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姓移民以建和諧氏族促社會發展

【摘要】四川是移民大省,也是全國黃姓第二大省。明初清末,共有九支黃姓支族從外省遷到四川省資陽縣(現資陽市雁江區)安居落戶。在數百年社會生產活動中,他們通過建宗祠、修族譜、聯宗支、排輩次等方式敦親睦族、凝聚人心,以弘揚美德、教化育人規範思想言行、培植人才,積極構建愛國愛鄉、遵法守紀、誠信友愛、互助互進、團結向上的和諧氏族,共建美好家園,為當地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關鍵詞:黃氏移民 築祠修譜 教化育人 建和諧氏族 促社會發展

黃姓移民以建和諧氏族促社會發展

建立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是當今時代發展的主題。作為中國社會重要組成部分的各個氏族,能在幾千年風雨歷程中發展壯大,必然有其和諧發展的管理約束機制或發展規律。只有和諧發展,氏族才可能團結和睦,傳承文明,互助互進,才俊輩出,人丁興旺;並在此過程中,起到維護地方治安、社會穩定,促進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全面發展的重要作用。本文從資陽黃氏移民入手,對和諧氏族的構建及其所產生的作用進行探討,也許能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鑑。

一、築宗祠敬祖收族 重教化構建和諧

資陽(現資陽市雁江區)黃氏均是外省移民,是唐末工部侍郎、福建邵武黃氏大顯祖黃峭(3妻21子)之後裔。明朝初期至清朝晚期,黃揚、黃竹期、黃載嶽、黃奇緒、黃嘉賢、黃彥楚、黃立功等(九支人馬)攜兒孫分別從湖北、江西、湖南三省入川,先後在資陽縣城、東峰、金帶、豐裕、丹山、祥符等地安家落戶,成為資陽黃氏入川始祖。

新遷之地山水相易,人地兩疏,生活十分艱難,全靠白手起家。可勤勞儉樸的黃氏移民很快適應了這裡的環境,與當地社會融為一體。“汗溼黃土十年後,雞鳴犬吠谷滿倉”①的景象,正是當時的真實寫照。可這裡“有族無祠,累代之靈爽無依,舉族之精神莫聚”②,成為一大憾事。為敬祖收族,團結族人開創基業,族長黃正松、黃正根積極組織籌建黃氏宗祠,“以妥先靈而隆孝享,動觀感而篤恩誼”③。經選地基,定方位,聚財力,動員

族人捐款捐糧捐物,並得名人、富商黃世綸、黃世啟、黃妝楠、黃世雄等17人贊助輔成,清朝同治五年在距丹山古鎮三里遠的五龍井動工興建宗祠,同治八年竣工。

祠堂佔地3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600平方米,呈長方形,屬懸山斗式小青瓦木石混合結構,重簷牌坊式大門;門兩邊陰刻著幾幅對聯,門內頭頂建有一個大戲臺。“總計正殿明五暗七,旁有兩廊,中建“駿奔亭”(族人開會議事和學習教育的地方),亭外有對越基臺,外立牌坊,周圍更植垣牆障蔽”④。“駿奔亭”上兩級臺階,就是安置祖宗靈位、族人祭祖的“奉先殿”。亭、殿之間用雕刻精美的格稜花窗門相隔,殿兩側為存放糧草物品的保管室和廚房。大殿房梁均為硬木穿鬥式結構,大柱上、石板牆上分別刻著寓意深刻的對聯及“家法禁碑、建宗祠序、建祠落成碑序、捐款名錄”等歷史文物。同時,各地鄉鎮在總祠的指導下,先後修建了世昌公祠、鳳彩公祠、鳳儀公祠、長邑公祠、鳳德公祠等十多座分祠,其房長為總祠的副職主事人。

為了宗祠的維護管理和氏族活動的開展,黃氏宗祠成立了“蒸嘗會”,由選出的族長、房長、族證、監臨、總首、值年具體負責;為籌集資金,成立了氏族“人丁會”。或集谷放利生息,或買地招佃收租,或買房出租贏利。從而做到了規劃管理周全,資金到位,措施落實。除了宗祠正常的開支外,他們還對貧困、孤寡家庭進行適當的支助;在災荒時節拿出積蓄的糧食賑濟族人,穩定人心。

