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創立了行業龍頭企業,又成為亞洲電影藝術節最佳作品編劇


他創立了行業龍頭企業,又成為亞洲電影藝術節最佳作品編劇

說起姚良松,人們可能都不知道是誰?但要提起歐派。則很多人都知道是家居行業的龍頭企業。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為126.60-138.11億元。姚良松是歐派家居公司的董事長,持有68.54%股份。當前身價近300億元。

姚良松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白手起家。經過多年的奮鬥才成就了自己,才有了現在的一番事業。

然而能詩善文,思維活躍的姚總最早的理想卻是希望成為詩人,做一個作家。

1964年,姚良松出生於粵東貧困山區的平遠縣。1981年,姚良松以全縣第二名的成績考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大學錄取通知書寄到家裡,山村沸騰,父母欣喜落淚,姚良松感覺“像中了狀元一樣”。

對於大學時代,姚良松的自我評價是“一個成績不好的學生”。

姚良松從學生時代起就是一個思維活躍,想法奇多的孩子。早在讀高中時,姚良松就有一個理想:當生產隊隊長,帶領全村人養雞養鴨脫貧致富!在大學課堂上,心不在焉的他想退學回家,搞立體種植、養殖:上栽果樹下養魚,做個專業戶。讀了激動人心的大學生支邊報道,他又想去雲南當個優秀的園丁,在邊疆的教育事業中建功立業……然而,夢想不曾照進現實。大一結束後,他因為厭學而做出休學一年的決定。

重返校園後,性格變得開朗起來,他還加入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大學生俱樂部,榮任宣傳部長。當時大學已興起勤工儉學之風,姚良松借用大學生俱樂部的牌子自己當“老闆”,拉了幾個同學賣咖啡、出租圖書,還賣報紙、賣皮包,賣一個皮包可以賺三四塊錢。“當時一天最多賺到80多元。我認為自己頗有經濟頭腦。”姚良松說。

大學畢業後的姚良松被分到了江西昌河飛機制造廠下轄的一所中專當教員,他的“園丁夢”落地萌芽。同時,他的作家夢也找到了一片土壤,詩文奔湧。富有朝氣、充滿上進心、組織能力出眾的姚良松被提拔為校團總支副書記。他創辦了一份校報《綠草地》,自己做總編。校報在企業上下傳閱,好評如潮。可是因為刊發評論針砭時弊,《綠草地》被停辦。姚良松大受打擊,覺得自己的性格還是做生意好。

於是姚良松便與人合夥開了一個小飯館。可是生意清淡、甚至日不敷出。在勉強維持中,正好景德鎮四大飯店之一的翠雲飯店搞改革。姚良松自認為做了一陣子餐館有經驗,便跑去競標,他的想法非常簡單:掙了錢交承包費,做不起來也就是兩手空空,回到零起點。

在他艱苦努力下,飯店漸有起色。然而1988年政府嚴整吃喝之風使這家剛剛立住腳跟的飯店一夜之間門可羅雀。於是,催賬的也約好了似的結伴而來。姚良松焦頭爛額,整宿整宿失眠。儘管所有的債加起來也就五六千元錢,但對當時的他來說卻是“天文數字”。

病急亂投醫。姚良松聽說香腸好賣,就向銀行貸了3000元搗騰香腸,因為質量不過關,最後血本無歸。見遊樂場有生意,他趕著去賣撲克,結果依然是賠。

年關一天天逼近,債主們憤怒地揚言:再不還錢就打斷你姚良松的腿!陷入恐懼的姚良松因為資不抵債,走投無路,最後含恨逃離景德鎮。

那是1988年12月31日。姚良松頂著漫天風雪登上了火車,留下一堆債務與無限鬱悶。在姚良松的日記本上,記錄著背井離鄉萬里流浪的悲涼和艱辛。在出逃路上,他不斷想到自己的那筆鉅債,也不停地給自己鼓勁,在日記裡反反覆覆寫著要“踏實、熱情、吃苦、沉著”。就像很多空有壯志的年輕人一樣,那時的他並不知道究竟該向哪個方向努力,給自己定的方針是“邊走邊看,努力爭取每一個機會,不能輕易放棄每一個機會”。

