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怎么计时间的?

欧阳强1976


在我国,古代人民用来计时的器具有很多,大约在公元前476年到前222年间,在那个没有电子产品和卫星定位的年代,古人们设计了很多的计时器,早期的计时工具,运用的是太阳的直射,在一天中,不同的时刻,太阳射在同一物体上的方向和影子的长短都会有所不同,古人们运用这个原理设计出了太阳钟。

中国古代最常见的计时器就是圭表,大约在公元前1300年到前1027年的时候,就有关于圭表的信息,被记载在了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它又被称为日晷或是日规,人们主要用它来区分不同的季节,它的表是一根直立在地上的标杆,有些也用石柱,而“圭”则是正北方向的一块石板,在四个季节,因为阳光的直射现象,标杆在“圭”上影子的长短和方向都会有所不同,当阳光在正南方向时,标杆落在“圭”上的影子最长,这时冬天到了,影子最短时,则是夏天到了,这样人们就能很容易的推算出四季的变化。他也是我国人民创造出的最古老、也是使用最多的一种方式。

在日晷后,出现了一种运用水流来计时的方法——刻漏,又被称作漏刻或者是漏壶,它最早被记载在周礼中,分为受水型和泄水型两种,早期的多为泄水型,泄水型的主要部分包括格叉、关舌和漏箭,水面下降后,格叉以及关舌上升,随着水面的下降,漏箭也下降,人们可以通过观察漏箭上所刻的刻度线来区分时间,但最常见的为受水型,目前出土的刻漏是西汉时期的,都为受水型。随着水面的上升,漏箭所指示的时间发生变化,提高了计时的精确度。在北宋时,刻漏风行整个中原地区。

在书中有对另外一种用来计时的器具,即水运浑天仪的详细描述,记载说该仪器是725年的时候人们通过改进张衡的设计而得,在此之前,有古代文献提到在汉武帝时有人制造过浑天仪,但并未描述它的具体结构。这个结构能模拟天体运转,依靠水力来运作,它也能表现日月变换。在这个水运浑天仪上还有两个小木人,能够自动撞钟,为人们报时,可以说是中国最早出现的机器人,浑天仪的发明得到了人们极大的赞扬,展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李约瑟博士也曾提到——这个装置是最早的时钟。

我国古代的大部分计时器具都是运用水力来带动的,也有通过太阳的直射来计时的,但不管是阳光还是水都有着自己的局限性,在阴雨天和晚上,没有太阳的时候,人们就不能看日晷;而在冬天,水会结冰,依靠水力的计时方法便也不能用,所以,中国古代聪明的人类想了一个没有局限的方法,用沙子来计时,于是,便有了沙漏的出现。在另一本古书中记载了用沙子计时的方法,采用的是五轮的沙漏,为了防止出现沙子堵塞流沙孔的情况,周述学将其改为了六轮。在宋濂的送学士文集中有关于沙漏的具体的记载。这些计时的方法都是我们的先辈们智慧的结晶。他们运用生活中一些很常见的东西经过加工、改造后制作成为他们需要的物品,这就是古人们的聪明之处。


可爱的小豫


主要使用圭表、日晷、漏刻等方式计时。圭表是依靠日影长度来计时的工具;日晷由一根晷针和一个刻有刻线的晷盘组成,以光的投影来判断时刻;漏刻就是利用水流的均衡性原理,在壶里盛水,通过观察壶上刻有时间的标尺位置来判断时间。

人们最初使用的是一种叫“圭表”的计时器,它是一种依靠计算日影长度来计时的工具。所谓“圭表”由两部分组成:直立在地面测日影的标杆或石柱叫做表,南北放置测量表影的刻板叫做圭。时间又被称为“光阴”,意即太阳在地上留下的阴影,光阴一词就和圭表有关系。在圭表的基础上,人们又发明了“日晷”,还是以光的投影来判断时刻。日晷由一根晷针和一个刻有刻线的晷盘组成。当太阳的方位变动时,晷针在晷盘的投影所指的方向也不一样。古人根据长期的观察,确立了十二个时辰所对应的日影方位并以此来判断时间。比如“午时三刻”指的其实就是日晷盘午时位置的第三个刻度。

