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怎么避免?

倌倌2


糖尿病被称为不治之症,长期的高血糖对人体是有很大危害的,有些孕妇怀孕之前没有糖尿病,怀孕以后突然出现了糖尿病,不禁在问为何自己会得妊娠期糖尿病呢,怀孕的人该怎么预防呢?


一.为何突然会得妊娠期糖尿病呢?

妊娠期糖尿病的检查是在孕24到28周之间做糖耐量实验评估的,只要空腹血糖大于5.1,餐后1小时大于10.0,餐后2小时大于8.5,其中一项超标就可以判定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在怀孕之后随着胎儿的增大,需要的糖分就比较多,但是孕妇不可能一直保持高血糖的状态,体内的胰岛素会不断分泌,把血糖维持在稳定值。在孕24到28周胎儿增长迅速,胰岛素无法充分的分泌,就无法降血糖,血糖也就会上升。


二.如何进行预防呢?

生活中可以见到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有以下特点,在怀孕初期每天的食量超过正常饮食的两倍,体重超过160斤,腹部脂肪肥厚,平时不喜欢运动。这些种种现象显示预防糖尿病最重要是适当运动,控制饮食。每天保持30分钟的散步,在吃完饭后进行,特别是晚饭后。同时每天的饮食要合理搭配,脂肪的量不宜高于总食量的20%,可以适当多补充蛋白质,推荐孕妇在15周以后要吃钙片,可以很好的预防糖尿病。


总结:每天的合理运动和平衡的饮食是预防妊娠期糖尿病的有效措施。

欢迎大家一起讨论~我是三甲医院妇产科医生,高级育婴师,专注我,给你专业的医学指导。

阿Z博士



我在怀孕12周建档的时候大夫就说我血糖有点高一定要控制,我也没太在意这些,因为我头检查的前两天吃了好多蛋糕巧克力啥的,我以为是这个原因造成我的血糖高的。后来我6个月做喝糖水检查的时候,我空腹血糖就高,后来饭后一小时也高,两小时的还高,很不幸的被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

如何预防妊娠期糖尿病? 1. 按时产检 每个孕妇为了自己和胎儿的健康,都应按规律进行产检。 除一般的产前检查外,孕妇还需进行肾功能监护、眼底检查、监测血压、结合B超观察宫底高度变化,及早发现巨大胎儿或者羊水过等异常情况。

2. 注意控制饮食 饮食少量多餐,将原先3餐的量,重新分配成 5~6 餐,餐餐不过饱。 孕妇的日常饮食不要过于精细,可用粗粮来代替一部分的精白米面。要注意选择甜度较低的水果,且不宜一次性大量食用。努力克服馋虫,尽量对甜食说不要。

3. 适当运动 孕妇要进行适当的活动来控制血糖,以业余、娱乐运动为主要孕期运动,可依据个人情况适当进行散步、骑车、游泳、孕妇操、瑜珈等运动。

4. 监测血糖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需定期监测血糖,如果通过严格饮食控制仍不能让血糖正常时,就要相信医生的专业能力,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胰岛素治疗。

我个人觉我得的妊娠期糖尿病,很大一部分就是前期没咋控制饮食,导致我体重长得特别快,一直在控制饮食,我得体重从6个月到现在的9个月基本上没长,我的血糖这两次检查突然就正常了,医生也觉得不可思议。



95后职场宝妈


妊娠期糖尿病最明显的症状就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伴有呕吐。如果孕妈妈发现自己虽然食用了大量营养丰富的食物,体重仍明显减轻。就需要到医院做妊娠糖尿病筛查了。

如果你具备以下情况,就需要警惕可能妊娠糖尿病了:

1.有糖尿病家族史。

2.身体胖,体重指数在30以上。体重指数的计算方法是: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

3.过去有不明原因的死胎或新生宝宝死亡。

4.前胎有巨婴症、羊水过多症。

5.年龄超过35岁。

通常在孕24-28周的时候,做孕检时会采血化验筛查妊娠糖尿病。通过检测到的血糖数值来判断是患妊娠糖尿病。这是可以量化和直观的东西。

妊娠糖尿病的危害是比较大的,不仅对孩子对妈妈同样如此,如可能会导致妊娠毒血症或早产流产难产的发生。

因此,生活中孕妈妈要避免妊娠糖尿病,如何做呢?

