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當年扶蘇造反的話,會奪得天下嗎?

羅富小哥


幾率幾乎為0,胡亥剛登基的時候秦王朝政權還沒有崩,也就是地方連藩王都算不上對抗中央政權,歷史上這麼幹又成功的只有一例,燕王朱棣的靖難之役。

先看看差距,朱棣是藩王經營準備多年,扶蘇只是監軍,未必會有多少人支持。朱允炆用的是黃子澄,胡亥有李斯,差距不用我說了吧?

相同的是開國皇帝都駕崩了,但是朱元璋駕崩天下人都知道,秦始皇駕崩只有幾個人知道,扶蘇蒙恬肯定是不可能知道的,在沒有始皇帝的死訊就造反借他幾個膽子也不行,就算胡亥先公佈死訊然後登基再來殺扶蘇導致扶蘇造反,那有丞相李斯的支持胡亥就是正統合法繼位的,虎符調動部隊阻擊和停止糧草供應太簡單了,長城兵不可能有太多的存糧,只能去搶糧食,那就真的是造反了,絕對不可能成功。

扶蘇要想當皇帝,只有一個可能,提前知道始皇帝的死訊,悄悄趕回咸陽找到氏族大佬聚集私兵等著胡亥他們回來然後在他們還沒有宣佈始皇帝駕崩的時候,突然發難說他們謀逆殺害了始皇帝,否則請皇帝出來說話,誅殺叛逆然後靈前繼位,這是宮廷政變和軍隊造反不一樣。或者悄悄找到李斯說動李斯,到咸陽的時候李斯來發難說趙高胡亥謀逆,自己為了帝國江山才假意迎合,等待皇長子。只要李斯支持,大事無憂也。


清風照佳人


如果當年扶蘇造反的話,奪得天下的可能性非常非常小,可能還會導致大秦帝國的滅亡。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東巡的路上突然暴斃,中車府令趙高和丞相李斯秘不發喪,扶植秦始皇次子胡亥登基稱帝。胡亥登基篡位後,派人矯詔逼迫長公子扶蘇自殺以除後患。公子扶蘇不聽蒙恬勸告,選擇了自殺,讓胡亥陰謀得逞。扶蘇死後,蒙恬也被迫吞藥自殺。當時蒙恬手下有三十萬重兵,扶蘇又是長公子,扶蘇和蒙恬卻雙雙選擇了自殺。不少人為二人的自殺而感到惋惜,認為假如二人起兵造反或可奪下秦國天下。

那麼假如扶蘇和蒙恬起兵究竟能不能成功?

胡亥、趙高和李斯三人早已狼狽為奸,扶持胡亥謀朝篡位已謀劃多年,朝中黨羽遍佈。秦始皇暴斃後他們阻止扶蘇回咸陽,並矯詔逼迫扶蘇自殺,扶蘇一直處於被動。

扶蘇最大的依仗就是蒙恬的三十萬大軍,但蒙恬手裡只有半塊兵符能不能調動軍隊很難說。秦朝集權程度非常高,秦法嚴厲,由於蒙恬軍團遠在塞外,信息閉塞,軍士們根本不知道秦始皇已經死了,更不知道聖旨是胡亥團伙矯詔,所以在聖旨面前誰都不敢輕舉妄動。扶蘇和蒙恬想要調動大軍除非能在第一時間揭露胡亥集團的陰謀和拿出有力的證據,否則長城軍團和扶蘇走的可能性很小。

即使長城軍團跟著扶蘇和蒙恬走,二人也不一定能得了天下,長城軍團的主要任務是防守匈奴,一旦南下匈奴必將趁勢入侵劫掠中原,而南下軍團和關中軍團決戰,也勢必會削弱秦軍的實力,此時蠢蠢欲動的六國舊族必將死灰復燃,那時中原大地將會處於內憂外患的境地,到最後大秦帝國又是一番亂戰,扶蘇能不能得天下不好說,但大秦帝國肯定是毀了。


