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不計代價南征嶺南的原因,是為了北上抗擊匈奴


公元前219年,統一六國剛兩年的秦始皇馬不停蹄地派出50萬大軍,由屠睢率領,分兵五路,南征百越之地。進攻閩越和東甌的這一路大軍進展順利,當年即攻下該地,設閩中郡。但其餘四路秦軍在進入今兩廣境內後,遭到嶺南越人的頑強阻擊,秦軍傷亡慘重,"伏屍流血數十萬",統帥屠睢戰死。秦始皇又徵發戍卒、罪人,以任囂為統帥,趙佗為副統帥,再次南下嶺南,經過艱苦卓絕的戰鬥,於公元前214年征服嶺南地區。

秦軍為了征服嶺南付出了巨大代價,不僅統帥屠睢被殺,且幾十萬秦軍喪命。損兵折將後秦始皇並未停止,再派任囂、趙佗率眾南下。此外,還有10萬士卒(另一說20萬)被徵調修築靈渠。秦始皇花費如此代價征服嶺南,歷來讓人費解。

到底有什麼東西值得秦始皇如此大動干戈?

按傳統的說法,原因是"利越之犀角、象齒、翡翠、珠璣",這是《淮南子》上說的,但這個理由難以令人信服。其實,在商周時期嶺南地區就有向中原天子進貢方物的傳統,所以秦始皇如果真的想獲得嶺南的寶物,他可以通過仿效商周採取索貢的方式,或者貿易等低代價方法實現。另外,《淮南子》是一本雜書,書中充斥著很多神話寓言的故事和奇志怪誕的描寫,離嚴肅的史學相距尚遠,所以書中的觀點不足為據。

更令人費解的是,秦軍攻取嶺南後設立三個郡,三郡卻由帶有軍事性質的郡尉節制,和以太守為最高長官的中原的郡完全不同,這說明秦始皇對嶺南是以軍事控制為主,這跟他攻下關東六國後將秦制移植過去施行行政統治的做法不同。

秦始皇不計代價南征嶺南的原因,是為了北上抗擊匈奴

秦嶺南三郡:象郡、桂林郡、南海郡

一、秦朝善於轉化地緣劣勢

追溯秦國曆史,我們可以發現它有個特點,它在某一個方向軍事行動無法進展時,它會轉向反方向開拓戰略空間,這可能是秦人特別的智慧。

1、春秋時秦國被晉國阻擋,轉身向西進攻西戎

春秋時期,秦穆公銳意進取,希望能向東擴張,但晉國阻擋了它的步伐。晉國是繼齊國後的霸主,無論軍事、經濟、文化都比秦國強大。面對比自己強大的晉國,秦國採取的主要外交政策是與之維持良好關係,無論是通過聯姻結為"秦晉之好",還是和晉國結為軍事同盟,秦穆公可能希望以晉國為立足點擴大自己在中原的影響力,但多少仍透露出秦穆公的無奈。

公元前628年,晉文公去世,秦穆公認為東進和晉國爭霸的時機已到,不料崤之戰中秦軍被晉軍全殲,秦穆公東進的夢想破滅。此後,秦晉多次交戰,雖互有勝負,但秦國依然無法撼動晉國的強國地位,晉國成為秦穆公進軍中原的障礙。

秦始皇不計代價南征嶺南的原因,是為了北上抗擊匈奴

春秋時期秦、晉方位圖

東擴受阻,秦穆公轉而向西。秦國的西邊遍佈戎狄之族,有記載的比如大荔、昆戎、烏 氏、陸渾、義渠、綿諸、翟等等,自立國起就和秦國爭戰不停,雄心勃勃的秦穆公不同於他的祖先,這一次他打算一勞永逸降服諸戎狄。公元前623年,秦穆公攻打綿諸,速戰速決滅了這個強戎之國,活捉了綿諸王。綿諸是西戎中最強大的部族,秦穆公挾軍威乘勝追擊,其他弱小的戎狄部落皆望風而降,史載"益國十二,闢地千里,遂霸西戎",周天子得知後遣使祝賀,秦穆公在中原的地位大增。

2、戰國時東進被合縱所阻,秦國向西進軍巴蜀、義渠

戰國前期,魏國在第一代國君魏文侯的勵精圖治之下,發展為中原霸主,成為威脅秦國的強國。此時的秦國不僅無力東擴,還有被魏國滅掉的危險,因為魏國主動向西擴張,秦魏之間就此發生了十一年的"河西之戰",秦軍節節敗退。正是在這種壓力下,秦獻公和秦孝公發憤圖強,尤其是孝公任用商鞅進行變法,富強起來的秦國才收回了河西之地。

商鞅變法後的秦國勢不可擋,促使東方六國改變策略,他們互相聯合對付秦國。秦軍雖然強悍,但沒強大到戰勝合縱六國的地步,東擴事業停滯。

秦始皇不計代價南征嶺南的原因,是為了北上抗擊匈奴

戰國時期秦、巴蜀、義渠等國方位圖


①、西南的巴蜀

東進受阻,秦國再次轉向身後,首先把目光聚焦於巴蜀之地。公元前316年巴蜀發生內亂,秦國準備趁機進攻巴蜀,不料恰巧此時韓國入侵秦國。關於是否要進攻巴蜀,秦國內部意見出現分歧,主張連橫的張儀認為應該東進攻韓,但司馬錯認為如果進攻韓國會招致六國的聯合反擊,秦國難敵六國,不如先攻下弱小的巴蜀,既獲得領土和財富,又可從上游順江而下威脅楚國。秦惠文王採納司馬錯攻巴蜀的計劃,作出了有利於秦國的正確決策。