我们知道,准妈妈因为孕育宝宝,所以需要足够的热量和营养素,但不是越多越好,所以需要健康饮食,摄入适量的热量和营养素比例,才能更好地避免妊娠糖尿病的发生。

1.通常,妊娠初期我们不建议特别增加热量,到中后期适度增加热量,但不宜太多,平均每天增加300大卡即可。

2.要控制油脂类食物的摄入,多食用植物油,减少油煎炸食物的摄入。

3.糖类摄入要适量,多膳食纤维(如主食不要过于精细,可食用一些粗粮杂粮代替白米饭和馒头等),少糖,水果的量也不宜过度,最好选择含糖量低的水果。

4.建议孕妈妈们少食多餐次,将每天应摄入的食物分成5~6餐使用,避免一次进食太多使血糖快速上升或长期空腹导致酮体产生,出现酮血症。

5.孕妈妈一定要保证足够蛋白质的摄入,如可多食用牛奶、乳制品、禽蛋、鱼和豆制品等动植物蛋白质,不仅为子宫和胎盘提供能量也保证宝宝的生长。


更多育儿和孩子成长问题,请关注“父母在线”头条号。


父母在线


很多女性朋友在怀孕后,会选择大吃特吃,生怕宝宝没能吸收到充足的营养。其实,孕期需要科学饮食,肆无忌惮的饮食反而对自身和宝宝不利,甚至会“吃”出妊娠糖尿病。接下来,育姐就给大家详细解读妊娠糖尿病:

出现这些症状,可能是妊娠糖尿病

1.头晕

患有糖尿病的孕妈妈血糖浓度一般会比较低,所以很可能会发生头晕甚至晕倒的情况。

2.疲劳

糖尿病会让孕妈妈容易感到身体疲惫,如果孕妈妈身体十分疲劳,也不要直接忽略,必要时要到医院做一些检查。

3.皮肤瘙痒

很多人很难由皮肤瘙痒联想到糖尿病,但这确实也是病症之一,孕妈妈要格外小心注意。

3.口渴、尿频

孕妈妈如果总是感到口渴想喝水,也要注意自己是不是患了妊娠糖尿病。而水喝多了就会导致尿频,所以尿频也是妊娠糖尿病的一个症状。

4.经常有饥饿感

虽然孕妈妈食欲大增看似是十分正常的情况,但是如果孕妈妈总是感到饥饿,就要考虑这可能是妊娠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妊娠糖尿病对母婴的危害

Δ 胎儿过大

当孕妈妈体内血糖浓度过高时就会渗入到胎儿体内,从而就可能会导致胎宝宝的体内的胰岛素分泌过量,进而增加体重,使得胎宝宝成为巨大儿。这不仅会影响孕妈妈分娩,发生难产,甚至还会导致胎儿死亡。

Δ 延长产程

如果孕妈妈患上妊娠期糖尿病,分娩时可能会消耗更多时间,就可能就会导致胎儿缺氧,对胎儿的大脑发育会产生很大危害。

Δ 宝宝会患上其他疾病

过高的血糖浓度会影响胎宝宝的健康发育,而且会增加宝宝出生后患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溶血病等各种疾病的风险。

Δ 增加孕妇感染几率

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妈妈更容易出现胎儿早产的情况,剖腹产几率也会大大增加,这样就很可能会感染细菌生病。

如何预防妊娠糖尿病

想要预防妊娠糖尿病,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女性朋友在孕前就要检查自己的血糖浓度,如果血糖浓度空腹时高于6.1mmol/L或是餐后2小时超过7.8mmol/,那么就要控制饮食、加强运动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而孕妈妈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避免糖类及酒精饮料,杜绝胡吃海喝,要按时适量吃饭并且吃饭时要细细咀嚼,慢慢消化;馋嘴的孕妈妈可以备一些水果、胡萝卜或坚果之类的健康零食;最后,孕妈妈要经常关注自己的体重,并加以控制。

妊娠糖尿病在准妈妈身上并不少见,各位一定要重视起来,积极预防。倘若有不适反应,务必要及时去医院就诊,保证自身和宝宝的健康。


育儿网


二胎妈妈,吴女士是一位“糖妈”,OGIT(口服葡萄糖耐量测试)血糖值测试达8.46-16.63-16.26mmol/L,典型的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