不講李說史


如果當年扶蘇造反,有很大幾率奪得天下。

首先,扶蘇其人,乃秦始皇嬴政長子,秦朝宗室大臣。剛毅勇武,信人而奮士。為人寬仁,有政治遠見。直言勸諫父親,反對坑殺“犯禁者四百六十餘人”一事,觸怒秦始皇。受命前往上郡,協助大將蒙恬修築長城、抵禦匈奴。

其次,大將軍蒙恬對其忠心耿耿。秦始皇對蒙恬很是信任,交給蒙恬三十萬大軍的統帥權,讓蒙恬駐守在匈奴進犯的邊境,負責抵禦匈奴的襲擊以及修築軍事建築長城。而抵禦匈奴和修建長城這兩大事件都是秦始皇在位時做的功績中比較突出的,因為長城修建以後,遊牧民族匈奴的進犯,中原再也不用時刻擔心,是抵擋匈奴的最好的辦法。為當代以及後世幾千年都立下了不小的功勞。而蒙恬成功的抵禦住了匈奴的襲擊,使得秦朝邊境和平穩定,秦朝中原內部也安定了許多,百姓們都不再受戰爭的侵襲。

掌握了抵禦匈奴的大量精銳部隊,為奪取天下,增添了無限的力量。

作為長子,天然應該繼承秦始皇嬴政的皇位。且秦始皇嬴政去世時間不長,餘威尚存,六國遺存,仍然忌憚於秦朝強大的統治力量,不敢輕舉妄動。而且抵禦匈奴,掌握了這些精銳部隊的具體情況,經過秦始皇嬴政所謂“發配”打擊匈奴,在多次、多年的戰爭中籠絡了人心,站穩了根基。打天下,勢在必得。


可愛的小豫


個人認為即使二人真起兵,成功的可能性也不大。

胡亥、趙高和李斯三人早已狼狽為奸,扶持胡亥謀朝篡位已謀劃多年,朝中黨羽遍佈。秦始皇暴斃後他們阻止扶蘇回咸陽,並矯詔逼迫扶蘇自殺,扶蘇一直處於被動。

扶蘇最大的依仗就是蒙恬的三十萬大軍,但蒙恬手裡只有半塊兵符能不能調動軍隊很難說。秦朝集權程度非常高,秦法嚴厲,由於蒙恬軍團遠在塞外,信息閉塞,軍士們根本不知道秦始皇已經死了,更不知道聖旨是胡亥團伙矯詔,所以在聖旨面前誰都不敢輕舉妄動。扶蘇和蒙恬想要調動大軍除非能在第一時間揭露胡亥集團的陰謀和拿出有力的證據,否則長城軍團和扶蘇走的可能性很小。

即使長城軍團跟著扶蘇和蒙恬走,二人也不一定能得了天下,長城軍團的主要任務是防守匈奴,一旦南下匈奴必將趁勢入侵劫掠中原,而南下軍團和關中軍團決戰,也勢必會削弱秦軍的實力,此時蠢蠢欲動的六國舊族必將死灰復燃,那時中原大地將會處於內憂外患的境地,到最後大秦帝國又是一番亂戰,扶蘇能不能得天下不好說,但大秦帝國肯定是毀了


Me兔九哥


扶蘇當年造反的話,大概率會奪得天下。

1:扶蘇為人寬厚,正直不阿,被貶到長城就是因為秦始皇坑儒事件,上書勸諫。

“天下初定,遠方黔首未集,諸生皆誦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繩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始皇怒,使扶蘇北監蒙恬於上郡。

–《史記·秦始皇本紀》

所以扶蘇比胡亥更有仁義之心,在百姓中也頗有聲望,本來就是秦始皇選的接班人。陳勝起義時曾言

“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

–《史記·陳涉世家》

因此扶蘇如果起義會得到百姓的擁護。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而且,扶蘇天生仁厚,若是他即位,採取儒家懷柔的休養生息的政策,減少不必要的好大喜功的建築工程,肯定二世而亡。

