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讓我們專注“性別”,而不僅僅是“女權”

性是生物學上的概念。一個人是男性或女性,是因為他們的性器官與基因而定,即生理上的男或女。相較來講,性別是心理學或文化上的概念,是每個人對於自己或他人所具有的、顯露的男性化與女性化特質的一種主觀感受,是一種性別認同。


語言與性別研究之間的結合,就是在探討“性別”是如何被討論和言說的。例如男人、女人、男孩、女孩等,他們是如何被稱呼的,別人對他們說了什麼。他們是如何被談論、如何被描述,以及如何被書寫的……性別不是單純的男女,而是被談論和書寫的對象,是一套思想、一套意識形態、一套價值觀和標準,同時也是一套刻板的印象與理解。


因此,性別是多樣的,而非單一的。正如西蒙娜·德·波伏瓦在《第二性》中所特別強調的那樣,性別是後天由所處的歷史時代和社會文化所影響和建構而的。她在書中寫道,“人非與生俱來是女人,而是變為女人”。她的觀點強調,性別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人們在歷史和社會文化框架下,通過教育、法律、習俗、宗教、媒體等形式逐漸獲取的和習得的。Cameron強調性別可以轉換,不能預先設定性別。女人不是天生就是女人,而是逐漸“變成”女人。人們在參與和從事社會實踐或讀寫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地調整自己的行為,來適應所屬社區的要求,並逐漸形成其性別特徵。


未來,讓我們專注“性別”,而不僅僅是“女權”


這種建構性別多樣性的觀點,在西方媒體塑造的男性特徵沿革中表現尤為明顯。例如,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電影裡的男性主角外形大都是絡腮鬍、長髮,而性格都粗狂、暴力、強悍,以《終結者》中的施瓦辛格為代表。八十年代,007號特工邦德則開始帶有更多的情感,並以英俊的外貌為驕傲。而相較來講,當代流行的男主角,如美國隊長,則留短髮、使用一些化妝產品、時尚穿著,而且更具有溫柔的特質。


未來,讓我們專注“性別”,而不僅僅是“女權”

揚之水在《無計花間往》中分析中國宋詞時,也表達了中國文化中性別上這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思想。在評價南宋男性詞人特徵時,她寫道“何謂詞人、詞心?大約提起詞筆,必先換一種思維方式,換一套語言符號,換一副觀世的眼觀,及至轉換自己的身分,猶如須眉扮演蛾眉的反串。在此意義上也可說,詞的世界是由男性營造出來的一個女性的世界。”這段話也鮮活而又生動地說明了宋詞是當時男權世界裡,男性表達和宣洩情感的途徑。揚之水的詮釋也從側面說明,性別是一種自我表達與呈現,而非男與女的截然不同的區分。


未來,讓我們專注“性別”,而不僅僅是“女權”


所以,“性別”實在是社會性的,隨著社會和歷史的變化而更迭的動詞。它描述的是一種或一系列行動及行動的結果。在《壞女孩:違背道德規則的認同》一書中,美國黑人女孩常常使用違背道德規則的語言習慣或假裝她們具有但實際上不一定具有的超越罪惡的能力,來挑戰西方現有的一些霸權分類,例如白人、男性、中產等。這種通過語言來展現性別特徵,抵制某種話語的行為體現了個體能動地應對話語的過程。


未來,讓我們專注“性別”,而不僅僅是“女權”

這些年,性別話語有了很大改變。Gauntlett對男性和女性雜誌進行了分析。他發現人們通常認為男性雜誌的內容是穿比基尼的女性、足球和啤酒。而事實上,現代西方男性雜誌則更多包含兩性關係應如何處理、飲食、心理、時尚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通過對以上話題的討論,這些雜誌希望能夠構建一種當前社會所期待的理想中的男性形象,即聰明、健美、知識淵博、樂於為他人考慮、享受極限運動,並能夠在任何事中獲利。此外,這些男性雜誌的風格也並非包含了傳統觀念中的強悍的語言,而是充斥著幽默和反諷的風格。這樣的風格摒棄了男性感覺“被告知”的擔憂,而更好地滿足他們自我感覺無所不知的心理。


相對來講,現代女性雜誌則更多地強調“女性力量”。理想中的女性應該是“有吸引力、姣好、獨立、聰明有智慧”的女性。儘管女權主義是這些女性雜誌的一個元素,但也並非是全部。

很多年輕女性認為,女權主義是她們母親那代人的產物。她們要發展她們自己的語言來應對性別不平等。Gauntlett在對雜誌的分析中充分地展示了當前影響男性和女性的話語已經發生了巨大改變。一方面,男性雜誌較以往更傾向於在保有男性基本特質的情況下,培養他們成為合格的女性伴侶。換句話說,更具有所謂的女性特質。另一方面,受女權主義的影響,女性更為獨立和自信。換句話說,更具有所謂的男性特質。


現實生活中,無論男女,我們都不得不努力地去抵制一些性別的刻板印象的語言。


刻板印象一:男生適合學理科,女生適合文科


公平地說,在語言描述和言說“科學家”這個身份的時候,無論男女都沒怎麼佔到便宜。


人們對“數學家”的印象並不總是積極而肯定的,常常帶著“怪胎”這種刻板印象,例如“年紀大、白人、中產、非同性戀者以及與穿著和姿勢奇怪、精神狀態欠佳、不善社交、性格古怪等。”此處,你也可以聯想一下《生活大爆炸》這部劇。倘若分析國外《美麗心靈》《派》《攔截密碼戰》和《心靈捕手》這四部著名的數學家電影,其中的數學家也是“男性、無趣、沉迷於不相關的事物、社交無能以及不成功的異性戀者。女性在這些電影中要麼是戰利品,要麼是伴侶。”


