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练楷书,为何觉得越写越丑?

你何必说谎何必那么虚伪


最近有朋友问我,为什么刚开始练楷书的时候,感觉自己写的字越来越丑了,那是自己的水平退步了吗?

这是很多人都会有的一种感觉。请注意,在上面的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到我们之所以会觉得自己的字越来越丑了,那是因为我们对自己的要求变高了,所以我们才会感觉到自己写的字越来越丑了。

这里的感觉不是指的别的什么东西,就是我们对于书法的鉴赏力,对于自己书法的欣赏能力。

所以如果你感觉到你的字越写越丑,越来越不好看,这是你进步的表现,至少从你对书法的欣赏能力以及对于艺术的鉴赏能力而言,你是在一直进步的,而不是在退步的,这是应该值得高兴的事情。

如果你不相信我所说的话,你可以把你的字拿给一个从来没有学过书法的人,或者说对书法一窍不通的人,那么他对你的评价肯定不会特别低,因为他缺乏鉴赏艺术作品的水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他和你在刚开始没学书法的时候是一样的,是一致的,所以他的看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你当时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鉴赏水平。

这就好像一个人去爬山一样,他爬的山有多高,就代表了他所能达到的高度,如果他只爬到了一个小山丘,那么它所结识到的只是小山丘上所能见识到的景色,而如果你不断地向上攀登,不断的摸索,就可能看到不一样的景色,这个时候你回头看自己所爬过的那些山,自然会觉得那些景色不是特别漂亮,不是很壮观了,这不是你退步的表现,而是你在进步的表现。

当然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是表明你的绍能力进步了,但是另外一方面也表明,你的书法技巧以及你对书法的掌握能力并没有上升,你没并没有把自己提高的艺术鉴赏水平真正的运用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中来,切实的为自己的艺术创作带来改变,所以这个时候,就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不断的去提高你的书法技巧和你的书写能力。

针对这个问题,我有2点建议

第一点,继续加强对于书法的学习欣赏能力,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书法技巧。

也就是说,我们要不断的提升自己书写书法的技巧,不断的去巩固和练习,我们已经掌握好的书法技巧,把他们练到熟练,练到你不用过脑子,就能自然而然的写出来,就好像我们吃饭喝水一样,写一个笔画,很自然顺畅的就能够写出来。

史书上记载,元朝大书法家赵孟頫一天能够写一万多字,而且写出来的水平都不是特别的差,他之所以能够做到这样,与他高超的书法技巧是离不开的,与他高妙的书法技能是分不开的。

这种技法水平的高超,并不是说他运用了别人罕为人知的,或者说别人想不到的技巧。是他能够把这些技巧很熟练、很自然的表现出来,就好像他在呼吸一样,他的作品中就充斥了一种自然的呼吸感,一种非常让人舒服的气息,书法中所讲的气息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我们在书写中自然流露出来的一些动作和行为,这些自然的动作和行为,必须要通过之前不断的刻意练习,才能够从刻意到自然。

第二点建议,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水平,提高自己的眼界,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

这一点是针对除了书法技巧之外,培养和修炼上的建议,我认为书法除了考验一个人的技法水平,还需考验一个人的文化水平,考验人的学识涵养,以及它整体的一个文化素质,如果她自身的文化水平以及她的文化素质不过关,那么他写出来的书法格调就不会特别的高。中国古代许多大家,都认为字如其人,汉代杨雄也说书为心画,也就是说,什么样的人会写出什么样的字。颜真卿一生忠心耿耿,所以他写出来的字就忠肝义胆,时常流露着一股报效国家的豪侠之气。欧阳询的字就非常的硬朗,棱角鲜明,这他一生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有关,所以人的人生经历,人的文化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书法面貌是怎么样的。

如果你想要提高自己的书法技巧,形成一个比较良好的书法风貌,就一定要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从此,自己的文化修养入手,这样的话就不会使得你的字很丑了。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两个建议和它背后原因的分析,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松风阁书法日讲


有一位中学语文老师跟着我学习毛笔书法,他以前上学的时候练过毛笔字,已经写的很熟练了,看着写的也很漂亮,每年都为学校大门写春联,可以说是他们学校的一支笔。

但是他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不临帖,他的字体就是自字平时看着报纸、打印体、广告字练出来的,也不懂的什么是笔法,平时写个单字还可以,一在宣纸上写作品就不行了,所以找到我,想系统学习一下。


我一开始就给他纠正了执笔的姿势,选择了一本颜体字帖临写,结果一个月下来,他非但没有零基础的学员进步快,自己之前的字体也不会写了,用他的话说,怎么练来练去还退步了。

