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男人葉夢熊:惠州本土最有傳奇色彩的歷史人物


葉夢熊(1531--1597),字男兆,號龍塘,改龍潭,又號華雲。明代惠州府城萬石坊(今天的惠城區橋西街道中山南路)人,自幼喪父,發奮讀書而於嘉靖四十四年中進士。

真男人葉夢熊:惠州本土最有傳奇色彩的歷史人物

葉夢熊塑像

葉夢熊中進士那一年24歲,本來應該是年輕有為且官運亨通,但葉夢熊官路卻極為坎坷,他一生幹多少個位置呢?當過福清縣令、戶部主事, 山西道監察御史,郃陽縣丞,歸德推官,南京戶部主事,歷任贛州知府,安慶知府,浙江副使,永平道兵備,山東布政使,右僉都御史,巡撫貴州、陝西,兵部尚書,太子少保…..一共27個位置!在古代,山長水遠的,官員調動很少,而葉夢熊卻在40年官場生涯中換了27個地方,一則是他能力強,二則性格耿直,太容易得罪人,經常被貶官。

曾經有有一次,葉夢熊已經做到山西道監察御史,相當於山西的紀委書記,卻上諫朝廷反對蒙古韃靼部首領為其孫請封之事得罪了首輔張居正。要知道張居正當時一手遮天,歷史因霸道而著名,曾有一句名言“芝蘭當道,吾亦除之”,意思是你是品德再好的人,礙了我的事,我也要除掉你。結果葉夢熊被貶為郃陽縣丞,從省紀委書記變成了常務副縣長,皇帝都沒辦法。

葉夢熊做文官以清廉著稱,東調西任,皆有傑出政績,京察即全國官員考核時排名第一,明史志稱其“廉能第一”,本來應該是文官的好榜樣,但真正奠定他歷史地位的確實武功!

萬曆二十年(1592),寧夏總兵哱拜殺巡撫叛亂,並聯絡附近蒙古部起兵。連陷河西四十七堡,形勢極為危急。葉夢熊主動向朝廷請戰,獲准協助兵部尚書魏學曾統督四省軍務平叛。寧夏(今銀川)久攻不下,魏被革職查辦,由夢熊代為統領平叛大軍,督兵奮戰,智勇雙全,數月即攻破城池,哮拜身亡。但夢熊居功不傲,“讓功學曾及諸將敢戰者”,勒石賀蘭山;還堅持為削職為民的魏學曾辯護,終使魏學曾官復原職。

真男人葉夢熊:惠州本土最有傳奇色彩的歷史人物

葉夢熊平定寧夏哱拜叛亂

這種行為在文官當道的年代,基本沒有,不但奮不顧生殺敵,還把功勞讓給已經被撤職的上司,讓上司官復原職,這說明葉夢熊的品德和義氣真是沒得說!

讓葉夢熊名載史冊的還有一件事情,前面說了,葉夢熊是文官的楷模,同時又是出色的武將,沒想到他還是優秀的工程師!他發明的遠程攻擊的神器“葉公神銃”,其構思與技術在當時可以說十分的先進,被明軍廣泛的應用在九邊重鎮。這個“葉公神銃”應該說是當時世界最先進的自行火炮,同樣被載入歷史教科書。


真男人葉夢熊:惠州本土最有傳奇色彩的歷史人物

葉夢熊發明的“葉公神銃”

葉夢熊因為他的能力一生都在邊疆顛沛流離,身體不適,稱病五次請辭獲歸,臨走時獲得“太子太保”官銜,(古代臣子最高職務,三公之一,正一品),葉夢熊回到家鄉惠州,教導晚輩讀書,兩年後去世。據史載,葉夢熊臨終之日,還召子女以教誨,飯後仍閱案頭書,忽然間呼喚子女到身邊,說了句“乃翁長往矣”便長逝而去,為世人留下一個難解的歷史謎題。這很神奇,說聲,我要死了,就真閉上眼睛就去了….

葉夢熊去世以後,一直賞識他的萬曆皇帝聽聞後,很悲痛下旨為其造墓於西湖游龍山(在今市第二人民醫院)。菱湖旁的太保山,也因為葉夢熊這個太子太保而得名,墓園規模很大,自明代起,成了惠州最有影響的古蹟之一,歷代吟詠甚多。但是在某個特殊年代,小將們把這個墓園掃蕩的乾乾淨淨,什麼都蕩然無存,葉氏後人在幾年前才重新找到他的墓….

葉夢熊後人大多居住在汕尾市陸河縣,只有兩戶住在惠州市區金帶街,一戶住在惠東平山 。現在惠州關於葉夢熊現存的古蹟有下角的文星塔,為其妻子捐資修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