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集体降薪20% 并且扣除2019下半年绩效,咋办?

俺家老叁


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公司就先努力提升自己,毕竟你现在所在的公司代表你之前努力所取得的成绩。你所在的企业性质应该是私企,现在疫情影响下确实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小的、没强大现金实力的私企很难维持4,5个月,而且毕业季也要到来,800多万的大学生群体也要进入职场,想必以后的竞争环境更加激烈!为今之计,只有提升自身价值,包括工作能力、工作人脉、学历以及职业证书等等。

很多时候人都是出于被动的情形,不是你能选择怎样,而是不得不这样,所以面对这样的问题,要静下心来扪心自问,自己是否还有无限的可能。


职场新人养成记


你们公司集体降薪20%可以理解,员工也可以接受,毕竟疫情期间公司损失最大,这个没什么好说的,很多公司都这么做,就当是员工为公司做贡献。但是扣除2019年下半年的绩效(2019年这个时间题主是不是写错了,按意思应该是2020年吧),这一点我觉得无法接受。因为疫情影响公司也就是开年的这一阵子,后面的10来个月公司完全可以开足马力生产经营,员工也都正常提供了劳动,而且也可以实现公司的经营目标,所以没有道理扣员工的下半年绩效。如果真按照公司的做法执行,在员工集体降薪20%的基础上还要减扣半年的绩效工资,这也就意味着员工全年的收入至少要降低30%~50%,那这个工资降幅说实话真的太大了,一个普通员工这一年至少都要损失一两万,如果公司人多的话,那员工集体的损失就非常大。因此公司扣除员工下半年的绩效工资是不可接受的。

既然公司要这么做,那我觉得员工就没必要待下去了,大不了集体辞职而已,然后大家重新找工作,我觉得这是员工的必然选择。这段时间有好些朋友都跟我反映过这种事情,说公司给员工集体降薪,幅度很大,很多员工都不能接受公司的降薪而选择离职,这就是员工的实际做法。所以你们公司这么做也必然导致员工集体离职的,这是一定的,你们员工有没有更多太好的办法去应对,离职是最好的选择。对于你个人而言,我建议你还是辞职算了,因为公司又是降薪又是扣绩效啥的,你勉强做下去也不痛快,更没有动力,这样反而耽搁了自己的职业发展,所以还不如早点辞职然后重新找工作更有意义。


Sir聊HR


这其实是两件事情,其一是降薪20%,其二是扣除2019年的下半年绩效,客观来说,如果公司遇到了困难,降薪是能够理解的,但是扣除2019年下半年的绩效,这就非常不合理了,因为这个钱是本就该属于你的。

先从扣除绩效的事情来说

2019年的绩效是本就已经产生的,也就是说,理论上在年前这个钱就应该发给你的,但是因为某些原因,比如公司怕员工年后直接就离职了等情况,而选择等到年后再发放。

原则上来讲,员工愿意等到年后再来拿这个钱,已经是体谅公司了,而公司是没有权利去扣除这个绩效的。所以说对于这种行为,你是可以直接采取法律措施,来维护自己的权益的,比如去申请劳动仲裁,大概率这个钱是能够拿回来的。

但是呢,如果你想这么做,这意味着你将失去这份工作,那么你就要考虑好值不值得,或者说离开这里之后,有没有更好的选择?

从集体降薪20%来说

因为受到疫情的影响,很多公司都面临比较大的经济压力,在这种情况之下,选择集体降薪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并且这个是对事不对人的统一决定,作为员工来说,还是要能够体谅一下公司的。

当然有人可能会说,凭什么我要体谅啊!公司效益不好的时候就选择降薪,那么公司效益好的时候,怎么不见给大家涨薪啊?这种想法其实也无可厚非,毕竟大家上班都是为了挣钱嘛!

可是在现在这个时期,降薪裁员是比较普遍的一个现象,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哪怕重新找工作,也未必能够达到自己的期望值,所以说在做决定的时候,要先做好利益得失的权衡!

【吴公子观点】这种情况其实就两个选择,要么忍了,留下;要么不忍,离开!无论是哪一种选择,你都要先去跟公司沟通,把2019年的绩效要回来。

我是@桃花岛吴公子,每天分享情商思维,解答职场和沟通中的一些困扰,欢迎关注!