我觉得这位中学教师和题主遇到的问题可能是一样的,正规练习了,字体反而退步了。这在学习中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当你已经习惯一种书写方式以后,是很难改变的,此时要是强制改变,之前的习惯和现在的规则肯定会有很大的冲突,在这种冲突下,反而觉得自己退步了。

这是因为,旧的习惯已经被打破,新的规则还没有建立起来,此时是一个空档期,也是最关键的时期,能否建立自己新的习惯,就看这几个月能不能坚持下去了。


如果坚持练习,不急躁不气馁,短则数月,长则一年,就有可能逐步建立新的习惯,如果放弃练习,很快便会恢复原来的习惯。当然,想要完全忘记以前的习惯,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那位老师毕竟是有书写功底的,坚持了几个月,很快便熟悉了新的规则,超越了零基础学员。

总之,学书法,要坚持。


不二斋


要是把刚写的楷书放一周,或者一两个月,你会觉得更丑!

这种感觉谁都会有,这是一个循序渐进,自我修正的一个过程,觉得自己写得很难看,甚至很丑,说明你正在进步,自我意识增强,对自我审美也在提高。


用A4打印纸写的,节省练书成本

那么,当我们意识到自己写字很难看的时候,接下来该怎么做才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水平?

首先,继续坚持写下去,并认真读帖,临帖,找出不足之处,比如横竖画是不是“走偏”了?笔划位置和角度是不是太大或者过小,行笔与原帖对比是粗重还是纤细了,等等,都是涉及到笔画、架构和章法问题。

其次,建议精研一家,从颜欧柳赵四大家法帖入手,挑一家你认为最引起你兴趣、符合你审美观的帖子入手。准备打持久战,临它三五年不放松,这样临写出来的楷书多多少少也能拿得出手,不丢人。

接着,纵深研临的同时还要向宽处吸收营养,比如你本来主攻颜真卿的帖子,但是对诸体潇洒自如,妖气十足的风格也感兴趣,那么可以适当练习,整合一点东西进来也未必不可,当然,这是出帖的必要过程。

有时间可留意华世奎的书法,他这种风格也很成功的。

最后,送你一句话,多临帖,多读帖,不松懈,有兴趣就写,太忙没时间就暂且搁一搁,因为兴趣才是进步的动力啊。(文/邱日东)


艺术与运动


首先要了解一下楷书,楷书是指与篆、隶、草、行并立的书体,又指具有法度,可作楷模的书体,即“楷书”,又叫正书、真书。孕育于隶书中,笔画橫平竖直、抑扬顿挫、結体方正,形成于魏晋,隋唐是楷书的黄金时代,是楷书发展史上的顶峰!

一般来说楷书是其他书体的基础,故有“工书者不学楷,不能称书家”的说法。由此完全可以看出楷书在书法艺术中的地位,楷书书写最规范,点画阴阳相背、间架方正、结构严谨。从楷书入手书法是学其他书体的前提和捷径!

但是楷书相对其他书体也是最为难写,就造成练习楷书,觉得越写越难看。

至于为什么觉得楷书越写越丑 ,我认为原因有三,一是自己写的楷书,无论怎样练都与楷书字帖相差甚远,这是因为楷书字帖一定是楷书中的精华、范本,均出至于书法名家,难怪你觉得越写越难看;其二通过读贴、临帖,鉴赏水平、审美艺术也大大的提高,而书写楷书的现有功夫确进步有限,因楷书穷究笔法、立定规模、法度严谨。楷书是极不容易学好的,楷书越写越丑

,是眼高手低的必然,这是练习楷书的必经之路。证明你已经进步了;其三,越写楷书越难看,是自己的心态发生变化了,往往在这个时候觉得自己不是这块料。是一种知难而退的借口。忌“一曝十寒”,要“持之以恒”。

喜爱书法的人越来越多,因楷书是一笔一画,无以藏拙,大多都开始时热情似火,坚持下去的确很少。别说初学者,就今之能书者多是能草而不能真;能行而不能楷;能纵而不能敛,其书法作品缺乏含蓄内蕴的意趣。故不要觉得楷书写的丑而急流勇退,即要有决心,又要有恒心,需坚持,再坚持……。

觉着楷书字丑,是认识自己的不足,不是坏事,证明你有所领会,通过近一步读帖、临帖、背贴、掌握书写要领,粗看今天的字还是不行,再看看昨天的字,是不是好于过去的字。把自己写的楷书字,从中挑出来,认为看起来非常好看的,挂起来,过几天是不是觉着这些字又难看了,这一笔不到位,那个点画没到家;这个字不规矩,那个字又太呆板。点滴改正,力求进步,养成严肃认真的态度,是逐步学好楷书的不二法门!





