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七章:元精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第十七章:元精的重要来源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白雪乾金飞琼苑,黄芽坤土发玉园。” 今天和大家共同学习韩金英老师《道德经》第十七章的感悟,如何修行利用xing能量,了解元精产生要点以及如何守住元精,为人体大药做好准备。

《道德经》第十七章:元精的重要来源

第十七章 淳风

太上,不知下之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道德经》第十七章:元精的重要来源

上等之人,抱上等之质,澄静后返之于纯,合元始之初,叫太上

太上也是得到先天一炁的起始的意思。一炁之凝聚,是诸气归宗,五气朝元的结果。入静虚极什么都忘了才会凝成一气,叫不知;凝结于内,叫有之。当真阳升起的时候,yinbu有快感,叫下面的元精已经有了。元精升起是无知无念的前提下产生的,所以说不知。整个太上的法门都是自然而来,全不懂玄妙的景象在身体里出现了,经过名师验证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

《道德经》第十七章:元精的重要来源

其次,亲而誉之。亲,唯恐有失,关闭有可能泄露的门户。当元精发动,真阳升起,酥软快乐,稍一动后天意识的xingyu,元精就会转化成shengzhi之精,从外shengzhiqi的管道泄露。要赶紧锁住阳关,把元精从三叉路口堵住,平时锻炼,把那个可能泄露的渠道炼成铁板桥。誉,刻刻提防的意思。怎么提防呢?含太和之炁以养之,真阳之炁不足,用太和一炁来温养,让真气逐渐充满。当真气充足,存极静以铸之。锻炼shengzhiqi(铸剑)的要领,全在忘中得,静中采,采中忘,既要保持相当程度的兴奋,又要虚灵守无入静,这说的也是亲而誉之。

《道德经》第十七章:元精的重要来源

既然亲誉之,又为什么畏之?守静守无,怕入于顽空,其空一顽,鼎翻火散,其害不少。既存敬畏,又为什么侮之?守空了不行,稍微不空,有一点杂念,稍有不纯,丹药爆现,侮我之灵,神即分散,是侮也。敬谨固守,养其真静,纯粹精一,抱元合虚,不令其侮,此真趣味,信犹不足,焉有不信而有动之人呢?我以笃信真静,好像无言而守。因为无言,仿佛话都很金贵了,是指不用语言,跟着感觉变化。

什么是功成事遂?铸剑功炼好了叫功成,结丹了叫事遂。光珠凝聚,是因为诸脉归宗,元神、元精合一,也叫金木交併,性情为一,俱合太和,是顺其自然而为做到的。百姓指肉身,这是利用肉身的自然取得的成就。

《道德经》第十七章:元精的重要来源

本章也是指四种修行的境界:最上一等的是无为自化;第二等是修心、养身,心神合一;第三等的是以戒律为尊,有为强制;最差的一种是弃本求末,心与形分离。

《道德经》第十七章:元精的重要来源

读了一些丹道的书籍,看到这样那样的操作,我发现自己的情况不是这样。半年以来,山根祖窍一直在一刻不停地扇乎着,没练,也不知鼻子怎么练,只是不管它,任其自然。半年来的变化,脸上的斑没了,眼角的细纹不见了,乳房丰满了许多,快50岁,好像青春又来了。这也许就是真一之炁的无为自化吧。上下玄关的开启,也不是练的,只是看书上说的,照着玩一下就有的。我现在才明白,不知有之,是太上最上一等的功法。我把自己身体的状况告诉熊老师,他说师恩浩荡啊。他说的师指老子。另一个丹道名家听了我描述的身体状况,说老头子很偏向你呀。她说的老头子也指老子。我自己糊里糊涂,只是6岁开始喜欢老子,到46岁开始画画,要画老子的道,迷恋老子的境界,感受大道的慈爱。人越来越静,越来越远离人群,身体越来越好,心越来越朴素,写东西、花蛤越来越简单明了,心境越来越空,对修炼上的东西知之甚少了。人说太上一脉真传,无为自化,我感到自己正身在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