在39周的时候,吴女士感觉平时活泼乱动的胎宝宝异常安静,有过一胎经验的她意识到不对,赶紧去医院检查,果然,胎停,吴女士得知消息后差点晕倒过去,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因为第一胎的时候是没有糖尿病的,所以这次二胎也没那么注意,没想到那么严重,真是让人痛心。

一般来说,每位女性朋友在怀孕后都比较小心,尽量不要让疾病找上自己,可是近年来,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对孕妇和胎儿伤害都非常大。

“糖妈”危害多,这4个信号,教你提前预防妊娠糖尿病。

1.经常感到口渴

妊娠期糖尿病跟其他糖尿病一样,患者经常容易口渴,有可能发生在刚喝水后不久或者是身体不缺水的情况下,这个时候就要提高警惕了。

2.总是感觉很饿

怀孕后,为了满足2个人的营养,怀孕的妈妈容易饿,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刚吃饱饭不久,就又饿了,这个时候需要注意一下。

3.经常感到头晕

如果孕妇患上妊娠糖尿病,那么体内的糖分得不到充分利用,会让人感到头晕,如果孕妇突然出现头晕,需要去测试一下血糖

4.皮肤瘙痒

准妈妈们对这条容易被忽视,冬春交替季节,过敏发生率高,加上部分地区气候干燥,很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也伴有皮肤瘙痒,我们应该加以区别。

妊娠糖尿病的症状跟一般妊娠反应的现象很像,所以大家一定要区别对待,希望备孕的朋友和孕妈妈要及早预防。

1、控制饮食,合理搭配营养

一些新手妈妈在怀孕后会听从老一辈的经验,为了生一个大胖小子,往往大吃特吃,导致自己营养过剩,从而使自己体内的脂肪和糖分过量堆积,引起血糖升高继而患上糖尿病。

说到这里,就有孕妈着急了,那应该吃什么呢?

孕妈在孕期可以多吃低脂肪,并且高蛋白的食物,比如豌|豆|蛋|白|质|粉、牛肉、鱼等,尤其是豌豆,含有优质的蛋白质,并且豆类植物不含胆固醇和脂肪,这一点就很适合孕妇,孕期常喝,可以储存蛋白,一来补充分泌时所消耗的蛋白,二来促进胎儿成长,三来豌豆具有下奶的效果,不用担心产后母乳不足。

2、适当的运动

怀孕期间是可以运动的,运动可以调理孕妇身体,利于婴儿正常发育,但是注意不要选择剧烈运动,可以选择:游泳、孕妇瑜伽等,运动可以帮助孕妇消耗体内脂肪,防止糖尿病的发生。

3、定期测试

具有糖尿病危险因素如有糖尿病家族史、心血管疾病史、巨大儿分娩史,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的一定要在首次产检时进行血糖测试。

孕妇空腹血糖正常值为3.1-5.6mmol/L。

孕妇餐后1小时内正常血糖水平不应超过10.0mmol/L。

正常孕妇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不应超过8.5mmol/L。

最后需要提醒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妈妈们,控糖这事贵在坚持,一刻也不能放松,而没有患上的孕妇们,一定要多注意,为了宝宝和自己,一定要管住嘴,迈开腿。


翻滚的蛋蛋


预防妊娠期糖尿病,可以从预防规划的:

第一:尽量30岁之前结婚生孩。

第二:饮食有规划

不可改变:

第一:基因遗传

结婚年龄其实是不会控制的,那就是注意调理饮食了。

第一:水果。遇到好多孕妇是这样的状态,大家都有统一的思想,“多吃水果,以后宝宝皮肤好”,就造成了也不怕胖了,不怕体型横向发展了,水果天天不离手。这就是一个饮食误区,水果虽然含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但是它的能量也很多的,人体对营养的吸收是有限制的,但是对脂肪的吸收是无限制的,也就是说“胖”没有边界🙀。按照中国居民膳食宝塔推荐4两到5两就可以啦,过犹不及,也就是一个中等大小的苹果或者一根香蕉或一把葡萄。

第二:大开吃戒。渡过妊娠反应期,身体处于饥荒状态,就会出现大开吃戒的现象来补充能量,12周之前和孕前饭量差不多就行,12周以后,一天增加一盒半牛奶的量,或者牛排大小的肉肉。不是吃得多,营养就吸收的多,有些食物的氨基酸模式是有缺陷的,吸收不好,科学的搭配才会使食物发挥更好的作用。当然要强调,还是推荐天然食物去补充营养的,遵循自然规律,天然植物的营养含量有时候是保健品模仿不来的。

等地铁的功夫回答了问题,希望能帮助到您!