黃氏家族充分利用宗祠這個思想文化陣地,開展有益活動。一是發揮族會的功能作用,加強族眾管理。族人發生重大糾紛、爭執訴訟等,由族長通知有關人員參加臨時會議,在祠堂進行評判和調解。若違背族規宗約,輕者進行批評教育,重者按家法懲處;如違法亂紀性質嚴重者,則送官究治。及時化解矛盾,平息事端,為地方治安減輕了壓力。同時通過共祭一祖的血緣親情,化解矛盾:“論子孫之和睦,族眾人繁,非必無雀角鼠牙之爭,而祖誘其衷不旋踵而猜嫌盡釋。今而共祭一祠也,敬其所尊,即愛其所親,葛壘思本根之庇行,葦防踐履之傷。至性至情,固有動於不容巳者也,而謂恩誼有不因之蓋篤乎?”⑤。二是在逢年過節時,他們還要聘請省內外的戲班子,在祠堂戲臺上演文明摺子戲,弘揚傳

統美德,加強思想教育,倡導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三是清明期間,各支族先為本支祖先掃墓,然後派代表到總祠參加一年一度盛況空前的清明會。各地族人共祭先祖,聆聽教誨,

接受洗禮,共訴親情。對弘揚文明傳統,教育族中子弟,維護社會穩定起到了重要的促進

作用。正如先賢所言:“親親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

據筆者父親回憶,清明會活動結束時,與會人員均要合族會餐。因當時條件有限,祠堂未置辦桌凳,參會者只好圍著自帶的簸箕席地而坐。餐桌上,擺放著具有湖廣特色的“九大碗”及其它菜餚。可甜燒白、鹹燒白、蛋包丸等每人只有一塊,有的人捨不得吃,就將自己那一份用荷葉包好,帶回家供老人或小孩享用。

二、敦宗睦族修族譜 聯宗排輩聚人心

構建和諧氏族,需要凝聚人心的精神力量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理想載體,族譜從此應運而生。“族必有譜,所以序昭穆,聯疏遠,正名分,使長幼尊卑之不紊,典至重也”⑥。1732年,黃鳳彩自黃揚入川以來第一次撰修族譜。族譜繕寫成卷,但因經費困難,未正式刊刻,只在小範圍內傳播。後黃正性接黃鳳彩之譜,繼續纂修,因濫入廣東世系,較為混亂,也未刊刻。1882年,丹山鎮黃汝開、黃汝森再次聚族修譜,“博採眾書,廣搜舊譜,朝稽夕考,訛者正之……數百年未舉之事,今則一舉而成也;數十年未釋之疑,今則昭然若揭”⑦。譜分上、中、下三卷,“敘次詳明,編輯簡當,前後相承,有條不紊”,刊刻印刷,廣泛流傳。1930年,黃立樹又在老譜的基礎上纂修了四卷黃氏族譜。1920年至1930年,黃淑亮聯合毗鄰的資中縣之族賢共同撰修《資陽丹山鎮黃氏族譜》,並由他主筆完成。這部族譜不僅流傳廣,而且篇章欄目齊全,內容豐富,文采斐然,受到廣泛讚賞:“以之承先,償先子未遂之心,則見其孝;以之裕後,啟後人篤親之誼,則見其慈……”⑧。1997年,黃古巖順歷史潮流而動,完成了《黃氏族譜》的編修。這是資陽解放後第一次修譜,為宗親聯誼及氏族文化的研究奠定了基礎。

舊社會,絕大部分族人都是種田為生的農民,家境貧寒,要靠他們集資修譜非常困難。為解決資金問題,並使貧困家庭均能得到族譜,黃淑亮修譜時“擇財力充沛與可勝之家,

成立陸佰元田元會。事以能上銀4圓者起,及能達整名者止。譜成上會,4圓者得譜一部,

8圓者兩部,照此類推。上整名者可獲譜6部,給予與貧聽其主。權不入會而願捐金者,以銀5圓為始,亦享譜一部。並與助會人名,同列譜內,以垂不朽。僅能購譜者,亦當取譜一部,下此貧苦,共攜代焉。斯乃遵峭公富貴貧賤須念共根之遺詩教也。”⑨。黃氏家族

