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時期的軍工業有多強?但為何打不過日本呢?

中國歷史上有一段最為黑暗的時期,這就是清末民初,可能一提到清末很多人都知道正是這一時期中國被迫簽署過太多喪權辱國的條約,不少人懷疑,清末的實力到底是有多差?

晚清時期的軍工業有多強?但為何打不過日本呢?

事實上清朝末期軍工業卻絲毫不差,堅船利炮都有,但真正失敗的原因能是因為軍事力量差距懸殊嗎?1888年,大清金陵機器局成功仿製出一款新型的機關槍,這款機關槍每分鐘能夠打出600發子彈,甚至是自動射擊、自動退彈殼的,它的原型就是著名的有著“自動武器開山之作”的馬克沁機槍,1884年在美國誕生的槍械,1891年英國才開始裝備,可見當時清朝在軍工業上的發展絕對是緊跟時代的。

晚清時期的軍工業有多強?但為何打不過日本呢?

高仿”的馬克沁機槍也只是晚晴軍工業的常規之作,因為在1890年,江南機器局又仿製出了“曼麗夏連發槍”,這種手動填裝式連射的步槍可以說是清軍手中的一把利器,看看當時的日本還在用什麼?直到1893年,日本搞出了村田式連發槍,但因為各方面限制僅僅只能製造很少出來,日軍大部隊使用的基本上還是較落後的單發槍,不僅是槍械上,在火炮上晚清也在領先著日本,1878年,江南製造局就仿製出“阿姆斯特朗炮”這款火力能夠比肩克虜伯火炮的大炮,關鍵克虜伯晚清也買了不少,對比日本而言強出太多。

晚清時期的軍工業有多強?但為何打不過日本呢?

可以說晚清的軍工業在“洋務運動”時期在大踏步的前進,真正朝著“自強”的目標出發,如果真的要拼硬件可以說甲午戰爭時期的日軍是完全被碾壓的,但現實就是如此的可笑,誰能想到清軍竟然被日軍追著從朝鮮硬是打退到遼東,手裡那些“硬貨”也伴隨著撤退扔了一路,白白給他人添做嫁衣!很多人很奇怪,清軍到底是有多不成器能被硬實力差太多的日軍給打成這個樣子?

晚清時期的軍工業有多強?但為何打不過日本呢?

後來通過一些資料上的記錄終於解開了這個謎團,別看給清軍裝備了不少強力裝備,但清軍的戰鬥力卻依舊非常差,平日的訓練基本上就是在放羊,士兵不訓練,軍官在幹嘛?軍官們每天花天酒地連軍營都不想進,除非上級要視察才著急忙慌的臨時排練,這樣的軍隊絲毫沒有點戰鬥意志怎麼跟不要命的日軍作戰?對於當年與之作戰的清軍,日軍隨軍記者這樣形容道“當刺刀亮起時,清軍的反應是丟盔卸甲的逃竄”。俄國外交官這樣形容個清軍士兵“基本軍姿都沒有,士兵多攜帶兩杆槍”,這個第二把槍懂得都知道說的是什麼,這就是外國人眼中的清軍士兵。這樣的軍隊再好的裝備到他們手裡不都跟燒火棍一樣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