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白居易的《追欢偶作》及其品格

白居易的《追欢偶作》,有些不了解其写这首诗的历史背景、不了解当时当地的社会现象、不深入领会诗人是如何运用文字去反映当时当地的社会现实、对这首诗理解不透彻的人,指斥其是一个“大流氓”、“大淫棍”。其实不然,只要我们做一下深入的了解,就会仿然大悟,深刻认识到白居易是个什么样的人。

现在我们先来看看这首诗:

追欢偶作

追欢逐乐少闲时,

补贴平生得事迟。

何处花开曾后看,

谁家酒熟不先知。

石楼月下吹芦管,

金谷风前舞柳枝。

十听春啼变莺舌,

三嫌老丑换蛾眉。

乐天一过难知份,

犹自咨嗟两鬓丝。

(自注:芦管、柳枝已下,皆十年来洛中之事)

现在我们再来了解一下诗人写这首诗时的历史背景:

唐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宪宗被宦官杀害。长庆四年,(公元824年),穆宗因服金丹死亡。十六岁的太子李湛登基为敬宗,敬宗荒淫无度,在位两年,于宝历二年(公元826年)又被宦官杀害。文宗李昂即位,文宗意欲清除宦官之患,于大和五年(公元831年)重用宰相宋申锡谋除宦官未遂,申锡反而遭贬至死。大和九年(公元835年),文宗又用李训、郑注,终于把为患多年的宦官王守澄毒杀,而且贬斥了党争集团的骨干李德裕、李宗闵等。但宦官势力仍然十分强大,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同年十一月,李训与郑注合谋,仿称大明宫左金吾厅后石榴夜有甘露从天而降,请帝临视。暗中伏兵幕后,诱使宦官随同观看,企图一举铲除宦官势力。不料事与愿违,李、郑二人反被宦官所杀,史称“甘露之变”。

从此以后,唐王朝已处于腐朽没落阶段,宦官专权,天灾人祸,连续不断。

白居易正是在这个历史时期,写的《追欢偶作》。现在我们再来认真研读一下全诗的意境:

诗的前面四句比较容易理解,这里不再费口舌,第五、六两句:”石楼月下吹芦管,金吾风前舞柳枝”。表面上看是追欢逐乐的场景,实际上是暗指 表象升平的唐王朝危机四伏。“石楼”、“金谷”与“石榴”、“金吾”谐近音,是影射“甘露之变”。

第七、八两句:“十听春啼变莺舌,三嫌老丑换蛾眉”。许多人把这两句理解为:我家里养的歌妓,每过三年我就嫌她们老了,又更换一批年轻的人。十年里共换了三次。因而指斥白居易是彻头彻尾的“大淫棍”、“大流氓”。这样的理解是肤浅的,不负责任的。

只要我们再深入些,把这首诗理解透彻了,再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就会知道,应该这样解读:多年来,朝政像春天里的莺啼似的变幻莫测,多次寻找借口,或嫌老丑而换掉像我这样的贤能之人。

最后两句:“乐天一过难知命,犹自咨嗟两鬓丝”。意思就是说:我白乐天已度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政治风波,难道还不知福分吗?如今两鬓斑白还要独自怨艾和感叹什么呢?

现在我们应该知道白居易不但不是“大流氓”、“大淫棍”。而且他还是一个忧国忧民的官员。客观的说,白居易是整个封建社会里比较有正义感,比较同情劳动人民的官员之一。

请看他在《琵琶行》里写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还有《观刈麦》里的“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请问有哪个统治阶级的官员能放下身价,与一个歌女平起平坐,论同是天涯沦落人呢?又有哪个官员面对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正在拾麦穗的老妪,能反躬自省,自叹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呢?!

试想一想,一个“大流氓”、“大淫棍”,有这样的品德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