通過六次修譜,追根溯源,統一認識,傳承美德,把族人的思想感情緊緊地連在了一起。

另外,黃族由於歷史久遠,樹大根深,從外省遷到資陽的各支人馬,不是入川時間不同,就是入川的方向和地域不同,相互之間都不瞭解,分不清班輩長序,給族人交往帶來了很大困難。為扭轉這種被動局面,黃鳳彩在續譜期間,組織入川始祖黃揚與黃竹期的後裔在丹山鎮聚會共議,實行聯宗排輩,共同擬定了“長鳳中文世,正汝立朝廷,天道開元運,永遠國太平”的20代字輩。黃汝開和黃汝森在續譜期間,不僅續定了“漢代家聲肇,芳型萬古揚,寬和照治澤,重仁德倫常,厚積宗之慶,名垂祖乃光,綱維臻大備,發育兆禎祥”的40代輩字,而且還將資陽各地及安嶽、樂至和隆昌的族人組織起來,溯宗探源,消除分歧,形成共識,進行了第一次大範圍的聯宗排輩。黃淑亮在修譜期間,又續定了“詩書至寶,義理卓越;植桂培蘭,準作弘業;勤儉敬慎,清廉高潔;玉宇春生,震東令節;秀毓丹山,固安磐石;明善復初,登崇俊哲;六合通達,顯謨承烈;休雲富貴,性泰松柏”的64代輩次,並聯絡族人在資陽縣城設立黃氏同宗總會,在丹山鎮設同宗分會,進行族史研究,開展宗親聯誼活動;組織資陽各地及資中騮馬、樂至中井場、遂寧三家場的黃氏族人,成功地進行了第二次聯宗排輩,營造了和諧的氛圍,增強了團結的力量。1997年黃古巖修譜時,又接黃汝森和黃汝開之後續定了64代輩次;並以《資陽丹山鎮黃氏族譜》為基礎,依據各支黃氏入川時間及所傳代數相互比較,將各支輩字按序號編成《黃姓世代輩序排列表》,使人一目瞭然,為族人交往提供了極大的方便。這些活動,對聯絡親情、凝聚人心、互幫互助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促進了和諧氏族的構建。

三、弘揚文明傳美德 教化育人促發展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氏族是社會的血管。氏族和諧,首先就要家庭和諧。家庭和諧,關鍵在於個人的思想和行為。資陽黃氏移民一直注重倫理道德教育,加強對族人的引導和

人才的培植。一是在開清明會時,由族長向族人解說族規、條章、宗約,教唱“認祖歌”,

宣傳精忠愛國、孝道傳家、儒學立身、開拓進取的氏族精神,教育族人重“孝、悌、忠、信、禮、儀、廉、恥”,遵守國家法紀和族規,嚴格規範自己的思想言行;要傳承“早暮莫

忘親囑咐,春秋須薦祖蒸嘗”⑩的氏族傳統,在敬祖念宗的同時更要聽從老人的教誨,培植良好的道德情操,樹立遠大的志向,勤耕苦讀,精忠報國,做一個有用的人才。二是總祠族長對業績、孝行突出者,以口頭表揚、會上表揚、贈送金匾、呈報縣衙門旌表等方式進行表彰鼓勵,使大家學有榜樣,趕有目標,積極向上;對錶現拙劣者進行批評教育,督

促整改;對違法者,則處以罰金或報官查處。三是將族規、章約等刻在祠堂內進行展示,警鐘長鳴,促使大家互相監督,共同遵守。四是將氏族優良文化傳統、族約規章及先進典型事蹟載入譜中,“利用它對族人進行歷史、文化、道德方面的教育,激起子孫慎終追遠、勵志圖強,並增強團結奮鬥的尋根意識與精神共鳴”⑾。