未來,讓我們專注“性別”,而不僅僅是“女權”


女性更多地時候被劃在與高智商人群相關的話語之外。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女性參與到自然和社會科學工作中去。即便如此,女性科學工作者經常會被特別強調或被冠以“另類”性別。


儘管如此,當代從事科技的女性形象較之以前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觀。Steinke曾對1991到2001年對從事科學、工程和技術相關的女性為主導的電影進行了分析。所檢驗的電影儘管仍然遵從傳統固有形象,把女性科學家和工程師塑造得較為柔弱,但影片中的女性們面容姣好、年輕、有吸引力,而且有較高的社會地位。事實上,近年來在中國無論是紙質媒體還是新媒體讀寫環境下塑造的女性形象也都更具積極特色。她們有學識、能言善辯、坦率、奮發、自信、能幹、有創造力、獨立。這些形象的創造有可能會給年輕女性樹立正面的榜樣,有利於她們把未來的職業設定為科學家和工程師。當然,電影中也展現了女性在職業生涯中所面臨的巨大壓力。所檢驗電影中,大部分的女性科學家和工程師都是單身。如果他們結婚或晚婚,大部分也沒有子女。很少有電影把女性科學家和工程師描述成職業母親。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彰顯了當代女性所面臨的困境,即女性應該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同時這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問題,為什麼職業女性會面臨家庭還是工作這樣的兩難處境,而有家庭的男性似乎從未面臨這一問題?


未來,讓我們專注“性別”,而不僅僅是“女權”


刻板印象二:“男強女弱”很有道理。可怕的是女生也覺得有道理


Attane在2012的研究中,中國三分之一的受訪者(其中女性33.3%,男性34.0)都不否認‘男強女弱’或‘男性能力天生比女性強’這樣的傳統話語。女性家庭地位和角色的相關話語也使得女性角色被較多地固定在家庭上。這些話語包括“男人應該以社會為主,女人應該以家庭為主”(2010年男佔61.6%,女佔54.8%)“幹得好不如嫁得好”(2010年,男佔40.7%,女佔30.2%)。2000年到2010年,認同上述語言的人,數據不僅沒有降低,反而還有所增加,趨勢和傾向性也沒什麼改變。具體數據可見下圖。


這些話語的潛在意蘊是男性努力工作,服務社會是天經地義。更多的女性將這些話語內化為他們對家務勞動的認同。2010年調查顯示,工作中的女性在家務勞動上消耗的時間是男人的三倍,而很少有人對此時間分配表達不滿。事實上,85.2%的女性宣稱對其在家務勞動中的地位感到滿意。

未來,讓我們專注“性別”,而不僅僅是“女權”

圖片來自於Attane, I. Being a Woman in China Today: A Demography of Gender. China Perspectives, No 4 (2012), pp.5-15.


刻板印象三:女生學習成績更好,於是女生很好的教育,於是男女很平等


在英國,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葉發佈的數據顯示,儘管男女考試之間的成績有了一定的改進,仍有更多的女孩兒在GCSE成績上要比男孩兒高很多。在2013年,在GCSE分數上,72.3%的女孩兒獲得A到C的成績,比男孩兒的63.7%高近十個百分點。


這一點的確表明她們的學習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青少年女性較高的學術成績可能會導致她們對自己的不自信和潛在能力的丟失。尤其是在一個組群裡,相較來講,男孩兒更容易在一組中獲得領導者的角色,更能夠使得本組專注於某個任務,更容易對新的話題發出動議。在大多數類似的情況下,女性常常選擇保持緘默。


這兩天,在網上瀏覽。無意中發現某網站提前預備的3月8日這天給女性推薦的書單。第一本的核心詞是“母親”,第二本核心詞是“管家”…… 此後,就實在無法瀏覽下去了。這無異於3月8日這天,女性朋友們集體去學“縫紉”。


那這天我們該做點什麼呢?


疫情過後,選個豔陽高照的好日子,組織女神們去靶場打個槍;組織男神們去繡個花。


參考文獻:

[1] 西蒙娜·德·波伏瓦. (2014). 第二性. 上海: 上海譯文出版社.

[2] 揚之水. (2011). 《無計花間往》.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3] Attane, I. (2012). Being a Woman in China Today: A Demography of Gender. China Perspectives, 4, 5-15.

[4] Bucholtz, M. (1999). Bad girls: transgressive identities. In M. Bucholt, A. C. Liang, & L. A. Sutton (Eds.), Reinventing Identities: The Gendered Self in Discours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5] Cameron, D., 2005. Language, gender, and sexuality. Applied Linguistics 26(4),482–502.

[6] Evans, K. S., Alvermann, D., & Anders, P. L. (2010). Literature discussion groups: An examination of gender roles. Reading Research and Instruction, 37(2), 107-122.

[7] Gauntlett, D. (2002). Media, Gender and Identity: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Routledge.

[8] Steinke, J. (2005). Cultural Representation of Gender and Science: Portrayals of Female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in Popular Films. Science Communication, 27(1), 27-63.

[9] Wodark, R. (2015). Gender and Language. In J. D. Wright (Ed.),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pp. 698-703). Oxford: Elsevie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