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游戏耽误学习,成绩差谁负责?知道这些何愁“浪子不回头”


孩子玩游戏耽误学习,成绩差谁负责?知道这些何愁“浪子不回头”

文丨大川

导语:

国内最大游戏厂商腾讯,连续八年蝉联全球游戏公司收入排行第一名,曾靠某款游戏里角色的“皮肤”一天赚1.5亿,中国市场潜力巨大,那么到底是谁在给这些游戏买单呢?


昨天有家长朋友联系我说:“老师,孩子的网课不用继续上了,我刚把他的平板电脑给砸了……”,我从这位家长朋友的沟通里面感受到了他发出“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的感叹。

很多的家长在买电脑、手机,他们的初衷都是帮孩子学习,不料孩子在手机电脑上玩游戏的时间却远远超过了学习的时间,这让家长怎么不会愤怒呢?
成千上万的孩子被这样一个“怪物”给深深地迷恋住了,他们对于游戏的热爱甚至已经到了通宵达旦、废寝忘食

的地步。以至于现如今有很多的教育工作者跟家长朋友们都对这个问题忧心忡忡。很多的家长,他们一看到孩子放假在家玩游戏,就气不打一处来,其实我们大家都知道更多的是对孩子身体健康和学习的忧虑。


孩子玩游戏耽误学习,成绩差谁负责?知道这些何愁“浪子不回头”

一:首先,家长要对游戏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一个产业如果发展迅速,那么必定有自己的优越之处。
游戏是5g时代到来的“刚需品”,电子游戏在我国发展也就不到20多年的时间,可是它的发展速度却极其惊人。并且大多数的“死忠粉”都是中小学生,其实从电子游戏厅到网吧,再到网咖,这是一个信息时代发展的见证,我们要去正确的认识游戏,还能凌驾于游戏之上,而不是被游戏掌控。
网络游戏确实有独特的魅力:画面逼真、内容丰富人物情感描述充沛、人物故事情节设置,都非常的引人入胜。

其实更多的是切身体验的参与感

,这才是游戏最大的“亮点”,它能给游戏者提供一种打破现实社会中条条框框的一种“虚空梦境”,从上古时代战争时代的种种体验,这在我们现实生活当中是完全感受不到的。

孩子玩游戏耽误学习,成绩差谁负责?知道这些何愁“浪子不回头”

二:那么孩子到底能不能玩网络游戏呢?家长和老师又该如何正确的去看待网络游戏?


实践证明:如果对孩子玩游戏采取放纵自由的态度是行不通的。孩子迷恋游戏的行为造成了不少的问题:长期玩手机、电脑,眼睛近视;耽误功课考,不上大学;精神恍惚,对待实际生活态度及其消极;有的甚至为了能够上网而从家里偷钱甚至敲诈勒索同学,从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就目前而言,该游戏上还没有进入真正的法治约束阶段,这给父母老师的管理造成了极大的困难。玩游戏成瘾既耽误了学习,又让身心健康得不到健康全面的发展。因此,对于网络游戏的管理,必须要采取一些限制性的措施,比如每款游戏的“防沉迷”功能,就是十分有必要的。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一刀切,那么只能够大范围的造成家长与子女之间产生极大的矛盾,会诱发孩子产生逆反的心理。


如果孩子心里总是因为跟父母闹矛盾而不愉快,在学校又怎么可能专心听讲呢?并且有的孩子他根本就不喜欢学习,你不从根本上去解决他的厌学心理,仅仅只是禁止他玩游戏,那么他也肯定会转移兴趣爱好,迷恋上其他的东西,比如说盲目追星、打麻将,难道这些事情就见得对他好吗?


如果孩子适度的玩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游戏,适度的娱乐休闲一下,会使他的大脑脑运转更快,精力更加充沛,这样还是有利于学习的。

孩子玩游戏耽误学习,成绩差谁负责?知道这些何愁“浪子不回头”

所以问题的关键点产生了,不是孩子该不该玩游戏的问题,而是应该想办法如何提高孩子对学习、生活的兴趣!

三:玩游戏本身就是一种学习


大家都在玩游戏,为何有的人能靠着游戏年入千百万,成为“明星”呢?


我以前陪孩子玩过一款游戏叫做“智慧桥”,我觉得这款游戏设计的非常好,它可以拓宽孩子的知识面训练观察能力,对于逻辑思维的推理,空间想象能力图形分析,以及手眼协调性都有很大的帮助,现在或许在网络上面找不到这款游戏了,我尝试过很多次。
但现在得游戏几乎都是“

打打杀杀”,真正的益智游戏很少,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讲,孩子在选择游戏上面,家长也要适当的干预,给出建议。引导孩子玩一些教学游戏或有益于大脑开发的游戏,说不定会起到妙手回春的作用,如果每位家长每位老师都做这样的,有心人,何愁浪子不回头!

四:如何帮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实践得出一个可行的方法(对于年轻的父母):


那就是陪孩子一起玩,如果家长自己学会玩电子游戏,并且玩的比孩子好,那么恐怕以后你不玩的时候,他自己也应该不会玩的。因为对于低年龄的孩子来讲,他们崇拜游戏里的“神”,能够带他Carry赢得比赛,这其实是给孩子一种满足感

孩子玩游戏耽误学习,成绩差谁负责?知道这些何愁“浪子不回头”

现在大部分家庭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从情感层面上来分析,他们喜欢玩游戏的原因无非是缺少一起玩耍的伙伴。如果他连最基本的感情交流都满足不了,那么就只能寄托于游戏中的“人物”。
家长跟孩子一起玩游戏,首先可以监测游戏中不正常的内容;其次,可以防止孩子因为游戏时间过长而损害视力的问题;家长如果在游戏当中学会因势利导,在游戏过程中给孩子进行科学知识教学,这个效果可能完全就不一样。


并且在游戏中作为队友来沟通的口吻肯定是平易近人,更容易让孩子接受,自然而然潜移默化当中,孩子逐渐会改掉疯狂玩游戏的坏毛病。

结束语:

家长要学会运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来教育孩子,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现在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太弱,一定要从小培养。我们都希望孩子们能够学的开心,玩的高兴,谁也不希望在家庭里面经常发生矛盾。所以我们还是需要一些成年人的“谋略”来治他们。
如果你有好的教育方法,欢迎留言,大家一起探讨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