《資陽丹山鎮黃氏族譜》有“天、地、人”三集,其中長達數百頁的“地集”,就是黃氏進行思想教育及道德規範的精神園地。裡面既有族規、家法、條章、戒律及銘言,又有教人出世入世、立身做人的歌謠、諺語、規則、勸世文;既有教人立德行善、修身養性的哲理箴言、戒條、要語、銘文、順口溜,又有倡導黃氏孝行、教人治家固本的戒訓、規則、家箴、銘文等。教育族人要積極向上,樹立良好的道德風範,“毋以眾欺寡,毋以少凌長,毋以疏間親,從者共勸,違者公罰,庶乎和順一堂,雍睦可風,而親親之義不懈於百世矣”⑿。引導大家向君子學習:“心不妄念,身不妄動,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誠。內不欺已,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獨。不愧父母,不愧兄弟,不愧妻子,君子所以宜家。不負名教,不負國民,不負所學,君子所以用世”⒀。教育族人立身處世要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嘗思終天抱恨自不得不盡孝心,嘗思弟兄難再自不得不敦友恭。嘗思祖德終儘自不得不加培植,嘗思人釀天災自不得不安本分。嘗思度日艱難自不得不節費用,嘗思人命脆薄自不得不惜精神。嘗思世態炎涼自不得不奮志氣,嘗思法綱難漏自不得不戒非為。嘗思身命易傾自不得不忍氣性,嘗思宗支同根自不得不重親愛。”⒁。尤其是男子漢大丈夫,要樹立“泰山喬嶽之身,海闊天空之腹,日照月臨之目,旋乾轉坤之手,磐石砥柱之足,臨

身履薄之心,玉潔冰清之骨”⒂。以聖賢為學習楷模,傳承祖先的好思想好作風,要做到

“敦孝悌,重節孝,正族支,肅閨門,正婚姻,親九族,息爭訟,嚴非為、戒酗酒……”⒃。族人縱不能做到治國平天下,也應在修身齊家方面有所作為,做到“父嚴正,母莊慈,兄弟和,夫婦睦,教子孫,男耕讀,習禮儀,敦詩書,女紡織,立家塾,尊良師,崇祭祀,慎喪葬,遠鬼神,戒奢華,禁博弈,習五穀,濟貧困,禮族戚,節宴會,禁巫罔,斷邪妄,飼牲畜,廣種植”⒄。建設團結、穩定、和諧的家庭,更應從“孝悌立家、勤儉治家、仁

讓齊家、耕讀起家、和順成家、公道正家、謹慎保家、忠厚傳家”⒅等方面狠下功夫。因黃氏家族堅持在道德品質教育方面下功夫,規範族人的思想行為,違法亂紀之事極少發生,促進了氏族的健康發展。

同時,“客家人篤信和踐行崇文重教、耕讀傳家等士族價值觀,將勤奮讀書、傳承中原文化、培養後生作為傳家立業的根本途徑,把讀書、勞作、修身加以有機結合,獲得了文化、經濟同步發展的雙重效益” ⒆。資陽黃氏移民由於重視對族人的教育、引導及一代代的言傳身教,從而培育了一大批人才。從清康熙年間至民國十九年,九支入川黃氏之一的黃揚後裔就出了文武舉人兩人,國學生11人,貢生9人,秀才30人,類式於秀才和貢生者31人,事蹟載入縣誌、州志者有15人。同時還有割股肉熬藥或合燉豬肉而治父母之病的著名孝子黃玉堂、黃定中、黃賓中、黃文地、黃汝湍夫婦、黃汝桐次女,有剛正不阿、廉潔清正的吏員黃汝濂、黃汝瑛,有勇鬥地方豪強並率民團擊敗神拳而保護村寨的英雄黃汝森,有為民義診、熱心公益事業而飽受讚譽的名醫黃汝桐、黃汝楷、黃世廣、黃立芹,有施棺木、修義倉、敬祖愛族、廣施善行的名人黃汝楨,有押運公糧被匪徒打劫而變賣家產充公的黃世冕,有扶弱濟貧、敬宗收族、捐房產錢糧修祠修寨的黃正根,有建義學、為民斷公道而飽受讚譽的黃正康,有帶兵剿匪、舉辦教育、為民排糾斷案功勳昭彰者黃銑,有剿匪安民、襄贊辦學及賑災的模範軍人黃仲犀,有創辦學堂、培育人才業績卓著者黃立涫,有革命黨人、一介鴻儒黃淑亮(著有《澹莊集》及《資陽丹山黃氏族譜》等),有肅匪患、保境安民的功勳官吏黃德昭,有受清朝皇帝誥封的黃汝楠及黃正松夫婦、黃世材夫婦。另外還有“邑中雙孝”、“一門四才子”、“弟兄三秀才”、“一門五老”之稱的黃姓地方名人。