在飽嘗冷眼的日子裡,姚良松在他的日記本上留下了一首又一首詩作,拼命為自己鼓勁。

然而現實卻並未因他堅持不懈的鬥志而改變。漂泊到西安的時候,姚良松只剩下2角錢,連2角7分錢的方便麵也買不起。在學長張金良的幫助下,姚良松做了個業務員,推銷電子理療儀。當時的公司老闆見姚良松是個人才,得知他天天為景德鎮的債發愁,為穩住他的心,預支了3000元錢給他還債。當錢交到已不抱希望的債主們手上時,整個景德鎮都轟動了。

本來,剛剛做得順風順水的姚良松準備在西安大幹一場,不料公司發生變故,流浪中吃盡苦頭的他再次流離失所。西安的同學好友張金良趕來為他餞行。

那又是一個漫天飛雪之夜。姚良松滿腹悲愴,和朋友們碰杯。張金良按著姚良松的肩膀說:“你這麼刻苦聰明,一定會成功的!如果姚良松不成功,天理難容!”張金良的話,彷彿一個預言。

那一刻,姚良松終於忍不住,號啕大哭。背後的天地一片蒼茫,西安的夜色悲傷無邊。

歷經磨難,姚良松已經懂得機遇、能力、處世方法、人際關係是成功的必要條件。幾經輾轉,姚良松找到在浙江做電子醫療器械的客戶,經過商談,對方同意姚良松在廣州成立辦事處推銷其產品,為了表示誠意,對方賒給他兩箱產品,還給了他1000元開辦費。

此時,獨當一面的姚良鬆開始了自己的事業,嘗試招聘不帶底薪的業務員,與有實力的大百貨公司聯手,在商場裡開闢專櫃,先人一步地使用媒介。獨特的經歷讓他非常瞭解推銷工作的性質,他懂得如何花最少的錢將最簡練清楚的意思表達給消費者,贏得消費者的好感。

在幾個月的時間裡,姚良松的業績便達到每個月數千元。積累下第一筆錢後,他所做的第一件事,是給景德鎮法院匯去1萬元。法院很快來了通知,除說明所欠款項已全部還清外,還寫了封長信對他大加褒揚。

過去的一頁終於翻過去了。堅韌不拔的張良松終於在債務的泥坑下自拔出來,脫胎換骨,重拾自信。

1991年春節過後,姚良鬆手裡還有近6萬元錢,他就想著搞自己的產品。1992年5月2日,廣州科信新技術發展公司成立,產品綠海風溼關節炎治療儀上市,很快在上海、北京等十幾個中心城市設立了辦事處。

一年下來,公司創收近千萬元,29歲的姚良松個人積蓄達到200多萬元,開始重新定位自己。

1994年初夏的一天,姚良松陪家人慕名去廣州著名的文化社區麗江花園看樓盤。香港人搞的樣板房裡那套櫥櫃吸引了他和家人。明亮可鑑的檯面,渾然天成的結構,賞心悅目的款式,讓妹妹讚不絕口:“這櫥櫃真漂亮,要是我們家有一套就好了。”這句話在姚良松的大腦裡靈光一閃:妹妹是個普通打工妹,都有這樣的慾望和追求,何況富人呢?

1994年9月,姚良松註冊資金100萬元的櫥櫃公司正式成立。

從此時起姚良松決定踏入家居行業圖謀發展。後來的事實證明,他終於找到了能夠適合自己成長的賽道。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姚良松在行業內精耕細作,不斷努力,經過二十多年的磨練。終將好鐵練成好鋼。

在創辦企業取得成功後,沈良松又開始實現他最初的夢想,做作家,籌拍微電影。

在沈良松的頭腦裡始終認為: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的家。他愛家、愛他的消費者、愛家居事業……這些愛就像一個保護殼,讓姚良松在面對時代沉浮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裡還能異軍突起,或許正是那份初心不變,讓他一直感恩前行。無論是當年航天航空學院畢業後,“不務正業”地玩起了家居,還是現在又“不務正業”地做起了編劇,每一次的“不務正業”,姚良松都超認真地完成。他感恩社會的栽培,感恩時代練就的進取精神。從創立歐派家居之際,姚良松便確定了“家和愛”的品牌底色。也曾多次對身邊的人說,一個家奢華也好、現代也好、傳統也好,它的本質意義在於愛。