②、西北的義渠

將天府之國收入囊中後,秦國將目標轉向西北的義渠。秦穆公曾經打敗義渠令其臣服,但義渠不甘心失敗,經臥薪嚐膽、積蓄力量後捲土重來,併成為西戎的霸主。就在兩年前(公元前318年),義渠聯合關東五國圍攻秦國,秦國腹背受敵被義渠打敗。公元前314年,秦惠文王調大軍三面攻打義渠取得大捷,但並沒有將其完全消滅。秦惠文王死後,攝政的宣太后改變策略,她通過和義渠王成為情人關係取得他的信任,最後請君入甕殺死了義渠王,義渠最終被消滅。

秦始皇不計代價南征嶺南的原因,是為了北上抗擊匈奴

影視劇中的義渠王,乃秦宣太后的情人

二、 “以退為進”讓秦國收穫良多

如前文所述,春秋戰國時期,秦國的目標是東邊的中原,但常被阻,於是它轉而向西。秦國這麼做的目的第一是獲得更多的戰略空間,第二是防止後院起火、腹背受夾攻。除了達到兩個目的外,秦國常有其他收穫。也因為收穫良多,秦國才樂此不彼。

1、秦穆公被周天子賜予"霸主"稱號

春秋時期秦軍往西攻打以綿諸為首的西戎,獲得成功,各戎狄紛紛臣服。周天子聞訊非常高興,自幽王被殺、平王被迫東遷以來,周王室對此恥辱耿耿於懷,如今秦國傳來了振奮人心的消息,周天子遂遣使祝賀,並"致伯"。"伯"是一方之長的意思,"致伯"即是授予秦國西方霸主的意思。秦穆公被周天子肯定為霸主,其在中原的威望大增,這可能是秦國的最大意外收穫。

2、斬獲蜀地大糧倉

秦穆公之後秦國走向衰落,戰國前期受到"三家分晉"走出來的魏國的嚴重威脅,到了秦獻公整治內政、秦孝公任用商鞅學習魏國變法後,秦國才重新崛起。崛起後的秦國東擴也沒有想象的順利,因為東方六國聯合起來防範秦國。秦國於是向西擴展勢力範圍,巴蜀、義渠相繼被滅成為秦國郡縣控制地。並且,秦國從中獲得了重大收穫:擁有蜀地這個大糧倉。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蜀地大糧倉對秦軍的意義重大。36年後,司馬錯率十萬大軍、六百萬斛糧食沿涪水而下深入楚國腹地一舉攻下黔中郡,楚國驚愕失色。

"司馬錯率巴、蜀眾十萬,大舶船萬艘,米六百萬斛,浮江伐楚,取商於之地為黔中郡。"

僅僅三十多年後就可積粟調糧六百萬斛,可見蜀地大糧倉名不虛傳。有學者認為,收穫蜀地讓秦國統一中國的時間大大提前。

秦始皇不計代價南征嶺南的原因,是為了北上抗擊匈奴

斬獲巴蜀的功臣司馬錯,乃司馬遷八世祖

三、 秦始皇南征百越的原因呼之欲出!

早在戰國時期,匈奴就對趙、燕、秦構成巨大威脅,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匈奴已發展為融合北方多民族的強大政權,如何擊敗這個迫在眉睫的外患,秦始皇不得不作出戰略安排。攘外得在安內之後,於是統一中國後不久,秦軍50萬大軍即馬不停蹄揮師南下征服百越,這種做法,正是秦人祖先留下來的智慧,醉翁之意不在百越,在乎匈奴是也,這個道理只有秦人能懂。

百越之地大致包括現在的江蘇南部、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海南、越南北部等地區,正處於秦國的大後方。正如戰國時期秦國正和東方五國作戰時,義渠在背後入侵一樣,正如秦國在河西之地敗於魏國之際,蜀國奪取漢中一樣,秦國如果不先征服百越,很難放心和集中精力和匈奴作戰。這不是無的放矢,八十多年後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想聯合大月氏夾擊匈奴,結果張騫被匈奴抓獲,匈奴人質問:"你想經過匈奴領土去聯合月氏,那我們匈奴可以經過你們漢地去聯合南越嗎?"這說明,匈奴不僅對嶺南有所瞭解,而且有聯合南越國的意識!

這也可以解釋本文開頭提出的為什麼秦國對嶺南以軍事控制為目的,因為這是對匈協同作戰的一部分,其本質是對匈作戰的先導行動。

秦始皇不計代價南征嶺南的原因,是為了北上抗擊匈奴

千古名君秦始皇

南征百越的軍事行動從公元前219年開始至公元前214年結束。就在嶺南軍事行動結束的前一年即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蒙恬北上抗擊匈奴,結果"卻匈奴七百餘里",收復"河南地",匈奴頭曼單于移徙漠北。伐匈的成功再次印證秦人的智慧。之所以選擇在公元前215年進攻匈奴,秦始皇應該在這段時間得到南方前線上報的消息,秦軍的嶺南行動進入收尾階段,征服嶺南已勝利在望。

結語

秦國在春秋戰國這幾百年實踐中形成了一個傳統,即當它往某方向的軍事行動不順利時,它會反向開拓自己的戰略空間,這種做法成就斐然,讓秦國屢獲甜頭,因此非常自信。百越之地文化落後,瘴癘橫行,秦始皇居然派遣幾十萬大軍不計代價將其征服,看似無法理解的行為其實隱藏在秦國人過去幾百年的傳統中。

秦人的做法給了我們很多啟示,我們個人在追求自己的目標過程中,難免會碰到阻礙和困難,一些人就此放棄了,導致目標半途而廢。正確的做法不是放棄,而是緩下來回過頭看看自己哪些地方不足,再次充實自己讓自己強大起來,然後再以飽滿的信心重新奔現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