说文解字侃文化


刚开始练楷书,觉得越写越丑,可能是方法不对,那么该注意那些方面的问题呢?

(一).执笔注意笔管竖直,执笔歪斜,写不出中锋行笔笔画的立体感。指实掌虚,不然影响书写时手指运笔不灵活。握笔不益过紧。

(二).行笔时要中锋行笔,注意粗细.力量.轻重.快慢变化。

(三).笔画形态多样,轻重.快慢变化也多,写楷书先要将笔画单独练习,把每一种笔画的运笔方法和技巧掌握。

(四).应该单独练习偏旁部首,把偏旁部首练好了,字就基本上学好了一半,因为汉字中绝大多数字都是由偏旁部首组成的合体结构。

(五).了解独体字和合体字结字方法:比例恰当.结构匀称.横平竖直.重心平稳.结构匀称.支点居中.突出主笔.轻重均匀.长短均匀等。

(六).多对照.多比较.多分析,充分应用眼的观察能力,手的表达能力,脑的分析能力。

(七).临帖之前要先了解字帖的总体风格特点,笔画特点。如颜真卿《麻姑碑》它的特点是:字形方整,平稳端庄,吸收篆法,线条圆融,结构内松外紧,笔断意连,凝重古朴,拙趣横生。该帖中折画有内圆外圆折,内方外圆折,笔断意连折,出头折这四种折法。钩画小巧尖利,凝重古朴。捺笔尾部中间凹陷,蚕头燕尾,是写好《麻姑碑》关键笔画。

只要练楷书的方法正确,那么就会越写越好。








神韵轩书法


初始习楷,有丑?

很正常,一如幼儿学步,蹒跚学步,步子不稳,趔趄一个,倒有可爱。

写字如学步,一步一步慢慢来,早晚有正步。

习书,一笔一画,习练的过程,练性格。燥气早晚会丢去。心静如水。



丑不重要,端正态度,拙朴无华。

习楷书,都有体验过有丑陋的经过,时过境迁,再目睹以前的楷字,觉着写的认真,笔画结构有味道。


而今反而觉得自己的楷字俗气。为啥?因为落入俗套。无个性,追逐别人的样子失却自己的才情。

邯郸学步,学了人家,忘了初始的天真烂漫可爱。

艺术形式,当属自己的东东,不信,就去窠臼一味。失却百味。

楷则,因了规整,少了自由。

言外之意,就是自己的情性收敛。严谨整饬情性。



时代赋予,把字写活。


狂喜淡墨a


刚开始练习楷书,为何觉得越写越丑?

这就对了,如果觉得自己一开始就越写越好,书法就不会成为一生的追求了。


为什么会有觉得越写越丑?因为你和字帖在对比。别说是初学者,就是几十年的老书法家,当和字帖一对比时,都会产生和你一样的感觉。正是因为觉得自己写的丑,才能促使自己不断的练习,不断的完善。

越写越丑的感觉产生,是眼睛接受好的信息比手上的运笔技巧来的快。一个人的书法水平高低,取决于眼界的高低。眼界不高,手上的技能也不会高。在我们还没有入门的时候,看着大家写的字都觉得好。当学习了五年以后,看着有一部分人的字不好。学习了十年以后,看着很多人的字不好。学习了二十年,会有很大一部分人的字不好。所以王羲之说,顷寻诸名书,钟张信为绝伦,其余不足观矣。在王羲之眼中,只有比他更好的钟繇、张芝,才能使他看到自己不足。但在普通人眼中,就会说王羲之这话不公正,虽然钟张很杰出,其它人虽然有不足,总还是有可取之处。



自己的起点不高,自然看到的都是优秀的。当站在了和王羲之一样的高度,就能得出和王羲之一样的结论。所以,你的眼界提高,感觉自己越写越丑,应该先向你道喜。其实,有没有越写越丑,只需把最早开始的字拿出来比较,你的越写越丑的感觉就可以得到证明,是假象。


子衿书法


刚开始练楷书,越写越觉得丑?我估计你应该练的是硬笔书法吧?如果是毛笔的话应该不会的,为什么呢?因为之前你没练过毛笔,从零开始学习总归是越来越好,不会越来越丑。反而是很多人准备练硬笔字的时候,特别是楷书练楷书了,结果练了一段时间,反而写不好了。这是为什么呢?