李秀平临床营养师专注慢病调理

国家高级公共营养师

月子中心首席营养师





爱生活的营养师李秀平


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最常见的问题,妊娠合并糖尿病包括2种情况,“孕前糖尿病(PGDM)”和“妊娠期糖尿病(GDM)”。PGDM较难控制,大多数需要使用胰岛素。而GDM容易控制,大多数可通过饮食和运动控制血糖。最好在怀孕前检测血糖确定是否有血糖受损情况?

孕期激素引起血糖变化

孕期大约在孕24~28周时胎盘分泌的激素引起胰岛素抵抗,使孕妇血糖开始上升,孕32~36周达到整个孕期最高血糖值,36周以后稍下降。所以孕妇一定要在24~28周检查空腹血糖(FPG),与普通糖尿病诊断不同,妊娠期孕妇的FPG≧5.1就会诊断为妊娠糖尿病;如果4.4

妊娠糖尿病与非妊娠期糖尿病不同,妊娠期需要对血糖进行更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只要在这一阶段做安排好饮食和运动,产后可以不再受糖尿病困扰。如果不重视,盲目认为孕期吃药打针可能对胎儿不利,就会错过最佳的治疗机会,还可能带来妊娠不良结局:早产、艰难产或产伤、收治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高胆红素血症、妊娠毒血症等。

具体措施如下

控制孕期体重增长

结合孕前体重和BMI(身高/体重/体重)设定整个孕期体重增长的目标值。标准体重BMI18.5~24.9,整个孕期可以增长11.5~16kg,控制体重可以避免妊娠糖尿病。

学会均衡饮食

远离高糖、高脂、高盐食物,选择天然未经加工的食物。注意选择低血糖生成指数的主食和水果。多吃全谷物和杂豆类,如糙米、全麦粉、小米、高粱米、红豆、绿豆。食物种类要齐全,每天12种食物,每周25种,每餐要有鱼或肉或蛋。好好吃饭可以避免餐后血糖升高,预防妊娠糖尿病。

保持运动

妊娠期仍然可以运动,比如快步走、孕期瑜伽都是值得推荐的运动。只要胎儿胎盘正常,没有流产危险就可以正常做运动。

心理放松

孕妇要保持良好心态,按时作息,按时睡觉不熬夜有利于血糖稳定,可以避免妊娠糖尿病。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国家高级健康管理师

王兴国教授第三期营养特训班学员

辽宁营养师事务所签约营养师

擅长儿童饮食营养、孕妇饮食营养等特殊人群营养、健康管理


营养百事通


如何预防妊娠期糖尿病?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近年来根据报道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已经超过15%甚至达到20%,成为妊娠期最常见的一类并发症。糖尿病的预防主要是通过孕妈的饮食结构来进行预防的。

妊娠期糖尿病的症状

多饮、多食、多尿等等,这种时候一定要做糖尿病的筛查,

如果早孕中孕的时候都正常的话,到24-28周的时候我们也要做糖尿病的筛查。

做检查的注意事项

  1. 唐筛前一天不能吃过多的高糖高脂食物。
  2. 检查的当天早晨必须禁饮禁食。

妊娠糖尿病患者日常需要注意什么?

1.调整饮食结构

  • 稀饭、面粉做的不能吃,大麦、燕麦可以吃。
  • 各种汤:鸡汤、鱼汤、肉汤等等少喝,可以吃肉,因为汤里面油脂较多。
  • 有的妈妈特别喜欢吃水果,怀孕了以后就觉得多吃水果孩子的皮肤会好,这样的话身体摄入的糖分过多,对胰腺组织就是一个负担,当胰腺组织的负担不能承受的时候,身体里面的血糖就会增加,导致妊娠期糖尿病。

2.加强运动:只要没有先兆早产或者先兆流产的建议每天快走两个小时,不是一次快步走两小时,每次出去走十几分钟,如果肚子有下坠感,或者隐隐不适就要休息,等会再出去走走。

3.保持心情愉悦

在妊娠期间一定要保持一个愉快的一个心情,因为有很多激素的变化,在身体里面有很多激素,除了胰岛素是降血糖的,其他的激素都是升血糖的。

如果孕妈经常生气激动,可能就会导致身体的血糖的增加,还有我们一定要坚持运动,只有运动才能够消耗你的多余的能量。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祝好孕!


