称为心动过速;如果小于60次/分,被称为心动过缓,也就是常说的心率慢。


那么,心率慢的人长寿吗?



其实心率慢,也分为生理性的心率慢和病理性的心率慢。生理性的心率慢,心电图可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同时不会有像头晕、黑朦等临床症状,像平时运动员,或者有良好运动习惯的人,就可出现生理性心率减慢。而病理性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出现房室传导阻滞,也有可能是心脏发出跳动频率的起搏点,像窦房结出现问题所导致。


所以我们说。心率快慢和长寿没有很直接的关系,具体问题还是要具体分析。


永远年轻1


关于长寿的说法很多,有人说眉毛长、前额高、大耳垂和生命线长是长寿的表现,这些来自于面相和命理的征象由于缺乏科学性,所以很难让人信服。还有一些说法虽然有一定道理,但却不具备普遍性,比如瘦小、能睡、无寿斑、60岁前没有得病等。就拿睡眠来说,有些人一躺下就能很快入睡,确实长寿;但也有些人睡眠时间过长,反而导致命短。

科学研究发现,心率偏慢、肺活量大、手握力大是长寿的标志。在人的一生中,心脏大约要跳25~30亿次,控制好心跳速度有利于健康。专家表示,静息心率偏慢的人寿命确实相对较长。静息心率就是在清醒不活动状态下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健康成年人的静息心率在51~94次/分钟,平均为67次/分钟。在排除其它因素影响后,如果成年人静息心率不超过70次/分钟,寿命可达80岁。

人体心跳次数主要受自主神经与体液的影响,比如情绪激动时心率会加速,安静下来后则会减缓。当静息心率稳定在每分钟50~65次(睡眠中的心跳次数为38~54次/分钟)时,说明心脏更加健康,而这也是长寿的特征。肺活量是指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肺活量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但大多数长寿老人仍可保持年轻时的肺活量。

在国外,已有很多机构将肺活量作为检测衰老的重要指标之一。西方国家的研究人员发现,握力偏大的老年人不但身体强壮、体内各器官的运行更加稳健,而且骨密度也更高。关于心率对健康的影响及降低方法,详细介绍如下:

心率低更长寿

国外一项针对35~84岁人群的长达26年的跟踪调查研究发现,随着心跳次数的增加,死亡率呈大幅上升的趋势。其中男性人群的表现更加明显,当然心率过缓也不利于健康。人体寿命与心率的关系呈一个U型曲线,也就是说,静息心率长期低于50次/分钟或长期超过80次/分钟都会使死亡风险增大。

在国内进行的大规模抽样调查也表明,心率过快的人寿命更短。相对来说,心跳速度为60次/分钟的人寿命高于70次/分钟的人;而心跳70次/分钟的人又高于80次/分钟的人。

心率过快或过缓都不利于健康

当心跳速度长期过慢时,由于心脏泵出的血液量不够,会使机体缺血缺氧。这样一来,就会出现代偿性心室加快来保证供血。当心室运动过快时,会导致回血不足,比较严重者还可引发猝死,甚至于睡眠中死亡。因此,如果静息心率及脉搏少于50次/分钟(非睡眠状态),就要去医院做一次详细的心脏检查,查明原因。如果是病理性原因造成的,比较严重时要安装心脏起搏器加快心跳速率。

心跳速度过快同样不利于延长寿命,如果心跳速度过快,就相当于加速消耗人体的“心跳总额”储备。长时间心跳过快易导致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如果有冠心病史还会诱发冠心病发作,这无疑会增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特别是高血压患者,平时心率最好不超过80次/分钟。如果静息心率超过100次/分钟,就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心跳增快不利于血管健康

不仅是心率与死亡率,关于心率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也很多。如在2014年发表的,以随访严谨及数据完整著称的弗拉明翰研究认为:心率每增加11次/分钟,总死亡风险就会增大15%。可以明确地认为,心率越快,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越高。心脏的每次跳动都会带来一次血流脉冲和血管的被动弹力收缩,而这对全身的动脉都是一次冲击。

在各种能力的综合作用下,心跳次数越多,对动脉的损伤也越大,也就更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及血管内皮损伤。由于心率是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共同调节的结果,所以心率增快可能是交感神经亢奋、儿茶酚胺激素分泌过多等的病理表现。这些都是高血压、动脉硬化以及心衰等慢性疾病的重要形成原因。相关研究表明,使用药物将心衰病人的心率降低10次/分钟,三年内的死亡风险可下降11%。

导致心率增快的原因有哪些?

