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與少數民族的“和親”為唐朝社會的穩定起到了哪些積極作用

“和親”在歷史上也被稱之為“和戎”或“和蕃”。和親不僅僅是一種為了政治而產生的聯姻,也是唐朝處理與少數民族關係的一種開明的政策。據統計唐代產生和親有28次,所以和親政策是唐朝與少數民族和親的重要國策之一。唐高祖李淵是和親政策最早的提出者。這也使唐朝與少數民族的經濟、文化、風俗習慣等方面得到了發展,併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且深化了民族之間的交流,促進了民族的融合。

唐代與少數民族的“和親”為唐朝社會的穩定起到了哪些積極作用

一、和親對於唐朝時期的少數民族政權的政治策略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

在隋唐時期推行和親政策的目的有兩個,一是以和親為方式與少數民族建立起親戚關係,加深雙方的感情;二是將公主安排在可汗的身邊,監視可汗的一舉一動,且在必要的時候左右其決定,從而達到避免爆發戰爭、求和的目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時代的變化,唐朝慢慢取代了隋朝,建立起新的政治中心,但是那個時候的中國尚未統一,周邊存在著很多少數民族的政權,例如在當時的北邊有一個實力很強壯和蠻橫的民族叫突厥,他們名族團隊合作精神和個人作戰能力都十分的強,但是由於物資等方面得不到滿足,而中原的資源較為豐富,所以他們經常靠攻打中原來得到充足的物資。

而對於唐朝來說突厥是可以被利用的一股強勁力量,往往都是唐朝有求於突厥,這個時候,為了阻止這種現象的頻繁發生,便出現了和親的政策,金錢與美女便不斷地被送往突厥。這個方式在很大程度上維護了突厥族和唐朝之間的關係,是一個能讓兩者和諧相處的友好方式,也讓兩者之間開始了頻繁的貿易往來,促進了突厥和唐朝的共同進步和發展。

唐代與少數民族的“和親”為唐朝社會的穩定起到了哪些積極作用

中原統一後,突厥也就理所當然地成為了唐朝的心腹大患。於是唐也隨之改變了態度,採取分化的措施。一邊繼續送財物,送美女;另一邊則不斷找機會扼殺,打壓。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貞觀年間,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時期,不論是經濟還是軍事都擁有著雄厚的實力,所以唐朝改變了對突厥的態度,由之前的用和親換取來的和平相處變為對突厥開始殺戮。於是唐朝採取與突厥部落內某些民族聯合起來對突厥的主要中心進行致命攻擊。

而且唐太宗李世民的一些想法也影響著唐朝的發展,他覺得少數民族和漢族有和平共處的機會,所以反對以前的貴中華而賤夷母的思想,提倡將少數民族融合到一個大家庭當中,並隨之採取了很多的政策,包括和親這一政策。種族之間的聯姻,上到統治者、文武大臣,下到商人軍旅、平民百姓等等,這一政策不僅僅緩解了唐朝與少數民族的矛盾,還促進了民族的交融。

由於當時處於唐太宗時期,以前還沒有對少數民族的政策,和親這一政策還是在以往的經驗中積累而學到的。在唐之前有許多民族融合的例子,比如北魏的孝文帝,他採取了各種方式進行改革讓少數民族逐漸的漢化。唐朝學習了他改革措施中積極的方面,將和親這一政策在與少數民族交往時的最好方式,和親可以達到軍事同盟,這樣就可以通過和親來消滅其他有可能對唐造成威脅的少數民族。

想當年唐太宗李世民想要消滅東突厥,便使用了和親這一方法。他首先想到並不是對東突厥進行和親,而是選擇西突厥,因為與東突厥和親達不到消滅的目的,有可能還會背道而馳,所以要與西突厥聯手,逐漸的東突厥被孤立,最終被唐消滅了。

唐代與少數民族的“和親”為唐朝社會的穩定起到了哪些積極作用

而後唐太宗李世民又害怕西域地區的少數民族隨著時間的推移會逐漸強大,對中原王朝產生威脅,於是他就想要征服西突厥,但卻受到了西突厥的阻撓,於是做出了和其他少數民族和親的選擇,從而達到消滅西突厥的目的。

二、和親不僅僅是公主出塞通婚,也是唐朝與少數民族之間財物的相互贈送

就以文成公主進藏為例,文成公主帶著3800餘種蔬菜的種子,糧食的種子以及多種先進的農耕技術進藏,一邊進藏一邊教吐蕃人學習一些唐朝的農業耕種知識,這使得吐蕃在農業生產方面得到了顯著的進步。唐朝的建築、農具製造、冶金、造紙等技術一一傳入吐蕃,使得吐蕃的經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