圭表和日晷都是利用太阳来计时的方法。但碰到阴雨天如何计时呢?古人发明了“漏刻”的方法。“漏刻”就是利用水流的均衡性原理,在壶里盛水,通过观察壶上刻有时间的标尺(叫刻箭)位置来判断时间。“漏刻”的方式由于不受天气和气候的影响,在中国民间长期被广泛使用。机械动力的计时器在中国古代也是存在的。宋代苏颂在张衡发明的水运浑天仪的基础上改造完成的水运仪象台可以准确报时,并显示十二个时辰。

除此外,还有香篆、油灯钟、蜡烛钟、沙钟等计时工具。17世纪后,西方更为精密的钟表传入,人们逐渐放弃了原有的计时工具。在计时方法上,古人采用百刻制的方式,即将一昼夜均分为一百刻,一刻约等于14.4分。隋唐时期发明了十二时辰计时。西方钟表传入中国后,为适应24小时计时的方法,百刻制改为96刻制;一个时辰两个小时,一个小时四刻。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睿睿美食记


首先我们来看古代计算时间的依据:

古人最早是依据太阳月亮的升落来作为时间流逝的依据也就是计算时间依据的,因为太阳周而复始的东升西落,构成了最基本的时间观念:“天”。而月亮的升落构成了“夜”。一天一夜正好利用十二地支进行划分。

其次,我们来看古人对时间的划分和确定:

中国古人按照传统的十二地支来划分时间。把一天一夜(即今天的24小时)划分为与十二地支相对应的十二个等份,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十二个时辰。分别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个时辰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每个时辰又分为上四刻,下四刻,这样算来“一刻”也就等于现在的15分钟,今天我们常用“一刻钟”来代表15分钟,就是这么来的。

第三,我们看古代计算时间的具体方法:

1、日晷

日晷又称为日规,是利用太阳光的投影来判断和计算时间。日晷由一个画有时间刻度的晷盘和中央的一根晷针组成,随着太阳方位的变化,晷针在晷盘上的投影便指向不同的时间刻度。这个在现代看来并不精准的计时方法,在落后的古代却沿用了几千年。这是通过利用太阳光线所采用的计时方法,那么如果是阴天或雨天没有太阳光怎么办呢?于是古人又发明了另一种计算时间的方式。

2、漏刻

漏刻又分为沙漏和水漏。顾名思义,水漏是利用水流的均衡性原理,在特制的水漏壶里盛满水,通过观察漏壶上的时间刻度来判断时间。由于漏刻计时方式不受天气的影响,在古代的中国民间被广泛而长期地使用。但是在北方寒冷的冬天,水容易结冰,因此古人用流沙取代水而发明出了沙漏,原理与水漏一样,因此水漏与沙漏统称为漏刻。

3、浑天仪

相比于日晷和漏刻,浑天仪的科技含量明显要高出许多。《晋书·天文志》、《新唐书·天文志》中都曾提到浑天仪的基本结构及计时原理。中国古代的这一计时发明比西方1370年出现的威克钟早了600多年,不得不佩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但由于浑天仪的构造及制作相对复杂,因此通常只用于皇室宫廷,而并未在民间普及。

4、香篆钟

在电视剧《狄仁杰断案传奇》中提到过唐代用于计时的香篆钟。其构造和原理是制作一个梅花形的盘子,里面设置五瓣梅花,分别在每瓣梅花上绕一圈盘香,根据香的燃烧程度来计算时间。

以上就是我所知的古人计算时间的依据和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趣味品历史


我想你应该是想问平民老百姓怎么计时吧。

官家或大户人家自由一些计时工具,沙漏,水漏,日晷,钟鼓楼,烧香计时等。

对于平民老百姓而言,计时相对困难一些。

基本白天就是日出而出,日落而息。

要具体到大体时辰,那就只能是靠影子,所以才有日上三竿的说法。

到了晚间还有烧香计时的,再晚就是有专人打更的更夫,可以提醒老百姓时间。

这里说个题外话,打更只到五更天(凌晨3点多),凌晨5点多的六更天不打,因为鬼神活动的时间,怕惊扰到它们。而且一日之计在于晨,凌晨5点多,上到皇帝下到老百姓已经准备开工了。




