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代最“长寿”的诸侯国是哪国?

云破月来影玩你


“最长寿”的诸侯国应该指的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存在时间最长的诸侯国,这个实际上本来是没有什么疑问的,但有一种观点认为卫国存在的时间特别长,一直到了公元前209年,因此认为卫国是最长寿的诸侯国,实际上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卫国实际上早在公元前253年左右就被魏国给灭了,那个时候卫国就已经失去了作为诸侯国的资格,虽然后期还有卫国的后人存在,但已经不能算是一个诸侯国了。

排除了卫国,再来看看别的诸侯国。一般认为春秋战国的起止年代是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而历史从西周进入东周的时候,即春秋开始的时候,大部分的诸侯国早就已经存在了,但这些诸侯国在经过了几百年的兼并、倾轧和战争后,只剩下为数不多的一些诸侯国进入战国时代。

战国时代的局势更加残酷,越来越多的诸侯国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七雄并立,即秦国、楚国、齐国、燕国、韩国、赵国和魏国,当然在夹缝中还有一些别的诸侯国存在,比如鲁国、卫国、宋国、郑国等。

在这些诸侯国中,首先就排除掉韩赵魏这三个诸侯国,要知道韩赵魏三国虽然一直坚持到了战国末期,但是他们立国的时间却并不长,历史从春秋时期进入战国时期,最著名的标志就是三家分晋,也就是春秋时期做霸主时间最长的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卿大夫瓜分,从而有了后来的韩国、赵国和魏国,实际上这三个国家的存在时间不过才二百多年。

接下来再排除的一个国家就是齐国,虽然齐国的开国时间非常早,早在周武王封建的时候就有了齐国,但是同样是可以看作春秋和战国之间的分界点的一个标志就是田氏代齐,齐国这个诸侯国的名字没有改变,但是已经换了姓氏,原本是姜姓吕氏齐国,变成了后来的妫姓田氏齐国,所以齐国已经不是原来的齐国了。

接下来就是那些在战国七雄夹缝中生存的小国,他们多数在秦始皇开始灭六国的时候就已经消失了,比如鲁国在前256年就被楚考烈王所灭;卫国在前253年左右被魏国所灭;郑国在前375年就被韩国所灭,而宋国则在前286年被齐楚魏三国联合所灭。

排除上面这些诸侯国之后,还剩下秦国、楚国和燕国。

这三个国家中,燕国是最先建国的,是周武王时期分封的诸侯国,而楚国其次,是周成王时期分封的,秦国最晚,是西周末期东周初期周平王分封的,算是对秦国勤王并护送周平王东迁的嘉奖。所以这样看起来,三个诸侯国都是春秋初期就有的国家,他们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起点时间是一样的。又都存活到了战国末期,不过仍旧有时间差异。

楚国是在前223年被秦将王翦所灭,燕国是在前222年被秦将王贲所灭。而秦国一直到前221年完成了统一大计,秦始皇正式称帝,秦国才开始不再是一个诸侯国。

因此,春秋战国时期,最长寿的诸侯国是秦国。


尚宫女史


这道题看似简单,题干也挺复杂,或说的太笼统,或我们想多了。

春秋战国基本等于东周,但还要长一些。战国时代结束于秦始皇统一六国,即公元前221年。东周终于前256年,最后一任周王赧王去世。两个中央小封地,西周国和东周国也先后被秦所灭。



战国六雄是秦国主要的军事打击对象:前230年灭韩,前228年攻占赵都邯郸,前225年灭魏,前223年灭楚,前222年灭燕、赵,前221年灭齐。是年亲王嬴政称始皇帝。


在这些大国被灭的时候,有个曾经大国名存实亡着,就是卫国。最初由周文王嫡九子康叔封受封而立国。在公元前254年,被魏国兼并,成了附庸的封君之地。前241年秦国夺取濮阳等地,卫元君迁往野王县。前209年,卫君角被秦二世废为庶人,卫彻底灭亡。