在全縣範圍內,更是人才濟濟。據不完全統計,政界出了監察御史(明·黃貴)、省長(民國·黃立臻)及地廳級幹部10人、處級幹部11人,在軍界出了將軍(清·黃國仲、黃世傑)、軍長、師長、旅長、團長,下級軍官不計其數;出了大孝子(黃升事蹟載《宋史》及《新唐書·孝友烈傳》)、教育家、書畫家、作家、音樂舞蹈家、雜技藝術家、石雕藝術家、國家級財會專家、法制專家、高級律師、醫學專家、水利專家、革命烈士及一大批企業家。這些都是資陽黃氏移民構建和諧氏族,傳承祖先美德,堅持教化育人的結果。

五、與時俱進樹新風,繼往開來創和諧

傳統氏族文化,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在舊社會,它對維護氏族的團結和穩定、促

進社會進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有消極的一面。如“男尊女卑、三從四德、婚姻包辦”等思想觀念,就限制了人生自由,踐踏了生命尊嚴;尤其是神權、族權、夫權等封建糟粕,

成為人們的精神枷鎖。新中國成立後,政府廢除了宗法制度,推翻了“三座大山”,建設了新型的社會關係及思想道德文化體系。尤其是在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快發展的今天,如何傳承優秀氏族文化,摒棄封建糟粕,堅持與時俱進,以氏族文化促進尋根文化、旅遊文化的發展及和諧社會的構建,已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在這方面,資陽黃氏移民做了有益的探索。

(一)團結收祠,保護遺產

位於丹山鎮五龍井的黃氏宗祠,土改時既未作為地主財產沒收,也沒有作為廟宇、教堂等收歸國有。解放後,它先後被五龍鄉政府、五龍鄉糧站、村小、五龍鄉小學徵用。2001年下年,學校因遷新校搬出了祠堂,擬將祠堂以6千元的價錢賤賣給私人拆毀。可祠堂屬160年前修建的古典建築,是當地一處重要的人文景觀和值得開發的旅遊資源;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應該進行妥善的保護和利用,而不應擅自拆毀。於是,當地黃氏族人一方面積極向鎮、縣政府和有關單位反映,尋求保護,一方面以合法的手段阻止他們的行為。經上級有關部門干預、調解及多方協商,黃氏族人最終收回了祠堂,由自己管理及開發利用。要是沒有良好的文物保護意識和團結抗爭的精神,這個祠堂也就蕩然無存。

黃氏宗祠因年久失修,部分牆壁坍塌,屋頂漏雨,石刻被水泥填平,古戲臺、“奉先殿”上的格稜花窗門及祠內木雕等被人搗毀,地面坑窪不平,大門前的牌坊門樓也是色彩褪盡,滿目破敗景象。為及時維修祠堂,開展有益活動,當地族人成立了由每個大隊、生產隊及其它鄉鎮宗親代表組成的“黃氏宗祠維修理事會”。理事會成員以分片包乾的方式,走村串戶宣傳動員,組織族人捐款捐物。同時,召集族中文化骨幹,蒐集整理祠堂原始資料,制定修復方案,監督工匠維修等,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恢復了部分歷史文物,祠堂面貌煥然一新。

今年7月,祠堂所在地遭到颶風的襲擊,奉先殿被倒下的大樹打壞,損失極大。族賢們團結齊心,不畏艱險,連夜頂著驚雷、冒著大雨奔赴現場,想盡千方百計及時排除了險情;隨後八方奔走,號召族人奉獻愛心積極捐助,運送磚木等進行培修,恢復了大殿的原貌,一座完好的祠堂依然屹立在我們面前。