2:蒙恬世代為秦將,且勇猛過人,幫助秦國北逐戎地,收復河南。後率兵30萬,北築長城,抵禦匈奴。

是時蒙恬威振匈奴。 -《史記·蒙恬列傳 》

由此可見,蒙恬帶領的30萬秦軍皆是身經百戰之士,若是扶蘇說動蒙恬造反,從武力值來說,是足夠拿下咸陽的。

但是中間有一點就是蒙恬會造反嗎?蒙恬世代為秦將,忠心勇猛。從歷史上他的自殺來看,近乎愚忠。所以扶蘇造反還不行,必須要蒙恬一起才可以成功。

所以,若是扶蘇造反成功,可能後面就沒劉邦什麼事了。

可惜,歷史沒有如果。


小王的後花園


秦始皇在巡遊過程中病故,李斯和趙高擁立胡亥即位,這就是秦二世。而據傳李斯等人篡改秦始皇遺照,逼迫公子扶蘇和夢田等人自殺。素有仁義孝順之意的扶蘇遺詔遺命自殺,那麼如果扶蘇和蒙恬在當時就指出遺詔的問題,起兵反對胡亥等人有沒有得到皇位呢?筆者認為希望不大:

首先,扶蘇未必得寵和得勢。作為秦始皇的長子,他的稱謂只是公子扶蘇,即使是諸侯國的繼承人也應該稱作太子。不立太子姑且可以把他考慮成秦始皇想長生不老,不立繼承人。但作為長子卻被派到最艱苦也最困難的地方去,和大將蒙恬去修長城,抵禦強敵匈奴。秦始皇兒子眾多為什麼讓長子去對抗匈奴的最前線呢?最大的可能是秦始皇並不喜歡這個兒子,他也是因為觸怒父親被派往邊境的。作為一個失勢皇子,長期在外地,自然和大臣和將領聯繫少,得到的支持不會太多。

其次,胡亥並不是不堪一擊。作為秦始皇最小的兒子,是很討父親喜歡的,巡遊只他一個兒子。同時,還有一個細節,秦始皇讓胡亥和趙高學法律,秦國能夠在七雄中最終勝出,商鞅變法起了比較重要的作用,法家也一直有人在秦朝擔任重要職務比如李斯。讓胡亥學習法律說明秦始皇在培養胡亥,從這個角度看,始皇帝把胡亥作為自己的繼承人(雖然他並沒有明確繼承人)。這種情況下,如果扶蘇想在邊境地區起兵對抗胡亥,與法理上很難被秦朝重臣尤其上章邯這樣的武將所信服,很可能在半路就被消滅。

第三,秦朝是個法律嚴酷的時代。秦朝的滅亡和法律非常嚴酷有一定的關係。在胡亥已經登基,且得到李斯、趙高兩大重臣的支持下,獲得皇位比較穩固,只不過後來為了各自利益,胡亥、李斯、趙高這個同盟內部瓦解導致政權迅速倒塌。在這種情況下,邊關將士有沒有膽量和扶蘇、蒙恬謀反是個未知數。還有一點原因,這些將領的家眷都是咸陽,他們敢不敢不顧家人安危,死心搭地的謀反。扶蘇、蒙恬不太會有這麼高的個人魅力讓這些將領超越秦朝的法律死心塌地跟自己造反。

最後,從秦末起義軍與秦軍作戰的歷史看,作為大部分非正規軍人出身的起義軍,在兩年多時間就攻破了秦都咸陽。在始皇帝晚年就出現起義的苗頭,在陳涉起義後,各路諸侯揭竿而起,由於秦統一天下的時間並不長,天下人心未穩,原六國貴族也趁機參與起義,在兩年時間內攻破咸陽,滅亡秦朝。即使扶蘇起義,面對這樣聲勢浩大的起義,他也沒有能力扭轉敗局。