郭绍贞医生


“我今天特别感动,碰到一位以前接诊过的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她把怀孕时学到的糖尿病医学营养管理的理念,都教给了患有糖尿病的爸爸。她爸爸通过这些方式,目前为止都没有吃过药就将病情控制得很好。”一见到记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产四科主任陈丹青便分享了一段自己刚刚路上的经历。

落座时,陈主任手中拿着的一杯米棕色糊状食品又引起了众人的好奇心。“这是我的点心,我虽然不是孕妇也不是糖尿病病人,但平时饮食也按照三大餐三小餐来吃,对预防高血糖很有好处。”陈丹青笑着说。

陈丹青所说的“三大餐三小餐”是妊娠期糖尿病营养理念的一部分。而今天我们要聊的,正是妊娠期糖尿病的医学营养管理。

据了解,目前全国孕产期门诊中,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在15%到20%之间。对于这样的病人,做好妊娠期糖尿病医学营养管理尤为关键。

因妊娠期糖尿病没管理好 民宿老板娘生了2个巨大儿

在陈丹青接诊过的案例中,有一位生过两胎的民宿老板娘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1米55的身高,体重在120斤左右,40多岁,身材也并没有很胖,这是陈丹青对她的记忆。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看着普通的孕妇,几年间,生下的两个孩子却是巨大儿。这样的情况正是由于妊娠期糖尿病引起的。

这位民宿老板娘林女士是杭州人,如今她的大孩子已经上高中,二娃也已5岁。

“开店做生意平时应酬多,吃饭不规律,再加上她自己的饮食控制意识也不强,便出现了这样的情况。”陈丹青说,像这样患有妊娠期糖尿病却又不注重营养管理的孕妇,其实是很危险的。“孕妇近期并发症易出现羊水过多,巨大儿,肩难产,难产,产后出血等情况;远期并发症来看,生下的孩子还容易出现肥胖、糖尿病、代谢性综合症以及神经精神方面的疾病。”

既然妊娠期糖尿病的危害这么大,那么对于准妈妈来说,怎样才能及时发现自己是否有妊娠期糖尿病呢?

陈丹青告诉记者,孕妇可在怀孕24~28周时,到医院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的三次抽血检验,从而判断自己的血糖指标是否正常。

“空腹的时候测一次血糖,喝下75克葡萄糖加300毫升开水一小时后再抽血检验一次,两小时后再检验一次。”陈丹青说,正常女性空腹时的血糖值一般在6.1毫摩/升以下,但孕妇由于体内高激素水平影响了胰岛功能,其空腹时血糖指标会比普通人低10%左右,正常指标应在5.1毫摩/升以下。

而孕妇在喝下糖水一小时后测出的血糖指标应低于10毫摩/升,两小时的指标则应低于8.5毫摩/升。在这三次检测中,一旦某一阶段的指标高出正常数值,便可以判断这位孕妇有高血糖的情况。

据悉,浙大妇院在示范化糖尿病一日门诊的基础上,专门开设了“妊娠期糖尿病专科门诊”。通过“糖耐量筛查”早发现异常,医师会进行健康宣教,医学营养门诊则辅助指导科学饮食、个体化运动,并要求孕产妇自身定期监测血糖,从而较好控制“糖妈妈”的血糖。

“如果葡萄糖耐量试验血糖超标的话,我们医院就诊的孕妇就会收到提醒短信。孕妇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到医院门诊来做进一步诊疗。”陈丹青说,相对来说,有糖尿病家族史,高龄,肥胖,第一胎有妊娠糖尿病的二胎妈妈出现妊娠期糖尿病的概率会更高。

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该如何做?