(二)傳承美德,構建和諧

有了宗祠這個舞臺,如何順應形勢開展活動,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資陽黃氏集思廣益,形成共識,制定了宗族活動之宗旨:以血源親情為橋樑,以宗祠為思想文化活動陣地,以弘揚家族精神和傳統美德為核心,以姓氏文化研究和宗親聯誼活動為載體,以教化育人、激勵後昆、構建和諧氏族為目標。信奉科學,反對迷信,與時俱進,與反動邪教組織劃清界限;維護氏族團結和社會穩定,積極推進當地的精神文明建設。

解放前,在宗祠舉辦的清明會,是全縣黃氏宗親祭祖、聯誼最重要的活動。解放後,所有宗族活動都因受到限制而被迫停止。改革開放後,這些傳統文化活動才逐漸恢復。但現在要象以前一樣召開清明會,卻是非常困難。因為黃氏族人大部分是農民,中青年這時候都在外面打工掙錢,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殘在家中;再加之讀書的學生、工作單位上班的宗親這時候也不能回來,那如何召開會議?若是這些人都不能回來參加活動,那優良傳統如何傳承?姓氏文化研究及文物保護等工作又如何開展?活動失去了應有的意義。為此,黃氏宗賢審時度勢,商定每年正月初六在宗祠召開新春祭祖會,全縣宗親代表都可參加聚會。大家既可聯絡親情,感受氛圍,接受教益,又繼承了古老的傳統習俗。2002年,宗祠召開了第一屆新春祭祖會,參會代表一千多人。一是舉行隆重的祭祖儀式;二是宣傳弘揚孝悌家風和開拓進取、團結互助的氏族精神,加強思想引導,教育族人愛國愛鄉,守法紀法規,重敬老尊賢,講誠實守信,懂文明禮貌,做一個合格的公民。鼓勵族人勇於開拓,自強不息,奮發有為,為父母爭光,為氏族添彩。三是通報族人的發展狀況、宗祠維修情況及財務收支情況,對新年的工作進行規劃,張榜公佈捐款人名單等。2006年,族賢順應形勢發展,成立了雁江區黃氏宗族同宗聯誼會,進一步加強氏族文化研究和宗親聯誼活動,多方籌資對祠堂進行維修。2007年春節期間,該會在資金十分緊張的情況下,組織專人到鄉下村社看望了部分貧困大學生家庭,送去了慰問金,鞭策、鼓勵學子。宜賓黃姓文化研究會也組團來此參加活動。先後出席了歡迎會、新春聯誼茶話會,拜謁、祭奠了資陽部分入川始祖墓。各地宗親歡聚一堂,共敘親情,交流學習心得,增強了彼此的情誼。初六早晨,祠堂前大壩鑼鼓喧天,歌舞隊員載歌載舞迎接各地宗親,並在祠堂裡表演了精彩的文藝節目。2008年新春祭祖會,分別對貧困孤寡老人和特困大學生進行了現場捐助,鼓勵老人樹立信心,度過生活難關,安享幸福晚年;鼓勵學子勤研苦讀,學有所成,更好地報效祖國和人民。

新春祭祖會開辦至今已有七屆,最少時一年坐了90桌,最多時達到120多桌。前三屆辦會的桌子板凳及碗筷都是由附近生產隊臨時拼湊,會議伙食全由族人自己操辦。2005年通過捐資捐物新做了120套桌凳,購置了100多桌人吃飯所需的碗筷,為族人聚會奠定了基礎。同年,祠堂“奉先殿”裡重鑄了祭祀臺,舉行了隆重、莊嚴的安神敬祖儀式。

同時,為弘揚黃氏家族的忠孝家風,每年清明節族賢都要組織規模盛大的掃墓活動,到一個個祖墳上祭奠。傳統七月半,據說是陰間老人“過年”的日子,他們也要組織族人披紅掛綵、吹吹打打到祠堂舉行“拜年”活動,為老人燒錢化紙,為所有宗親祈福。