先说一个成语故事——邯郸学步,有个燕国的人到了赵国首都邯郸,看到那里的人走路的样子很好看,于是就学邯郸人走路,结果学着学着,不但没学会,练原来走路的样子都不会了,最后爬着回去了。这个成语的原意是讽刺一些人生搬硬套,最后反而误了自己。

那有些朋友可能会问,那还要不要练了?当然要练,邯郸学步的故事大家只是看到了他的一方面,如果我们换个角度说,他再多练习一段时间,彻底忘记旧的习惯,建立新的走路习惯是不是就成功了呢?

邯郸学步现象说明了两个问题:其一是不得法,没有坚持;其二是,没有完全放空自己。

所以练字就是要放空自己,通过正确的方法,逐渐建立起新的书写习惯,和对汉字审美的认知。练字要先选贴,如果是硬笔楷书,建议选择古人的毛笔小楷字帖,临的时候我是这样学习的:

  • 练字的第一步,建议先从描红开始,不管是毛笔还是硬笔,这个阶段很多人会错过,直接上来就是临,而没有摹的过程。一般人都会有个心理,就是描着写的那不是本事。但古人不是这么看的,康有为在《光艺舟双楫》中云:“学书必须摹仿”“欲临碑,必先摹仿,摹之数百过,使转行立笔尽肖,而后可临焉。”虽然不太赞同他要摹几百遍的概念,但摹一定在临的前面。

  • 摹的阶段时间不宜过长,然可转入临的阶段。临的时候要一个字一个字的过关,临第一遍的时候可能是看一眼写一笔,第二遍的时候要看一眼写两笔,第三遍的时候应该就是看一眼就写下来,第四遍的时候就应该能背临下来。一个字写好了再写下一个字,不要急,快就是慢、慢就是快。

  • 最后通临,熟悉章法,临的时候注意上下字之间的呼应,行气贯通,避让等章法问题。

  • 临摹之余要多去读帖,要想进步快,读帖不可少。读帖的时候,边看帖子,用手指在一个东西上空写,这个就是空仿。读帖就是让你利用业余时间,多去看帖,熟悉美的汉字写法,慢慢代替更换掉原来头脑中的东西。

我想,如果你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去学习书法,然后坚持练习两三个月,就应该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了。切勿像邯郸学步一样,新的书写习惯还没建立,就半途而废,那么字肯定会越来越丑。

翰墨今香


请指正[祈祷][祈祷][祈祷]



太康县儒艺书画工作室


谢谢你的提问。“刚开始练楷书,为何觉得越写越丑”?

我觉得,这个话是有问题的。刚开始写楷书是怎么个开始法?三天五天还是三月俩月?这都叫“刚开始”。

我们在网上看到很多朋友都有“练了两个月,看看我的书法如何”等等这样的问题,这样问就比较明确,我们也好根据学习时间长短来判断,到底学的是不是太慢?


初学书法的过程是比较长的,起码一两年的样子。

假如就学了几天,我看无论写好写不好,都很正常。因为,学习书法的时间成本确实不低。

第二个问题是“丑”的问题。如果写字按照临帖来说,没有达到临摹指定的任务,都可以叫做“丑”。因为临摹距离字帖太远,没有达到指定的任务。

学习书法,就有按照书法的标准来学。这样,才会跟字帖上的字一样美。

如果刚开始就越来越丑。说明你根本没有按照字帖的笔法来写,而是按照自己的想象去写的。


所以,这样写字,一千次就一千个样,当然,只能越写越丑了。

学习书法没有法,等于没有学。

所以,学习书法,一定要按照字帖的笔法来学。你学的是欧阳询就不能用颜真卿的笔法,你写的是赵孟頫,就不能用柳公权的笔法。

学什么帖就按照字帖的笔法去学习。直至学得像字帖的笔法,才能越写越好。这就好比我们学习驾驶技术,你学的什么什么车,就按照什么车的操作方法,反复几次就学会看“程序”然后再熟练,就学会了。


书法也是这样,必须按照字帖的笔法学习,才能越来越好。

如果不是按照字帖而是自己想象,或者,看的是字帖写的不是字帖的笔法也会越来越丑的。

以后,你的任务就是改变自己学习学习书法的毛病,必须按照字帖的笔法,一点一点的突破,一次一次的练习,就会越快越好的。


具体的做法,首先分析书法的笔画。把每一个笔画都用“三笔”即起笔行笔收笔分析一下,看看字帖笔画的起笔是怎么写的,行笔是怎么写的,收笔又是怎么写的。经过熟悉笔画的“三笔”规律,我们就会进入对书法规律的认识,这个样就好越快越好了。

初学书法,丑是不可避免的。主要有这些问题。

笔画不合格

结构不正确

中心偏了

笔墨控制不住。

由于存在这些问题,所以,真的很丑。

但是,如果把笔画问题写准确,一般不会有那么严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