历史小壮丁


古代人可以用“圭表”、“时辰”、“香钟”、“沙漏”、“火计时”、“烛光计时”等方法来看时间。

1、圭表。圭表直立于平地上测日影的标杆和石柱,叫做表;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当太阳照着表的时候,圭上出现了表的影子,根据影子的方向和长度,就能读出时间。

2、时辰。把一昼夜平分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个时辰,合现在的两小时。十二个时辰分别以地支为名称,从半夜起算,半夜十一点到一点是子时,中午十一点到一点是午时。

3、香钟。是一种更为方便的火钟,它以特制的模子制成盘香,盘香粗细均匀,燃烧时间与其长短成正比,即燃烧时间越长,剩余的盘香越少,在盘香上记上刻度,就可以知道相变的时辰。也有具有闹钟作用的香钟,当香火烧到一固定刻度时,上挂之重物落下撞击金属器皿,发出响声,提醒此时办事的人,起到闹钟作用。燃香计时(香钟)因为价格便宜,方便实用,在古代民间是比较流行的。


历史酷


日晷、蜡烛钟、水钟、沙漏

圭表、各种日晷、以滴水多寡来计时的各种水钟,还有沙钟、火钟、蜡烛钟、辊弹漏刻千章铜漏、延佑滴漏、龙舟香漏、火龙出水、赤道式日晷、赤道经纬仪、浑仪等 圭表 圭表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计时器,古代典籍《周礼》中就有关于使用土圭的记载,可见圭表的历史相当久远。圭表是利用太阳射影的长短来判断时间的。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直立于平地上的测日影的标杆或石柱,叫做表;一为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既然日影可以用长度单位计量,那么光阴之“阴”,及时间的长短,,用“分”、“寸”表达就顺理成章了。 日晷 日晷也是通过观测日影计时的仪器,主要是根据日影的位置以确定当时的时辰或刻数。从出土文物来看,汉以前已使用日晷,在机械钟表传入中国之前,日晷一直是通常使用的计时器。日晷的主要部件是由一根晷针和刻有刻线的晷面组成,随着太阳在天空运行,晷针的投影像钟表的指针一样在晷面上移动,就可以指示时辰。 漏刻 圭表和漏刻都是用太阳的影子计算时间的,然而遇到了阴雨天或黑夜便失去作用了,于是一种白天黑夜都能计时的水钟便应运而生,这就是漏刻。漏,是指漏壶;刻,是指刻箭。箭,则是标有时间刻度的标尺。漏刻是以壶盛水,利用水均衡滴漏原理,观测壶中刻箭上显示的数据来计算时间。作为计时器,漏刻的使用比日晷更为普遍。


赫赫讲故事


古代计时方法,可能更久远一些的,并非十二时辰。又资料记载的是先秦时代就有“十个时辰”的说法。十二个时辰,比较准确的应该是到了春秋战国以后,

特别秦汉时期,干支系统全面的纪年纪月纪日以后,十二时辰说应更为明确。宋以后,又把每个时辰一分为二,称“初,正”,所以十二时辰实际上已经演变为二十四时辰了。

十二时辰是平均分割时间的,就是每天平均分为12个时辰,每个时辰接近现在的2个小时。不多,这套十二时辰计时传到日本后,在早期,演变出了一套昼夜各六个时辰计时,并且昼夜时辰长短不齐。

现在熟悉不过的24个小时制,是平均划分时间的,不管是凌晨1点到2点这个1个小时,还是下午5点到6点这1个小时,时长是一样的。

也不管是冬天还是夏天,每天24小时长度也是一样的,这种“平均太阳时”也被叫做“定时法”。但在江户时代,大概是从17世纪初到19世纪末这近300年时间,人们并没有使用24小时制。他们将一天分为白昼6个时辰,和黑夜6个时辰。白昼和黑夜则是以每天日出日落时间点来区隔。

处在北半球的日本,昼夜长短并不相等,并且还要随季节发生变化,夏天昼长夜短,冬季昼短夜长。

所以这个时辰长度也是变化着的。为了能够准确显示当时这种计时方法,早期的钟表,是通过改变擒纵系统的摆频来调整昼夜时辰长度的差异。早期的钟表,有些配备单平衡摆,有些是双平衡摆,可以自动切换速率运作,来显示一天不同时长的时辰。