綜上,扶蘇雖然被後世推崇,甚至被陳涉作為號召起義的理想人物,但諸多因素決定他沒有實力通過造反獲得天下。以上純屬個人淺見,歡迎關注評論。


舍我談歷史


我的觀點,如果扶蘇造反,取得天下的幾率沒有。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最後一次出巡的途中,崩於沙丘宮。臨終前,自知回天乏術的始皇帝傳下詔書:讓扶蘇參與處理身後事,待靈樞回咸陽後安葬。此時扶蘇尚在上郡蒙恬大軍中監軍,可以看出,秦始皇是想讓扶蘇回咸陽繼承大位。詔書寫好後,交給了趙高,還沒給到使者手中發出去,秦始皇駕崩了。而詔書還一直在趙高手中攥著。

皇帝不在朝而亡,繼承者遠在邊塞,帝國的權力出現了真空,是一件可以顛覆天下的事情,稍有不慎,天下將亂。

老謀的李斯決定秘不發喪,只有李斯、趙高、胡亥和幾個身邊的宦官知道秦始皇駕崩這件事。趙高看到眼裡一切,知道機會來了。趙高攛掇李斯,曉以利害,將李斯拉到了自己這邊。於是對外宣稱,受詔立胡亥為太子,又偽造詔書令扶蘇、蒙恬自殺。

所以,在權謀的運作下,胡亥繼位,是合法的,賜死扶蘇,也是合法的。實際上,讓扶蘇自殺的,是李斯、趙高、胡亥,但在明面上,是秦始皇的命令。

雖然扶蘇、蒙恬坐擁三十萬大軍,但軍隊不是他們的,是屬於秦始皇的。秦自商鞅變法,制訂了完備而嚴酷的刑罰,刑罰的產生,是讓人畏懼,不敢去作亂。即使扶蘇要反,而明面上反的對象是秦始皇,三十萬軍隊裡可能除了親信外,沒有人會跟著一起幹的,假如裹挾著這批軍隊造反,每日將會有人因畏懼而逃逸,時間久了,內部兵變都是可能的。而事實上,扶蘇自殺後,手持詔書的使者,讓一法吏就將蒙恬拘捕關押了。


河邊的白欄杆


扶蘇造反能成功嗎?首先我們先認識下這個主人公,再從主人公的人格魅力和所處背景解讀主人公,最後再得出結論。若舉兵造反,扶蘇是否會成功奪得天下。小夥伴們應該會感興趣哦。

一、扶蘇的人格魅力

扶蘇,贏姓,名扶蘇,秦始皇長子。敢於直言進諫,心繫百姓,為人清明,同情苦於始皇殘害的天下蒼生。所以在當時扶蘇在老百姓的心中留下了很好的印象,雖然老百姓們沒見過扶蘇,也不知道扶蘇在哪,但扶蘇的聲名早已在老百姓間傳開,老百姓都等著扶蘇上任拯救他們於水火之中。何以見得呢?我們來看下當年秦始皇去世,秦二世胡亥繼位後,陳勝、吳廣起義在大澤鄉起義所說的話,當時陳勝在分析形勢的時候對吳廣說:“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從這段話我們可以看出扶蘇在老百姓裡的地位是一位賢能者,雖然只是陳勝吳廣起義借用的藉口,但他倆基本算是百姓的代表,就像陳勝所說的一樣,百姓多聞其賢,百姓聽到的扶蘇是個賢者,而事實也是如此。所以如果扶蘇繼位,會是個賢君,百姓擁戴。