唐代與少數民族的“和親”為唐朝社會的穩定起到了哪些積極作用

唐朝公主入藏後,內地的絲綢、茶葉不斷傳入少數民族,在文成公主進藏前,吐蕃還沒有製做陶器的這項工藝,中原唐朝最為著名的茶文化也被帶到了吐蕃,吐蕃人民非常喜歡飲茶這個習俗,慢慢的養成了喝茶的習慣,茶葉便供不應求,有人就以從中原販賣茶葉到吐蕃經商為生,為了雙方長遠的往來,少數民族則將馬、牛、羊、駱駝、金器、銀器、玉器、藏藥等特有的物品源源不斷地送往中原。

三、和親政策的推行給了漢族與少數民族之間對文化認識,生活形態,社會形態以及價值取向提供了一個相互認識,相互學習的機會

唐朝的和親政策能夠促進民族文化之間的交流,推動民族的融合,包括物質文化、精神文化、風俗習慣等其他方面的交流。雙方使節的頻繁往來,讓他們對於對方的風俗習慣以及地域風情等方面有著比較深的瞭解,促進了唐朝文化與少數民族文化的相互傳播。

尤其是富有禮儀之稱的中原王朝對於婚姻的儀式需要遵循一系列的儒家禮儀程序,在下詔永樂公主出降松漠郡王李失活時,就要下旨求有關部門必須按照中原唐王朝的禮儀完成婚姻儀式。與蕃族首領和親的唐公主不僅維護著唐與蕃這兩個民族之間的友好關係,還對蕃族民眾進行了文化教育。

唐代與少數民族的“和親”為唐朝社會的穩定起到了哪些積極作用

而且中原王朝為了展現大國文化,每次公主出嫁的時候,都會帶去大量佛經、儒學經典、曆法、漢文經典、農藝等各類書籍,將中原地區較為先進的文化藝術、營造技術以及醫學著論帶到少數民族。所以說,和親的公主擔任的是傳播民族文化的使者,不僅是把中原王朝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介紹,傳授給少數民族人民,包括少數民族的建築業也有了很大的發展。

而且和親的公主們會影響著少數民族對中原王朝的認識與嚮往,從而使少數民族的使臣、學者、朝貢者等源源不斷地前往中原學習中原唐朝文化。通過和親這樣的文化交流,將各族人民緊密聯繫起來,對唐朝這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和統一來說是有利的。

四、從和親到迎、娶親,使和親雙方對於對方的風俗習慣都有所瞭解、接觸以及改變

例如唐與契丹和親的同時也帶去了大量的陪嫁人員,在他們頻繁而廣泛的接觸之下,使他們的日常生活發生著莫大的變化,比如在穿衣打扮方面:按照中原的古代禮儀平民是不能戴冠的,日常只能戴著巾幘。然而到了魏晉的時候,人們為了方便做事常以巾幀裹頭,並流到了上層社會。

巾子普遍是由黑紗製成,便有了烏紗帽這個名詞。隋朝初年,烏紗帽漸漸被淘汰,幞頭又慢慢流行起來,入唐以後,幞頭的款式變得多樣起來,“開元以來,文官士伍紫皂官施為頭巾,平頭巾子,相效為雅制。”逐漸演變成文官的常服。契丹建國前,長期受到唐文化影響,以至於契丹人民也非常喜歡中原地區流行的幞頭。

唐朝的衣服款式經過改良深受契丹人的喜愛,比如左衽半臂,通俗一點來說就是無、短袖上衣,馬甲。到了隋唐,穿半臂服,開始成為一種時尚。唐高祖曾經就將衣服的一隻袖子剪掉,並稱之為半臂。在春夏和秋冬交替的時候身穿半臂服,不僅舒適,而且行動方便,又耐看。

唐代與少數民族的“和親”為唐朝社會的穩定起到了哪些積極作用

百姓發現了這種衣服款式後,便在農民和士兵人群中廣為流行,後來逐漸地演變為正式的禮儀服裝“士庶章服有所未通者,臣請中單上加半臂,以為得禮”。由於契丹的地理位置原因,常年天氣寒冷,半臂服發揮著更大的實用價值,利於勞動者行動,所以深受契丹族人民的喜歡,在路上常常能看見,不論男女老少都穿服左衽窄袖長袍。

當然契丹族對中原王朝的影響在各方面也有體現,比如出行的交通工具。唐朝中原民眾也喜歡穿胡族服裝“開元中,初有線鞋,侍兒則著履,奴婢服襴衫,而士女衣胡服,”後來安祿山發生叛亂,大家都認為是因為穿了胡族的服裝的原因,“其後安祿山反,當時以為服妖之應。”

以至唐時期有《禁斷契丹裝服敕》:

“近年中華,兆人浮薄,不依漢禮,卻慕胡風,果致狂戎來侵諸夏。應有契丹樣鞍轡、器械、服裝等,並令逐處禁斷。”

說明了契丹族對中原的日常生活風俗習慣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參考文獻:

《舊唐書》

《資治通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