老吴职场说


我觉得,受疫情的影响,公司效益下降,所以集体降薪20%,这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如果要扣除2019年下半年绩效,这是不能理解的。

1

因为2019年已经过去。公司的经营业绩,早已是有目共睹,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员工在2019年有付出,就应该按照绩效考核兑现,该给员工多少就给员工多少。


员工在2019年辛辛苦苦的付出,有一份付出就应该给一分报酬,凭什么克扣员工的应得收入,以弥补,2020年,公司的亏损了。


不能因为2020年的疫情,公司效益不好,把2019年还没有发给员工的绩效奖金给扣除,这样的公司是一个没有格局的公司。


在这样一个格局小的公司,你的结局,也好不到哪里去,所以在这样的公司里。你要做的就是,暗暗做好准备,随时有机会就跳槽。

2

当前,因为疫情影响,全国的企业经营状况都不会太好,所以这时候,裁员降薪现象很普遍,在这个阶段,你最好不要急着跳槽,因为即使跳槽了,也未必能很快的找到一个好工作。


这时候你要做的,就是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积蓄力量,做好准备,等到行业复苏,你再去找一个好工作。


蹲下,是为了跳得更高。

3

如果是作者笔误,公司是集体降薪20%,并扣除2020年下半年绩效,而不是2019年下半年绩效。


这个时候。我觉得你暂时不要有动作,以观望为主。


可以看得出,你们公司是一个非常抠门的公司。


已经给员工降薪20%。还要再扣2020年下半年绩效,那我反问,如果2020年下半年公司绩效还不错,那给员工补偿吗?


提出扣除202年下半年绩效这个方案,就说明公司的格局不够大。


你还是不要有在这样的公司长期工作下去的打算。


钱,能检验出一个公司的格局,公司的格局,就是员工的结局。所以将来,你还是找一家格局比较大的公司为好。


我是霍辉@霍霍的小世界,写作教练,改善专家,高级工程师,多平台签约作者,名字倒着是辉霍。百万+阅读量写作学员导师,欢迎关注我。


霍霍的小世界


疫情冲击之下,部分企业面临生产经营困难,一些职工面临待岗、失业、收入减少等风险……如何稳就业、稳工资?当下,国家已经出手了。

2月28日,乘客戴着口罩乘坐上海地铁出行。近日,随着上海企业全面复工,上海地铁客运量回升,高峰时段车厢满载率平均在五成左右。 中新社记者 殷立勤 摄

你被裁员或降薪了吗?

受到疫情的影响,一些企业无法正常营业,现金流骤减,甚至归零,但是各种费用支出依然庞大,无奈选择裁员、停工、调岗、降薪等各种自救措施。

“昨天还说要降薪,今天就接到人事通知,我被优化了。”

在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的刘醒(化名)告诉记者:“之前公司发通知说,受到疫情影响,需要全员降薪,领导降薪50%,普通员工降薪30%。当时我还自我安慰,降薪总比不发工资强嘛!反正1月份付完了一个季度的房租,只要不大手大脚还能勉强支撑。但是没想到最后还是被辞退了。”

“世事无常啊!不过公司赔偿倒是挺利索,按照劳动法走的,只是2月份的工资按降薪后的发放。这样也好,总比耗着强些,也许下一份工作会更好。”

在广州一家科技型创业公司工作的唐莫(化名)也收到了降薪的通知。“老板说疫情可能会让公司半年没有项目可做,因此工资减半。作为员工对此表示理解吧,每月工资只能拿到5000元了。但有些核心岗位的同事有房贷压力,肯定会有其他打算。”

“真的很忐忑,一方面我想辞职备考公务员,另一方面也担心不仅会降薪还会被辞退。”

“因经营困难、资金难以为继,近50%受访企业已有裁员安排。”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日前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约86.5%的受访中小企业表示经营受到较大影响,其中近30%反映影响“特别严重”,将导致亏损。资金紧张是企业最大压力之一,近九成企业账上资金撑不到三个月,能支撑半年以上的企业不到10%。

当然,也有很多企业宣布坚持不裁员、不降薪。有企业老板手撕员工要求减免工资的联名信,称“卖车卖房也要确保员工有饭吃、有班上”。

图为成都返岗人员乘坐深航ZH9416包机飞抵深圳。中新社记者 陈文 摄

国家出手稳就业、稳工资

时代的一粒灰尘,落到每个人头上都是一座山。

一方面是企业生死存亡,关系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是职工的饭碗和收入,事关社会稳定。为了稳就业、稳工资,国家已经出招了。