健康教育、医学营养管理、适当运动、合理的药物治疗以及自我血糖检测被称为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的“五驾马车”。

而对于很多人来说,要控制怀孕期间的血糖,首先想到的,便是从入口的食物着手,做好饮食管理。

在陈丹青看来,除了学会食物交换份以外,还必须了解食物中的血糖生成指数(GI)和生糖负荷(GL),这些知识对于在饮食上进行妊娠期糖尿病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谷类食物中,糯米饭和大米饭的血糖生成指数较高。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中,早餐比较喜欢采用白粥搭配馒头的吃法,这种‘主食搭主食’的方法其实容易使血糖升高,白粥搭鸡蛋的吃法会更好。”陈丹青说,在水果中,西瓜的GI也很高,平时在饮食搭配中也需要控制量。

那么,到底如何用食物的GI来控制血糖呢?陈主任也为我们支了几招。

首先,不要将粗粮细作。陈丹青举了个面包的例子。白面包的GI为70,但掺入75%-80%大麦粒后的面包GI就降低到34,所以提倡用粗制粉带碎谷粒制成的面包代替精白面包。

其次,遵循“简单就好”的原则。蔬菜能不切就不切,谷粒能整粒就不要磨,如煮大豆粒的GI为41,灌装黄豆就只有14。“现在很多孕妇生活都比较精细,明明可以直接吃水果,却还是喜欢把水果榨成汁再喝,果汁的升糖指数会比单纯水果高很多,对于孕妇血糖的控制其实是有不利影响的。”陈丹青说。

在日常食谱中适当增加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增加主食中的优质蛋白,在烹煮食物时急火煮、少加水,吃些醋等,都是降低每餐食物中升糖指数,从而起到控制血糖作用的方法。

“为了降低餐后血糖,每餐主食应少于100克,饥饿时则采用加餐的方式。主食中添加一些杂粮,减少米面的摄入,坚果和水果可作为放在两餐之间的加餐。”陈丹青说。

至于具体的食谱制定,还是需要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准妈妈们到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相应的公式测算出每个孕妈每天需要吃的量。

除了饮食,适量的运动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也很关键。

专家表示,患者可选择主要由机体中大肌肉群参加的持续运动,如步行、上肢运动、原地跑等。运动时间则可以从10分钟开始,逐步延长到30分钟,建议餐后进行运动。

“妊娠中期是开始运动的最佳时机。如果既往没有运动习惯的孕妇,可以从每天5分钟或每周3次每次15分钟开始,再逐渐增加;如果以往经常运动的孕妇,则可以在原来运动量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情况再逐渐进行调整。”陈丹青说。


浙江新闻


想知道如何避免妊娠糖尿病的发生,首先我们要知道准妈妈在怀孕期间为什么易患糖尿病。

孕期易患糖尿病是因为,人体内的血糖水平想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必须依赖胰岛素的调节,而在怀孕后,准妈妈体内会产生一些抗胰岛素样物质,而且这种物质会随着胎儿的长大而逐渐增加,使得准妈妈对胰岛素越来越不敏感。如果准妈妈的膳食结构不太合理,或者吃得太多,超过了体内胰岛素的调节范围,就会导致血糖异常升高,从而患上妊娠糖尿病。

准妈妈患上妊娠糖尿病后,如果没有好好控制,易并发妊娠高血压、羊水过多等问题,严重的还有可能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不仅如此,母体内的糖分还会通过胎盘输送给胎儿,影响胎儿的发育,所以,准妈妈在孕期一定要预防妊娠糖尿病的发生。

那么,妊娠期糖尿病如何才能预防呢?

1、重视糖筛

糖耐量筛查可筛查准妈妈是否患妊娠期糖尿病,通常是在孕24-28周做。在我国经常用的是:75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需要准妈妈在早上空腹的状态下先抽取一次血,然后空腹喝75克葡萄糖,1小时、2小时后再分别抽取1次血。

如果检查结果超过以下任一标准,即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2、减少高糖食物的摄入

准妈妈应少吃或者不吃含有大量蔗糖、砂糖、果糖等的饮料及甜食,因为这些含糖量高的食物,会导致血糖升高过快,易超过准妈妈体内胰岛素的调节范围。

3、少食多餐,饮食平衡

一次进食大量食物会导致血糖快速上升,所以建议准妈妈少量多餐,将每天应摄取的食物分成5~6餐。特别要避免晚餐与隔天早餐时间间隔过长,睡前可适当补充些易消化的食物。

4、适量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孕妈应该适当多摄取高纤维食物,比如用二米饭(大米和小米混合蒸成)代替大米饭,吃新鲜水果代替喝果汁等等,这样不仅有饱腹感,还能延缓血糖升高,有利于控制血糖。

不过,吃水果也要适量,因为水果中不仅有大量的膳食纤维,还有大量的果糖。

5、适当运动,控制体重

准妈妈除了要在饮食方面控制外,还应该保持适当的运动量,避免脂肪囤积,体重增长过快,增加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