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唐時甘肅的中心為何在武威而不在蘭州?

玩轉智能


漢唐向西只有西域沒有吐蕃,河西走廊處處咽喉。

  • 漢武帝打通西域,向西只有河西走廊一條通道。



  • 河西走廊自蘭州-武威-張掖-酒泉-敦煌-西域是單一通道。



  • 唐,絲路主道同樣是河西走廊。



元,吐蕃納入中華版圖後,蘭州據河西走廊東端,唐蕃古道東端,成為西控藏疆之咽喉要塞。


  • 元,吐蕃納入中華,於武威建白塔以紀念,白塔寺是吐蕃納入中華之歷史見證。



  • 蘭州西控湟水河谷藏之咽喉,莊浪河谷疆之要塞,以西寧、銀川為兩翼,北託祁連山、黃河、賀蘭山、西北大漠,南通西安、重慶、成都,東聯太原,座中六聯,控西北咽喉要塞。




  • 西北以蘭州為中心,西寧、銀川為兩翼是地理、歷史的選擇。




天佑中華紫氣東來


先說漢朝,漢武帝遠眺西方,派張騫出使西域,也為了自己國家的和平穩定,想聯合月氏大宛擊垮匈奴,打通河西走廊經營西域

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擊敗匈奴,為顯示大漢帝國的武功軍威,西漢政府在原休屠王領地置武威郡,武威由此得名。周為雍州之地,春秋以前為西戎佔據,秦為月氏駐牧地。西漢文帝前元六年(前174年)匈奴佔領河西。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春,霍去病擊敗匈奴,河西走廊納入西漢版圖,後置武威、酒泉、張掖、敦煌4郡。境內置武威郡隸屬涼州刺史部,領姑臧、張掖、武威、休屠、揟次、鸞鳥、媼圍、蒼松、宣威等10縣,以姑臧(今涼州區)為治所。東漢獻帝興平元年(194年)6月,武威郡隸屬於雍州,領14縣,為姑臧、張掖、武威、休屠、揟次、鸞鳥、媼圍、宣威、倉松、鸇陰、祖厲、顯美、左騎千人官等。一段時間漢武帝將武威座作為九州之一的雍州首府。

再說唐朝,經過五涼文化的薰陶,一躍成為中國的第三大文化中心,涼州詞真的是全國知名,不亞於今天的小蘋果和最炫民族風。

隋文帝開皇元年(581年),廢武威郡,置涼州總管府,治所姑臧。隋煬帝大業初年(605年),廢涼州總管府,復置武威郡,郡治姑臧縣,領姑臧、昌松、番禾、允吾4縣。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廢武威郡,置涼州總管府,治姑臧。武德七年(624年),廢涼州總管府,改置涼州都督府。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分全國為10道,涼州屬隴右道。武威郡屬涼州,轄治範圍仍沿用隋朝建置。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又改涼州為武威郡,轄姑臧、神鳥、天寶、昌松和嘉麟5縣。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復改武威郡為涼州。唐代宗廣德二年(764年),涼州被吐蕃佔據,置西涼府。

總之,漢朝和唐朝都是中華民族最強盛的朝代,按歷史發展規律來說,600年崛起一次,包括現在,中華民族就正在崛起,崛起的必要就是絲綢之路的暢通,而武威正是絲綢之路必經之地河西走廊的咽喉所在,中華文化必然通過這條路伸張,武威一定會越來越好。

蘭州屬於後起之秀,漢金城郡,西秦國都,隋蘭州府,明肅王入駐,清陝甘總督府,中華民國陸都,中華人民共和國長子,本世紀拿下國家級項目蘭州新區,一路飆升超過武威,希望兩座城市攜手並肩,越來越強


安徽大咖


漢唐時代人看得更長遠。

武威是一個西北戰略要塞:1,排除蘭州線路有兩條路通往青藏.2,排除蘭州線路北線仍可到達寧夏、陝西、山西.3,扼守河西走廊,直通新疆、內蒙古是王,候之地。

蘭州是一個戰略通道。

武威作為中心需要強大的軍事實力。


勝利是屬於人民的


軍事用途,疆域擴張,漢武帝說了算,霍去病跟著幹,匈奴同學瑟瑟發抖。東守長安,北阻西藏,西退匈奴,通絲綢。草肥馬壯,個個都是一夜八次郎。


分享到:


相關文章: