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州醫務“壽星”在武漢共同許願:疫情不散,我們不還

2020年2月29日,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不僅因為它4年才有一次,更因為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相信多年後,每一個人提及這一天,都會想起攜手一起走過的這個冬天。

這一天也是錦州醫大附一院護士長張紅英的生日。作為一名“70後”,她對過生日已失去了早年間的期待。但今年的生日不一樣,因為——她在武漢馳援。她在馳援日記中寫道:“在雷神山,我很怕自己軟弱,因為我的身邊都是‘80後’、‘90後’,在我心裡,他們還是孩子,我得照顧他們。”

上海市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說:“醫生有多重要,我們的護理姐妹們就有多重要。”張紅英覺得,這是對護理人的肯定,大家一定能夠看見所有護理人員的努力。提到生日願望,她表示願意把最美好的祝願留在雷神山:“2020年,這個不平凡的開篇,我想很快會過去的。雷神山的這段不平凡的經歷,是我送給自己的生日禮物。”

疫情終會散去,病毒終會消失,這似乎成了每一名在雷神山工作的錦州醫務人員的生日願望。“80後”錦州醫大附一院醫生郭闖2月13日過生日,在這一天,他對家人報喜不報憂:“媽,我在武漢一切都好,吃得飽,穿得暖,睡得香,工作雖然辛苦,但是能看到我們救治的患者都能夠好轉並轉出ICU,我就一點也不覺得累……”所謂兒的生日、孃的苦日,他還藉著這一天表達了對父母的感激:“再高等的學府也抵不過父母的言傳身教,你們從小就教育我要有男子漢的擔當,有困難也要闖,這也是你們賦予我名字的意義。請父親母親放心,我一定會健健康康地回到家裡,吃你們給我燉的酸菜血腸……等著我勝利凱旋,武漢加油!中國加油!我愛你們!”

垃圾袋花束、A4紙賀卡、病患的一句句祝福,這是“90後”護士楊謙今年收到的最特別的生日禮物。一大清早,同在雷神山的同事們用醫用垃圾袋為她做了生日花束,還在隔離服上寫上了“生日快樂”。病房裡,患者看到她衣服上的字,爭著與她合影,還送上了最美好的祝願。

楊謙在離開病房的時候,聽到了敲窗聲,回頭看到的一幕讓她瞬間淚奔:一位阿姨用普通的A4紙寫下“白衣天使楊謙,生日快樂”。沒有什麼禮物比這樣一張白紙更讓人欣慰,楊謙感覺那一刻所有的疲勞都煙消雲散。“我明白了我離開了熟悉的土地,告別了牽掛的父母,所做這一切都是為了什麼。是為了這些以前從未謀面以後也未必相遇的人早日康復,早日與家人團聚,最最重要的,是為了我們的國家早日恢復生機與活力。”

因此,楊謙覺得,在隔離艙內度過的26歲生日,是她最有成就感的生日。在馳援日記中,她寫道:“我從來沒有今天這樣快樂,我要許一個很大氣的生日願望——國泰民安,健康中國!我相信我的生日願望一定會實現!”

同樣在雷神山的“2月壽星”還有“90後”醫療隊隊員戴若琳。“當李院長帶著大家為我唱生日歌的時候,我哭了,在場很多戰友都哭了。這眼淚不是害怕,而是溫暖,是幸福。在這樣一個生死戰場上度過我23歲生日,我會終生銘記……”

還有李爽、王營、孫園園、魏來,一個個在2月過生日的年輕“壽星”都來自錦州,在雷神山病區內,他們度過了自己終生難忘的生日。沒有鮮花和生日蠟燭,沒有父母和愛人的擁抱,他們用自己紮實的付出贏得了陌生人的尊重。

在雷神山的錦州醫務人員,這個冬天的每一天都是難忘的。他們放下家中的一切,不畏險,不畏難,勇敢衝向疫情中心——武漢,一步步陪伴病患走過最艱難的日子。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他們用行動踐行著生日願望——疫情不散,我們不還!

所有語言的表白都是蒼白的,只有再說一聲:祝福他們,祝福武漢,祝福中國!

錦州醫務“壽星”在武漢共同許願:疫情不散,我們不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