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凌晨“抢菜”,疫情寒冬中的生鲜电商迎来春天?

在今年特别的春节假期里,传统菜场、商超等人员密集场所失去了往日的繁荣,而线上买菜却是异常火爆,各大生鲜APP逆势而上,频频“爆单”。

您抢到菜了吗?成为老百姓宅居生活中最重要的事。

生鲜电商大火

疫情当前,为了不给国家添乱,大伙呆在家里生活与办公,每天的足迹定格在家里的卧室到厨房,每天买什么、吃什么,就成为头等大事。

买到菜是有饭吃的前提,但是线下买菜困难重重,于是线下买菜转移到线上,使用生鲜电商APP买菜。

在线上买菜初期,生鲜电商的蔬菜、瓜果、肉类供应还算平稳,但是随着线上买菜的人越来越多、流量越来越大,配送的时间业越来越长,买不到菜、菜送不及时的情况也越来愈多,这在一二线城市尤为明显。

只有抢!很多人凌晨就起床下单,希望买到所需的菜、希望配送准点达到。于是,《北京抢菜指南》等神贴在朋友圈中流行,指南中详细注明了生鲜电商APP的货源与库存更新信息,提醒大家按点及时下单。很多人的生物钟已经调整到与抢菜同步,凌晨零点、六七点抢菜成为常态。

线上买菜APP火了。春节期间,盒马鲜生在北京的蔬菜供应量是节前的3倍;京东到家销售额比节前增长470%,其中蔬菜销售额同比增长510%;美团买菜在北京的订单量是节前的两三倍。

商家也有苦衷,比如晚上10点停止营业,就要准备第二天库存,谁知凌晨12点左右,订单把菜全部抢光,其他用户上午就发现没有菜了,于是商家只能临时调整库存,缓解市场需求,进货和补货的节奏完全打乱了。“火”也需要付出代价。

全民凌晨“抢菜”,疫情寒冬中的生鲜电商迎来春天?

生鲜电商春天到了?

生鲜电商这一行不好干。不到半年前,2019年11月,生鲜电商呆萝卜、妙生活纷纷关停了线下门店。再往前看,菜管家、鲜品会、花样生活、果蔬帮等生鲜领域的先驱者也“倒在沙滩上”。

生鲜电商推广的逻辑并不复杂,商家大量融资,以烧钱换取用户与市场,再拿市场数据去更多融资,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生鲜电商很难收支平衡,所以融资扩市场的过程中,任何一环出问题,生鲜电商就很难生存,一波有一波,大致皆如此。

春节期间生鲜电商的火爆,并不是生鲜电商行业逻辑的改变,而是外部环境短暂变化带来的生鲜电商短暂狂欢,是需求不得不瞬间爆棚。春节过去、疫情消失,当然会有一部分客户在这段时间培养起来了线上消费习惯,但是线上的更多用户将继续下沉到传统菜市场、超市购买生鲜,提着菜篮子挑菜,感觉更加灵活、更接地气、更加踏实。

所以,现在谈生鲜电商的春天到了、出现向上的拐点,为时尚早。线下买菜消费习惯的改变,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短短几十天,改变不了大局。

不过,线上买菜有其存在的必要性。现在宅居也成为一种时尚,呆在家里的人群打造了“宅经济”,他们更喜欢互联网购物的体验,或者觉得线上买菜更加方便经济。由于我国庞大的网民基数,线上买菜只要性价比更高、更加便利、选择更多,就有存在的价值。

全民凌晨“抢菜”,疫情寒冬中的生鲜电商迎来春天?

生鲜电商拼的是供应链

生鲜电商要迎来春天,必须解决供应链的问题。生鲜电商从田间地头、肉类生产厂商开始,历经了集采、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好像不复杂,但对这个过程的把控,很难。

第一,生鲜要名符其实。生鲜损耗很高,肉菜水果必须要做到全程新鲜,终端配送环节尤其要抓好生鲜品控。第二,生鲜商品的保鲜要求,对仓储和配送要求很高,冷藏设施、冷链车辆都需要大量投入。第三,生鲜商品是即时消费商品,要求配送运输环节必须要提高效率,派送的时效性非常重要,时间不能拖得太长。比如盒马生鲜的门店布局,基本要求在半小时内送达用户手中,时效达不到,宁可不涉足。

这些环节多数是在线下完成的,不是互联网就能解决的。线上买菜看似与互联网相关,其实是线下重资产的业务、是需要大量投入建设的。

从成本看,有采集商品的成本、商品损耗,再加上仓储建设、房租、配送成本,还有优惠获客的成本。从收入看,每个家庭一天的购买量较为稳定,很多人还点外卖,提高价格相当困难。所以,生鲜电商的毛利并不高,盈利遥遥无期。

所以,生鲜电商考虑更多的还是把市场做大,再配套优化供应链,量体裁衣就是这个道理。但是,春节期间线上生鲜需求暴增,市场迅速变大,生鲜电商猝不及防,以往经验下的运输、库存、配送面临巨大考验,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我们只有凌晨抢菜才能满足生活需要。

春节期间,生鲜电商供应链的问题已经显现。一二线城市因为需求集中、交通便利,买菜还能靠抢、能够抢上。三四线城市的社区团购生鲜,往往因为需求分散、选择不多、不经济合算等原因,不得不退团。

不是菜不够,不是人不勤,而是生鲜供应链与市场变化的不匹配、快速应对与市场变化的不匹配。在春节与疫情的考验中,解决供应链自身问题的生鲜电商,还要积极开辟生鲜深加工、外卖等新业务,提高盈利能力,才有潜力成为行业的头部玩家。

经历各种考验、能够生存下来的生鲜电商,必定已经具备了一定规模,今后的路,不能再烧钱亏钱博取规模了,不要想着做一锤子买卖,稳步前行才是首要任务,把价格与品质控制住,维系存量用户,使其长期留存,可能才是生鲜电商的未来。

全民凌晨“抢菜”,疫情寒冬中的生鲜电商迎来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