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觀區塊|139 加密投資系列之九:無埋伏,不贏利

加密貨幣投資是新興投資領域,之前的投資技術、經驗,在這裡未必適用。

沒有一定市場觀察分析積累,想在波動率遠高於股市的加密貨幣世界有所斬獲,比千軍萬馬中取上將首級難度還大。

太難了。

庸觀區塊|139 加密投資系列之九:無埋伏,不贏利

追漲殺跌,鮮有贏家,非高手莫入,一般人等進去,大概率是送獻金,當韭菜去了。

經驗地看,無埋伏,不盈利啊!

如果,你認同這種說法,那麼我們就需要了解一下如何埋伏、埋伏什麼?

舉個2020年1月份的例子,假如你在bsv發飆之前,在2019年買入了5萬元bsv,那麼進入2020年減半行情的bsv,大概率可以送給你10萬元利潤,在很短的幾天時間內。

再舉個2020年2月份的例子,假如你在ogn發飆前,0.12美刀的位置入手了1萬元的ogn,那麼,到現在你會至少有1萬元的利潤。

你看,事前埋伏了,賺錢能賺到手軟。

不過,這樣的機會,並沒有太多人抓住,比如我,bsv之前沒關注,完美錯過了,而ogn即便在vip群裡,也曾經得到過項目方10美元的宣傳獎勵,卻也沒能抓住。

這裡隱藏著關於如何埋伏的投資邏輯在裡面。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投資埋伏的邏輯搞清楚了,才能把握主動權,遇到了不錯過,讓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落到實處,否則都是空談。


埋伏的投資邏輯是什麼呢?

第一,隨時有流動資金。

這個流動資金,既可以是法幣,也可以是穩定幣,多多益善,總之,遇到可以埋伏的機會,手頭不能沒銀子。

第二,對主流幣、減半幣、平臺幣、穩定幣與跨鏈幣等不同屬性通證有一定認知。

幣圈是消息市,至少目前還是如此。不同消息對不同屬性幣種對利好、利空是不一樣的,不瞭解通證屬性的差別,對消息的反應會遲鈍,錯過套利機會。

更重要的是,沒有這種差異化認知,我們常常會感到迷茫,比如歐科集團放大招,把未發行的7億OKB全部銷燬了,OKB大漲,根據OKB持倉比例映射空投的OKChain基礎通證OKT要出來了。主流幣行情下行背景下,OKB吸血大漲,我們投資什麼呢?

如果事前,比如1月份買1000枚OKB,那麼這次估計也可以數數賺到手的錢了。

主流幣跟隨比特幣下行,平臺幣猛地漲了起來,我們還有埋伏賺大錢的機會嗎?有大v提醒可以考慮跨鏈幣,我覺得是個不錯的埋伏策略,既可以避免手癢癢追高,也可以低價埋伏,何樂而不為呢?

按照2020年的行情發動順序,減半幣、主流幣、平臺幣三類幣已走一波行情了,也許跨鏈幣還真是一個不錯的埋伏點(獨立決策)。

跨鏈之外,還有得選嗎?

有,不過,不在此次話題,我們擇日再聊。

第三,把握兩個邏輯關係

有錢投資,對各幣種屬性有了解,就可以埋伏了嗎?

不一定,還需要把握市場、技術兩個邏輯。

市場邏輯,我們需要把握供需關係、共識強弱、信任成本高低。

比方說,平臺幣的通縮政策為什麼會引發通證價格大漲呢?不就是因為幣越來越少,應用場景越來越多,供不應求市場規律發揮作用嘛。比特幣1萬美元,乃至之前近2萬美元的高價格,不就是人們對其全球財富倉庫共識同頻共振強到一定程度的結果嘛。去中心為人們所追逐,不就是信任成本最小化導引的必然嘛。

去中心是地基,共識是關鍵,供需決定價格,這三者最終構成獨特的信任市場機制,驗證區塊鏈項目及其激勵通證的價值。知曉這個市場機制,我們在埋伏時,就心中有數,不會輕易掉坑,抓一手歸零幣了。

另外,就是技術的邏輯。

這並非技術至上的論調,而是要遵循技術迭代規律。

比如,圍繞去中心,比特幣構建的分佈式全球賬本、數據庫及激勵通證btc,就是立足加密、博弈、經濟、計算機科學、軟件工程等多學科知識,站在巨人肩膀上集大成而橫空出世的。

之後,比特幣給予V神靈感,才出現圖靈完備的智能合約公鏈ETH。

有了ETH,之後才有公鏈扎堆,才有為了提升比特幣、以太坊tps和存儲負擔而搞得各種創新,譬如側鏈鏈下擴容,跨鏈概念及實踐,去中心存儲等。

再往下呢?

DApp繁榮起來,是不是對存儲成本、交易成本和去中心雲算力有新要求呢?

去中心應用經濟的蓬勃發展,會不會對用戶數字身份和資產安全、電商去中心全球銷售作出創新響應呢?

......

循著技術邏輯,我們會發現很多的新鮮技術概念和項目,不能理解技術之間的關係,我們很難把握到埋伏時機,要麼太早,降低了資金效能,要麼太晚,錯過了難得的投資機遇。

當然,這些對於消息市場佔主流的幣圈而言,也並非沒有信號。一般而言,新概念新技術的項目,提前也會釋放出消息,在各分佈式社區進行宣傳,通過社群生態建設提前運營開的。主動點,練好嗅覺,現學現賣,也並非不可以。

2020年開局了,市場行情也走開了,是時候考慮投資埋伏了。


鑑於減半行情是2020主題行情,我的埋伏策略如下:

第一,低位定投減半行情重點比特幣等主流幣。

第二,低位吸入優質平臺幣。

第三,適度佈局跨鏈與去中心存儲。

這三點,定位為三五年內長期埋伏策略,目標是增加幣量與幣齡。

第四,埋伏一兩種小眾的減半幣、潛力幣。

第五,投資一兩個有積累有潛力的DApp應用,不侷限於某一產業領域。

這兩點,定位為高風險投資,小資金挺進,流動性資金備用。

第六,有意尋找下一輪大牛市可能的引領者。

第七,埋伏生態能力強、去中心程度高的社區通證。

按照萬分之一策略,分批建倉。

好吧,今天就聊這麼多,總之大家還是需要跟隨市場趨勢把長短期投資結合起來,進行一場投資的十面埋伏,才能把握住一兩次重要機會,認知變現,賺多一些。

老鐵們,2020年發財!


(完結)


免責聲明:幣圈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