近幾年,圍繞他的“家國情懷 ,他主持拍攝了短片《我的機器人爸爸》和《共享爸爸》、還是《狼人的中秋煩惱》系列短片和春節視頻《爺爺的魔法》,再到如今徹底將姚良松的“愛家情懷”凝聚和昇華的《喊你回家》,歐派家居都將“有家有愛”的品牌理念和“每個人都值得獨一無二的定製”產品服務理念有機結合,相互滲透。

他創立了行業龍頭企業,又成為亞洲電影藝術節最佳作品編劇

2017年、2018年和2019年由歐派家居集團連續出品《狼人的中秋煩惱》系列微視頻,講述一個身居城市的狼人因自身特殊身體原因,連續3年在中秋團圓夜分別遭遇到的巨大煩惱。

在一個溫情轟炸的中秋佳節裡,冒險地選用反心理預期的方式,把常規的“人和人”團圓故事,變成“人和狼人”的團圓衝突,實在是聰明之舉。在感官上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而片尾的文案“每個家,都值得獨特的定製!每個家,都值得獨一無二的團圓”。


他創立了行業龍頭企業,又成為亞洲電影藝術節最佳作品編劇

在2018年初,歐派出品了春節短片《爺爺的魔法》中,歐派選用獨特的劇情人設視角,邀請“老戲骨”金士傑擔當主演,在劇中飾演獨居的“爺爺”,講述其如何用“魔法”的方式改造家,用輕鬆的方式傳遞出“家”和“愛”的品牌溫度。

在短片情前半段,4:3的傳統彩電畫面比例引入眼簾,在輕鬆歡快的BGM中,一位獨居老人站在客廳當中,召集歷史感滿滿的老傢俱開“家庭換屆動員大會”,呼籲大家主動接受“改造”。

隨後,老爺爺扛著錘子,來到一面破裂的水泥牆壁前,威脅牆壁“抗拒從嚴”。

走進浴室,老爺爺點名批評起馬桶、洗臉池和淋浴頭“搶佔面積”。

來到臥室,老爺爺輕撫床頭,好言相勸讓床“退位讓賢”。

俯身來到綠植前,老爺爺語重心長征詢意見——是否介意結交下新盆友?!

最後老爺爺端著飯碗,來到擁擠不堪的廚房,向廚具們傳達“開放”指示精神。

在輕鬆歡快的節奏中,老爺爺被各種“十動然拒”,鬧出笑料梗。

而在後半段,劇情出現反轉,畫面比例也從4:3拉長為16:9,老爺開始施展“魔法”,傢俱們“覺悟值”瞬間提高,“主動改造”讓房間觀感煥然一新,撲面而來的現代氣質。

鏡頭拉近,僅剩下老爺爺最喜歡的凳子,頑固地逃避改造,老爺爺緊追著“凳子”強迫它接受改造。

追趕中,老爺爺穿過了改造後室內空間:敞亮的客廳、簡潔的衛生間、開放式廚房和卡通系雙層兒童臥室。

終於在落地窗前,老爺爺抓住了“頑固”的老凳子,十分不捨地安撫它。其實,“頑固”的凳子所映射的,正是老爺爺內心深處的羈絆不捨。

鏡頭從室外打進來,凳子終被改造成供孩子娛樂的鞦韆,養的植物換成年輕人喜歡的多肉,這也宣告整個改造工程完結。

改造完工後,劇情緩和下來,老爺爺坐在偌大的客廳裡,對著逝去的老伴兒的相片,說出了這次改造工程的初衷:讓孩子過年時,在家多住幾天。

獨自言語中,老爺爺細數著改造的成就:屋子亮堂了、孫女光腳踩地不涼了、兒子不用打地鋪了、衛生間空間優化了......全好了!

話鋒一轉,老爺爺道出內心不捨的根源,最放不下的羈絆:怕老伴兒‘回來’後找不到門。

劇終,老爺爺昏昏睡去,落地窗外瑞雪降下,伴隨著狗吠聲,門鈴響起,,一個童稚的聲音傳來——“爺爺,我回來啦!”