导致心率增快的原因很多,比如压力与焦虑、刺激性饮料、脱水、睡眠不足、疼痛、怀孕以及甲状腺问题等。精神因素会促使肾上腺素和皮质醇激素的释放,从而导致心率及血压升高。刺激性饮料,如咖啡因、酒精和尼古丁等物质,都具有兴奋作用,可升高血压、加速心跳。一般来说,成年人每天的咖啡摄入量应不超过400毫克。

脱水时,有效血容量减小会引起血压降低,从而迫使心脏更努力的工作,加快跳动。所以在大量出汗后,要及时补充水分及流失掉的矿物质。当睡眠不足时,机体会增大皮质醇激素的分泌,引起心率和血压上升。急性疼痛引发的应激反应会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瞳孔扩大及血液中的皮质醇含量上升等,但伤口愈合后心率便恢复正常。

怎样降低心率?

保持适当的体重有利于减轻心脏负担、降低心率,所以如果体重较大,要通过控制饮食、增加运动来减轻体重。有吸烟饮酒习惯的人,要戒烟戒酒,因为烟酒会使静息心率升高。当感到压力过大、情绪紧张时,要及时舒缓。因为焦虑和紧张会对心脏造成负面影响,使交感神经持续兴奋,从而增大静息速率。

医生经常给高血压及冠心病患者服用β受体阻滞剂,这主要是为了降低心脏跳动速度,从而起到保护心脏、减少或控制心肌缺血事件、改善心功能、延长寿命的效果。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导致静息心率增加的原因除了精神因素、肥胖及饮食和烟酒外,一些病理因素如感染、发热、贫血、甲亢、心功能不全等,也会导致心率增加。所以如果发现静息心率偏高,在调整饮食习惯、心态及作息时间后心率仍居高不下,就要及时到医院查明病因对症治疗了。


jianxing2000


大家都知道,心脏是人体的泵血器官,心率是临床上评价心跳快慢的指标,即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正常成人在静息状态下的心率应维持在60-100次/分,心率偏快的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增加,心率与体温、性别、年龄、情绪、职业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体温升高,心率加快,儿童比成人心率快,成年女性比男性心率快,运动员、飞行员的心率较常人慢,此外,人体在睡眠时心率变慢,属于生理现象。

运动员、飞行员心率变慢是生理反应,这是因为他们在多年刻苦的训练中,心肌功能增强,心脏的泵血能力增强,血液中血红蛋白携氧能力增强,从而使负责减慢心率的神经兴奋性增强,导致心率减慢,心率最慢时甚至可低于45次/分。心率减慢也有可能是疾病或药物导致的,如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甲减、颅内肿瘤、出血导致颅压增高、高钾血症,以及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β受体阻滞剂、利血平、地高辛等药物均可导致心率减慢,因此,发现心率减慢不要过于乐观,如果是病理性心率减慢,应积极治疗。

心率慢可以长寿其实是个谣传,人们以讹传讹,说大象心率为30次/分,平均寿命为70年,而老鼠心率为450次/分,平均寿命只有2年,也许恒温哺乳动物符合这个规律,但是人类的寿命完全不符合这个规律,人类的寿命要更长,主要原因可能与社会的发展和医疗科学的进步有关。

虽然心率慢不一定让人长寿,但是心率快可明显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如高血压、心肌梗死、心绞痛、慢性心力衰竭等均可导致心跳加快,这些患者降低心率可以保护心脏,改善心脏功能,延长寿命,因此,这些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β受体阻滞剂,这类药物可有效减慢心率,长期服用可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


南开孙药师


高月…

心跳人慢的人确实可长寿,长寿人有三慢,和四快:

|,吃饭慢,细嚼慢咽有助消化,锻练了面部肌肉,减少面部皱纹,显得年轻。一口饭要嚼30次左右,一顿要吃20分以上。

2,脾气上来慢,发火,生气有控制,有火不随便暴发,学会控制不良情绪。

3,心跳慢助长寿,为啥乌龟可活上百年,有些动物只活几十年。德国研究发现,寿命长短几乎和心跳快慢有关。心跳越快,寿命越短。乌龟每分心跳20一30次,老鼠心跳每次500一600次,所以老鼠寿命短。人类一生心跳25一30亿次,早跳完,早走。

4,要想把心率慢下来,最好方法是打太极拳,通过静功调整心率,让心跳在60一70/分左右。

二,四快人长寿

|,走路快,法国居里大学研究表示,步速快则可提高体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保护心血管,保心脏。

2,反应快,反应快人更长寿,说明平日运动,反应快。反应迟纯,行动迟缓,说明平日运动少。而反应迟纯人的早亡风险比反应快的人风险高2倍。

3,大便快,养好每天早上大便习惯,一气呵成,不要长坐马桶上,引发肠蠕动少,肛肠疾病。胃肠功能紊乱,会造成肠道免疫力下降。

4,睡眠入睡快,要有质量好的睡眠,能很快进入深睡,这是胜过一切养生的天下第一养生长寿。要养成按时入睡的良好习惯,助长寿。

以上讲了要长寿,或长寿人具有三慢,和四快的习惯,才能助长寿!