从广义上讲,卫国也算存续着名头,但严格说他在被魏国兼并时,就已经灭国了,降为封君,不再是诸侯。

于是齐国是最后被歼灭的诸侯吗,可惜还有田氏代齐的瑕疵。赵国是三家分晋来的,年代太短。综合来看,燕国是稳稳当当的最悠久,西周初以召公奭始封。秦国本身在东周才被封为诸侯,起步晚了。


几苇渡


春秋战国时期,也即东周时期,指周平王东迁洛邑,到秦朝统一全国之前的历史时期。要说这一时期诸侯国的“寿命”,自然是秦国最“长寿”。

其次为齐,燕,楚。

公元前223年,楚国亡。

公元前222年,燕国亡。

公元前221年,齐国亡。

是年,秦完成统一,秦朝建立,战国时代结束,中国历史进入大一统的新局面。






按我的理解应该是越国,大概从夏朝就开始建立了,春秋末期积极学习中原先进文明,逐渐开始兴盛起来,先后经历越王允常和越王勾践两代君主卧薪尝胆,忍辱负重,励精图治下,重用从中原来的范蠡,文种等优秀人才,使得越国很快强盛起来,并最终消灭了盛极一时的吴国,逼迫吴王夫差自杀,并成为春秋末年的最后一任霸主。

历时六代,战国初期国力强盛,十分好战,雄踞东南,领土仅次于楚国,位居诸侯国第二,与晋楚齐三强并列为战国四大强国,但由于偏离中原文化核心,通向中原的道路又被齐楚两大强国所阻挡,没有及时赶上战国时代的变革大潮,再加上人口不足,统治集团不断的内斗,政治腐败,这些因素极大削弱了越国的国力,因此未能进入“战国七雄”的序列,并最终走向没落,国力衰弱,给楚国以可乘之机,到公元前306年被楚国所灭,彻底沦为楚国的附庸,秦始皇灭楚后又将其并入秦朝的版图,秦末爆发农民大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越国后裔也趁机复国,最后选择臣服于西汉王朝,并保持独立状态,但分裂为欧越和闽越两个诸侯国,后来分别被汉武帝所灭,越国彻底成为了历史名词,历时1800多年了,恐怕没有一个诸侯国比越国更“长寿”了。



越国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留下众多脍炙人口民间传说和历史典故,至今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鸟尽弓藏”“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兔死狗烹”,关于西施“西施浣纱”“沉鱼落雁”“东施效颦”“西施卖相”等经典传说。


甲乙丙丁戊


最长寿的诸侯国是秦国。

《秦本纪》记载,秦国的先祖是颛顼苗裔,名字叫女修。女修的后嗣大费因为辅助大禹治水有功而被舜帝赐姓嬴氏。这位大费就是伯益。《说文解字》也说“秦,伯益之後所封國。地宜禾。”

夏代商最重要的鸣条之战中,伯益的后嗣费昌为商的首领汤做御手驾驶战车,因此而有功。商代的时候秦的先祖就已经获封为诸侯。《秦本纪》“自太戊以下,中衍之后,遂世有功,以佐殷国,故嬴姓多显,遂为诸侯。”

武王克商立周,嬴氏后人造父因为善于驾车而得到周穆王的宠信。穆王西狩,乐而忘归,徐偃王作乱。多亏造父善于驾车,一日千里长驱归周,让周穆王赶回来平乱。因此穆王以赵城封造父,造父一支以赵为氏。

以上是嬴秦祖先发展史,从商代起就已经获封为诸侯。周代受封的造父是赵氏的始祖,其后嗣为赵国诸侯。造父的后嗣非子居于犬丘,非常善于养马,让周孝王知道了。周孝王说“昔伯翳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嬴。今其后世亦为朕息马,朕其分土为附庸。”邑之秦,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非子是秦国受封于周的开始,秦国获封始于周孝王时期。