二、扶蘇所處背景

在秦始皇當政時,發生了一段插曲,雖然相比於他其他殘暴的行為,這有點相形見絀,但是主要是涉及到我們的主人公扶蘇,所以接下來說說這段小故事。

話說秦皇一統天下之後,都城咸陽(今陝西西安)有兩個百姓調侃秦始皇的暴政統治。有一天傳到秦始皇耳朵裡,二人隨即逃命。秦始皇於是親自把咸陽城內所有的術士召集在一起利用迷信的方式去找說壞話的兩個人,由於秦始皇的暴躁,這些儒士怕的他們互相告發,有點類似於屈打成招隨便告個人湊合吧,所以互相誣告。於是秦始皇把四百多個儒士全部抓起來在咸陽城內活埋了。扶蘇知道這件事,準備阻止,直言進諫秦始皇說:“天下剛定,邊區民族百姓尚未歸附,儒士們精讀儒家思想治世之道,如今陛下卻以坑殺之,皇兒擔心天下會亂,望陛下明鑑。”秦始皇看了大怒,於是把扶蘇發配邊疆,把他發配到北方監督大將軍蒙恬的軍隊,抵抗遊牧民族和修築長城。後來秦始皇病死,下遺詔讓宦官趙高給扶蘇,讓他回來繼承王位,但是趙高跟李斯合謀修改遺詔,另立胡亥為帝,讓扶蘇自殺,於是扶蘇接到詔書後自殺身亡,自此扶蘇卒。而秦始皇和秦二世統治期間,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中,就像陳勝吳廣起義時所說的:“天下苦於秦久矣。”所以已經激起民憤了的,但扶蘇為人處事深得百姓人心。

三、扶蘇造反是否會成功?

所以從以上扶蘇所處的政治背景,為人品德和當時的社會狀況,如果扶蘇在接到詔書後舉兵造反,當時大將軍蒙恬在北方擁有三十萬大軍,這三十萬大軍都會支持扶蘇舉兵,何以見得?當時扶蘇在接到這份詔書時,大將軍蒙恬對扶蘇說的話:“陛下如今還未立太子,派我領三十萬大軍戍守邊關,公子前來監督,此乃天下大任也!今一使臣挾一詔書前來,你便自殺,公子你又如何知這不是奸人所為?請公子慎重,重,勿中小人奸計,查實再死也不遲啊!”但是扶蘇心灰意冷,沒聽進去蒙恬的話,旁邊的使臣又在一旁督促,遂自殺身亡。從蒙恬的話中我們可以看出若查明造假,蒙恬會支持扶蘇舉兵造反。蒙恬,蒙氏,姬姓,名恬,乃大秦帝國開國大將,胸懷大志一代豪傑。

因此,一來有大將軍蒙恬幫助扶蘇。二來天下蒼生早已聽聞公子扶蘇乃賢者也,都會分分響應支持扶蘇。三來扶蘇本該太子,正統繼位權,地位就擺在那裡。得民心者得天下,有大軍,有民心,有權利,三者兼備,所以若扶蘇聽了蒙恬的話查明遺詔舉兵造反,必將一統天下,改寫大秦帝國命運。

結語:若扶蘇造反,必將一統天下,自古以來歷朝歷代,得民心者得天下!





李小小湘


一身都是謎的扶蘇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這個問題似乎不太好解答,因為一切太違反常理,太史公在這件事上偷懶了。作為長子,一直未被立為太子;作為邊境監軍,始終見不到戰功;作為兄長,一直沒有提防野心勃勃的弟弟;作為孝子,父皇死後未奔喪先自盡;作為成熟的成年人,接到聖旨未加辨別就接受,並且立即動手,沒有絲毫反抗。這些問題一直沒有解答,關於他的疑問實在太多,如果真得要去解開這些謎團,就得提幾個冷門問題了。

1、扶蘇的母親是誰?

這個問題非常得冷,沒有任何一部史書提到這件事。但是我們可以根據現有史料進行推測。秦國有一個難兄難弟,那就是楚國,這兩個國家都是被中原諸侯邊緣化的,習慣稱他們為蠻夷。所以秦國剛開始和楚國關係相當好,並且世代聯姻,比如著名的羋八子和弟弟穰侯魏冉就是楚國人,他們都為秦國的發展壯大立下過汗馬功勞。但是後來兩國分道揚鑣了,並且成了仇敵之國。這個主要責任在張儀,他欺騙楚懷王,並且讓他客死異鄉。這讓楚國臣民對秦國有了切齒之恨。所以扶蘇雖然沒有什麼過錯,但是就不招秦始皇待見,最主要的原因可能就是因為扶蘇的母親是楚國人。

2、在扶蘇和胡亥之間還有其他兄弟麼?