戴褀


心率慢和快都有数值,也就是心率的上限和下限。只要病理性的,某外来的影响,特殊物品对心脏本身正常功能的影扰,紊乱,破坏,损伤……。健康成年人心率6O~90次/分。如果低于60次,运动员有的低于60次,属正常。一般人心率不低于60次/分,低此数值称心动过缓。长寿与心率慢有无直接关系,是不清楚的,没有定论。有长寿者心率较慢,但不是很慢,有心率过过慢而血流不足,发生供血不足和血,拴形成,堵塞血管发生心脑拴塞事件!还有心脏某种疾病就有心率减慢的症状,不要被误导而延误救治。


翱翔79400


应该说心率慢的人比心率快的人会长寿。这里是拿乌龟的寿命与人类的寿命相比较而言。实际情况也是这样的。心率慢的人,他心脏的起博能量消耗就慢,对心肌的保护有利好作用。但也不能太慢了。每分钟跳动不到70下是最好。65以下就不行。75以下每分钟跳动也可以。这个度数的权衡是有科学依据的。


易小利天下吉祥


心率慢的人真的能长寿吗?还别说,真是这么道理,只要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心跳不要太慢,那么自然是越低越长寿的…

举个栗子,鸡鸭的心跳就非常快,它们的寿命对比人类就要少很多,而乌龟心跳就非常慢,你看人家那寿命…

右上角关注帮忙点一下,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识的文章给您!

心率在一定程度上,越慢越长寿



心脏是无时无刻不在跳动的,但什么都有一个度,一直跳它也累,因此心跳快的人,心脏特别容易偷停。

运动员的心跳就特别慢,他们的寿命对比正常人也要长一些。研究人员做过30年的跟踪调查,发现最佳心率是60每分钟左右,低于这个数,死亡率增加,高于这个数,死亡率也增加。

因此,在心跳60每分钟这个界限下,越接近它,越好,寿命越长。

为什么心跳越慢,寿命越长



研究人员认为,人的心跳是有总数的,越快的人,越早的消耗光心脏的能量,越容易早早的就“枯竭”。因此,保持心跳正常,对于延长寿命来说,十分有必要。

研究人员分析,人一生心跳总数为25亿到30亿次,每分钟心跳的次数越少,可用的时间也就越长,越健康。当然了,太低也不行,器官需要一定的氧,这都是靠心脏跳动带过去的。

怎么可以控制心跳速度呢



想要控制心跳速度,最好的办法就是运动。运动也是有讲究的,必须要有氧运动,且时间要超过三十分钟。

当然了,对于中老年人来说,三十分钟有点长,可以让后背微微出汗即可。

另外,不要长时间的劳作,抽空也要放松放松,读一本书,走一段路,实在不行,多睡会觉也是好的。

祝大家都能长命百岁~

喜欢的话,帮忙点一下关注。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识的文章给您!


养拉布拉多的老中医


本人,69岁,高压120,低压78,心速60十1或一1。血糖6.1。牙齿全在,头发硬且光泽,不脱发,饭量大,爱吃肥肉,不抽烟,不酗酒。身高1.66,体重70十1公斤,爱体育,爱唱歌,爱运动,爱写文章,爱练字。社交一般,朋友多,心态好,适应社会能力可以,身体健康,平衡性好,耳轻背,眼睛好,目标寿命,再看太阳20年。


杨哥的


心率的快慢并不意味着人是否能够长寿。当窦性心律的频率低于60次/分时,就称为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健康的青年人、运动员或者睡眠状态等。但病理状态下也可常见,比如甲状腺功能减退、颅内压力增高、胆汁淤积性黄疸的人,窦房结病变、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人,某些药物的应用,比如拟副交感神经药物、胺碘酮、贝特阻滞剂、钙拮抗剂、洋地黄等药物。

所以说不能只凭心率的快慢来说人是否能够长寿。


蜗牛儿爱吃肉


凡是心跳较慢者寿命较长,心跳过快者寿命较短。先来看动物,比如龟、蛇,心脏跳动,每分钟只有10多次,所以自然寿命都比较长。而且其它动物心跳都比龟蛇要快得多,越快的寿命越短,这是定律。比如猫、狗的心跳高达240次,只消耗几年便垂垂老矣。而小燕子的心脏以每分钟1200次的频丶跳动,自然成为动物界来去匆匆的过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