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养老金的高低,跟在职时的工资高低有关系吗?

段勇宾


严格来说退休后养老金的高低,跟在职时的工资高低是有关系的,但现实却又存在一些特殊的情形。

我们都知道社保的缴纳是以本地区上年度社平工资为基数。而很多私营企业他们在给员工缴纳社保的时候,都是采用最低标准再进行缴纳。其中也包括一些国营单位在对那些合同工缴纳社保的时候,也是采用这种方式在进行缴纳。



1、私营企业的人员退休养老金,可能与在职时当地社平工资有关。

举例说明一下。假如A地区上年度平均工资为4000元,而私营企业的员工工资实际收入为6000元,那么他们往往会按4000元的60%来进行计算缴纳。

简单的说,企业实际为员工缴纳的养老金就是4000×60%×20%=480元,而个人也就应缴纳192元。

如果按员工实际收入6000元计算,则单位应该为员工缴纳的养老金就是720元,而个人就应该缴纳288元!

那么这两者便会有不小的差距,这也必将会影响到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高低,所以对于私营企业人员来说,影响其退休养老金高低的可能是当地上年度年均工资。

不过随着社保改为税务部门直接征收之后,这种情况应该不再存在了。



2、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将与在职时工资有密切关系。

由于养老金遵循“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而机关企事业单位通常都是全额缴纳。这就意味着他们在职时工资越高,单位和个人缴纳也就越多,最后他们退休时养老金就会越高。

举例说明一下:假如A地区上年度平均工资为4000元,而某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员工工资实际收入为6000元,单位通常都是按100%缴纳,则单位将为员工缴纳的养老金为1200元,而个人则应当缴纳480元。

如果在职员工工资收入为8000元,则单位将为员工养老金缴纳1600元,而个人应该缴纳640元。

而单位缴纳的通常是纳入养老金统一账户管理,而个人缴纳的部分则进入到个人账户。所以在职时员工的工资收入越高,则个人账户余额越多。



3、退休后的养老金高低,不仅仅与在职时的工资高低有关。

而退休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构成。因此总的退休金就是这三种养老金之和。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a+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1%。其中a,根据本人月均缴费指数来确定。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例:50岁195个 月、60岁139个月)。

从养老金的计算,可以看出来退休后的养老金高低,不仅与在职时工资高低有有关,与当地上年度社平工资、缴费指数、缴纳的年限有关,也与退休时间也有关系。

通常是养老金缴纳了的时间越长,那么退休之时所领取的养老金也就越高;退休时间越晚,那么退休之后的养老金也会越高。当然缴费指数越高,那么退休之后的养老金也会越高。

所以退休人员养老金的高低,不仅仅是与在职时的工资高低有关系。其实它与很多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职时工资高低只是其中一个影响因素而已。要想客观公正的认知和评价退休之后的养老金问题,必须要全面的分析,否则就容易陷入片面的看法之中。

好了,我就简单的分析到这里,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你帮助。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若有兴趣,可以关注【视职场】,将会带给你更多的职场知识,帮助你解决职场困惑。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发表你的看法与观点!

