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葬花,彰顯古典仕女之美

在《紅樓夢》裡,"黛玉葬花"可以說是最具代表性的經典畫面之一了。一直以來,也是不少文人騷客以此為題,或作詩,或畫畫,盡顯古典仕女之美。年輕的時候,"黛玉葬花"的故事可謂是深深的刻在我的腦海中,更是讓我下定決心做黛玉這種"憐香惜玉"的人。

黛玉葬花,彰顯古典仕女之美

林黛玉生性敏感多情,對世間所有生命以及美好事務的感知最是敏感。所以,之所以會有"葬花"的舉動,那是因為,在她看來,花也是有生命有感知的。花開花落,就如同人生人亡一樣,有含苞待放的羞怯,有怒放盛開的肆意,也有凋落成泥的悲涼。在林黛玉看來,花就像自己一樣,甚至就像天下所有美好的女孩子一樣,需要呵護,需要埋葬,需要乾乾淨淨的離開這個世界。

"撂在水裡不好。你看這裡的水乾淨,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髒的臭的混倒,仍舊把花遭塌了。那畸角上我有一個花冢,如今把他掃了,裝在這絹袋裡,拿土埋上,日久不過隨土化了,豈不乾淨。"這就是黛玉葬花的理由,可謂是滿滿的詩情畫意。

這一段落紅成陣的春景描寫,因為有了寶玉和黛玉,使得落花也似乎有了綿綿情意。"肩上擔著花鋤,鋤上掛著花囊,手內拿著花帚",黛玉的這一身裝扮,簡直就是一幅活生生的仕女圖,從古至今也被文人墨客所稱讚。

黛玉葬花,彰顯古典仕女之美

同時,黛玉葬花又不僅僅是在葬花,其實也是在暗歎自己的命運。粗粗看,黛玉是對落花有著自己深切的愛護,對生命隕落有著多麼大的尊重和敬畏。但是細細品,我們就會發現,這也是林黛玉對自己命運的哀嘆,對無力掌控脆弱命運的無奈的感嘆。

一首葬花詞,盡顯了林黛玉的多情和敏感,可也完全表現了黛玉作為封建貴族少女的生命覺醒。"願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這是對命運無助的慨嘆,更是對上天有力的詰問。

黛玉葬花,彰顯古典仕女之美

年少的時候讀《紅樓夢》,讀的是故事,那時候只覺得林黛玉可真真是"仙女",竟然會有如此的雅興和志趣,真的是越看越讓人愛。但是成年以後才發現,作者並不僅僅是在講述故事,更像是在描繪人生,林黛玉的命運,有太多無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