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女性主義解剖刀,讓你不再害怕性別麻煩

一把女性主義解剖刀,讓你不再害怕性別麻煩

最近幾年,許多人會產生這樣的疑問:為什麼女性的訴求遍佈各個角落? 她們是真的遭受不公,還是要求太多呢?

比如為什麼明明被稱為“女神”,有專屬的消費節,她們卻更偏愛“婦女節”三個字,還認為“女神節”是侮辱?

明明可以在戀愛中撒嬌、收禮物、設計求生欲測試,她們為何仍然抱怨男朋友不尊重自己?

明明在婚後被稱為賢惠的妻子、偉大的母親,還可以選擇做個不必操勞生計的家庭主婦,她們為何卻想拋棄這些角色,強調要以自己的名義活著?

相比起來,被要求有車有房賺錢養家、還不能抱怨、哭泣的男性不也很慘?

但當與女性主義相關的話題被不斷言說後,不少人的女性意識、平權意識開始覺醒。他們意識到,之所以會認為女性並未遭受不公,是因把目光聚焦於個體性的經驗,而不是結構性的問題,或由於生活環境的影響將很多問題視作了“自然”。

而事實上,我們的社會文化無論在具體權利、還是行為語言上都對女性有更多結構性的限制,且已經長期積累,而許多表面上的女性優勢也是限制的結果。

但意識到了問題後,隨之而來的困惑也更多了

一把女性主义解剖刀,让你不再害怕性别麻烦

女性主義是洪水猛獸嗎?

網絡上與女性相關的爭議雜多,但許多問題被討論得細碎無果,並不能深入到女性主義理論體系中。比如我常看到某女性在遭遇問題併發聲時,評論者迅速進入“這是隻針對女性、還是男性也可能遭受?”的爭論中,但往往難以定論,便演化成“什麼事兒都往女權上扯”的指責及對發聲者是“真女權”還是“偽女權”的鑑定中。

而平等與自由的界定也更加模糊。比如有人在女性與戀人相處時開銷要不要AA、應不應該撒嬌示弱、家務怎麼分才公平上感到頭疼,不知女性主義者該如何做才算爭取平等。

這些問題令很多人感到困惑,他們覺得什麼是真女權、真性別歧視、什麼又算平等變成了看似無法辨明的問題,面對“女權”或“女性主義”一詞時也本能地退了一步。

而即使問題被看見了,也有人認為平等之路漫長,需要更多優秀女性成為各行各業的頂尖人物、再推進相關政策落地。所以在大的問題未解決之前,反覆討論各類小問題並不必要,還需冒著成為眾矢之的的風險。

一把女性主义解剖刀,让你不再害怕性别麻烦

但女性主義並非洪水猛獸,它指向的也並非是模糊、對立或難以解決的問題,而是包含性別、權利等文化發展在內的自由思考、自如生活之路,對男女都是同樣的。只不過我們擁有的能理性、深入對話的空間太少了,而在女性聲量爆發的背後,又是漫長不平等文化的積累,及每一個個體對成長環境中無數無言瞬間的重新審視,如女性主義學者張念所言,這場聲量的爆發是一種“勢能的爆發”。

我認為與其警惕、畏懼,或一一甄別哪個是真女權、哪個是偽,不如先回到問題產生的根源,弄清楚這場爆發性聲音中隱藏著一條什麼樣的人類文明線索。它為何會被切分成如此多細碎的問題?細碎問題的本質是什麼?它們是如何作用到女性身上,又是否單單作用到女性身上?

性別文化關乎每一個個體的自由

或許你已經意識到了,附加在女性身上的限制並非一條獨立的繩索,而是無數牽連著每一個個體生存細節的網絡。

它將貞操、賢淑、生育捆綁在女性身上時,也將與之相反的特性捆綁在男性身上,並組成了性別二元文化和與之匹配的異性戀婚姻模型。它在以自然之名劃定某一性別群體為強者時,也將同樣的強與弱、有權與無權的邏輯複製到了除性別之外的無數生活場所中。它同樣捆綁著每一個個體愛與恨的情感,我們的慾望,及想要“活出自我”時的自由。

一把女性主义解剖刀,让你不再害怕性别麻烦

上野千鶴子在東京大學的演講

因而若要清晰梳理這一切,則需要深入到性別文化的發展中。你會發現女性主義可以當做一把很好的、用來審視文明偏差、也能審視日常生活及自我的尺子。

那些看上去瑣碎、充滿衝突的聲音也不再令人感到困惑或畏懼了。你能清楚地明白它們為何產生、該如何與之對話;也能清楚地明白自己身處於什麼樣的環境中,在哪些具體的生活場景中該勇敢爭取,或堅持說“不”,在哪些情況下,對方其實也沒有惡意,只是我們錯怪了彼此的需求。而當我們都處於不自由的環境中時,又該如何彼此維繫、如何共同學習更自由地思考。

我們與兩位中國女性主義先鋒共同製作了這樣一堂思想課,從當下熱議問題出發,追溯性別文化的發展,搭建女性主義理論視角,在引發形而上思考的同時,也能給你應對現實問題的建議。

一把女性主义解剖刀,让你不再害怕性别麻烦
一把女性主义解剖刀,让你不再害怕性别麻烦一把女性主义解剖刀,让你不再害怕性别麻烦

24期音頻課

原價99元

限時68元特惠

一把女性主义解剖刀,让你不再害怕性别麻烦

每一位女性都應該覺醒

分享給身邊的女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