【视职场】青云计划获奖者,优质职场创作者,一个有着20年职场生涯的老司机,专注分享职场知识,解决职场困惑,建构职场关系。

~~~分享职场知识,快乐职场人生,感谢你点、评、分、转、收!


视职场


肯定有关。因为退休工资是由几部分组成的:一是你的个人帐户里的金额,这与你在职时的工资有关,工资高,缴费基数就高,扣的养老保险也就高,这部分全部进入你的个人帐户里了,个人帐户钱就多,反之就少;二是你的缴费时的工资。缴费工资高,计算的养老金就高;三是统筹工资,这基本是社会平均数。所以养老金高低与在职时的工资高低有关系∵



If我是koala


退休后养老金的高低,和在职时工资高低有关系,更准确的说是和在职时缴纳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数有关系。以北京市为例,假如你工资高(2万元每月),但是单位却是按照现行的最低基数标准(3613元)缴纳的社会养老保险,那么相比一个工资没有你高(1万元每月),但是单位却是按照正常工资为基数缴纳养老保险的人来说,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退休后他的养老金肯定比你的要多。

缴费基数越高,以后能领取的养老金肯定也越多,基数最高上限为上一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3倍,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影响因素。

下图为现行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计算公式,要符合养老金领取资格,需要满足的条件有两个:

1.累计缴费满15年;

2.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女工人50岁,女干部55周岁,男同志统一60周岁)

可以看出,退休后每月能领取多少养老金,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

1.个人账户储存额:此账户里的额度就是我们每个月个人缴纳的保险费累计生息的额度,也就是每月从工资里扣除的个人应承担的8%的比例,缴费基数就是上面说的单位实际给个人申报的基数标准,申报基数越高,进入个人账户的额度就会越高,以后我们能领取的养老金肯定也会越高。

2.计发月份:不同年龄退休,计发月份是确定的,如下图,总体原则,越晚退休,每月能领取的养老金会越多。

3.全省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社会平均工资越高,能领取的养老金就会越多,所以同样的工资水平和缴纳基数,在一线城市办理退休和在二三线城市办理退休,能领取到的养老金肯定会差别很大。

4.本人缴费指数:其实就是每年缴费基数的一个加权平均,简单来说还是缴费基数越高,以后能享受的养老金额度越高。

5.缴费年限:这个最容易理解,缴费年限越多,以后能领取的养老金越高。

如有疑问,可留言。




保险经纪人刘丹丹


如果你是公务员,那么关系太大了

公务员退休工资工作满35年可领取原工资的90%,30年至35年可领取原工资的85%,25年至30年可领取原工资的80%,以下等级每5年发放一次。

如果你是教师,那么关系也太大了

教师退休工资=(退休前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 对应的比例。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如果你是一般企事业单位职工,那么关系可大可小

1、如果是正规大公司,社保完全根据个人的工资高低缴费,那么每个月缴的社保就比较高,养老金的领取原则就是多缴多领。

2、如果是小微企业,很多会按照一个缴费基数,一般当然是选择低档次的基数,全公司几百人,不管3000月薪还是20000月薪都是同一个基数。

所以个人的缴费基数很重要,切记!

希望能够帮到你,祝您生活美满。


大强聊保障


退休后养老金的高低,跟在职时的工资高低确实有关系,但不是全部。退休金的高低除了与在职时工资高低有关系外。还与工作的年限和本地的企业年平均工资有关系。也就是说还和你的工龄及当地企业的平均工资的多少有关系。总之,一个人的退休养老金的高低,与你在职时的工资,工龄,企业平均工资这三个主要因素有关系。工资越高、工龄越长、平均工资越高,退休后的养老金也就越高。


一友良言


要看你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还是企业退休的;如果是企业退休的,国企、外企、合资企业、民营企业的关联度也是不同的。如果是国企、机关事业单位的人,退休金与在职时的工资完全正相关,如果是非国企退休,就要看你社保的实际缴费情况,与在职时的工资无关。

1、老人,在职工资和退休金

如果你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建立前参加工作,也是在这之前退休的“老人”,那么退休金和在职工资的关联度是100%。无论退续前你是企业单位的退休人员,还是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退休金与在职时的工资是密切正相关,成正比的。那时确定退休金的要素只有两个,即工龄和档案工资,是按工龄分档与退续前人事档案工资成比例挂钩领取退休金的。比如有的地区是30年工龄的,享受退休前档案工资的85%。严格意义上讲,老人退休后领取的才是退休金,而后面要谈到的中人和新人退休后,领取的是养老金。

2、中人,在职工资和养老金

如果你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建立前参加工作,是在这之后退休的“中人”,那么养老金的水平与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水平相关,与在职工资没有直接关系。与视同缴费年限部分的在职工资的关联度是0,与实际缴费年限部分的在职工资的关联度理论上是100%,但在实践中,有可能打折扣,要看你所在企业的性质和守法程度。

如果你是国企、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与实际缴费年限部分的在职工资的关联度理论和实践上是吻合的,或者说是100%。这些单位有国家财政做后盾,财力雄厚,都能按职工的在职工资按时足额上社保的,所以社保缴费情况和在职工资是吻合的。如果你是外企、合资企业、民营企业的工作人员,那就说不好了,社保费用完全由企业承担,社保缴费情况和在职工资不一定吻合。这些单位大多数都不是按职工的在职工资按时足额上社保的,大多数人的缴费基数是被打了折扣的,或者是按最低标准为职工上社保,甚至还有不给员工上社保的。工资高或低不能决定养老金的高低,而要看社保缴费水平是高还是低,通常用缴费系数体现。而不给上社保的就更惨了,不管你上班多少年,没有社保缴费年限,或者缴费年限不够15年,就拿不到养老金了。

中人的养老金的确定或核发与多项要素相关,如退休上一年度的社平工资,视同缴费年限,实际缴费年限,缴费系数,个人账户金额,退休年龄等,视同缴费年限部分涉及到的养老金不和在职工资不挂钩,实际缴费年限部分养老金是和社保缴费情况挂钩的,不是和在职工资挂钩的。

社保缴费系数的上下限是由当地上一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决定的。全国来看,养老保险缴费的下限是当地上一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的40%,大部分地区执行的是60%,上限是当地上一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的300%。单位都是在这个限度内给员工交社保,现实中,很多非国企的企业单位都没有按职工的在职工资按时足额上社保,这也是这些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偏低的原因。

