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艺术家的思维方式,这和没有逻辑的训练有关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艺术家的思维方式,这和没有逻辑的训练有关


王安忆在谈作家路遥时说,路遥写《平凡世界》的过程太苦了,写长篇不能够这么做。她说路遥的这种做法,他不是一个匠人的做法,是一个艺术家的做法,太辛苦,不能这样劳心劳力。这么多字只能慢慢的写,不能迫切的要达到目的地,感觉路遥为了写这部作品操碎了心,让他自己变得非常焦虑。


匠人和艺术家的区别在哪呢?按照王安忆的这种说法去理解的话。

匠人就是慢工出细活的,有条不紊,不急不躁的去做,该怎么写该怎么做都了然于胸。艺术家则是凭着一瞬间的灵感去创作,为了捕捉那种灵感,艺术家可以为之付出生命,因为怕灵感的消失所以艺术家的创造充满了紧迫感。


王安忆说,正是因为没有一个创造的框架,只凭灵感去创作,造成我们很多长篇小说给人的感觉开始和结尾对不上,这也正是艺术家的创作方式造成的。


王安忆觉得中国作家不会规划大东西,我们的传统小说也是一种笔记小说,我们都不会规划大的东西,没有一个完整的东西和规划感,有的只是借助生活经验和素材而来。像西方的长篇小说每个人物和事物之间都有密不可分的逻辑联系,有了这层关系作家在写的过程中不但省力很多,而且给读者的体验也是很不错的。


王安忆觉得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就是艺术家的思维方式,这和我们没有逻辑训练有关。我们写的东西,靠生活经验靠材料,而生活经验就是那么多,在某些时候限制了创造的长度,所以中国人不会规划大的东西,写不好长篇的东西。很多长篇小说,必须要有一个动力的发生链,就像机械,齿轮带动下一个齿轮。长篇小说的世界是一个完整的、独立的世界,有自己支撑自己的理由。


这就是为什么外国人拍的科幻片要好于中国,就是因为内在的逻辑很清楚,科幻不是凭空捏造而是有自己的发展脉络与逻辑


王安忆曾尝试把《悲惨世界》的空间、时间、人物、事件,做成表来研究,发现它的语言逻辑是一环扣一环,然后推理到一个目标去,而中国人是比较具体,太过具体了,缺少这种靠逻辑支撑的大的脉络。一旦没有了材料和生活经验中国的长篇小说就会变得一塌糊涂。


个人觉得逻辑的思维方式不但在写作中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是作用很大的。如何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每个人都需要意识到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