這個不難回答,我猜應該沒有。因為趙高和李斯矯詔只是殺死扶蘇一個人,沒說殺死胡亥的其他兄弟,所以扶蘇和胡亥之間應該沒有其他兄弟了。

3、扶蘇有沒有後代?

這個史料也沒有記載,有的史料說秦王子嬰是扶蘇的兒子,這個有可能,但是也只是推測。不過秦國滅亡以後,並沒有人為秦朝復國,也沒有史料記載有扶蘇兄弟被殺。所以我大膽推測,胡亥和扶蘇都沒有後代了,子嬰只是秦國的宗室,可能還是遠房的,因為趙高殺死胡亥,不可能再立一個胡亥至親為帝,難道趙高不怕這位新君為胡亥報仇嗎?

4、為什麼陳勝、吳廣起義要打扶蘇的旗號。

首先我們要承認一個事實,陳勝、吳廣並不是農民,而是秦朝士兵,只是可能因為犯錯誤被流放守邊而已。這就可以解釋了陳勝吳廣為什麼要打扶蘇的旗號,可能這哥倆還在扶蘇手下當過兵呢!但是又有一個問題解釋不通,就是陳勝自立為楚王后,並沒有為扶蘇平反。如果說是陳勝有私心,後來歷代王朝都沒有再提起這個人,並同情他的遭遇。

所以綜合以上四點,我認為扶蘇當時的近況和後來遼國的人皇王耶律倍有點類似。在秦始皇心目中,扶蘇並不是皇位的最佳人選,讓他去塞外監軍蒙恬,也是讓他遠離政治中心,其實也是想保護他。但是李斯和扶蘇有嫌隙,公報私仇;胡亥也沒有耶律德光的胸懷。所以扶蘇,一個沒有政治野心的人就成了權力博弈的犧牲品。所以扶蘇壓根不可能造反,因為他早就知道自己被踢出了皇位繼承之列。就算他不甘心這麼死去,想拼死一搏,也是不可能成功的,因為他離開權力中心太久,失去了朝中大臣的支持,成了徹頭徹尾的邊緣人了。


歷史唯物主義


胡亥、趙高和李斯三人早已狼狽為奸,扶持胡亥謀朝篡位已謀劃多年,朝中黨羽遍佈。秦始皇暴斃後他們阻止扶蘇回咸陽,並矯詔逼迫扶蘇自殺,扶蘇一直處於被動。扶蘇最大的依仗就是蒙恬的三十萬大軍,但蒙恬手裡只有半塊兵符能不能調動軍隊很難說。秦朝集權程度非常高,秦法嚴厲,由於蒙恬軍團遠在塞外,信息閉塞,軍士們根本不知道秦始皇已經死了,更不知道聖旨是胡亥團伙矯詔,所以在聖旨面前誰都不敢輕舉妄動。扶蘇和蒙恬想要調動大軍除非能在第一時間揭露胡亥集團的陰謀和拿出有力的證據,否則長城軍團和扶蘇走的可能性很小。

即使長城軍團跟著扶蘇和蒙恬走,二人也不一定能得了天下,長城軍團的主要任務是防守匈奴,一旦南下匈奴必將趁勢入侵劫掠中原,而南下軍團和關中軍團決戰,也勢必會削弱秦軍的實力,此時蠢蠢欲動的六國舊族必將死灰復燃,那時中原大地將會處於內憂外患的境地,到最後大秦帝國又是一番亂戰,扶蘇能不能得天下不好說,但大秦帝國肯定是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