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承恩故居里的《心經》

淮安市淮安區河下古鎮,是個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的地方,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的老家就在這個古鎮。這麼有名的人,自然應該弄個故居,也就是現在的吳承恩故居。吳承恩在世的時候,還不太注重房地產,所以他們家沒有現在這麼大。現在就像個小園林,春花秋樹,亭臺樓閣,湖石池魚,妥妥的。

因為吳承恩故居一起搞燈謎活動,所以去的次數多了一些,越發覺得吳承恩故居是個好去處,別有洞天。半月前,外地來了個小朋友,特意帶到吳承恩故居去感受感受。西遊記文化博大精深,深不可測,像大海一樣,你越是往海里遊,就越覺得大海浩瀚,無際無涯。這個小朋友,來自上海,一個人騎自行車北上,路過揚州、淮安,然後往濟南、北京、呼和浩特,目前已經順利抵達北京,正在逛天安門、故宮,也是具有西遊精神和毅力的人。來了一趟吳承恩故居,不白來,她說,已經開始認真閱讀《西遊記》了。

《西遊記》,之前也是看過,只是看過,肯定是沒看懂。看不懂的地方,肯定是囫圇帶過了。網上搜了搜,有關《西遊記》的文章,數不勝數,要說哪篇文章真心讓人佩服,還真的不太有。大多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年少的看年少的熱鬧,年老的談年老的經驗。

吳承恩故居里專門闢了一處所在,高供《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不知道是哪位高人的創意,可謂是非常妙。因為《心經》是唐僧、悟空、悟能、悟淨師徒四人西天要取得的經典的“修真之總經,作佛智慧門“(第十九回 浮圖山玄奘受心經),由一個神龍見首不見尾般的人物烏巢禪師特意在取經途中等候若干年來傳授。”凡五十四句,共計二百七十字。若遇魔障之處,但念此經,自無傷害。” 可見《心經》非同凡響。

吳承恩故居里的《心經》


唐僧,也不是凡人,大唐皇帝李世民的拜把子兄弟,取經欽差,文化大使,也是如來和觀音親自指定的,耳聞一遍,即能記憶。既是如此,唐僧此後日日唸誦,歷經數年、無數劫難,並有悟空等提點,也才悟通《心經》。或者可以說,西天取經之路,其實就是唐僧悟通《心經》的歷程。

能傳這麼厲害的心法的人,自然應該是非常厲害的人,於是,有無數的人無數的文章猜測斷言烏巢禪師是燃燈古佛、如來佛、彌勒佛、菩提祖師、太上老君、觀世音菩薩等等,或者說烏巢就是鳥巢,因為史上有個鳥巢禪師。鳥巢禪師住在樹上的鳥窩裡,和唐朝詩人白居易有一段著名的對話。禪師的智慧似乎在詩人之上,但禪師的名聲要蹭詩人的熱度。烏巢禪師在《西遊記》全文裡只出場一次,引起無限的遐想。

看了許多關於烏巢禪師的文章,我都不太信服,或者說我自己有自己的觀點。《心經》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關鍵詞是這一個“空”字,餘下的文字也是解這個“空”字。可以說,這個 “空” 字 蘊含了無限的智慧。

那麼,作為傳經人,必然徹悟這個“空”字。所以,所謂烏巢禪師,烏是烏有,子虛烏有,沒有的意思,不存在的意思;巢,鳥窩,住的地方。這個禪師是教導《心經》的,所以烏巢禪師,是在說:心無所住。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據說,不識字的砍柴的六祖慧能聽到這幾個字,頓悟)。

唐僧此時,雖然非凡,但也還是凡夫。孫悟空,經過前面章回裡的歷練,十四回“心猿歸正”、十五回“意馬收韁”,其實,已經不是凡夫,修為當在唐僧之上,所以後來,每當唐僧出狀況的時候,悟空都能及時指歸:請對照《心經》。為了給凡夫唐僧增加信心,烏巢禪師還和悟空排演了一出小劇:

見面的時候,裝作不認識悟空。

分手的時候,說悟空是“多年老石猴,那裡懷嗔怒”。(知根知底知性)

悟空順勢裝作很生氣,舉起鐵棒亂搗 ,悟空的鐵棒可謂威力無窮,但被蓮花祥霧化作無形。(但念此經,自無傷害)

臨別還特意關照唐僧,“你問那相識,他知西去路”。相識,識相,了知真相,了知實相。按照《心經》指明的道路前進,悟空,就對了。“路途雖遠,終須有到之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