“要高度关注就业问题,防止大规模裁员。” 2月1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要求。

对于如何稳就业、稳工资,人社部副部长游钧给出了3招——

一是鼓励企业和职工同舟共济、共克时艰,指导企业和职工通过协商,采取调整薪酬、缩短工时、轮岗轮休等方式来稳定岗位。

二是政策帮扶到位。通过社会保险费的减免、缓缴,失业保险金的返还、援企稳岗等补贴来减轻企业的负担,使企业不裁员或者少裁员。

三是指导督促确实需要裁员的企业,依法规范裁员,防止违法裁员,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说,当前宏观调控的一大重要任务就是实施“生存性政策”,即给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减轻负担,保障其生存能力,减少倒闭。

图为返岗复工人员在西宁站外排队集结等候进入候车厅。中新社记者 鲁丹阳 摄

政策“大红包”使企业少裁员、不裁员

当下,一系列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红包接踵而至,在贷款、用工成本、房租水电成本上给企业纾困,以避免企业因为现金流问题而裁员、降薪。

先是给低息贷款,央行先是设立3000亿元疫情防控专项再贷款,随后又增加再贷款再贴现专用额度5000亿元。同时,引导金融机构增加3000亿元低息贷款,定向支持个体工商户。

然后是大规模降费。国务院决定阶段性减免企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三项社保缴费,预计减免规模将超5000亿元,这是中国社会保障历史上的第一次。

同时,阶段性减征医保费,最多可为企业减负1500亿。此外,6月底前,企业可申请缓缴住房公积金。

不仅降费,还能返钱。对参保缴费1年以上、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可返还其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

另外,减免房租水电成本。数据显示,大一点的餐饮店,房租和水电费占到总成本的15%到20%左右,理发、服装、小百货等行业的房租水电成本也要占到总成本的30%左右。

电费降低了。自2020年2月1日起至6月30日止,除高耗能行业外,工商业电价阶段性降低5%。

房租减免了。国务院提出,鼓励各地通过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等方式,支持出租方为个体工商户减免物业租金。目前,北京等很多地方已经出台减免房租的措施。

在稳工资方面,人社部提出,企业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企业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职工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职工提供了正常劳动,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职工没有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应当发放生活费。

3月2日,北京一些企业的员工在写字楼入口处排队,按要求提供身份信息及接受体温检测后入内办公。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失业了也有钱可以领

疫情期间,万一你失业了,也是有钱可以领取的。

人社部失业保险司司长桂桢2月19日表示,允许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对符合领金条件的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对其他参保缴费的失业人员发放失业补助金,具体期限由各省确定,确保参保缴费的失业人员在疫情防控期间都能得到基本生活保障。

也就是说,如果你被裁员,符合领取失业金的条件,可以领取失业金;自己主动辞职,不符合领取失业金条件,也可能领取失业补助金。

按照失业保险条例规定,领取失业金要满足3个条件,一是缴费满1年,二是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三是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目前,很多地方提高了失业金标准。至少已有包括贵州、山东、辽宁等地提高失业金标准到最低工资标准的90%。

多地也明确了领取失业补助金的条件。比如,辽宁提出,为疫情防控期间因个人原因解除劳动合同而失业的参保人员发放失业补助金,发放标准按疫情防控期间失业保险金标准的95%执行。

陕西明确,从2020年1月1日起至疫情解除,对受疫情影响失业,缴纳失业保险费满1年但不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条件的人员,按当地失业保险金标准,发放失业补助金。

疫情之下,你的工作和工资都还好吗?

点击展开全文

举报/反馈

相关阅读

熔喷布短缺致部分口罩厂停工,口罩产业链的死结在哪里?

反做空研究小组

疫情中,这群“赏金猎人”逆势加薪20%,还开出10万元“跳槽奖金”


丁延锋1


是针对所有员工的,相对比较公平。在疫情期间,公司碰到困难,属于不可抗力造成的,只要不触犯法律与道德底线,相互理解。

国家也考虑到了,各省相关部门也都出台了相关应对措施,你最好去了解咨询下,看看企业的做法是否合理或者违法,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力。



周天周


首先,2020年二月的工资是按正常上班处理,那么浮动部分是可以不发放的,但是三月正常上班的,那就不应该降薪了,全年降薪是有问题的。

第二,一般绩效是和工作态度和业绩以及公司总体挂钩的(具体要参考公司的规定),公司不能仅以上半年的问题就扣减下半年的绩效,这明显就是恶意降薪。

第三,我们可以按兵不动,并书面每月告知公司不同意降薪。等下半年公司仍然减薪,可以以劳动合同法第38条公司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为由提出被迫辞职并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

总之,上半年是保企业,下半年经济好转后再说吧。

我是劳动法律师,兼职劳动仲裁员,平均一年审理一百多个劳动案件,希望能帮到你。另外,请求大家关注我,谢谢了!!!