周孝王是周穆王的儿子,是西周中期的君主,其实说起秦国在周代受封的时间来看并不算早,比不了晋国、卫国、燕国这样在周初就受封的诸侯国。

但问题问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哪个诸侯国最长寿。西周受封的秦国在西周灭亡时帮助平王东迁,随之就进入了春秋时期,秦国经历了完整的春秋时期。当然很多诸侯国都经历了完整的春秋时期。随着三家分晋,战国时代到来了。秦国是笑到最后的诸侯国,灭六国统一天下的秦国是唯一又经历了完整战国时代的诸侯国。所以从春秋之始,到战国之末,秦国是唯一一个历经始终的诸侯国。所以说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最长寿的诸侯国。


沅汰


正确答案是姜子牙的齐国。

周武王伐纣后分封众臣,其中三大功臣中周公被封在鲁国,召公封在燕国,吕太公封为齐国,这位吕太公就是人们熟悉的兵圣姜子牙。周公擅长处理政务,吕太公和召公文武兼备,这吕太公跟《封神演义》里的姜子牙可不同,他是真的很能打,周朝之初恐怕没一个是他对手。


三人都留下些著名的成语,召公是甘棠遗爱,姜子牙是太公钓鱼,周公那就是周公之礼。


周武王死后,由周公辅政,他有架空王权的意图,可是他忌惮于召公、吕太公才没有进一步更过分行为,摄政六年后将实权还给周成王。


周公、召公、吕太公的三大封国经历春秋争霸战争,其中齐桓公小白是姜子牙的十二代孙,他以管仲为相国,使齐国富强,继而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后来田氏代吕,仍以齐为国号,延续着姜子牙所建立的国家。齐国于战国时期不断向南扩张,与鲁国矛盾日渐激化。


鲁国政治仍有旧贵族势力把持,没有经历过任何变法改革,常年陷入公卿争权的局面,再加上齐国、楚国两大强国夹击,最终被楚国所兼并。


齐国在齐威王时期持续强盛,设立稷下学宫招来天下英杰前往,自齐威王起的齐国都在不断崛起,至齐闵王时灭掉宋国,威势如日中天,与秦国东西称帝。


那时,燕国因子之之乱陷入内战,齐国趁机出兵进攻燕国,几乎将其灭国。两国结下血海深仇。


最终齐闵王过分显露出兼并天下的野心,他向西进攻赵、魏,向南欺凌楚国,与燕国本有血仇。因而乐毅说动燕昭王,策划了五国伐齐的战争,五年间连续攻下齐国七十余城,几乎要将齐国灭亡。


后来虽有田单复国,可事后田单又因功高盖主,被齐襄王逼到出走赵国。齐国在此后退出争霸的舞台,至秦始皇横扫天下,齐国都不再有什么大动作。


遥想当年燕国召公与鲁国周公、齐国吕太公位列周朝开国三公,他们的子孙却都在后世因争霸互相仇杀,彼此消耗对方国力,已不在重视周天子的号召,燕、齐终被秦国所兼并。


按周武王分封来算,燕国和齐国是同时建立,只是秦始皇先灭燕国再灭齐国,齐国比燕国多活了一年,共为823年。若是认为吕齐被田齐取代后已不算延续,就属燕国寿命最长。


苏沉船


春秋战国时代有很多诸侯

主要的诸侯:齐、晋、秦、陈、吴、楚、越、韩、赵、魏、宋、鲁、卫、郑、蔡、燕。

鲜有记载被吞并的诸侯:剡、任、滕、费、倪、曾、缯、邳、巢、随、钟吾、刘、六、召、周、道、房、沈、申、苏、温、廖、舒、舒鸠、舒庸、舒廖、南燕、许、徐、虞、虢、黎、无终、中山、安陵、邓、贾、邢、甘、荣、巴、蜀、单、州、胡、唐、赖、权、莱、逼阳、纪、遂、谭、代、黄、项、耿、霍、息、梁、芮、滑、薛、邿、章、顿、陆浑、肥、鼓、赤狄、潞国、江、根牟、应、罗、樊、毛、程、宿、詹、焦、祝、吕、聂等等等。

存在时间较长的为加粗的这些诸侯。

部分诸侯灭亡时间:

