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7近期電力行業重要資訊速遞(含綜合能源、增量配電等)

1、華能國際:董事長舒印彪辭職 趙克宇接任

近日華能國際電力股份發佈公告,第九屆董事會第二十六次會議決議。

會議審議並一致通過了《關於選舉公司董事長和董事會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及聘任名譽董事長的議案》同意選舉趙克宇為公司第九屆董事會董事長和董事會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

同意舒印彪辭去公司董事長職務。聘任舒印彪為公司名譽董事長。同意聘任趙平為公司總經理,同時趙平不再任公司副總經理職務。同意趙克宇辭去公司總經理職務。

2、山東、浙江等9省綜合能源服務公司列入管理模式優化試點

國家電網《關於省綜合能源服務公司管理模式優化試點工作方案》明確的9家試點單位分別為山東、山西、浙江、河南、湖南、遼寧、陝西、新疆、四川九省的省綜合能源服務公司。

27家省綜合能源服務公司中,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家公司2019年度收入較高,超過5億元。四川、遼寧、安徽、山西、河北、湖南、湖北、福建、冀北、新疆公司等10家單位收入超過3億元。

2019年,在綜合能效服務、多能供應、清潔能源服務、新興用能市場這四大重點業務領域完成收入27.9億元,佔各省綜合能源服務業務總收入的30%。

國網對綜合能源服務第二主業的管理將構建形成“準集團化”的業務合作體系,依託省綜合能源服務公司和國網綜合能源服務集團形成協同高效的市場開拓主體和業務賦能主體,依託公司所屬科研產業單位,建立技術研發、裝備製造、金融服務支撐體系,形成“2+3”的業務發展佈局。

國家電網2020年重點工作任務明確,針對綜合能源服務、電動汽車服務、基礎資源商業化運營等新興業務,在屬地省組建合資公司。除了上述《關於省綜合能源服務公司管理模式優化試點工作方案》外,《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關於優化省電動汽車合資公司管理模式的通知》亦已在內部印發。這兩則文件將指導國網公司在綜合能源服務、電動汽車服務兩項新興業務層面的管理優化。

3、“新基建”刺激綜合能源服務迎商機

新基建則指的是對5G、人工智能、大數據、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基礎設施的投資,還包括對基於人工智能、互聯網和新能源的城際交通、物流和新市政基礎設施的投資。

新基建大舉上馬,綜合能源服務外圍環境生態加速發展。

綜合能源服務的發展離不開5G、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互聯網通信產業這些外圍環境生態的發展,新基建指向的這些重點領域的投資拉動將加速改變綜合能源服務的外圍生態環境,綜合能源服務市場面臨著新一輪的挑戰與機遇。

能源產業正在走向大能源時代,以綜合能源服務為代表的新業態正在革新傳統的能源體系。基本上,絕大多數的基建項目都需要能源配套設施的建設,由此可以確定,基建投資的背後必然將拉動對新的智慧型、綜合型能源服務業態的投資增長。

以北京市為例,《北京市2020年重點工程計劃》提出了2020年“3個100”市重點工程計劃。這份重點工程計劃包括300個項目,覆蓋三大領域,計劃完成投資約2523億元。

2020年上海市重大建設項目清單亦聚焦科技產業、社會民生、生態文明、城市基礎設施、城鄉融合與鄉村振興等領域,共安排正式項目152項,其中包括年內計劃新開工項目24項,建成項目11項,另安排預備項目60項。

在上述項目清單中,均包括醫療中心、文化體育中心、工業/科技園區等諸多新項目。而這些基本上都是綜合能源服務的目標應用場景。

這僅僅只是北京和上海,在全國其它各省市新增投資的眾多項目中,對能源設施的需求都是共性的。

利用綜合能源服務理念進行規劃設計,實現現代化的先進能源體系革新,綜合能源服務的市場空間將因此加速增長。

這是綜合能源服務的大商機,綜合能源服務商需要盯緊這些新上馬的項目,為其針對性地提供綜合能源服務,必能有所斬獲。

20200307近期電力行業重要資訊速遞(含綜合能源、增量配電等)

4、山東濟寧:加快推進嘉祥經開區增量配電試點項目落地實施 啟動增量配電網建設

濟寧地區拓寬電能替代領域和範圍,2020年替代電量超過15億千瓦時。全力配合全市煤電機組整合優化升級工作,精準開展負荷轉接和濟寧西部電網規劃建設。優化充電設施佈局,新建充電站20座、充電樁200個,全力保障政府、醫院、物流等關鍵充電站服務能力,滿足電動汽車產業發展需要。按期完成“煤改電”配套電網工程建設。

堅決護航電力市場活力充分激發。高效服務增量配電試點項目申報,配合政府部門做好項目審核把關。加快推進嘉祥經開區增量配電試點項目落地實施,啟動增量配電網建設,確保混合所有制公司規範高效運營。持續釋放改革紅利,年度直接交易電量不低於100億千瓦時,進一步降低企業用電成本。

5、東營市:大力推廣分佈式光伏發電項目

2月21日,東營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印發《關於組織實施全市公共機構屋頂分佈式光伏發電項目的通知》,其中提到,在全市公共機構推廣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

原文如下:

東營市公共機構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全面推開

為推進我市公共機構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發揮公共機構使用和消費清潔能源資源的示範引領作用,近日,東營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印發《關於組織實施全市公共機構屋頂分佈式光伏發電項目的通知》,在全市公共機構推廣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

公共機構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是採用合同能源管理的方式,利用公共機構辦公樓樓頂,由企業投資安裝太陽能光伏發電站,公共機構獲取便宜價格用電、合同期內樓頂防水保障等節約經費開支的條件,達到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目的。前期,市直和廣饒縣部門單位已經開展了光伏發電合同能源管理試點項目。以市直試點項目為例,由招投標確定的中標企業投資建設了容量730KW的分佈式光伏電站,合同期內預計節省用電資金136萬元,預計節省防水資金99.6萬元。從節能環保角度看,項目平均每年可節省用煤352.21噸,減排CO2 757.51噸,相當於種植了984.82棵樹。

6、韓國SK再與山東奧德簽約幹綜合能源項目

在中韓同處疫情水深火熱之時,兩國能源巨頭中石油和韓國SK雲上線,攜手拿下山東威海LNG接收站與熱電聯產項目,總投資100億!