3、新人,在职工资和养老金

如果你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建立后参加工作,是在这之后退休的“新人”,那么养老金的高低只和实际缴费水平相关,与在职工资没有直接关系。新人没有视同缴费年限,与实际缴费年限部分的在职工资的关联度理论上是100%,同中人一样,但在实践中,有可能被打折扣,甚至是大打折扣,还是要看你所在企业的性质和守法程度。道理同上,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退休金与老人在职时的工资完全相关;与国企,机关事业单位中人和新人在职时的工资也是正相关的;但非国企企业的中人和新人的情况就不好说了,与中人在职时的工资可能部分相关,也可能无关。


明扬四海


退休后养老金的高低,跟参保人员在职时的工资收入高低是正相关,参保人员在职工资收入越高,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也就越多,反之亦然。

在计划经济时期,实行统一的退休费制度。在职人员退休后退休费的计发与给付,与本人退前的基本工资相挂钩,按工龄长短确定计发比例。一句话,本人退休费的高低,与本人退前工资收入的高低,以及全职业生涯的工龄长短,密切关联。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建立了缴费型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了缴费性的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这个新机制与制度规范,它的根本特征是,参保人员退休后基本养老金所得,与个人缴费情况紧密挂钩并正相关。因此,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晚退多得养老金,成为必然的基本规律与逻辑内核。

具体讲,参保人员在职时的工资收入越高,本人的缴费工资基数,以及平均缴费指数也就越高,从而导致本人的指数化月平均工资,必然水涨船高。这样,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工资,作为基础参数的本人基础养老金,以及过渡性养老金也就会越高。同时,参保人员在职工资收入高,划入个人帐户的养老金累计储存额,也就会越多,这必然导致退休后个人帐户养老金月领取额会更多一些。


刘正民


以我的个人经验我的看法是:

1、有关系,挣的越多公司给你交的越多,交的越多,你退休后拿到的就越多。养老金的基本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与每个人的缴费工资密切相关。众所周知,养老保险的基本工资实际上是计算退休养老金的一个非常简单的术语。城市工人是根据他们的工资计算的。工资是捐款,工资是工资的基础。雇员在工作期间的工资越高,缴纳的缴费保费就越高,养老金和已缴纳的职业养老金将记入养老金的基本账户和个人账户。

2、因此,雇员自己的工资越高,他们获得的退休金保险就越多,退休时获得的退休金就越多。这也是养老金超额支付和长期支付的基本原则。养老金与工资之间的关系: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33,360基本养老金=(退休前一年现任员工的平均工资+我退休年度的平均每月指数支付)÷2x付款年x1%;个人账户年金=个人账户的年金累计金额。

3、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您了解,总工资(指数月平均工资)越高,个人养老金保险的平均指数贡献就越高,个人的指数贡献就越高。退休金保费越高,雇主支付的退休金保费越高,您的个人退休金保险帐户中的累积储蓄就越高,这对于退休人员在计算退休金时很重要。

4、为了平滑地过度,限制和提高政府机构和机构的退休金福利,使用了新旧方法来计算中国的退休金。如果新方法计算出的退休待遇低于旧方法,则按旧方法支付,如果新方法计算出的养老金待遇高于旧方法,则较高部分遵循10年的过渡期。每年征收10%的税率。传统的公式是基于退休金保险计划之前的雇员总工资(基本工资+薪酬+各种补贴),然后根据工作年限计算。

以我的经验看来,退休前的工资高,相应的养老金也会很高。


烈火指标


楼主你好,退休后养老金的高低,跟在职时的工资高低有关系吗?通俗意义上讲,退休以后养老金的高低跟我们在职时工资性的收入是没有直接关系的,但是往往有很多企业单位在缴纳基本养老保险的过程中,他都不按照自己实际的工资收入来缴纳基本养老保险,那么这样的话就会造成我们养老金待遇的偏低,因为平均缴费指数也是影响我们基本养老金待遇的一个重要条件。

所以说我们认为养老金的待遇虽然说在机关事业单位也好,还是在企业单位也好,都会有一定的替代率,那么这个替代率是普遍的一个现象,也就是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以后,它可以获得70%~90%,在职期间的实际收入,那么作为企业单位的人员呢,基本上退休之后可以获得40%~60%之间的替代率的实际收入,所以说这个养老金相对于企业在职期间或者机关事业单位在职期间的工资性收入要偏低,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跟自己的实际工资关系呢,它并不挂钩的,因为我们在计算养老金的过程中考虑的是社会平均工资,你自身的养老保险的累计缴费年限和实际的平均缴费指数,这三个主要条件来确定我们的基础养老金,还有就是你个人账户当中的余额和你本身的退休年龄,所对应的计发月数来计算你个人账户养老金,那么与我们的工资收入实际上是没有直接关联的。


社保小达人


从理论上讲,退休后养老金跟在职时工资成正比,在职时工资越高,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就越高,退休后的养老金也就越高。这样说来,退休后的养老金和在职时的工资高低是有很大关系的。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现实中,有许许多多企业退休人员尤其是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和在职时的工资是没有多大关系的。

由于我们的养老保险制度也是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中,多数地方,养老保险费征收还不够规范,且职责不清,造成了有相当多的企业不按实发工资核定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甚至不管实发工资多少,一个企业的所有干部及员工统一按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60%做为缴费基数,根本就体现不出在职时工资高,养老保险费缴的也应该多来,这明显违反了养老保险有关政策规定。

随着社会保险费征收机制的调整,实行社会保险费税务部门征收后,这种违规核定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现象会逐步纠正,到那时,退休后养老金的高低,跟在职时工资的高低就真正有了直接的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