他創立了行業龍頭企業,又成為亞洲電影藝術節最佳作品編劇

2019年的515國際家庭日,歐派家居發佈了一則公益短片《共享爸爸》。以獨特的視角,成功擊中家庭情感訴求爆發的豁口,引起消費者強烈共鳴,迅速成為全民熱議話題。

短片裡,男主角威廉自認為足以平衡事業與家庭的關係,而這得益於他的職業——“共享爸爸”。他在形形色色的“爸爸”中無縫切換、遊刃有餘;卻唯獨不是自己孩子獨一無二、不可或缺的爸爸。他原以為為千萬家庭找到了一個“完美解決方案”,就是工作大於家庭,家庭問題可以交給共享公司。但當他發現自己的家庭地位也被“共享”了,這種衝擊才讓他醒悟,原來人生也不是以工作為主的,家和愛才是人生更重要的事情。


他創立了行業龍頭企業,又成為亞洲電影藝術節最佳作品編劇

春節回家團聚,是一年之中最大的儀式感,蘊藏著國人骨子裡最深切的情感。由歐派家居董事長姚良松首度親自編劇創作《喊你回家》奪取了無數人的眼淚。更以黑馬之姿於2019年11月從20個國家的4773部參選佳作中脫穎而出,勇奪第七屆亞洲電影藝術節最佳作品金海棠獎,隨後強勢登陸衛視、機場、高鐵、影院等核心平臺,掀起巨震。

故事以時下中產人群的生活背景為基礎架構,以家為核心擷取男主和妻兒兩次春節回家的經歷,將其間的各種複雜心境和際遇娓娓道來,同一個故鄉,同一種團圓,場景和情境卻大相徑庭。

短短几分鐘,一個家庭,兩段情境的變遷,道出了蟄伏在許多人心頭的心緒,警示著每一個背井離鄉的人。短片雜糅著“回不去的家”、“留守老人”等一系列戳心的社會話題,成功擊中廣大網友的心,喚醒對親情的維護,激起回家的衝動,也重新闡述出了“家”和“過年”的意義!

短片裡的男主角是一個從農村出來到大城市打拼的中年人,憑藉著一股拼勁,漸漸在城市站穩了腳跟,安了家,事業也蒸蒸日上,但平常卻因為工作的忙碌而疏忽了對父母的陪伴,接連幾年春節沒有回家。在春節前夕,男主意外收到姐姐“今年春節回家嗎?”的短信而陷入沉思,腦海中回想起前些年回家的糟糕經歷··故事以時下中產人群的生活背景為基礎架構,以家為核心擷取男主和妻兒兩次春節回家的經歷,將其間的各種複雜心境和際遇娓娓道來,同一個故鄉,同一種團圓,場景和情境卻大相徑庭。

短短几分鐘,一個家庭,兩段情境的變遷,道出了蟄伏在許多人心頭的心緒,警示著每一個背井離鄉的人。短片雜糅著“回不去的家”、“留守老人”等一系列戳心的社會話題,成功擊中廣大網友的心,喚醒對親情的維護,激起回家的衝動,也重新闡述出了“家”和“過年”的意義!

《喊你回家》長達12分鐘,並且毫無知名演員參演。在當下,盛行短視頻的視頻生態圈下,這部視頻首先在時長上已經超綱,讓人耐心看完全程已經是第一道考驗。而且縱觀歷年的春節檔,影視作品基本都被“明星”、“大片”等“亮瞎”的元素填滿。《喊你回家》顯然就“另類”了。既沒有重量級導演執掌,也沒有“戲骨”、“流量明星”等星光加持,何以出圈,還能收割民心,並獲得專業評委認可,成為第二道難題。

但有幸,這也是“好內容會自己長翅膀”的時代。歐派家居的《喊你回家》雖長,卻沒有一幀是多餘的,故事溫和質樸,細膩而剋制。這種細膩既是鏡頭畫面的細膩,更是感情的細膩,將人與環境與事物之間微妙的關係波瀾不驚地表露無遺。而感情的剋制,則表現在不煽情。連爆發矛盾的高潮環節也不是聲嘶力竭的畫面,卻讓觀眾一直在感觸與感動之間徘徊,內心早已傾盆大雨。

沈良松可能最初的出發點是通過微電影宣傳歐派形象,經營理念。或也沒有想到最後演繹成為一個藝術品拐入了國人柔軟的心靈,他喚醒了存在國人心底的對家的依賴,對親人的柔情。

不管你是窮還是富、是達官或常人,你總是活在家人與親情之間,這與愛一樣,也是中國人永恆的話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