“奧德集團與韓國SK集團簽約項目,通過能源梯級利用與信息化技術深度融合,依託集團在行業內首創的“奧能網”核心理念,採用“1+N+X”模式,構建綠色能源體系,實現能源效率提升,項目達產後,可安排就業300餘人,年銷售收入40餘億元,利稅4億餘元。”

“雙方憑藉市場、資源、國際貿易等方面的優勢及能源管理方面的先進經驗,通過“整體規劃,分步實施”策略,共同打造智慧能源國家級示範項目,探索可複製、可推廣的互聯網智慧能源整體解決方案,對於推動區域經濟產業轉型升級、促進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

簡單來看,這是所謂的LNG智慧能源項目應該就是一個依託於LNG和管道天然氣的園區綜合能源項目。而園區的所在地便是奧德的大本營山東臨沂的臨港經濟開發區。

7、國家電網:發佈2020重點工作任務 積極支持增量配電項目落地

2月18日,國家電網公司內部印發了公司2020年重點工作任務的通知。文件詳細規劃了2020年國家電網公司涉及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電力物聯網、綜合能源服務、電網建設、特高壓引入社會資本、線損、輸配電價、輸配電成本、增量配電等全面改革的十大類31項具體工作內容。

其中,在電力體制改革方面包括:開展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頂層設計所究,提出建設方案和實施路徑;推進交易機構獨立規範運作,全面完成省級交易機構股份制改造;實現省間現貨市場試運行和6家現貨試點單位長週期結算運行,具備條件的非試點單位力爭年內啟動試運行;積極支持增量配電試點項目落地

在全面深化國企改革方面包括:力爭完成青海-河南特高壓直流工程引入社會資本工作,積極推進白鶴灘浙江特高壓直流工程引入社會資本;做好電動汽車、國康集團、通航公司、英大財險、英大人壽引進多元化資本工作,完成首批金融資產上市,力爭完成國網智能科創板首發上市。研究推進芯片、位置服務。大數據徵信等業務引入戰略投資者;選取部分施工單位試點推進股權多元化;選取開展前期工作的抽水蓄能項目引入外部投資,推進產權多元化;做好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改革政策研究和宣傳,基本完成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落實好離退休人員“兩項待遇”;按照國家要求做好有關產業的剝離、重組和退出工作。

在開展綜合能源服務方面包括:聚焦工業企業。園區、公共建築等重點領域,大力開展綜合能源服務,力爭實現收入200億元。大力拓展專用車充電市場,積極推廣智能有序充電,車聯網平臺接入充電樁100萬個,覆蓋80%以上市場和用戶。

8、內蒙古:大力支持工業園區增量配電試點改革

2月22日,內蒙古電力集團黨委委員、宣傳部部長、新聞發言人燕林生就電力集團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關於實行分類指導精準施策統籌做好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意見》相關工作情況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在回覆內蒙古電力集團在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助力自治區重大項目、重點工作方面的具體舉措時,燕林生提出著力深化電力體制和國資國企改革,促進經濟社會持續發展。蒙古電力集團將全面落實國家和自治區相關電價政策,完善電力多邊交易機制,優化中長期交易市場,鞏固和持續發揮好“電價窪地”優勢,充分利用低電價成本優勢,助力新興產業、高科技、高產出、低能耗產業項目在我區落地。積極落實電力現貨交易試點任務,完善相關支持系統建設,按期實現電力現貨交易結算試運行。

繼續積極參與、大力支持工業園區增量配電試點改革,激發園區工業企業活力,助力重點園區儘快復工復產,爭取新增產能儘快落地

9、新一輪電網投資傳統基建、新基建雙屬性共振

基本面預期修復+穩經濟需求,國網投資屬性兼顧傳統基建、新基建

經過“826”文件、國家電網換帥的衝擊後,市場對於國家電網投資的擔心已經被充分反應。市場對於國家電網的投資預期選擇規避風險,降低了對於2020年國家電網投資力度和規模的預期,對其投資結構變化也產生了擔憂(泛在電力物聯網投資減少)。因此,以國電南瑞、國網信通(岷江水電)為主的電網投資受益龍頭標的均出現了大幅回調。春節後,受疫情的衝擊,相關標的也伴隨市場大幅下挫。但是,隨著國家電網近期接連的公開表態、工作安排文件的下發,就如前文總結那樣,市場對於國家電網投資的規模和結構預期得以迅速修復。

與此同時,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政策層面陸續釋放了加快復工復產、加大投資穩經濟的政策預期。作為歷來逆週期穩經濟的電網投資也第一時間響應,國家電網率先出臺各項措施加快年內計劃相關投資的落實開工。出臺的20年重點工作安排也是在相應政策層好找,加快落實原定計劃的工作安排。市場普遍預計,作為每年投資超過4000億的重要領域,電網投資也將成為政策穩經濟調控的重要手段。無論是傳統基建屬性的特高壓,還是新基建屬性極強的電力物聯網建設,都將成為電網投資的重點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