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南京淪陷,日軍真的沒破壞中山陵嗎?所言非也

抗日戰爭時期,我中華大地屍橫遍野,血流漂杵。1937年12月13日,南京陷落後,日軍就在南京製造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在許多人的認識中,中山陵似乎免於炮火摧殘,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佔領中山陵之後,日軍將中山陵祭堂裡的漢白玉孫文塑像拖出,在塑像背後寫了“亡國之父”四個大字。被日軍踢倒的大理石香爐碎塊灑落一地,置於殿前的一鼎大理石香爐也被炮彈擊碎。奉安紀念館收藏了很多與孫中山先生有關的東西,最珍貴的是中山先生親手製作的一面國旗。因為紀念館毀於戰爭,裡面的東西全都下落不明,永慕廬、總理陵園管理委員會辦公樓、中山文化教育館等也被損毀。

抗戰時南京淪陷,日軍真的沒破壞中山陵嗎?所言非也

中山陵因為要建設陵園,所以種植了許多樹木,還把附近的靈谷寺、陵園新村等地劃為陵區,所以森林面積比較大。這對當時的日本人來說,簡直是一個現成的伐木場。日軍大竹部隊在陵區內大肆收集木柴,還毆打陵警。日本商人柴趁著南京糧草緊缺,在陵區內大肆收購樹枝,高價出售。日商小林洋行還在紫霞洞採石,也沒有人敢過問。1941年2月6日,日本海軍派兩卡車30多名士兵來陵園伐木,工作人員阻止卻收效甚微,還遭到日軍的毆打。戰後,陵園管理處在報告中稱昔日蔭毓蔥蘢、鬥豔爭妍之景色不復存在矣。

中山陵坐落在紫金山南坡,左鄰明孝陵,右毗靈谷寺。墓室高五百四十尺,自墓道口到墓室距離約二千三百尺,高低相差約二百四十尺,所以從下面仰望,極為崇高。為何如此壯觀的中山陵沒有被日軍夷為平地呢?

抗戰時南京淪陷,日軍真的沒破壞中山陵嗎?所言非也

孫中山先生曾經很長一段時間流亡日本,在日本軍政商界有很多友人,辛亥革命中還得到過許多來自日本的援助,日本方面知道孫中山在中國的威望,所以想利用孫中山的影響,為自己的侵略行為披上一層虛假的外殼,說日本是中山先生的朋友,孫中山的“大亞洲主義”與日本的“大東亞共榮圈”殊途同歸,許多日本高層也專門前來拜訪中山陵。

汪偽政府也打著所謂“曲線救國”的口號,一旦中山陵被破壞,將激起全國人民的怒火。其實究其本質,無非就是為了穩定民心,包裝其殘暴不仁的侵略行為,宣揚其侵略成果罷了。

抗戰時南京淪陷,日軍真的沒破壞中山陵嗎?所言非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