公元前230年,韩国灭亡。

公元前229年,赵国灭亡。

公元前225年,魏国灭亡。

公元前223年,楚国灭亡。

公元前222年,燕国灭亡。

公元前221年,齐国灭亡。

公元前206年,秦国灭亡。

公元前209年,卫国灭亡。

公元前286年,宋国灭亡。

公元前256年,鲁国灭亡。

无论诸侯影响力多大多小,以断绝祭祀为灭亡。

因为秦为最终的统治者,所以秦最长寿,被灭亡的诸侯中,卫最长寿。


春秋那些事儿


燕国无疑是当之无愧最长寿的国家,它是西周开国时始封的诸侯之一,从公元前1044年的西周初期直到公元前222年被秦国灭亡,延续了足足800年的寿命。之所以如此,与其地处偏远、远离中原战火不无关系。

其次就是鲁国,它也是始封的诸侯之一,但灭亡时间要早于燕国,公元前249年亡于楚国,也是将近800年。

另一个始封诸侯齐国,单从社稷延续时间来看,比鲁国、燕国灭亡都要晚,是最后一个被秦国灭亡的诸侯国,但严格来说,战国齐国是田氏篡夺姜齐政权后建立的,与春秋齐国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诸侯国,因此不予考虑。

如果连同周王室也考虑进来的话,周王室的社稷延续时间也与燕、鲁两国相仿。战国后期,周王室又分裂为东周西周两个小诸侯国,公元前256年秦灭西周,公元前249年又灭东周,至此曾经的天下共主彻底灭亡,也标志着统一脚步的临近。

当然,寿命长并不代表国家强大,无论周、燕、鲁这些诸侯国,进入到战国时期,不约而同都出现了抱残守缺的状况,从这个角度来看,“寿命长”不过是“苟延残喘”而已。


张不叁读秦史


答案可能会让人有点意外,不是一直“活”到秦始皇时期的卫国。

其实,它是“活到最后的国”,但不是“活得最久的诸侯国”。

活得最久的,另有其国。答案是:

越国也~!

《史记·越王句践世家》云:

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后二十余世,至于允常。允常之时,与吴王阖闾战而相怨伐。允常卒,子勾践立,是为越王。

太史公明确说明,越国的存在时间是从夏初开始,也就是说:

夏朝历471后。

商朝历646年。

周朝第约600多年

公元前307年,越国为楚所灭。

越国存在的时间大红是1700年+至1800年。

国祚之长久,无可出其右。


無風即風


一、理清题干,明确前提

1、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即东周立国开始,到秦国统一六国结束。

2、诸侯国:当时的制度,诸侯分为公、候、伯、子、男五等。周虽然是名义上的共主,但也是王,不能算作诸侯国。

二、具体分析

1、常规的诸侯国:

春秋末年到战国初期,诸侯国之间大量兼并,没有进入战国时期的都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也就只剩了战国七雄。

(1)秦国于公元前770年正式成为诸侯国,最终统一全国,历时最久;

(2)韩、魏、赵,三家分晋,作为春秋、战国的分界点,只在战国时期存续,出局;

(3)齐国有姜齐和田齐之分,齐国出局;

(4)燕国和楚国存续时间差不多。

所以常规来说,秦国是春秋战国时代最长寿的诸侯国。

2、特殊情况:

卫国第一代国君为周文王嫡九子康叔封,公元前254年,被魏国覆亡,卫国领地成为魏国的一个封君之地。公元前241年秦取卫国的濮阳等地。公元前239年卫元君被迫迁往野王县,卫国名存实亡。公元前209年,卫君角被秦二世废为庶人,卫国彻底灭亡。卫国是生存时间最长的周代诸侯国,也是众多姬姓诸侯国中最后灭亡的国家。

粗略看起来,秦国和卫国在整个春秋战国时期都存在,“寿命”不相上下,但更为精准的来看,秦国公元前770年才正式建国,但卫国一直都存在,一直到秦国统一六国之后,虽然后期爵位不高,但也还是诸侯国,所以卫国比秦国更为长寿。

结论:春秋战国时代最“长寿”的诸侯国是卫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