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公里把香港连接到 2.5万公里内地高铁网

<table> 26公里把香港连接到 2.5万公里内地高铁网

18日,试运行中的动感号广深港高铁列车经停深圳北站。 南方日报记者 吴伟洪 摄

/<table>

“广深港高铁、港珠澳大桥等跨境基础设施的布局完善,有利于提升大湾区内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通过基建的联系,香港能够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近日,广深港高速铁路香港段即将开通之际,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香港接受南方日报等媒体联合采访时如是说。在她看来,高铁开通对香港来说“重要性是比较广泛的”。

高铁对香港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有重要意义

“虽然只是短短26公里,但有着非常好的效果。广深港高铁把香港连接到了总长超过2.5万公里的内地高铁网络,这种联系是非常重要的。”

在林郑月娥看来,高铁对于香港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都有着重要意义,这种“连接”无处不在。比如,商界朋友能够更方便地进入内地开展商务活动;香港市民可以坐着高铁去内地旅游;香港学生、青年则可以搭乘高铁来到内地学习、实习、工作。

23日,广深港高铁香港段正式通车后,从广州到香港仅需48分钟,来往香港与深圳福田只需14分钟。除了连接广东省内的6个短途站点,从香港西九龙站发出的高铁列车还将连接38个其他省区市的长途站点。

“在旅游方面,我是非常喜欢坐高铁的。”林郑月娥告诉记者,去年假期,她曾在内地深圳北站搭乘高铁前往桂林旅游。“以后,香港市民可以直接从西九龙坐高铁到桂林,只要3个小时,不用转车。相信高铁会逐渐成为很多香港市民短途出行的选择,去昆明、厦门等城市旅游非常方便。”

此外,林郑月娥还计划将高铁作为前往内地短途出差的新出行方式。“我常常要去到深圳等内地城市开会,从西九龙到福田,也就10多分钟,可能比我在香港到另一个办公室还要快。”

成功落实“一地两检”最具挑战

对于香港特区而言,广深港高铁的优越性不仅体现在首次开通高铁,还有首次在香港境内的车站设立适用内地法律的内地口岸区,实施“一地两检”。

为了提升通关效率,西九龙车站分别设有“内地口岸区”和“香港口岸区”,并采用“同层两检”模式,离港及抵港旅客可在同一层内完成办理出入境手续,无需在登车后再上下车进行边检。

“要把好的事情做好,还是要迎难而上。”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建设历时8年,作为参与者和见证者,林郑月娥认为,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特区政府能够按照“三步走”的方式,成功落实“一地两检”是最具挑战性,也是最受启发的。“如果没有‘一地两检’,广深港高铁香港段的很多优势无法发挥。”

谈及“一地两检”在西九龙车站的未来实施情况,林郑月娥很乐观。“其实很多香港市民已经对‘一地两检’的模式已有所了解和体验,比如深圳湾口岸。高铁开通后,相信市民可以感受到这份便利,会慢慢适应和习惯。最重要的是‘一地两检’不是由行政手段落实,而是通过本地立法实现,有法律依据。”

林郑月娥表示,高铁香港段的26公里是国家高铁网络的一部分,在建设、营运过程中,香港特区政府始终与铁总保持着紧密联系,并形成了良好的沟通协作机制和伙伴关系。对于未来两方将共同把香港段管理营运好,她满怀信心。

除了广深港高铁,港珠澳大桥、莲塘—香园围口岸等多个连接香港与内地的跨境基础设施也即将落地或开通。“今年对香港来说非常重要,这些跨境基础设施的建设,让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地位得到了凸显,有利于湾区一小时生活圈的形成。”林郑月娥表示,这些跨境基础设施分布在香港的不同区域,与内地形成有效连接,通过基建的布局完善,将有利于提升大湾区内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帮助香港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