晋科律师谈法


疫情当前,公司这样做有点乘人之危,当然,可能也是迫不得已。最好了解清楚一点,然后做出应对,无论对你自己,还是对公司,都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

首先,要了解公司这样做,是因为疫情导致的吗?

从客观上来讲,现在大部分企业都受到疫情影响,有些中小企业已经发生了经营性现金流不足,甚至已经到了无力全额支付工资的地步,降薪、甚至不发薪已经屡屡发生。

从主观上来说,在疫情特殊时期,很多企业已经复工复产,但是能达到80%的复工率就算不错了,公司经营管理层面临很大压力。一方面要开源,一方面要节流,这样才能保住公司,那就不得不想着要从工资上做些文章,以便应对当前困难。

可以说,公司这样做,主客观原因都有,做员工的也要能够理解,毕竟不当家不知油盐柴米贵。在危机时候,公司可能要断臂求生,员工也要理解公司的苦衷,不能一味的主张个人权益。毕竟倾巢之下岂有完卵?公司能够活着,这才是当前最现实的目标!

不过,也要注意的是,公司这样做,究竟是困难导致不得不这样,还是说本身有实力、现金流很充足,却要借疫情来进行瘦身和减员?这是需要注意的,要看公司的出发点,以便提前做好是去是留的心理准备。

其次,公司这样做,本质是什么?

在当前形势下,许多企业降薪已经不可避免,甚至成为一种非常时期的“常态”。我们能看到有些企业已经直接宣布降薪,比方说,疫情结束之前,除了首月全额发放工资,其余月份发放50%的工资,甚至还有只给付生活费的,这些情况都有。

相比较而言,从工资中拿出20%作为绩效工资,已经相当不错了,哪怕扣完,还能拿80%的工资,比许多公司要好。

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来,面对当前情况,公司并没有进行一刀切,而是设定了一定的考核条件(到公司办公),我认为整体上来说,还是相对公平的。别看有许多人说在家办公,分不清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一心都扑在工作上。但这只是一面说辞,事实上,在家办公因人而异,在失去监管的状态下,有人可能办公效率更高,但同样有人办公可能并没有什么效率,甚至连基本的工作交付都做不到。

我想公司可能基于这种考虑,在复工的情况下,必然会考虑区分在公司上班和在家办公两种情况,其目的是鼓励员工去公司上班,并不是变相降薪。

只要公司符合复工条件、各项防疫条件具备,我认为这无可厚非,也是正当的!

再次,面对这样的“绩效考核”,应该如何应对?

按照题目的描述,“在家办公每天绩效分扣4分”,是否合理我们先不论,至少这种考核方法容易理解、操作简便。采用的是倒扣法,即每在家工作一天,扣4分。换句话说,如果你在家办公达到5天,绩效工资就要扣完,你只能拿80%的工作。

那么,如果因为客观原因(比如道路封锁)去不了公司,在家办公仍然可以拿80%的工资,看上去好像少了20%,实际上也是较为合理的,在家办公输出成果是无法与在公司集体工作输出成果相提并论的(除非你是自由职业者,或者独立完成的工作岗位性质,不需要协同)。我劝题主还是看开一点,不要老是盯着那失去的20%,而是看到你拿到手的80%,就这已经好过许多公司了。

而且,如果你能每天去公司上班,按照这种考核方法,你这20%是不会扣的,每个月仍然可以拿全额工资。既如此,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可以说,这样的绩效考核是相当简单的了,并没有设定许多无法完成的指标,从这一点来看,我认为应该理解。

那题主应该怎么办呢?我认为你只要跟公司确认好是不是按照上面所说的,如果没有其他附加条件,确认无误的话,你最好接受,然后能去公司上班尽量去公司上班,也不要去节外生枝。毕竟现在是特殊时期,且行且珍惜吧!

我是作者@喻派职言,今日头条签约作者,以上内容均为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和抄袭。

喻派职言


1、你感觉和公司共度难关是不是值得?

2、互相换位思考,如果公司的运营一直是走的上坡路或许这只是暂时的共度难关而已!疫情期间对所有的单位都是一个大的考验。

3、想长久的立足公司不败之地就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和长远的规划,不能只看眼前。



故事和酒便安好


公司降薪,是换工作还是和公司共渡难关?看老魏头儿是什么看法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e5e07ce7454b435fbea6fa50195e113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