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為什麼電動車是最佳交通工具?

一場疫情,打亂了我們的生活節奏。城市封了城,鄉村封了路,公共交通全面停滯。出門,這個平時再尋常不過的動作,如今卻讓無數人膽顫心驚。

在全國禁足20多天後,復工復產陸續開啟。面對無法避免的外出,普通人如何科學的做好防護?

在選擇外出交通工具方面,人民日報,央視等官方媒體及專家呼籲,建議少坐公交、地鐵,選擇走路、騎車上下班。

疫情之下,為什麼電動車是最佳交通工具?

央視新聞

疫情之下,為什麼電動車是最佳交通工具?

抗擊新冠病毒的專家組副組長

疫情之下,為什麼電動車是最佳交通工具?

人民日報

電動車成為最佳出行方式5大原因

1

為個人交通工具,電動車能夠很自然地與他人產生安全距離,避免交叉感染;

2

電動車體積小、靈活性大、即停即走,便捷出行的同時也能儘可能節省道路資源,不給城市交通造成壓力;

3

騎行時所處的是開放的戶外環境,空氣流動性相比較於室內和車內都會好一些;

4

騎行電動車時都會佩戴風鏡、頭盔等防護工具,能夠極大地減少暴露風險;

5

與自行車相比,電動車出行時間更可控,對於體力的損耗也更小。

目前,各省市也陸續出臺了相關政策,像是陝西省、江蘇省、安徽省、廣東省、福建省等多個地方都發布了暫停電動車上牌的公告,一方面避免了上牌時人群的聚集,另一方面也為大家在防疫期間騎電動車出行開了綠燈。

那麼騎電動車上班,購物,停放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個人出行更安全,頭盔風鏡要備全,

騎行口罩保平安,配合檢查早發現,

觸碰車輛先消毒,手部清潔不疏忽,

騎行手套勤洗護,錯峰出行要記住。


1.口罩要帶,手套和頭盔也不能忘

戴眼鏡的朋友要注意:要把口罩夾緊自己的鼻樑,避免口鼻熱氣朝上呼出,導致眼鏡起霧,影響行車視野。

頭盔也不能忘記,一方面可以保護你的行車途中的頭部安全,另一方面手套和頭盔對病毒也具備一定的隔離作用。

2.不隨意借車給他人,用完記得消毒

研究表明,病毒可通過飛沫和接觸傳播,例如電梯按鈕、門把手上都可能會存在病毒。當我們騎著電動車外出之後,電動車的把手、儀表盤和坐墊表面等,都有可能會沾染病毒。因此,為了安全起見,我們外出回來之後,對電動車上我們經常觸碰的部位進行一定的消毒,也是十分必要的。

考慮到消毒水和高濃度酒精可能會腐蝕車輛表面,推薦大家使用一次性消毒紙巾或者專用的汽車消毒液,容易購買,操作起來也十分方便。當我們外出歸來後,對車輛的把手、按鍵、儀表盤坐墊等關鍵部位進行消毒,並將電動車停在乾燥通風的地方,可有效避免病毒殘留。同時,疫情期間,電動車不要隨意借給他人,以防被他人留下的病毒所感染。

3.即使不騎,記得15天充一次電

鉛酸電池本身具有自放電的特性,冬季氣溫低,電池本身內阻就比較高,加之長時間停放,電池內部就會出現結晶情況,會導致電池虧電。長期虧電對電池的損害是不可逆的,會直接造成電池報廢。因此需要半個月充一次電,讓電池內部活性增強!

4. 減少出行的頻次,避免人流高峰期

即便是騎電動車也不能保證百分百不會被傳染。每天的上午10:00-12:00和15:00-17:00是買菜和生活物資的高峰期,請選擇空擋的時段再去菜市場和超市等人多的地方。


防疫工作,全國一盤棋,誰也不能置身事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