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和遼寧號相比為什麼那麼老舊?

寧家少主


我是冬雨AK,說下看法

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是俄羅斯目前唯一的很可能也是最後的一艘航母,它由蘇聯尼古拉耶夫造船廠建造,1985年12月4日下水,1991年1月21日服役,其實服役時,很多舾裝工作還沒有完成,又正好處於蘇聯解體軍費預算不足的時期,所以,庫茲涅佐夫號大多數時間都是停泊在北方海軍基地的碼頭內!在最苦難的1996年,甚至有人提議報廢 拆解或者出售該艘航母!由於工資福利待遇差,出現了一些船員私自拆解航母零配件出售的醜聞,艦上設備70以上故障無法使用!好在普京大帝上臺之後,實行復興海軍的政策,這艘航母才被保留下來!

雖然被保留下來,但由於軍費短缺,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的維修和保養工作一直處於滯後的階段,很少出海參加軍事活動,現代化的大修工作也就更不用說了,本來在2012年,俄羅斯計劃進行5年的大修和現代化改造,但還是因為軍費問題最後不了了之!當2016年,該航母被派遣前往敘利亞打擊極端恐怖勢力的時候,出現了“濃煙滾滾,黑煙蔽日”的景觀,成為一大笑話!幸好在敘利亞的表現還算中規中矩!

2017年,庫茲涅佐夫號開始了現代化改裝,更換新型的電子系統 動力系統作戰控制系統等等,當所有的人翹首以待等待這艘航母煥然重生之時,卻在2018年發生了船塢沉沒,吊車傾斜砸在庫茲涅佐夫的甲板上,砸出一個4米左右的大洞,這還沒完,在2019年12月12日,又發生了火災事故!!庫茲涅佐夫號還有沒有維修的價值,能不能被修好,成了人們最大的疑問!

總之,俄羅斯經濟不景氣,軍費短缺,大型的港口船塢設備短缺,維護不足,缺乏大型戰艦的製造維修能力,導致庫茲涅佐夫號一直無法得到及時有效的維修保養,讓它看起來破破爛爛,讓人心酸!

而遼寧艦的前身瓦良格號,作為庫茲涅佐夫的姊妹艦,命運比它還要叵測,當千辛萬苦拖回中國的時候,只能算是一個船殼飄在海上,內部的設備全部毀壞,當時的中國造船 維修能力還不足,更沒有大型戰艦的建造經驗,因此一直未對瓦良格號進行改造,當我們具有一定的實力之後,才開始著手進行,改造難度幾乎可以說是重新建造了一艘新航母,遼寧艦載服役之後,更多的是作為訓練艦,在服役歷程中,各項維修保養工作都能按時進行,所以,遼寧號看起來要乾淨整潔的多!

庫茲涅佐夫號於遼寧艦的對比,恰好生動的表現出目前俄羅斯中國國家實力和工業實力的對比

(不當之處請指正,圖片來源自網絡)


冬雨AK


說句不好聽的話,俄羅斯不但沒有能力建造大中型航母,甚至連航母的維修保養都幹不了,庫茲涅佐夫號加入俄羅斯海軍後,至今都沒有得到一次像樣的大修,沒毛病才怪。


這艘航母服役30年來,都沒進行過幾次遠海活動,主要還是俄羅斯的“修理匠”太差兒了,唯的實戰,遠征敘利亞,結果先後鬧出“黑雲遮天”、阻攔索斷裂、艦載機墜毀等尷尬情況,艦上僅有的十幾架米格29K、蘇33到後來乾脆上岸,駐紮在敘利亞空軍基地。

回國之後,原以為俄羅斯會痛定思痛,好好修補“庫艦”,結果只是補了一層漆,從外觀上看,甲板不再斑斑點點,冒的黑煙也少多了,可實際上,電子設備、武器、艦載機都沒有得到實質性改進,“庫艦”的身體狀況並沒有好轉。



雖然藉著改裝“戈爾什科夫號”航母,恢復了一點航母建造經驗,以及相關設施,但從“戈爾什科夫號”的改裝成果來看,俄羅斯連4萬噸級中型航母的建造能力都沒有,改裝都廢了老大的勁,這點研究成果根本救不了“庫艦”。


相比之下,遼寧艦的前身,“瓦良格號”航母混的比“庫艦”還要慘,徒有一副空殼,而回國後,僅用6年時間,“瓦良格”就重獲新生,成為遼寧號航母,而且戰力遠超“庫茲涅佐夫”。

所謂“艦運即國運”,航母作為大國力量的象徵,是一個國家國防、經濟、科技實力的綜合體現,同級別的2艘航母,截然不同的命運,歸根到底還是實力對比的轉變。


止水興波


沒錢


飛鴻踏雪60


失於維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