读历史故事受益一生


1.地支计时法

古人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用十二地支名加上“时”字表示。即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每一时辰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子时就相当于现在的23点至1点,依此类推。

2.十二时段计时法

即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段,每个时段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各时段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呋、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夜半相当于子时,就是23点至1点,以此类推。

3.更点计时法

这种计时法出现较晚,专用于夜间计时。古人把一夜分为五个时辰,一个时辰即一更,一更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一更是晚上7点至9点,二更是9点至11点……以此类推。三更半夜就是由此而来。古时为计时准确的需要,又把每一“更”划分为五个“点”。

还有日晷、漏刻、更夫打更,还有更高级的水运仪象台。


倚剑醉客栈


人类最早使用的计时仪器是利用太阳的射影长短和方向来判断时间的。前者称为圭表,用来测量日中时间、定四季和辨方位;后者称为日晷,用来测量时间。二者统称为太阳钟。公元前1300~前1027年,中国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已有使用圭表的记载。圭表等太阳钟在阴天或夜间就失去效用。为此人们又发明了漏壶和沙漏、油灯钟和蜡烛钟等计时仪器。

漏壶,又称刻漏,主要有泄水型和受水型两类。早期的刻漏多为泄水型。水从漏壶底部侧面流泄,格叉和关舌又上升,使浮在漏壶水面上的漏箭随水面下降,由漏箭上的刻度指示时间。后来创造出受水型,水从漏壶以恒定的流量注入受水壶,浮在受水壶水面上的漏箭随水面上升指示时间,提高了计时精度。刻漏的最早记载见于《周礼》。

因刻漏冬天水易结冰,故有改用流沙驱动的。《明史·天文志》载明初詹希元创造了“五轮沙漏”。后来周述学加大了流沙孔,以防堵塞,改用六个轮子。宋濂(1310~1381)著《宋学士文集》记载了沙漏结构,有零件尺寸和减速齿轮各轮齿数,并说第五轮的轴梢没有齿,而装有指示时间的测景盘。

几乎与沙漏同时出现了油灯钟和蜡烛钟。油灯钟是把时间刻度标在盛油的玻璃器皿侧面,油的水平线因燃烧消耗而下降,据此可看出时间的流逝。蜡烛钟是将时间刻度标在蜡烛的侧面。蜡烛燃烧后逐渐缩短,据此可指示出时间。油灯钟和蜡烛钟统称为火钟。


吾欲与汝同曲


古代十二时辰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更,是古代人夜间用来计时的单位。 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等于一个时辰.

昼夜时辰

地球自转一周为一昼夜,称为“太阳日”,昼夜的形成即由此。其向阳之地面为昼

,背阳地面则为夜。春分以后,日照北半球渐多,因此北半球夜短昼长,南半球则相反

;秋分以后,日照南半球渐多,故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乃相反。

昼夜的划分方法

中国传统以十二个时辰来计算昼夜,以子,丑,寅,卯,辰,巳,午,申,酉,戌

,亥十二地支来表示,每时辰分为八刻,又区分为上四刻,下四刻。这样,每个时辰相

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如巳时相当于9时到11时。那时候,白天靠测量太阳的影子,夜晚

用漏壶(计时工具)滴水测时。但这不是最早的测时法。在这以前,如下表的俗称所反

映的情况。表内的俗称,是指十二时辰在古代的一种通俗叫法。这种俗称,就是中国古

人借助一些自然特征和生物特征来计时的。“鸡鸣”“人定”,借助于半夜鸡叫和人入

夜睡觉的特征。“食时”“晡时”,借助吃饭时刻表示时间。古人一日两餐,早饭在日

出以后,隅中以前,所以称这段时间为“食时”;晚饭在“日昳(太阳偏西)以后,日

入以前,所以称这段时间为“晡时”。其余八个时间以太阳位置为主要特征来命名的。

由于季节的不同,具体的时间差竟达两小时,因此后来被十二地支计时所替代。

另外,中国古代还有报更(又叫打更)的计时法。把夜间分为五更:相当于现代的

晚上7点到9点为一更,9点到11点为二更,午夜11点到1点为三更,凌晨1点到3点为四更,凌晨3点到5点为五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