(三)登高望遠,面向未來

如今,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進程中,資陽(現雁江區)黃氏移民登高望遠,群策群力,勾畫出新的發展藍圖:以“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美好家園”為主題,以“大力培育人才,實現氏族振興”為目標,積極建立講文明、守法紀、傳美德、重奉獻的和諧氏族。其一,以文化為載體,以親情為紐帶,以祠堂為舞臺,進一步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弘揚忠孝家風和開拓進取、團結互助的氏族精神,教育族人愛國守法、堅持正義、崇尚科學、抵制迷信、明禮誠信、敬奉先祖、尊老愛幼,引導族人樹立雄心、好學上進、勤勞儉樸、艱苦創業,培育高雅健康、樂觀向上的生活情趣,鼓勵族人奮發有為。其二,在條件成熟時成立四川省黃姓文化研究會資陽分會,加強與省內外宗親的聯絡,深入開展氏族文化研究,努力挖掘和保護文化遺產,搞好譜牒的續修,為方誌提供參考。其三,關心黃姓老人的生活。在重陽節組織人員購買慰問品,走訪慰問八十歲以上的老人,讓他們感受到親情和溫暖,幸福地安享晚年。其四,在條件成熟時,每年對新考中的大學生進行精神及物質獎勵,鼓勵他們勤奮學習、開拓奮進。其五,對全區(縣)的特困高中生、大學生進行統計,並爭取氏族富商和企業家扶貧,支助他們完成學業,使更多的人才脫穎而出。其六,傳承黃氏家族敬老孝老的孝悌家風,每年評選表現突出的孝子進行表彰,樹立先進典型,營造良好的道德環境。其七,對本地經濟困難而無法安裝有線電視的黃姓農民,儘量在經濟上給予支助,以豐富他們的文化娛樂生活。

前國務院溫家寶總理在與季羨林先生探討“和諧”時,曾提出如下見解:“《管子·兵法》上說:‘和合故能諧’,就是說,有了和睦、團結,行動就能協調,進而就能達到步調一致。協調和一致都實現了,便無往而不勝”。雁江黃氏移民正是通過和諧氏族的構建,增強了族人的思想素質,規範了倫理道德行為,增強了遵紀守法的自覺性,化解了氏族內外的諸多矛盾,培育了不少人才,維護了社會治安和社會穩定,為古今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註釋:

①李映發:《四川客家人的信仰與習俗》,載《四川客家通訊》2008年第一期,47頁。

②黃淑亮:《資陽丹山黃氏族譜》天集,30頁,民國19年資中鑲印。

③黃淑亮:《資陽丹山黃氏族譜》天集,25頁,民國19年資中鑲印。

④黃淑亮:《資陽丹山黃氏族譜》天集,25頁,民國19年資中鑲印。

⑤黃淑亮:《資陽丹山黃氏族譜》天集,26頁,民國19年資中鑲印。

⑥黃淑亮:《資陽丹山黃氏族譜》天集,13頁,民國19年資中鑲印。

⑦黃淑亮:《資陽丹山黃氏族譜》天集,12頁,民國19年資中鑲印。

⑧黃淑亮:《資陽丹山黃氏族譜》天集,11頁,民國19年資中鑲印。

⑨黃淑亮:《資陽丹山黃氏族譜》天集,11頁,民國19年資中鑲印。

⑩黃致宏:《福建黃氏世譜·源流世系編》,344頁,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7年12月第一版。

⑾常青:《黃姓史諜》16頁,2005年出版。

⑿黃淑亮:《資陽丹山黃氏族譜》天集,13頁,民國19年資中鑲印。

⒀黃淑亮:《資陽丹山黃氏族譜》地集,2頁,民國19年資中鑲印。

⒁黃淑亮:《資陽丹山黃氏族譜》地集,45頁,民國19年資中鑲印。

⒂黃淑亮:《資陽丹山黃氏族譜》地集,51頁,民國19年資中鑲印。

⒃黃淑亮:《資陽丹山黃氏族譜》天集,28頁,民國19年鑲印。

⒄黃淑亮:《資陽丹山黃氏族譜》地集,39頁,民國19年資中鑲印。

⒅黃淑亮:《資陽丹山黃氏族譜》地集,37頁,民國19年資中鑲印。

⒆張明興:《試論全球客家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載《四川客家通訊》2008年第一期,22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